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玄奘學瑜珈

坐在政事堂裡當值,手提政事筆,秦琅給禮部發文,讓下面祠部司的郎中帶着僧道牒籍過來。

祠部是禮部四司之一,掌祠祀、享祭、天文、漏刻、國忌、廟諱、卜祝、醫藥以及僧尼簿籍之政。

禮部在六部之中算是冷衙門,而祠部是禮部四司中的冷衙門。

祠部郎中沒想到得秉筆宰相召見,惶惶不知什麼事,趕緊屁顛屁顛的跑來門下政事堂。

結果秦琅見了這位一把年紀的郎中後,卻只是問僧道度牒戶籍之事。

“回秉筆相公,佛道事務最初是由鴻臚寺管轄,後來又改爲由祠部管理只負責度牒發放,而由宗正寺全面管理。”

秦琅打斷他,“大唐的佛道改革是由我一手推動,我豈不知這些?”

這位郎中不由的冒汗,趕緊點頭。

最早確實是鴻臚寺負責佛道事務,有個專門機構叫崇玄署,後來如這郎中所說分由禮部的祠部和九寺之一的宗正寺管,但現在已經由祠部全面接管。

大唐經過佛道改革後,實行的是僧道度牒制度和籍帳並行制度,爲控制僧道人數,嚴防寺院經濟失控,所有僧人,先要從師精勤修學,然後經師推舉,參加三年一次的僧道考試,考試通過後,才能由祠部批准得度。

度僧道時,還得統一在長安度,必須得有御史臨場,最後纔可領取尚書省禮部祠部發行的度牒,成爲合法僧道,這度牒還得出錢購買,很貴。還俗或死後,則要將度牒歸還官府,嚴禁轉讓。

現在大唐的佛道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所有僧道必須在寺院道觀裡修行,每所寺觀都有規定名額,必須得是還俗一個或是死了一個後,才能再招收學徒,然後經過考試,通過後出錢取得度牒,才能補齊。而就算是招學徒,都有嚴格的各項規定,再不能如從前一般的隨意剃度,甚至是什麼帶髮修行等等,更不許私修蘭若這種私人寺廟。

祠部專門負責管理,現在他們整個檔案上,記錄的大唐僧人數量是八千,尼姑兩千,而道士五千。

這些僧道還有專門的僧道戶籍,如民戶一樣,也是三年一造,一式三份,分送州、縣、祠部,要不時檢查。

在新的稅賦和田制下,佛寺道觀不再授田,但現有田仍需按畝納稅,以及繳納戶稅,並且不允許再開展經濟活動,如建立工坊、碾坊、質庫等。

在這些嚴厲的制度下,原本唐初強盛的佛道,尤其是佛寺勢力和經濟,都大受打擊,數十萬計的僧尼,數千萬畝的寺院田產都充入了國家經濟。

沒有免稅賦特權,也沒了強大的寺院經濟,又有嚴格的考試和度牒管理,現在的僧人們倒多是念經的和尚了,也得自己勞動。

“我聽聞,最近長安的寺院又開始有私自剃度入道的事情了,你們管理失職啊。”

一聽這話,郎中嚇的面色發白。

“自新制施行以來,我祠部對各處寺觀管理嚴格,卻也有一些寺觀的不法僧道,私自剃度,違規招收沙彌等情況,我們一經發現,都立即勒令整改,並給予處罰了。只是·····”

“沒有什麼可是的,如今天下僧尼道冠不過萬五在籍,還沒有一軍之數,你們卻管不過來?這就是失職,本相先給祠部一個行政警告,你們要加強管理,若是以後還有這些私自剃度等情況嚴重者,我將嚴厲處置祠部上下。”

“你回去後,立即讓祠部行動起來,先從長安、京畿地區查起,對於有私自剃度僧道,違規招募沙彌、道童者,嚴懲不怠,將他們全都帶回長安來。”

郎中驚訝問,“不知秉筆相公打算如何處置他們?是否要收回度牒,強令還俗,或是直接充軍邊疆?”

“本來嘛,確實應當如此處置,嚴重者,甚至要直接發配爲奴,但是如今太子監國,殿下仁慈,便給這些出家人一次機會。我將會把這些人派往海東四國,讓他們前去弘揚佛法道法,這也算是將功贖罪。”

郎中愣了一下。

去海東四國傳法?這豈不是相當於驅逐出國了?

也太嚴厲了吧?

但秦相公的話,他不敢置疑,趕緊領了命令而去。

回到祠部,馬上召集員外郎等一衆屬官,先對下面發了一通火,然後部署任務,祠部傾部而出,所有官吏一起前往長安和京畿的各處佛寺道觀。

僅僅幾天時間,他們便從各處寺觀裡揪出了一百多個違規的僧道。

名單送上來後,秦琅驚訝的發現裡面居然有個玄奘法師,細調檔案,才發現這位玄奘法師果然就是唐僧唐三藏,他被送來的原因是試圖私自出境,因偷渡出關而被涼州大都督府解送回長安。

這還是貞觀三年的事情了,這位在天下都已經很有名的高僧,與兄長長捷法師和秦州僧人孝達和尚,違反禁令,組團西行,打算去佛教發源地天竺,尋找真經,重新翻譯,以求統一中原佛學思想的分岐。

只是朝廷佛道改革之後,僧人遊歷、講經等都是有嚴格規定的,得先申請,取得批准後,帶上僧牒、僧籍、過所等等一堆證明文書,才能出門,如果沒有,沿途官府關津,都是要嚴查並遣返的。

玄奘最初打了申請報告,可被直接拒絕了,幾次申請不過後乾脆就私自出行,他們晝伏夜行,結果還是被查到了,直接遣送回來,還被記過、罰金,並給了三年禁出寺院所在地的處罰。

這次被送來,也是因爲之前的不良記錄,被祠部直接給提出來了。

“這位玄奘法師可是一位高僧,天下有名呢,快去請來,我要見一見。”

才二十九歲的玄奘法師,一見面就讓秦琅覺得有股子大師的氣度。這是一位真正的佛法大師,潛心研究佛法。

這位也算是士族名門之後,據說是東漢名臣陳寔之後,曾祖陳欽,任過後魏上黨太守,祖父陳康,做過北齊國子博士,父親陳惠,也是博覽經書當過江陵的縣官。

後來因爲隋朝衰亡,便隱居鄉間不出,倒不是如西遊記裡所說的中了狀元去上任路上被盜賊所殺,還假扮他上任,並霸佔了他的妻子,還把他的孩子扔掉。

玄奘四兄弟,他從小跟父親學孝經等儒家典籍,受過良好的教育薰陶。父親去世後,受當時風氣影響,他二哥陳素在洛陽出家,也就是長捷法師。

等他十歲那年,他也隨長捷法師入寺學習法華經等。

後來他遇到了鄭善果,得到這位滎陽鄭氏的激賞,破格讓他於東都洛陽淨土寺出家,並在寺中跟大師學法六年。

唐初,受戰亂影響,玄奘與兄長離開洛陽赴蜀中游歷學習,在蜀地四五年,又去隴右遊歷,可謂是踏遍了天下名山大寺,習得佛家各派思想。

“聽聞法師欲往西天求取真經?”秦琅直接問。

玄奘很有禮貌,這個比皇帝李世民還小几歲,比秦琅也才大一些的和尚,確實長的俊秀,而且身上有股子儒雅的味道,難怪西遊記裡能一路被那些女妖精們惦記着。

“貧僧曾遊歷天下各地佛寺,學習過南北各地的佛法,也曾聽過天竺僧波頗抵長安後所講之法,聽聞天竺戒賢於那爛陀寺講授《瑜加論》總攝三乘之說,於是發願西行求法,直探原典,重新翻譯,以求統一中原佛法分岐。”

秦琅聽說他想去聽瑜加課,不免想笑。

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只要這個信仰是虔誠的,不危害他人的,也沒有想着藉機行騙啥的,都應當支持。

“此去天竺萬里之遙,我很敬佩法師的決心。”

“請秦相公支持!”

“我可以支持法師,不過呢,有個條件。”

“秦相公請講!”

“你知道海東四國吧?”

玄奘點頭。

“海東四國國王也很有崇敬佛法,他們也數次派人來求取經法,這次諸國前來朝貢,又提出了相同的請求,更希望大唐能夠派得道高僧前去講法傳經。我打算組織一批高僧前去傳經講法,爲四國建立佛寺,傳揚佛法,帶去經書。”

玄奘意外,他想去的是西天,是天竺那爛陀寺,想去聽瑜加,不想去什麼倭國百濟,雖然在長安也聽聞近年倭國百濟等也都開始崇佛,但那地方的佛法全是中原傳過去的,他是想學法,不是傳法。

“若是法師願意帶團前往傳法,長則三五年,短則一二年,事畢之後便可回國,到時本相親自特批條文,並派人護送法師一路前往西天求取真經回大唐來,並由朝廷各從地佛寺調動高僧前來相助翻譯經文,如何?”

這個條件讓玄奘心動。

“不知秦相公讓我去海東四國,有什麼具體要求?”

秦琅呵呵一笑,沒啥具體要求,反正你玄奘在大唐也是很有名的高僧了,雖然年輕,可佛法了得,所以讓你們這些在大唐寺院裡有些耐不住寂寞的大師們去海東活動,正好給他們掀一波崇佛高潮。

若是能帶動四國跟當年南樑蕭武帝一樣那般崇佛,各地大造佛寺,大建佛像,大抄佛經,大量剃度人丁出家,那就相當於給他們種下一顆毒瘤了。

佛法不一定是壞的,可如果一個國家過度崇佛,絕對是嚴重的毒瘤。

早在數十年前,佛教開始經由朝鮮半島傳入倭國,聖德太子和蘇我氏家族代表的改革派,都強力崇佛,這其中自然有藉機打壓傳統勢力的意思,佛教有工具之意,但他們掀起的這個崇佛,確實讓佛開始在倭國生根發芽,而百濟新羅高句麗三國,本也受中原佛家傳播影響,近幾年中原抑佛,更讓不少僧道涌入海東,形成了一波小高潮。

秦琅想助推一波,直接以傳法爲名,派出數量龐大的僧道弘法團過去,讓佛教成爲海東四國的國教,而大唐的佛教,又成爲四國佛教的聖地,就好比滿清就曾利用過黃教來影響和控制蒙古一樣。

秦琅願意提供經費,派出高僧,印刷佛書,甚至是爲他們提供佛寺建造設計圖紙等。反正搞好了,海東四國若皆奉佛教爲國教,那四國就將因佛而虛。就算沒那麼猛,起碼順便搞一波佛道外貿出口也能大賺一筆。

“我只希望法師能夠以佛法打動海東四國王室和朝廷,讓他們心向佛法,廣建寺院,度人入佛!”

秦琅是大唐抑佛改革的推動者,結果現在卻要讓他去海東傳佛,說要讓四國崇佛入道,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不由的讓玄奘深思。

可秦琅的條件也確實誘人,海東之行歸來,便派人送他去西天求經,取經歸來,還將調集高僧助他翻譯經書。

等玄奘答應之後,秦琅拿出了一個箱子,裡面全是唐以前長安、洛陽、江陵等各有名的大佛寺的寺院建築圖紙,這些壯麗宏偉的大佛寺,佔地面積極廣,高大宏偉,裡面還有無數精美高大的佛像。

一些大佛像,甚至高達數丈,而一些精美的佛塔,更是數十丈高。

更別說那些佛寺,朱漆彩繪琉璃瓦頂,佛像更是銅鑄鎦金丹砂彩繪,極盡精美。

隨便造一座出來,都能讓海東四國這樣的小國,耗費巨大。而一座宏大寺院建成,怎麼能少的了千八百僧人?

“秦相公,貧僧有言在先,若入海東,只管崇揚佛法,傳授佛經,不問世俗之事!”玄奘很聰明,早猜測到秦琅不是那種真正崇佛弘法之人,此事必另有他圖。

“哈哈哈,本相選法師也是因爲法師是真正的修行之人,法師此去,儘管一心弘法,不用管其它雜事!”

第105章 殺人放火受招安第1003章 血火淬鍊第87章 山間兩公主第170章 削封減俸渡難關第859章 暫且記下第1278章 請以死殉葬先皇第926章 齊人之福第1454章 延英殿第125章 槓精第1349章 無情第138章 和親第1162章 公主太平第793章 皇帝特旨第233章 三千寵愛在一身第1441章 封王釋兵權第1388章 苟利國家第103章 負荊請罪第1470章 不肖子孫第952章 天子東宅第1270章 託孤寄命龍馭天第213章 桃色陷阱第269章 白糖戰爭第1089章 狂怒第1323章 南海升龍出聖人第350章 破鼓亂人捶第722章 久別勝重婚第731章 死豬不怕開水燙第1420章 桀驁不馴第704章 鸞鳳第786章 刀劍犁地第1199章 震驚朝野第1285章 秦琅鐵腕壓天子第413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158章 養不教,父之過第352章 劍斬僞帝第847章 半路夫妻第1101章 一人勝過十萬兵第1040章 靴子落地第437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202章 斬王第1013章 太子傲氣九重天第1479章 無上王第1259章 東征第1059章 言而有信守捉郎第510章 橫刀立馬,唯我秦大將軍第405章 貴族庶子的野望第1380章 西征第1398章 宣慰南洋第703章 說親第139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588章 不動如山第428章第1177章 富可敵國第1144章 襄城行宮第355章 天可汗第623章 僕射第1111章 封禪泰山第298章 鄭才人第1214章 愛美人不愛江山第951章 一片苦心第1299章 獨闢蹊徑桃花源第1387章 提攜第378章 後浪保前浪第1426章 選婿招親第824章 徵召第508章 救急如救火第70章 賜孤賢婿贊拜不名第805章 以德服人第569章 各取所需第179章 九門提督第1273章 秦首輔厚賞三軍第400章 又一個楊廣第843章 分道第766章 驚長安第1224章 國師第801章 圍攻光明頂第685章 挑釁者第960章 節度點兵第1209章 秦俊第549章 冰火第617章 配享太廟第782章 二十四功臣第673章 君臣較量第254章 黃泥成金第18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1476章 老而不死,是謂之賊第723章 遍地是黃金第1224章 國師第31章 勝者爲王第1026章 喪鐘長鳴第850章 秦藩第1209章 秦俊第434章 宣威蠻荒第661章 秦懷良爲何發笑?第1411章 虎父無犬子第1398章 宣慰南洋第549章 冰火第1394章 程處默第700章 刀快了第210章 太子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