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各自的困境

趙高雖然和當初的藍蛇一樣,陷入對方的世界後被迫以一人之力對抗整個世界的力量,然而從本質上來說兩人的境遇卻還是完全不同的。

當初藍蛇是從領主貴族沒落之後,渾身上下除了一把武器勉強看得過眼之外清潔溜溜,算是以命相搏的姿態去求取一絲生路。結果屋漏偏逢連夜雨,遇上了趙高這個變態,初始的世界裡就有史詩級兵種魏武卒,然後就毫無意外的被秒殺了。

和那會兒的藍蛇相比,趙高雖然因爲擊殺數名開拓者之後底層規則的反噬暫時沒有辦法動用這張王牌,其餘無論是裝備還是技能都處於一個高階開拓者的巔峰狀態。這時即使是正面對上歷史A級的人物也完全不虛,更何況只是一個歷史B級人物創造出來的半成品世界?

如果預料不錯的話,在這個世界裡,等階最高的無外乎“子虛先生”“烏有先生”和“無是公”三人。按照一般創造世界的法則,這三人的等階頂多也就是劇情B,根本對趙高談不上什麼實質性的威脅。

不誇張的說,趙高召喚出來的貼身護衛兼一號打手,肩扛傳奇旗幟“自由指引”的張一,應該很輕易的就能以一爪一個小朋友的方式幹掉他們。

至於其餘庸庸碌碌的配角“楚王”和“齊王”麾下那些僕從車騎,哪怕數量再多也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等階上的絕對碾壓,讓趙高兵符裡那些“乞活軍”一出場就會是無敵狀態,如果配合上部分北府兵,很快就能直搗這兩國的國都。滅國之後再迫使這個世界意志屈服甚至打破這裡的規則上限,大概也就是分分鐘的事。

所以司馬相如想要一個人幹掉今時今日的趙高,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然而作爲已經能夠觸摸到底層規則的一員,司馬相如說有五成把握戰勝趙高就絕不會是胡說,他能夠從從容容的站在此間,就一定會有他的底氣所在。

趙高知道事情絕不會如最初想象的這麼簡單。

於此同時,在劇情世界之外的麥玲瓏同樣遭受到了超乎想象之外的困難。

古語有云“劍膽琴心”。琴劍兩物本來就是君子隨身必備之物,除了取一文一武剛柔並濟之意外,劍意和琴聲兩項規則也可以觸類旁通互相印證,另闢蹊徑去觸摸更高層次規則。司馬相如既然能夠抽出劍來和劍術大成的麥玲瓏對戰,在劍道上的造詣,恐怕也不遜色於琴道多遠。

至少麥玲瓏從趙高消失的那一剎那,就再不敢有半分的大意。

“工布劍”在上一戰中受創頗重,“天怒”那幾名開拓者臨死時的反擊即使是它承載了大同世界部分世界意志,也是難以抵禦的,所以在那一戰之後整個劍靈都陷於沉睡。名刀“關孫六”雖然等階不低,這個時候卻拿不上臺面,所以此時被取出來應敵的,還是那把初生劍靈的亞史詩武器“流光”。

麥玲瓏的氣勢隨之暴漲。

作爲吳帝佩劍出身的“流光”,在劍靈誕生之初就頗有些自高自大自命不凡。除了被“工布”狠狠地虐過一番後心甘情願的當個小弟,其餘大多數時候都囂張地不行。只是這一會兒不知是什麼原因,憋憋索索的藏在劍身之中不敢言語半分,讓麥玲瓏兇悍的氣勢顯得頗爲尷尬。

“此劍名神龜,乃是先師雷諱被所賜,今日獻醜於君前。”司馬相如彷彿沒有看向麥玲瓏,而是神色恭敬地一點一點將劍身緩緩從劍鞘中抽出,在夕陽殘照的映襯之下,耀眼的金光異常璀璨奪目。

相比之下,流光劍身上那些光暈溢彩,彷彿就像是月亮遇上了太陽,似乎便再也不值一提。

這是天性上的壓制,也無怪乎流光劍靈的畏懼。

據《史記孝文帝本紀》記載,劉恆在爲代王時,卜兆得到“大橫庚庚﹐餘爲天王﹐夏啓以光。”十二個卦字。後來等到他繼位之後,於初元十六年偶然間得到天地精金,便在庚午之秋以天下鑄件名師鑄成三劍,劍長三尺六寸,銘曰神龜,以應大橫之兆。

這三把劍,主劍在文帝死後放入梓宮一起陪葬;次劍被供奉在文帝的宗廟之中;司馬相如手中這一把乃是三劍中最遜色的一把,武帝因雷被首告淮南王劉安反,又因雷被淮南第一劍客之名而破例賜給了他這把寶劍。最終雷被死在了酷吏張湯手中,這把劍也流落到他的劍道弟子司馬相如手中,等於再次回到了皇帝的身邊。

換句話說,司馬相如既然能夠攜帶此劍,等於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武帝的默許,除了代表無上的恩寵,也有在某一方面替天子行事的意味。

流光劍雖然也號稱帝劍,然而人比人該死貨比貨該扔。同樣是皇帝,孫亮不過是偏居一隅的東吳廢帝,在漢文帝劉恆面前恐怕連稱諸侯的資格都欠奉。所以流光劍在神龜劍面前,哪怕是三把中最遜色的一把,自然也是畏縮難前了。

麥玲瓏心中清楚,到了她這個層次過招,早已經不是一板一眼的你來我往,這半分的畏縮,在實戰中就會轉化成滔天的劣勢,硬生生將本來均衡實力下的勝利拱手相讓。

“你既爲女子,你我又並無深仇,不如我們便以意代劍,如何?”佔盡了優勢的司馬相如並不着急進攻,反而提出了一個極爲謙讓的交手方式。在他的周圍,已經出鞘的神龜劍上那些縱橫錯亂的條文形成了一個個或大或小的金龜,然後在陽光的反射之下呈玄武之象浮現在虛空之中,隱隱透着一股不可抵禦的威壓。

這是漢文帝留下來的一點兒精神印記,可僅僅只是這一點兒,就足以壓得麥玲瓏擡不起頭來。

巔峰史詩級歷史人物,開創了“文景之治”盛世開端的文帝劉恆,如果不是他的孫子漢武帝更爲強勢,他也是有機會代表漢朝君臨這方天地的。

在這種情形下,答應司馬相如這看似紳士的交手方式,以文鬥來撇除武器上的劣勢,純粹比拼雙方在劍道規則上的理解,無疑是最合理的選擇。麥玲瓏也相信,自己在這一方面的勝算,一定會比現在大得多得多。

可是讓司馬相如愣住了的是,麥玲瓏毫不猶豫的將流光劍平舉,以微弱的光暈推開了最近的一隻玄武,口中堅定的給出了答案。

“不!”

轉瞬間,那隻金色玄武在被攻擊之後的反噬之力立即攻向了她的四周,即使勉力抵擋,一縷細不可見的劍意依舊劃過了她難以防禦的背後,在金色裝備絳紗裙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記。

而她的身體,也難免在撞擊之下悶哼了一聲。

“你這又是何苦?”司馬相如低嘆一聲,催動了手中的長劍,頓時無數的金色玄武一一浮現,將麥玲瓏小小的身軀包裹在了其中。

在流光劍左支右絀之中,傳來了麥玲瓏對他的回答:

“因爲你有病!”

PS:誰能預料到麥玲瓏最後一句話的意思,明天加更!

第百二五章 對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減壓的措施第百一一章 護送第五百八十九章 巨大的波瀾第六百八十七章 允諾第五百五十七章 專長的不同第百二七章 恐嚇第三百七十三章 禁區的應對第五百二十章 書聖的落幕第六百一十六章 脫不了干係第五百二十章 書聖的落幕第五百三十七章 祖天的謀劃第六百九十四章 最直觀的感受第七百七十四章 天時所在第二百八十五章 衆人的選擇第四八章 情緒第四百九十六章 荼毒了天下第九三章 結算第三九章 崇禎第百一四章 成長第七零章 選擇第六百零六章 更高的佈局第五百四十二章 發財的途徑第七百三十二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四百一十八章 完整的受降第三百零二章 奇異的思路第六九章 不屈第七百二十二章 最難的一環第百五十章 互換第三百四十三章 君臣的悖論第六百四十五章 疑是故人來第三百零九章 千萬人吾往第四百二十三章 衆人的憤怒第十八章 困殺第三百八十三章 戰場的難度第四百零一章 強大的對手第七百五十七章 從來如此,便對麼?第五百八十八章 猶豫與決斷第二百五十八章 把水攪混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戰鬥的配備第三百零四章 春秋無義戰第六百九十五章 互相的傷害第七百六十二章 因果第二百六十二章 意外的戰爭第七百三十四章 過家家第三百零六章 智慧的驕傲第五九章 長安第九七章 買賣第百零三章 事變第七百七十三章 冷子第二百五十章 牛X的初始第五百七十五章 相互的試探第六百一十五章 心慈和手軟第五百零五章 收割的準備第七百五十九章 唯一性第五百一十九章 忠義與狡詐第七百零九章 粗淺的瞭解第二百零七章 強悍的屬性第四百九十二章 錢多的麻煩第三百六十九章 開拓者的恥辱第七百五十章 努力的意義第三百八十五章 未知的方向第二百八十八章 空間的地位第六九章 不屈第七百八十七章 世界閉合第七百三十四章 過家家第三百二十六章 牛二式撒潑第六八章 混戰第三百八十張 又一張底牌第百五三章 垂死第六百二十八章 真正的世界第六百六十六章 尋找遠古血脈第七百六十六章 斷舍離第五百三十七章 祖天的謀劃第百三六章 糾纏第五百八十六章 最後的博弈第四百章 第一陣襲擊第四百八十三章 當世第一名將第四百三十八章 趙高的迴歸第七百七十六章 拉攏離間第七百二十六章 絕對勝利第四百七十六章 低賤與高貴第四百九十四章 降表和戰書第五百七十一章 值不值一搏?第四百四十八章 牧者之喟嘆第二百六十章 鄭和的寶船第二百八十七章 團隊的需求第四百零三章 最後的騎士第六百六十四章 註定染血的征程第三百四十四章 磨刀的功夫第二百七十二章 對手的反擊第九七章 買賣第五百二十三章 寒門的英才第四百六十二章 強大的世界第六百六十八章 矛盾的轉換第八五章 教學第六百九十三章 各自的困境第百五五章 逆襲第百九八章 誰懂小重山第二百三十五章 拒絕的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