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作戰會議

就在風雨擔憂涼、夏諸州的戰事時,“十日混亂”也沿著歷史的軌跡在運行。

秋裡默默的看著風雨軍的各位統領。

除了白虎軍的統領陳良因爲受傷依舊在錦州、青龍軍的統領白起鎮守倫玉關外,碧蛇軍統領百里錫、赤獅軍統領洛信、代理白虎軍的副統領朱大壽都來到了帥帳,此外還有一直不吭聲的魏廖。

可以說集合了風雨軍幾乎所有的軍事將領於一堂。風雨軍全軍二十五萬三千將士,在此共集結了二十萬,這還不代表正在趕來的耶律部族。

不過這僅僅代表的是一個數字。

由於風雨不在,使得這支軍隊並不像以前那樣毫無疑義的站在指揮官左右。

百里錫是白起的部將,一向只對風雨和白起信服;而朱大壽在加入風雨軍之前就已經是聖龍的高級軍官了,對於秋裡這個半年前不過是一名百夫長而且又生性好色的家夥,實在無法產生信服。

洛信雖然是和秋裡從小玩到大的好朋友,但是這家夥是出了名的膽大包天,除了對風雨有些畏懼外(這家夥常常在惹火風雨後吃足了苦頭,產生了後天性反射),對誰都不買賬。即使是風雨對於一旦發了牛性子的洛信,也只好退避三分。

最讓秋裡擔心的是魏廖,雖然這家夥到目前爲止一直保持沈默,但是秋裡很清楚魏廖其實是風雨在軍政方面放置的一隻眼睛。儘管到目前爲止,秋裡有自信憑著自己和風雨這麼多年的交情還不至於產生危機,但是他實在沒有自信和正在掌握著越來越大的權力、越來越像一個梟雄的風雨之間,這段友情還能持續多久──不論是風雨這一方面,還是自己這一方面。

如今,雖然秋裡巧施妙計,奪取了大批呼蘭軍的戰馬,做出了欲圖強行攻城的態勢逼得延城守軍龜縮城中之後,大搖大擺的殺了進來。但是隨後令人目瞪口呆的是秋里居然傳令各軍渡過渭河,背靠河流紮營。

如此一來,風雨軍就部署在了涼、延、夏三城的中心地帶,雖然背靠渭水,避免了背後延城的威脅,但是卻要面臨涼、夏兩城的大軍壓境,而背後卻是河水阻路,深陷絕境,絕對是任何一個正統的指揮官所極力避免的境地。這引起了帳下諸將的反對,一時間風雨軍內部產生了重大分歧。

秋裡很清楚,如果今天不能說服這些將領的話,整個戰役也就不用打了。

“各位對我的安排還有什麼意見嗎?”

最終,秋裡還是打破了這個沈默。

“我有意見,”朱大壽首先站了出來,說道:“兵法雲:擺陣應該右側背靠山陵,以爲依據;左側前面爲水,以爲屏障。如今將軍反用背水陣對敵,自先絕境,是何道理?”

秋裡不屑的道:“兵法是用來活用的,不是拿來教條的。兵法上不是說過:陷於死地而後生,投之亡地而後存嗎?我可不是那種只知道安慰士兵不懂兵法的白癡。

首先,如今我軍急於求戰,如果一味攻城根本無法短期內奪取涼、夏諸州。只有擺出這樣的陣勢,纔會引誘哥舒行文來同我們進行主力決戰。

其次,我軍成立不久,大幅擴員,難免良莠不齊,風雨有不在軍中。只有把大家置於死地,才能使人人各自爲戰,拼死殺敵;如果置於生地,你們誰能保證自己的部屬不會臨陣脫逃?”

衆人一下子說不出話來,風雨軍成立時間太短,爲了應付大量的戰爭,又抽調了大批青壯,使得軍隊的素質不能得到保證,以前在風雨的個人魅力和名將傳奇的激勵下,還能夠奮勇殺敵,如今風雨不在,即使這些高級將領之間都不能夠團結一致,更不用說整個而十萬大軍了。

過了一會,百里錫方纔發話道:“將軍如何肯定哥舒行文一定會來?如果哥舒行文堅守城池的話,我們不是浪費時間嗎?”

“他一定會來,也不能不來!”

秋裡堅定的說道:

“別忘了還有梅文俊和林仁山的軍隊。如果他的主力守在涼州不出的話,梅文俊就會攻打夏城,林仁山就會攻打延城。如果他不救援,只能夠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軍隊被分而殲之;如果他救援的話,無論去哪一城,還是不得不過我們這一關。與其如此,還不如一上來就和我們決戰,爭取戰爭的主動權。”

“可是如果林仁山不攻打延城的軍隊,使得這支軍隊從背後突襲我們怎麼辦?”百里錫繼續問道。

“由於我們奪取了延城呼蘭人的大批戰馬,這使得延城的軍隊在時間上無法準確的配合哥舒行文的行動。事實上,不光光是延城,即便是夏城,恐怕也無法參加這次決戰。

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話,林仁山和梅文俊將分別會牽制靠近自己防地的延城和夏城。一方面是這次戰役事關重大,他們背不起坐失戰機,導致戰敗的責任;另一方面他們的爲人也無法做出隔岸觀火,看著友軍慘敗而不援救的行爲。

再說,如果坐視我軍兵敗,哥舒行文就會乘著戰勝之機,對梅文俊和林仁山各個擊破。畢竟損失了風雨軍之後,聖龍在這一線上失去了近一半的軍隊,對於呼蘭可是大大有利,林仁山和梅文俊也根本沒有機會在這種情況下於十月初五之前奪取涼、夏諸州。

而如果和我軍配合的話,他們就會有很大的機會各拿下一城,在涼、夏諸州上和我軍分庭抗立。

他們不是傻子,一定會做出正確的選擇的。

退一萬步講,即使他們做山觀虎鬥,也沒有關係。哥舒行文的軍隊連續作戰,又得不到充足的補給,還要面臨呼蘭內部的擠壓,軍隊又分散在三座城池。扣除守城的軍隊,他最多也不過能夠調動二十萬大軍罷了。在兵力上和我們相等,但是由於延城的軍隊失去了大批戰馬,所以在戰場上他就無法全部投入兵力,這也就意味著在主力決戰的時候,我軍至少兵力上zhan有優勢。”

“你就不怕讓皇甫家族和高戰一系與我們平分涼、夏諸州?”

一直不說話的魏廖終於插嘴了。

“這就要看運氣了,如果他們在我們之前拿下延城和夏城,那就沒有辦法了;如果他們表現得如此差的話,那就別怪我一口氣全吃了。事實上,只要他們不能夠在我軍打敗哥舒行文之前奪取城池的話,我軍完全可以僞裝成呼蘭援軍去奪城。無論收城的軍隊是否發覺,都會陣腳大亂,我軍奪城的把握十拿九穩。再說,這種情況對你來說,不見得是一件壞事吧!”

秋裡突然話裡有話的說道。

魏廖沒有說話,只是深深的看了秋裡一眼。

“好了!”

秋裡大聲的說道,“各位還有什麼意見嗎?”

衆將彼此看了一眼,都沒有做聲。

緊接著秋裡說道:“既然如此,就按照我的部署行事:

百里錫,你派出本部配屬的輕騎兵,半夜出發,每人帶一面紅旗,從小道偷偷繞過去,等我軍與呼蘭軍決戰的時候,就轉到呼蘭軍的後方。一旦我放出響箭,就揚起塵沙,揮舞大旗,給人以千軍萬馬呼嘯而來的感覺。

朱大壽你率領所部,運用神龍戰車佈陣,抵擋呼蘭大軍的進攻;百里錫你率領碧蛇軍和赤獅軍的步軍作爲第二梯隊,支援白虎軍;洛信你率領赤獅軍和秋風軍的騎兵作爲第三梯隊。所有各軍都要聽我號令,我軍必勝!”

“是,我軍必勝!”

儘管還有些猶豫,不過衆將士都還是遵循了秋裡的計劃,一場血戰即將到來。

這個時候是聖龍歷九月二十八日的夜晚。

這也是“十日混亂”的第四天。

而這個時候,同時也正是風雨和一代大俠白飛雲見面之際。

第5章 落荒而逃第9章 半道遇襲第11章 渴求和平第11章 回倫玉關第4章 獸性爆發第15章 提議聯姻第1章 逍遙其人第6章 耶律楚昭第8章 英雄紅顏第6章 戰後餘生第1章 理想野心第11章 帝國宰相第14章 設伏擒敵第1章 突然的行刺第8章 同赴國難第4章 初次相會第5章 得遇高人第2章 劍起花落第8章 湮沒塵土第1章 勝利進軍第8章 英雄紅顏第6章 書生論戰第5章 各有算盤第19章 逍遙遺墨第4章 秋風兵團第2章 故友重逢第5章 軍中立威第3章 黑暗廝殺第7章 錦州城下第8章 半路金剛第11章 重新部署第6章 帝國前途第11章 渴求和平第1章 風雲變幻第10章 天下縱橫第8章 百廢待興第10章 戰與和的煎熬第5章 各有算盤第5章 軍中立威第9章 雷霆之擊第1章 智攝羣英內容介紹第6章 大獲全勝第4章 交趾之厄2第6章 戰場餘波上第2章 西南戰報第7章 引軍西進第7章 微服私訪第12章 再返聖京第6章 陰平之戰第2章 戰雲密佈第4章 廟堂之爭第1章 意外邂逅第4章 激戰涼城第18章 麥堅特使第10章 調兵遣將第11章 左右爲難第19章 少年將才第3章 帝都暗流第10章 各布機關第2章 兩軍對壘第6章 商場政壇第4章 各懷心事第8章 不速之客第12章 驚天陰謀第8章 樂極生悲第10章 聖京之夜第6章 無路可退第6章 渡口之戰第3章 宮廷宴會第3章 戰略大局第11章 回倫玉關第1章 請君出山第1章 暗夜令箭1第4章 定計突襲第7章 轉戰高麗第5章 憲政出臺第3章 帝都暗流第7章 孤臣丹心第1章 涼州的冬夜第8章 山中老人第12章 兩軍相遇內容簡介第20章 歐靜白起第2章 鉗形攻擊第10章 涼州內政第1章 權勢洗牌第8章 暗影浮動第3章 奇兵出擊第9章 殺手餘焯第7章 情意權謀第4章 兩軍對陣第8章 今夜悄然第2章 煙雨往事第14章 設伏擒敵第7章 呼蘭狂騎第9章 七海龍王第7章 微服私訪第2章 戰鼓隆隆第6章 陰平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