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亂起

李悠投了楊介夫,聯絡太平郡主入宮取得太后懿旨然後擁立郕王繼位?李圭腦海裡涌現出了這樣的想法,然後身子一軟癱倒在椅子上,您們都要背棄朕麼?朕對你們寵信有加,你們卻要如此對待朕?

他似乎忘了先懷疑李悠的卻是他自己,在京城之外喝罵李悠等人的還是他自己,從出京到現在他除了胡作非爲耽誤大軍的行程之外什麼都沒有做,如果不是李悠等人他恐怕早就落入唐括部手中了吧?又何來的機會重回寶座。

雖然沒有說一句話,但魏士良伺候李圭多年,那能看不出他內心的想法,心中涌過一陣悲涼,他是萬萬不會相信李悠會擁立郕王的,這次的事情或許只是巧合;連李悠這樣爲了他奮勇搏殺的忠臣都不能相信,自己一個伺候人的奴婢又會有什麼好下場呢?

別忘了,當初御駕親征可是他慫恿的,如今李圭是手上實在無人可用才暫且留了他的性命,若是等他緩過神來,恐怕就是自己的死期了吧?或許我也該爲自己尋覓一條後路了,這位陛下實在不是......

“走,跟朕去長樂宮,帶上...帶上你的人手。”李圭本想帶上李悠留在宮中的人馬或是石亨的下屬,可轉念一想現在要去見太平郡主,這兩批人馬似乎並不合適,所以改口叫了魏士良這些日子收攏的人手。

李圭帶着一波人馬急匆匆的趕到長樂宮外,錢驊手下那些威武雄壯的士卒和魏士良身後無精打采、戰戰兢兢的兵卒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李圭見狀愈發的擔心起來,宮中精銳都是李悠一黨,他還有何安全可言?

長樂宮外,李令月正和守門的軍官說些什麼,李圭忍下怒氣快步上前,故作平靜的問道,“令月,你這是要做什麼?”

“太平見過皇兄。”李令月行了一禮,她覺得李圭此時的神情似乎有些不對,於是連忙解釋道,“太平有些日子沒有給太后請安了,今日碰巧有人送來一支百年老山參,故而入宮來進獻給太后。”

“太后偶感微恙不宜見客,太平還是回去吧。”李圭忍着怒氣,冷臉說道。

太平郡主本就是高傲的性子,對他這位皇兄素來不怎麼看得上眼,如今自己一片好心卻遭受到了這樣的冷遇,臉上的笑容頓時一僵,可一想起李悠當時的話語,她有忍下怒氣上前兩步用只有李圭和自己能聽到的聲音說道,“皇兄,此時穩住太后纔是上策,皇兄切不可因爲一時意氣耽誤了大事啊。”

一時意氣?當初阻撓朕冊封皇考的是誰?朕率領大軍出征在身後謀劃另立郕王的又是誰?她既然沒把我當皇帝,就休怪我不把她當太后了,想起往日種種,李圭的臉色頓時變得猙獰之極。

還好他總算是記得這是在大庭廣衆之下,深吸一口氣按捺住心中的怒氣說道,“此事朕心中有數,太平還是回去吧。”

說罷不等李令月迴應,李圭就轉身對着看守長樂宮的士兵們說道,“太后身染微恙,不宜見客,爾等需看管好了,不得放入任何人打擾太后。”

“末將遵旨。”錢驊無奈的看了李令月一眼,恭恭敬敬的答道;太平郡主在奪門一事中的功績他撩人於心,如今楊介夫尚且活得好好地,李圭就猜疑起自己一邊的人來,此舉簡直是太不明智了。

說罷李圭徑直離開,將李令月丟在了長樂宮之外;李令月死死地盯着李圭的背影,一直到他消失在宮牆的轉角處,豎子不足與謀!她心中忽然冒出了這樣幾個字。

回宮之後,李圭將自己單獨關在房間裡,接連將書桌上的硯臺、架子上的花瓶等物件摔得粉碎,方纔打開房門,將魏士良召喚進去。

“奴婢叩見陛下。”魏士良跪倒在地,即使被花瓶的碎片扎破了膝蓋也不敢有絲毫異樣。

“朕記得之前楊介夫曾經提過讓太平去唐括部和親吧?”李圭緩緩說道。

魏士良心中咯噔一聲,暗叫不好,如此緊要的關頭,他卻想要處置太平郡主,實在是太不明智了;太平郡主深得太后喜愛,在宮中、朝唐之中頗有勢力,眼下拉攏還來不及呢,陛下卻要將她趕走,這豈不是自斷一臂?

“是,當日陛下以和親有礙大魏顏面將楊相國批駁了一番,此事就這麼作罷了。”可他身爲皇帝身邊的太監又能說什麼呢,只能如實回答。

“嗯,當日朕是這麼說的。”李圭心中隱隱有些後悔,早知道當日不如就聽了楊介夫的安排,他似乎忘了沒有太平郡主他又怎麼回宮呢?“不過如今想來,太平的年紀也卻是不小了,早就到了該嫁人的時候,和親是肯定不行的,魏士良,你去查查看有那些合適人家的子弟尚未成親?早些把這件事辦了吧。”

“是,奴婢遵旨。”魏士良小心翼翼的站起來,他知道是方纔他彙報的事情引起了李圭的誤會,導致他對太平郡主產生了厭惡之情。

先是得罪了楊介夫,現在又惹上了太平郡主和李悠,長樂宮裡的太后肯定對自己也是恨得咬牙切齒吧?而陛下也只是因爲暫時無人可用才繼續讓自己留在身邊的,魏士良對自己的將來感到一陣兒悲涼,這就是殫精竭慮爲皇帝辦事的下場啊。

還是給自己留一條後路吧,也不求將來能保住性命,只要他們能念着今日誌強給自己一個痛快就是好的了,接連發生的事情讓魏士良對李圭徹底失去了信心。接着去查找資料的機會,他悄悄地將這個消息散了出去。

而正在此時,李悠也接到了一個壞消息,河東四府有妖道作亂,聚集亂民十餘萬起事,眼下已經攻下了三座縣城,大有愈演愈烈之勢,河東四府的求援書已經送到了京城之中。

如今是大亂將至啊,外有唐括部,內有亂民,朝堂上更是亂成了一鍋粥,這是亂世將要到來的跡象啊。

第41章 羌人的野心(晚上還有)第859章 張家口(爲那一剎的迷彩加更)第4章吾有上將潘鳳第935章 林丹汗的昏招第348章 技能“刀牆”(50月票加更)第84章 最後的戰役第397章 覆滅混元教第601章 秦檜第440章 宇文宜生第397章 覆滅混元教第773章 慘勝第825章 割地第660章 改朝換代的預兆第369章 談笑凱歌還(350加更)第674章 聯軍統帥第3章虎符的作用第613章 驅虎吞狼(700月票加更)第305章 平亂第116章 黜落(14000收加更)第449章 主動進攻第328章 出兵第71章 我們得快些了第35章 倒卷珠簾第873章 暗殺第425章 城破第57章 烈火燎原(8000收加更)第134章 斷指明誓(100月票加更)第794章 國號第282章 固執(爲盟主Array[]加更2/10)第12章 呂布歸屬權引發的爭議第631章 細作(100月票加更)第784章 搜刮第503章 殺雞儆猴第90章 狂喜的李廣第528章 戰爭準備(650月票加更)第634章思慮長遠(150月票加更)第33章 一觸即潰第870章 插手海貿第49章 將登烏鞘雪滿山第229章 亂起第694章 文明守衛者第814章 工兵營建功第355章 大食援軍第111章 餘波未了第66章 宴無好宴第526章 大薩滿之死第447章 勒石崖山第128章 滿川龍虎輦(第五更)第267章 漠北第749章 民心第292章 突擊第3章虎符的作用第259章 仙藥第586章 重創第573章 血本無歸第462章 大都城第887章 皮島第117章 犯諱第869章 爬科技樹第421章 投奔第497章 嶺南世家第257章 李令月的決心第160章 全殲叛軍(25000推加更)第302章 統率+10第169章 邊患再起(一萬九收加更)第547章 以後沒得吃了第778章 遲到第98章 亡我焉支山第913章 光復遼東第392章 太學士(500月票加更)第455章 大敗蒙古第605章 吳玠、吳璘、虞允文第617章 人心所向第29章 張騫出使西域第310章 站穩腳跟第74章 碾壓大月氏第708章 炮火轟鳴第775章 戰後亂局第874章 遼東第43章 大破羌人第501章 善後(350月票加更)第941章 印第安八旗(感謝無敵蒜頭的萬賞)第935章 林丹汗的昏招第495章 戚家軍三萬第125章 推演(第二更)第941章 印第安八旗(感謝無敵蒜頭的萬賞)第693章 西域安定第902章 目標盛京第2章 無趣的世界第838章 兵分兩路第787章 大明的殖民時代第553章 拜祭第143章 智計百出第934章 第三次親征第49章 將登烏鞘雪滿山第665章 召喚班超第768章 鷸蚌相爭第386章 不爲我用即爲死敵第313章 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