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紛亂的局勢

在趙高試圖放棄這個強大的世界時,衆神之地在這個時候跳出來以這個理由暴露這樣大的秘密,若說這是偶然會有誰相信?只是因爲目前信息量太少,趙高一時之間不能判斷他們的目的到底指向於哪裡。

而這個所謂的“耳”世界,顯然和牧者脫不了干係。

“這個劇情世界的最大不同,就在於各個等階的劇情人物都在這裡留下了不少傳承的印記。”趙高一直閉着眼睛一邊說道,旁邊的方靜姝只以爲他在思考,對於剛剛衆神之地意志的降臨毫無察覺。

“可是每個劇情世界本來都會有歷史人物的存在啊,作爲更高等階的規則,歷史人物本身就是高於劇情世界規則而存在的。”方靜姝以爲趙高還在思考最初的問題。現在他的決策非常重要,貿然出擊固然不可取,可要放棄這麼一大塊即將到手的利益,又怎麼會甘心?

“不僅僅是這樣,或者說對於這個劇情世界而言不僅僅是這樣。”趙高搖了搖頭否定,用手指了指天空說道,“一般的劇情世界,只是某個相關歷史人物規則牽連,其餘的歷史人物不可能亂入。這裡卻不同,這裡的規則更像是敞開式的,對於衆多的歷史人物只要有規則上的牽連就可以以另一種形式存在,以這個世界的說法就是傳承。”

方靜姝立即瞪大了她的眼睛,全身的動作都停滯了下來。

趙高的這個說法太過於可怕。如果說這是真的,就等於說有無數強大意志的目光都投射在這個世界裡。這裡面不但有各個級別的歷史人物,史詩傳奇恐怕都不少,想一想都足以讓人頭皮發麻。

剛剛陸道隆激活陸遜遺志的那一剎那,趙高清晰地感受到了這個按照歷史來說已經離開這個世界一百多年的史詩級人物意志的迴歸,雖然僅僅只是那麼一瞬的時間,給趙高靈魂上形成的威壓卻無比真實。

“所以這方的劇情世界並不畏懼我們真正去亂來,一旦我們想毀掉這裡,無數的強者會在第一時間把我們撕成碎片?”方靜姝用不可置信的聲音顫抖着問道。作爲劇情人物出身的她,對於歷史人物有着本能的畏懼,這是高級規則對低級規則的碾壓,無法抵禦。

趙高不置可否地點點頭。從行爲上來說,他已經把吳郡四姓的歷代祖先都得罪了個遍,如果真是如他所想,其餘的還好說,如果有一天進入三國,陸遜陸抗父子兩估計會好好教他學做人。

牧者不來這個劇情世界,果然是有原因的!

至於爲什麼這個世界被衆神之地稱爲“耳世界”,趙高暫時決定把這個消息埋起來,埋到自己也想不到的深處,就像腦海中那個小女孩一樣。

“我們先回貝郡,等着朱嚴的消息。”趙高沒有管滿地的狼藉,這一次的戰鬥中戰利品除了陸道隆掉出來的兩件其餘接近於無,人數上的戰損更是超過了八成,算是虧到了姥姥家,好在身家豪富的他也不在意這些。

現在就選擇撤軍,這就和本來既定的戰略發生偏移了。

按照趙高的原計劃,這個時候就應該一舉出擊殲滅吳郡四姓所有的殘餘勢力,然後將這四個家族海上的力量綜合起來,至少也要奪取到四家特有的造船術,成立一支海上獨有的貿易商隊。

畢竟他曾經答應過桓溫,每年從海上的貿易中付出一筆鉅款給桓氏充作軍費,眼下雖然可以用五石散的收入來填補這個窟窿,但桓溫看中的還是趙高許諾的長期和穩定,這次沒有達成目標,桓溫必定會有斥責過來。

“桓溫還有一年,我們要不要另做打算?”收攏部屬返回貝郡這對於習慣於隨軍的方靜姝來說並不難。她的恢復性技能對於每一名士卒來說都是戰場上保命的重要保障,所以在乞活軍中的威信極高。連一向以功自傲的喬木對她也是敬重有加,一有命令過來,立即開始驅趕自己的麾下列陣。

這段時間裡,桓溫以陽痿這種齷蹉的名義廢掉了司馬奕,然後立會稽王司馬昱爲帝,改元鹹安。在晉朝開國百餘年間,即使是八王之亂時也從未發生廢立之事,一時之間羣臣震懾,他用這種方式達到了個人權利的巔峰。

這不是一個好的辦法,卻是當下最直接的辦法,因爲他的身體也一天天變差了下去,即使桓氏百般隱瞞,這個消息依舊流傳了開來。

所以在兩個月前,桓溫的侍婢產下一女的時候,桓溫破例選擇了極其盛大的慶祝,規模甚至超過三年前產下他心愛的幼子桓玄。他的年齡此時已經超過六十,能夠老樹開花似乎又證明他的身體依舊強健。不過坊間流傳的是,能有這等神功,據說多賴另一位不能人道的可憐人貝郡孟士之手,一時之間,上門求藥的人數不勝數。

孟府一律選擇了閉門謝客。

自從和吳郡四姓聯軍一戰後,身爲貝郡太守,駙馬都尉的趙高第二天就給皇帝司馬昱上了請罪折,明知道不會有什麼下文卻依舊安心地等待。對於這些外部的俗務,一切還是由女主人司馬福金處理。

對於朝堂之事無比清楚的他知道,此時的朝廷裡,根本沒有人管這些雜事了。

桓溫和武陵王司馬晞的矛盾已經擺在了面上,誰還有心思管地方上兩個小土著打了一架?

武陵王司馬晞好習武事,又在朝中擔任太宰重職,本身就和桓溫的利益有衝突。桓溫以“聚納輕剽,苞藏亡命”爲由彈劾司馬晞,免去司馬晞與其子司馬綜、司馬囗的官職,讓他們返回封地。十二月,桓溫又逼新蔡王司馬晃自首,稱與司馬晞、司馬綜、著作郎殷涓、太宰長史庾倩、散騎常侍庾柔等人謀反,將他們收付廷尉,請予誅殺。簡文帝不許。最終,司馬晞、司馬晃被廢爲庶人,殷涓、庾倩、庾柔等人都被族誅。

這次的鬥爭以掌握軍權的桓溫大獲全勝。

殷氏且不說,潁川庾氏可不是一般的家族,在西晉的時候就勢力強盛。此時庾希、庾倩等兄弟六人皆爲朝中顯貴,而且有試圖沾染軍權的打算。庾倩、庾柔被誅後,庾蘊飲鴆自盡,庾希則與弟弟庾邈、兒子庾攸之選擇了逃走。

鹹安二年,桓溫得知庾希兄弟的蹤跡,派軍隊搜捕。庾希在海邊聚衆搶奪船隻,乘夜攻入京口,趕跑晉陵太守卞耽。卞耽逃往曲阿,徵發諸縣鄉兵兩千人,與庾希對抗。庾希戰敗,退守城池。桓溫又命東海太守周少孫征討。周少孫攻克京口,擒獲庾希等人。最終,庾希、庾邈、表兄武遵以及子侄、部衆全被斬於建康。

歷經千年的庾氏家族,就此消亡。

桓溫的威勢也就在這個時候達到了頂點——連侍中謝安也得見而遙拜,皇帝司馬昱更是形同傀儡,惶惶不可終日。

然而只有趙高知道,桓溫剩下的日子已經不到一年。他現在的一切都建立在他活着的基礎上,只要他一死,早已經窺視在側的衆人一定會一擁而上,他所建立的勢力也會在頃刻之間就煙消雲散。

如何能夠在這種形勢下保全自己,是趙高即將要面臨的問題。

PS:呃,兄弟們,是走向結尾不是爛尾,最起碼還有幾十萬字呢,不急。

第二百零四章 創造的機會第五六章 真假第五百零四章 無恥的毒計第四百四十七章 圖窮而匕見第四百一十七章 英王的使者第二百二十二章 慷慨的義士第百一八章 功成第六百四十三章 擴張的危險第六百二十三章 莫名的危險第百三八章 抽取第七百七十七章 設計命運第百三三章 威勢第百七七章 死罪第七百六十二章 因果第四百四十八章 牧者之喟嘆第百二四章 理由第六百五十八章 誰都不容易第二百一十一章 睢陽保衛戰第五百十一六章 更深的迷茫第七五章 王振第二百五十五章 聰明和智慧第九七章 買賣第五百章 神秘的兵種第百八八章 豐厚的收穫第百一三章 備案第五百六十章 少見的好人第六百六十八章 矛盾的轉換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敗的王者第六百三十五章 空間的印記第二百九十一章 權限即信息第七百二十五章 無法拒絕的歉意第百六六章 好意第七百七十二章 四方會盟第百七七章 死罪第五百三十六章 必然的遺棄第四百四十四章 尷尬的局面第四百六十六章 欺世而盜名第百三六章 糾纏第七百二十章 姍姍來遲的答案第二百六十八章 主線打支線第四百八十一章 交手與博弈第四百七十二章 營銷的威力第七百七十九章 最大的敵人第百一九章 身退第四百八十二章 李代了桃僵第四百零三章 最後的騎士第三百七十七章 意外的收益第七九章 三人第四九章 麻煩第百一五章 機會第百九六章 金蟬脫殼計第六百零九章 小團隊的夢想第五百八十物章 要死的是你第五百零二章 撕裂的軍陣第七百三十二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八七章 投靠第七百七十七章 設計命運第四六章 迴歸第四百五十一章 第二輪交鋒第五百九十三章 得意地一笑第七百六十五章 半步史詩第五百一十章 敗家子手段第五百二十章 書聖的落幕第百五四章 掙扎第五百三十五章 女人的戰鬥第四百八十七章 生存的法則第百九四章 追隨者契約第百三二章 亂陣第四九章 麻煩第百二六章 大奶第三百六十九章 開拓者的恥辱第四百二十三章 衆人的憤怒第二百零九章 貧窮的富豪第二百三十六章 打破的規則第四一章 公敵第百五七章 你來第七百五十五章 各有所慮第五百零八章 拙劣的計策第七百三十七章 雅室第五百四十五章 天命的王者第六百零四章 世界爲之沸騰第八七章 投靠第二百六十五章 開拓者戰場第六百三十七章 文明的紛爭第七百一十八章 暴亂第四五章 勝者第三百一十四章 智果的選擇第四百四十八章 牧者之喟嘆第二百六十三章 多餘的麻煩第三百零六章 智慧的驕傲第五百九十四章 自己給佔了第七百六十一章 僱傭軍第六百八十七章 允諾第七百五十九章 唯一性第二百五十六章 竹林中論道第三百二十五章 談判的價碼第三百一十五章 前期的利息第三百六十七章 愛德華三世第五百八十三章 眼前的危機第六百四十二章 最初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