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圖窮匕見

無論如何,誇耀太宗的功績總是沒錯的,王機不愧爲琅琊王氏這一代的希望之星,很快就從困惑中恢復過來,稍加思索,一篇充滿溢美之詞的文章就行雲流水般的寫作完成,稍後詳細的檢查一遍,更改了幾處犯諱的地方,用館閣體端端正正的謄抄在了試卷上。

稍等片刻,有選了一首自己中意的詩詞填在卷子上,王機的殿試試卷就此完成,左右打量一番見已經有人交卷,他也不再浪費時間,當即將自己的卷子交了上去。

幾位考官湊在一起,很快將考卷批改完畢,其中的一位還悄悄地對着王機點了點頭,這是他的心終於放了下來;琅琊王氏在朝野上頗有勢力,方纔那位考官就是他們家的故交,從他方纔的表情來看,自己這一科必然高中,他的卷子也會出現在最後呈現給皇帝的試卷之中,至於能不能拿到狀元,就要看皇帝是否欣賞他的文采了。

不多時,其他會試的士子也紛紛交卷,諸位考官依此批改完試卷,討論一番派出名次將考卷呈給楊介夫,楊介夫並未翻看就直接送到李圭手中。

是因爲去年殿試弄出的大亂子,如今不敢再有異動了麼?李圭的嘴角露出一絲不易爲人察覺的微笑,翻開試卷看了起來,很快他就被放在最上面的那篇策論吸引住了。

“......六師屢出,漠北塵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入貢者殆三十國。幅隕之廣,遠邁前朝!成功駿烈,卓乎盛矣......”看着看着李圭忍不住大聲讀起這篇文章中那些讓他心生憧憬的好句子來。

一篇讀完仍然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他找到試卷上的考生姓名,朗聲說道,“琅琊王機是那位?”

“學生參見陛下。”王機連忙站出來深深一禮,周圍的士子響起一片嘆息聲,他們知道這次的狀元已經非他莫屬了。

“你是琅琊王氏的子弟?”李圭看到他的籍貫時不經意的皺了皺眉,不過轉瞬就消散不見,既然連世家出身的王機都稱讚太宗親征漠北的英明之舉,那豈不是說他們也不反對朕御駕親征?

接着又問了王機幾個問題,他應對的都十分得體;李圭點點頭將他點爲了今科的狀元,其他的榜眼、探花、傳臚等也依此點出,諸位士子連忙謝恩不止。

第二日皇榜放出,隨着王機等人的名字傳遍天下,京中各處也說起了太宗當年親征漠北的英雄往事,而王機的那篇文章也屢被提起。又過了數日,兵部某位郎中上書李圭,請求李圭效仿太宗往事,率軍親征唐括部。

這名郎中的奏摺被李圭留中不發,但他的母親卻被皇帝賞了浩命夫人的名號,一時間朝廷內外很快就摸清楚了李圭的想法,於是乎一封封請求皇帝御駕親征的奏摺如同雪片一般通過通政司到了李圭手中。

這裡面有的是魏士良和丘元德安排的人手,有的則是想抓住機會在李圭面前留下點印象的投機之輩,通過這一番操作,李圭親征的輿論基礎算是打下了。

“今日又有人向朕上書,要朕率領京營禁軍親征唐括部,一掃去年好水川大敗的恥辱,諸位不妨議一議,看看此事究竟該如何處置纔好?”早朝時,李圭丟出了一大堆的奏摺,這裡面不僅有當朝官員的奏摺,甚至還有些已經告老還鄉的老臣宿將,他們雖然已經失去了手中的權利,可在朝堂及民間的聲望頗高,決不能等閒視之。

“陛下若能親臨漠北,則諸軍必然士氣大振,小小一個唐括部定會在我大軍之前化爲齏粉。”上次被韋竦和姜琦奪了領軍資格的順昌伯陳玉立刻站出來響應,“是陛下若是御駕親征,老臣願爲先鋒,爲陛下逢山開路、遇河搭橋。”

“千金之子尚且坐不垂堂,更何況陛下乃是萬金之軀,豈可以身犯險?”御史大夫賈澄聞言當即站出來駁斥道,“臣要彈劾順昌伯居心叵測,妄圖以一己之私置陛下於險地。”

這邊馬上有依附於魏士良的文官出來爲陳玉辯解,那邊再出來一位針鋒相對,朝堂上頓時變爲亂糟糟一團;可是這次世家和寒門一系的文官表現出來的戰鬥力似乎有些差,楊介夫和賈澄兩員大佬剛一發話就被人用去年的好水川大敗堵了回去,剩下的都是些威望不足的小官,在勳貴和魏士良的同黨面前很快處於下風。

勳貴們被文官壓了數十年,眼見着馬上有翻身的機會,豈能不使出壓箱底的功夫和文官們爭辯,而這些文官在去年的好水川一戰後,在戰事上的發言權被剝奪了很大一部分,只能以心憂陛下安全爲藉口勉力支撐。

“好了,有我大魏三十萬禁軍精銳護衛,朕豈會出什麼問題?”眼見時機已到,李圭站出來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太祖和太宗當年能不避刀劍,親冒矢石,與敵征戰,朕也是李家的子孫,豈能讓先人專美於前?”

“去年好水川一戰後,諸軍士氣低迷,正是需要朕御駕親征鼓舞士氣的時候。”李圭的目光從羣臣身上掃過,那些當初竭力爲韋竦和姜琦搖旗吶喊的大臣紛紛低下了腦地,見此李圭的信心愈發的高漲起來,“朕意已決,一月後領兵親征,諸大臣不得再行勸諫。”

此言一出,羣臣莫敢分辨,而勳貴一系的武將們喜形於色,紛紛稱讚陛下聖明,此去必可一戰擊潰唐括部,將奴酋阿魯布擒拿到御前。

回到宮中,李圭向太后通報了此事,如今事情已經成了定局,太后也不好反駁,只是叮囑了一番李圭要他保重龍體,就回宮歇息去了。

京中立刻開始爲李圭的御駕親征進行着最後的準備,堆積如山的糧草器械流水一般送到軍營之中,而李悠也接到了最新的命令,他和他的振威營被皇帝親口選爲中軍護衛,負責和大內侍衛一起拱衛皇帝的安全。

第881章 驚訝的關寧軍第227章 借雞生蛋第742章 攻心爲上第850章 出京第496章 禍亂根源第799章 宗教問題第829章 伐蜀準備第938章 烏斯藏第870章 插手海貿第8章 任務獎勵第769章 激戰第905章 勢如破竹第885章 戰後第552章 去你MB的趙佶第566章 敢議和者殺第770章 我先吃個飯第865章 遼餉第333章 西域局勢第256章 慌亂的京城(1300月票加更)第909章 剃髮令(感謝無敵蒜頭的萬賞)第68章 人質第807章 迎頭痛擊第71章 我們得快些了第400章 終於來了第209章 請夫人閱兵(加更求訂閱)第901章 給滿桂的回報(感謝葫蘆小僧的萬賞)第125章 推演(第二更)第255章 落水第328章 出兵第870章 插手海貿第810章 民心在我第910章 李朝兵馬第560章 戚家軍VS金軍(二)第797章 新朝氣象第178章 形式詭異第190章 京城局勢第962章 改土歸流第2章 無趣的世界第459章 光復臨安第154章 尹子奇的判斷(一萬七收加更)第179章 召喚姚廣孝第182章 求生第355章 大食援軍第335章 碎葉城第186章 陣前敘話第869章 爬科技樹第480章 驚天噩耗第904章 皇太極的憂慮第402章 兵臨城下(550月票加更)第868章 有用的人第368章 追擊第737章 沖天大火第689章 李繼遷第842章 都是些廢物第479章 南下第65章 烏孫王獵驕靡第552章 去你MB的趙佶第340章 三箭之威(600月票加更)第941章 印第安八旗(感謝無敵蒜頭的萬賞)第943章 南方水師第393章 叩闕上書第177章 出征在即(加更求月票)第87章 迴歸長安第190章 京城局勢第882章 久違的廝殺第580章 槍挑完顏婁室第789章 各世界的變化(爲我降臨人世間萬賞加更)第439章 牽羊禮(800月票加更)第811章 甕中捉鱉第515章 未來的選擇第14章 董卓遁逃第351章 唐軍來了第885章 戰後第597章 技能“落日”第836章 伐蜀第699章 給郡主府挖一條地道吧第183章 又是守城第175章 圖窮匕見第141章 背嵬軍威武(有琴羽凝萬賞加更)第665章 召喚班超第515章 未來的選擇第238章 此一時彼一時(一千月票加更)第806章 出征第810章 民心在我第222章 殺神白起(4萬推加更)第195章 爭分奪秒第381章 閉門羹第761章 封賞第879章 糧食第857章 吊打皇太極第477章 甄別俘虜第505章 天下局勢第23章 國子監和婚約第469章 大隋驍果VS怯薛(爲我不懂問候加更2/3)第344章 學藝李嗣業第644章 歸降?第627章 要不叫世民?第61章 連鎖反應第730章 炮戰第867章 大興牢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