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內鬥內行

“好了,今日就議到這裡吧。”楊介夫今日並未發表意見,這些人的爭吵讓他頭疼不已,整整吵了一個時辰還沒有提出一絲有用的建議,他只能終止了議事,等衆人散去之後他微微嘆氣,揉了揉自己早已發脹的腦袋。

再看看下面茫然不知所措的楊德明,楊介夫的抑鬱更甚,眼下從朝政大權雖然已經盡被自己掌握,但沒了丘元德爲首的勳貴做敵人,世家和寒門的聯合已經出現裂縫,自己年老力衰,後輩之中有沒有能堪當大任之人,或許現在到了該急流勇退的時候了?念着老夫這些年留下的恩惠,此子倒也能做個太平官。

衆多官員從楊介夫府上出來,卻並沒有各自回家,而是分作兩撥,一波跟着袁汝夔回去商議如何向唐括部求和之事,另一波跟着盧承慶一起打算想個辦法逼着袁汝夔出兵;而王季和看着這兩撥人不知如何纔好,按道理他該跟着袁汝夔一道,但盧承慶那邊世家子弟佔了大多數,他卻是不好和這些人公開決裂,猶豫再三隻能打道回府。

“不爲同黨即爲敵寇,這王季和想要兩面討好卻是打錯了算盤!”他的舉動落入袁汝夔的眼中,王季和沒想到他前不久評價張果的話這麼快就落到了自己身上。

“今日我觀楊相國神思不定,恐怕相國已經萌生退意了。”剛到盧承慶府上,他就拋出一枚大炸彈,當時相國府上的諸多官員裡就屬他跟隨楊介夫的時間最長,對楊介夫的想法摸得最輕,今日楊介夫方纔稍微露出一絲破綻就被他猜中真相。

“果真如此?盧尚書莫不是得了什麼消息?”衆人聞言頓時精神爲之一振,楊介夫要是辭相,朝廷格局必然又會有一番大變,而他們則可以乘機攫取更大的權利。

“非也非也!這幾****都沒有去相國大人府上拜訪,又怎麼會得到消息呢,只是盧某方纔看到相國大人似乎神遊天外,心中頗有難決之事,而目光卻多次落在楊侍郎身上,故而纔有此猜測。”盧承慶緩緩解釋道,“相國大人一生最大的心願就是打壓勳貴將軍權收歸文官之手,而如今他心願已了,無論是世家還是寒門都得念着他的功勞。”

衆人聞言連連點頭,趕走了諸多勳貴,朝堂上空出多少席位來,這兩系人馬都吃足了好處,更被說還有此前掌握在太尉府中的諸多肥差,足以讓他們吃的肚子發脹,這都是楊介夫爲他們開創的大好局面,誰都得記得他的好處,正是因爲如此,楊介夫目前還能壓得下這兩派人馬,如若不然朝堂上的爭吵更加厲害。

“既然功成那麼接下來就該身退了,相國大人當然不會不明白月滿則虧的道理,況且他如今已經年逾古稀,功名之心要比我等淡的多。”盧承慶心中暗自得意,“而他現在唯一有些放不下的恐怕就是楊侍郎了,不是盧某非議,楊侍郎實是隻有中人之姿,能做到侍郎怕是已經到了極限,但楊侍郎本人卻無如此認識,總覺得自己能像相國大人一般入閣拜相,所以楊相國纔會多次看向楊侍郎,這是擔心自己告老還鄉之後楊侍郎會有不測啊!”

“我等豈是忘恩之輩?將來縱使楊侍郎稍有不妥,我等最多不過將他調往閒職而已,相國大人又何須擔心呢?”吏部侍郎崔太沖立刻出來表明態度,若是楊介夫辭相,這些人裡盧承慶接替的希望最大,等他入閣拜相,這吏部尚書一職豈不是非自己莫屬?

餘下衆人紛紛稱是,現在最要緊的是堅定楊介夫辭相的信念,至於以後的事情到時候再說,那楊德明若是真不知道天高地厚他們也不介意給他來個狠得。

“正因爲如此,所以如今是戰是和就愈加重要了。”盧承慶說了這麼久,終於拋出自己的真實目的,要是楊介夫辭相,現在最有資格接任的就是他和袁汝夔了,恰好他們倆人在和戰之事上分居兩端,這就意味着誰在此事上獲勝誰拜相的希望就更大。

那袁汝夔是寒門一系的掌門人,若是讓他當上宰相,對我世家一系豈不是大大的不利,這些人瞬間理解了盧承慶的用意,這番爭論不僅僅他們看到的那點小利,背後還隱藏着事關兩派生死存亡的大事,萬萬馬虎不得。

“盧大人且放心,這次我等定然齊心協力,逼那袁汝夔出兵不成!”話音剛落參知政事胡鬆年就跳出來說道,對於大魏如今的兵力他極爲清楚,怎麼會是唐括部的對手?等禁軍大敗之際,就是袁汝夔獲罪入獄之時。

“盧大人謀略深遠,我等佩服之至。”又有一名官員站了出來,他先拍了盧承慶幾下馬屁,接着提出了自己的擔憂,“只是如今垂簾聽政的乃是太后,太后一向不喜兵戈之事,當初就曾考慮過將太平郡主送往漠北和親,後來因爲太平郡主出了意外方纔作罷;想讓袁汝夔出兵就必須先說服太后,此事究竟該如何解決?”

“此言甚是,太后一向謹慎,過去兩年大魏兩次敗於唐括部之手,喪師多達四十萬。”此人說話面露驚恐之色,似乎還在爲唐括部兵馬的兇悍而感到恐懼,“如此先例在前,太后恐怕不會應允出兵啊?”

“是啊,我大魏如今實在是無力與唐括部作戰。”別看這些人剛纔在楊介夫府上一個喊得比一個兇,但是他們也知道大魏現在的軍事實力不足以抵擋唐括部大軍,只要袁汝夔將雙方實力擺出來,肯定能說服太后同意議和一事。

盧承慶不見絲毫驚慌,顯然對此事已經早有預料,等衆人聲音漸漸低下去,他方纔說道,“諸位所言甚是,但這天下的事情也不是太后能完全由着自己的喜好來的!”要不然李圭也不會因爲大禮儀一事和羣臣鬧得不可開交,“現在恰好又一個合適的時機,和一羣合適的人手。”

第929章 水師南下第24章 進京第491章 大變局第420章 出路第259章 仙藥第81章 踏上歸途第309章 攤牌第630章 火銃第724章 蓋棺定論第381章 閉門羹第701章 北伐(700月票加更)第312章 選擇第457章 以長擊短第785章 三神器與蘭奢待第162章 爲睢陽百姓而來第243章 漂沒第59章 意外之喜第820章 阿魯布戰死第440章 宇文宜生第636章 引蛇出洞第708章 炮火轟鳴第5章 關勝溫酒斬華雄第575章 當頭一棒第169章 邊患再起(一萬九收加更)第824章 出使蜀中第192章 突圍第734章 糧食第831章 新朝氣象第878章 空城第240章 離京的條件第139章 誘敵之計(1000均定加更)第105章 西園雅集第327章 放走的好第586章 重創第571章 試探性進攻第684章 戰爭並未結束第844章 鄭芝龍第119章 伍子胥廟第419章 拜祭第696章 張獻忠第782章 雪上加霜第328章 出兵第648章 全軍覆沒第481章 迷茫的伯顏(100月票加更)第499章 收服第733章 裂痕第237章 鬧劇第163章 離開(1300均定加更)第7章 縱論天下第357章 霹靂炮第832章 各奔前程第591章 趁火打劫潑韓五第567章 傳藝張叔夜(爲半天雲加更)第121章 浮生半日閒第902章 目標盛京第770章 我先吃個飯封推感言第45章 渡河(5000收加更)第881章 驚訝的關寧軍第953章 出征北美第691章 與城共存亡第213章 倭寇的實力第684章 戰爭並未結束第185章 敵軍至(兩萬收加更)第910章 李朝兵馬第922章 大明的搗毀機器運動第103章 入學第533章 初戰第881章 驚訝的關寧軍第586章 重創第908章 皇太極授首第881章 驚訝的關寧軍第813章 熱氣球第205章 戚繼光第170章 御駕親征第302章 統率+10第839章 大明崇禎十一年第1章 神秘的虎符第351章 唐軍來了第278章 技能:戮胡(爲盟主Array[]加更1/10)第535章 禍水東引第472章 火燒大都(爲我不懂文化加更)第472章 火燒大都(爲我不懂文化加更)第804章 備戰第789章 封建南海第495章 戚家軍三萬第883章 無雙割草第473章 忽必烈的應對第548章 金軍南下第538章 世家末日第102章 入京第816章 城內的暗流第742章 攻心爲上第284章 首勝(爲盟主Array[]加更3/10)第161章 閭丘曉之死第236章 紈絝本色第402章 兵臨城下(550月票加更)第962章 改土歸流第236章 紈絝本色第951章 目標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