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

其是朝臣們沒有問,爲什麼京畿,也要實行農莊法。

皇帝要掌控京營,京師的土地卻被豪門把持,那皇帝還怎麼把持京營呢?

大明皇帝的軍權到底是怎麼一步步的丟失的?京營的糜爛、闕員、私役、空餉,到底是怎麼回事?

其實都繞不開土地,大家都默不作聲,就是這個問題不能問。

錦衣衛是皇帝的禁衛軍,那京營就是皇帝的脊樑骨,你問爲什麼皇帝要挺起他的脊樑骨。

不就問皇帝,你爲什麼不去死呢?

你罵皇帝亡國之策,那沒問題,那是言官的職權,勸諫皇帝。

但是你卻不讓皇帝整飭京師土地,不讓皇帝恢復京營的實力,讓皇帝拔了自己的脊樑骨。

那就是把手伸向了皇帝的褲腰帶裡,想要攥住皇帝的蛋蛋!

那是皇帝無論如何都無法忍受的事!

所以,大家都不問京畿的事兒,那是找死。

“陛下,功賞牌都造好了。”興安小心的提到了這事。

功賞牌是他的主意,兵仗局耗費了大量的金銀銅去打造,陛下似乎是忘記了此事,興安小心的提醒着陛下。

“胡尚書。”朱祁鈺看向了胡濙。

胡濙俯首說道:“都準備好了,不會延誤。”

朱祁鈺點頭,胡濙這個誰在皇位上他就支持誰的態度,至少不會給自己拖後腿。

他站起身來說道:“春節在即,還請有司多加巡查。”

“五城兵馬司要巡查防止奸細趁着春節縱火,順天府丞也要走訪各個巡鋪、譙樓的更夫、火夫所在,防止走水。”

“春節之後,就要改元了,朕登基這數月以來,無愧大明,也希望諸公,也可以做到問心無愧。”

朱祁鈺宣佈了散會。

這是最後一次廷議,一直休沐到上元節之後,纔會再次朝議、廷議。

但是這不代表着大明皇帝可以閒下來了。

事實上,這段時間,朱祁鈺會更忙,他起身離開,諸多朝臣也準備離開。

興安卻站了出來,笑着說道:“陛下說,皇帝不差餓兵。”

“京師一戰,諸公辛苦,陛下都看在了眼裡,這春節陛下給在京的衙門,準備些許的年貨。”

“各位明公走的時候,都可到戶部領取。”

過年禮,朱祁鈺並沒有區別對待,糧、谷、布、絹、肉,樣樣都有,而且還有一份朱祁鈺手寫的新年賀歲諭。

當然是司禮監下轄的三大廠,印的皇帝手書,要寫那要寫斷手了。

但是也算是一個小小的新朝雅政了。

廷議的二十八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過年還有年禮?也算是大明開國至此的頭一份了。

文武皆俯首高聲呼喊道:“謝陛下隆恩。”

朱祁鈺的天之道是空口白牙,在朝堂上忽悠朝臣的嗎?

並不是,他真的在做。

遠在福建的陳懋收到了來自京師的詔書,黃衣使者已經走到了建陽。

陳懋已經七十有一,活到了古稀之年的他,數次沉沉浮浮,早就看明白了許多事,更看淡了很多事。

朝堂這些年,愈加的烏煙瘴氣,他知之甚詳。

年邁的他不得不配印出徵,不恰好說明了大明,黃青不接嗎?

他老了,皮膚上長出了老年斑,眼睛變得有些渾濁,手拿着筆也有點顫抖,需要旁人代筆。

生老病死,到了他這個年齡,幾乎已經看到生命的盡頭了。

只是他始終感傷憂慮,當然,他並不是在感傷自己年邁。

而是感慨大明正在衰敗下去,而且似乎是無人可以阻止這種衰敗。

他出生於洪武年間,那時候天下剛歷戰亂不久,百廢待興,百姓困苦,路有餓殍,杜甫那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讓太祖高皇帝勃然大怒,開始懲治天下貪官污吏。

靖難之戰雖然打得很熱鬧,但是因爲建文帝的那道不要讓我擔負傷害叔叔的罵名,這種不負責任的詔書之下,其實死傷並不是很大。

他征戰沙場之時,自己的爵位在升,他也看到了鼎盛大明。

大明寶船遠渡重洋,威震萬里海塘和西洋;永樂大典攬天下書十之八九;太宗文皇帝屢徵草原,文治武功赫赫。

仁宣兩朝,大明對外沒有太多的征戰,唯有漢王朱高煦造反造的跟笑話一樣,但是國泰民安,天下富足,百姓安居樂業,四海昇平,海晏河清。

可是到了正統年間,這一切都不對勁了,他眼看着大明變得越來越古怪。

都察院的御史們,隨便叫兩聲,遠在九鎮的軍勳就被拿了。

下情無法上達,各地的官吏們,似乎也忘記了剝皮充草的噩夢,貪腐之風橫行。

百姓們無處喊冤,只能拿起僅有的鐮刀、斧頭、錘子,和官府衙役、縉紳家僕,拼的你死我活,卻留不下三分薄田,更留不下果腹之糧。

大明就像陳懋他這個人一樣,日薄西山。

他是痛苦的,眼睛便愈發的渾濁。

不過,最近陳懋的精氣神越來越好了!

腰不酸了,腿不疼了,眼神越來越好,一頓能吃五碗飯,見到誰都是樂呵呵的,說話越發的中氣十足!

太陽再次升起!

“誒,讓某來看看,大明皇帝又降下了什麼敕諭。”陳懋走出了建陽府,伸了個懶腰,對着京師來的黃衣使者,行了一個稽首禮。

“陛下說徵南將軍年事已高,不必行全禮。”李永昌是朱祁鈺身邊的近侍,他本是郕王府太監,在瓦剌人攻城的時候,他在石亨帳下,整理軍務。

“徵南將軍、寧陽侯陳懋接旨!”李永昌陰陽頓挫的喊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體上天好生之心,一視同仁,無間遠邇。”

“乃者福建、浙江、湖廣、廣東、貴州等處頑民,反叛劫掠鄉村爲盜不已。究其所由,皆因有司不能撫治所致。”

陳懋聽完第一段話,長長的鬆了口氣,這算是給閩南民亂定了個調兒。

這個定調,可非比尋常,涉及到了以後徵南大軍的軍事安排,到底是對農民軍趕盡殺絕,還是對他們網開一面,招撫爲主。

福建都快打爛了,再打下去,怕是民亂,要經久不息了。

定調的是有司不能撫治導致,並沒有怪到老百姓的頭上去。

這就爲之後的撫治工作行了方便之道。

“朕即位之初,已嘗大赦天下,尚慮謀反、大逆,赦所不原者,無由自新官兵累歲誅殺不已。”

“非朕體天好生之意,茲特頒恩自詔書到日,凡常赦所不原者,不分首從鹹赦除之,悉令復業,敢有仍前負固不靖,大軍剿殺,朕不敢私。”

陳懋接過了聖旨,可算是日盼夜盼,纔等到這樣的旨意。

這是一份大赦的詔書,意思非常明確,就是詔書到了,之前的事就不再追究了。

但是皇帝現在命令復業,依舊頑固不化的人,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大軍進剿,格殺勿論了。

算是皇帝對閩南平定民亂做出了指導性的意見。

這是自陛下登基之後,第二次特赦閩南民亂的詔書,而且說的是有司導致。

這有司是誰?

李永昌掏出了第二份詔書,高聲喊道:“福建左布政使宋彰、右布政使孫昂、左參政彭森、左參議金敬、右參議徐傑、按察使方冊、副使邵宏譽、高敏,僉事董應軫、王迪況,真坐匿賊不即奏,當斬。”

“巡督海道右參政周禮、提督屯種僉事馬嵩、巡視銀場僉事王驥、坐守備不設,當充軍。”

“至是遇赦不赦,彰、昂、森、敬、禮、傑、冊、敏,等人,押解歸京,等待查補。”

“宏、譽、應、軫、迪、真、嵩、驥俱充軍,戴罪立功。”

“欽此。”

陳懋上奏雖然字字句句都在罵閩南刁民,卻是處處都是爲閩南百姓迴護,比如處罰這一干人等,就是陳懋在奏疏的裡的要求。

“謝陛下隆恩。”陳懋替閩南百姓接下了這道聖旨。

李永昌從袖子裡拿出了一份敕諭,遞給了陳懋,十分鄭重的說道:“臨行前,陛下反覆交代,此事務必盡心。”

陳懋拿起了那封敕喻,面色凝重的拆開,越看面色越是凝重。

“臣,定不負皇命!”陳懋恭恭敬敬的說道。

李永昌再次說道:“還有福建兵禍導致民不聊生,陛下有好生之德,引祖訓,凡歲災,盡蠲二稅,且貸以米。還請寧陽侯多多費心,守土安民之事,乃是國朝社稷之大事。”

“戶部已經遞了奏疏,沒幾日聖旨就到了。”

陳懋深吸一口氣大聲的喊道:“臣替福建百姓,叩謝陛下皇恩!”

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三百七十章 公侯優遊享富貴 勢賈食租死安逸第九十五章 天寒地凍,來往不便第六百章 白麪、頭繩、門神第一百零五章 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爲舵主“蝙蝠俠JoKer”加更)第三百七十章 公侯優遊享富貴 勢賈食租死安逸第818章 沒心沒肺的怪物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第五百八十九章 取之於民易,用之於民難第954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950章 尤其擅長見縫插針第五百二十四章 殺人簡單,善後呢?第四百五十四章 在景泰年間做奸細,多少有點大病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線,心中大仁安地方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黑火藥第885章 最好欺負的便是佃戶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第三百零九章 胡尚書做事,朕很放心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獄就在人間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三百七十九章 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樑第八十一章 要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994章 走出去和帶回來第三百七十章 公侯優遊享富貴 勢賈食租死安逸第二百四十四章 禮教吃人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的兩個大嘴巴子第三百六十九章 甚至包括肉食者第二百四十七章 貪,萬惡之始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四百一十七章 法不責衆,冤魂何以慰藉!第726章 天下第三強軍第八十一章 要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701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夫君成爲流浪武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第四百零六章 第一次海戰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焉有如此酷烈之法?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833章 每天一個朝堂小妙招第二百八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想跟我火併?第五百五十九章 殺人不見得要用刀第十二章 吊!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明真的失掉開拓性了嗎?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851章 當皇帝,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第913章 金山銀山手頭過,一釐錢也不敢沾第六百二十八章 百官哀怨,沸反盈天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線,心中大仁安地方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線,心中大仁安地方第665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第770章 烈風捲髒爛,榮辱春秋斷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995章 我李賓言能有今天,全靠聖眷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請客、殺頭、收下當狗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第748章 誰爲萬民操勞,誰就是萬民之主第四十二章 爲陛下賀,爲大明賀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904章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第704章 德,大明皇帝本就沒有第六百二十一章 九百萬牛之一毛第四十章 景泰爐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九十九章 一曲忠誠的輓歌第四百二十八章 撒馬爾罕的諮政院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謙,從不說謊!第一百七十章 隨他們去吧第五百八十八章 利劍高擎 蕩塵滌垢第一百五十八章 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第886章 交趾的歷史定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