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蝗!

第94章 蝗!

嶺南東合州。

馮盎、汪柏涵帶着精挑細選的水兵在海里撲騰,馮智彧一臉無奈地看着阿耶折騰。

就是要去海外,阿耶這般年紀了,由着麾下那班兵將折騰不就行了嗎?搞甚身先士卒?也虧得東合州這段時日沒甚大風浪,要不然馮智彧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岸上並乘兩騎,馮智彧認得,其中一騎是阿耶的親衛,另一騎卻有些陌生。

於是,馮智彧藉機揮動手裡的小旗,停在海里的船隻立刻吹起號角,降下繩梯讓水兵們上船。

擦乾身上的水分,換上一條幹燥的牛犢子褲,馮盎赤着膀子跳上岸,瞪着眼睛問道:“咋地,你有甚事?說不出理由,家法侍候!”

額都三十老幾的人了,你還提家法,就不能給額留點面子麼?好歹額也是刺史!

腹誹歸腹誹,馮智彧還是得老老實實地回答:“阿耶,那頭是你的親衛來了,怕是有甚事。”

待親衛近前,馮盎哈哈大笑:“這不是額兄弟藍田伯滴護衛冇!自家人!走,回府喝酒!”

馮智彧的悲傷逆流成河。

好吧,藍田伯於額家是有恩,可你叫兄弟是不是過分了點?你叫他兄弟,額不得叫叔?藍田伯的年齡可是比額小好多!額不得要臉!

更悲傷的是緊隨馮盎的馮智章。

被阿耶抓着下海操練已經夠苦了,好不容易能來人解救一下,嘿,仇人!偏偏自己還不能炸刺!

進府直接上席,連喝茶的過程都省了。

馮盎箕坐着,一邊飲酒,一邊看王惡寫過來那厚厚的書信。

首先是關於船隻的問題。

王惡認爲,大唐船隻的水平,近海儘可去得,遠洋卻力有不逮,尤其是平底船,受不得海上風浪,因此,非得另外造船才行。

王惡提出一種寶船,長四十四丈,闊十八丈,尖底、四層、九桅、十二帆,縱帆、硬帆,頭昂尾高,船體設多道橫艙壁,有加強結構與水密抗壓之能,動力爲帆加旋轉長櫓,船舵用升降式,可調整舵葉入水深度……

馮盎不是船工,卻依舊覺得王惡提出的船型,有極強的可操控性。

末了,王惡提出,長安附近可能出現旱災、蝗災,規模雖然不大,但絕對有人囤積糧食,致使糧價畸高,王惡願意出五萬貫購嶺南之糧,請馮盎負責收購、運送,並請加以保密,到時用以衝擊糧價。

馮盎大笑:“王惡兄弟這是小瞧額哩,馮家盤踞嶺南多年,錢雖不一定能拿出來,但糧食,呵呵,先收糧,銷完付錢,馮家的臉面還是能做到的,一百五十萬石,馮家也算爲大唐出點力了。”

史可郎在心頭默默算了一下,這相當於馮家承擔了一半的壓力。

這交情,不枉郎君當初傾力相助。

“國公,實在人。”惜字如金的史可郎舉杯稱讚。

卻不知馮盎在心裡狂呼,與寶船相比,一百五十萬石糧食算個屁!

“額家郎君建議,國公先造一艘出來,在外洋遊弋幾日,試試還有甚需要調整的,再大肆製造。”史可郎沉吟了一下,還是把王惡的話帶了出來。

史可郎覺得,郎君這話,似乎有點心虛啊。

馮盎卻是一驚:“幸好有額兄弟這話,要不然額一定是讓船塢一起趕製出來!是了,這世上本就沒有一出世就完美無瑕的東西,要經過調整。”

命人送史可郎去安頓後,馮智彧皺眉:“阿耶,舉高州、春州、東合州之力,一百五十萬石糧食倒是可以湊出來,可額們如此賣力,值不值?”

馮盎乜了馮智彧一眼,將信遞給他。

馮智彧仔細看了一遍,心悅誠服的說:“卻是額心胸狹隘了。此等人物,心胸廣闊,前途不可限量。”

糧、船、車、倉,馮家一力承擔,就連裝卸、押運都是府兵,當真做得是滴水不漏,連萬石糧食押解到小王莊祠堂都沒外人發覺異常。

在王惡一力推動下,小王莊新任族老王狼發了狠,一次買了上萬只雞鴨苗,小王莊上下每日都在嘰嘰喳喳的聲音中醒來。

端午時節,壞消息開始流傳了。

岐州的蝗蟲開始大規模出現,蝗災正式爆發。

鋪天蓋地的蝗蟲,將一地的青苗全部啃齧一空,然後集體向下一處出發,目標直指長安!

與蝗蟲一起出現的,還有十餘萬拖家帶口的災民。

不,他們現在就是流民!

與此同時,長安的糧價一日三變,鬥米四文直接漲到了十五文,市面上出現了搶購糧食的風潮,而推動糧價上漲的推手,卻是五姓七家爲主。

而朝堂上,爲各世家喉舌的御使們正口誅筆伐的要求李世民爲蝗災負責,下罪已詔,宣稱這是李世民獲罪於天,哪怕是程咬金等人撒潑打滾也不能阻止他們,大有一言不合就撞柱子的態勢。

柱子:額又何辜?

李世民面色難看,卻是寸步不讓。

憑甚!

四年滅了突厥大敵,莫說強爹勝祖,就是比之秦皇漢武也毫不遜色!朕憑甚要下罪已詔!

高力士躡手躡腳的從一旁過來,李世民不耐煩地掃了一眼,卻見這老貨脣角詭異地帶着一絲笑容。

朕正在受難,你卻有心思笑?

不對,主辱臣死,這老貨不是這種人!

這是……有好事了?

“陛下,老奴這裡有今日的《長安晨報》,頭版頭條是藍田伯的署名文章,《無恥之尤》,老奴念念?”高力士展開報紙,不待李世民同意,已朗聲讀了起來。

“自三皇五帝以降,幅員之遼闊,舉世無雙,雖秦皇漢武所不能及。地大物博,所以下轄之地有災,自然遠勝於小國寡民,不思輔政、救治於民,連賑濟之姿態都不願意去做,而振振有詞的逼迫皇帝下罪己詔,此無恥之尤也!”

“思之此輩,所作所爲,是欲煌煌大唐變成小國寡民,或是覺得今上德不配位,要換其上位方足心願?”

“天人合一,便是孔先師亦未曾提過,不過是董仲舒爲迎合漢武帝一統皇權而鼓吹的諂媚之術,而今竟有人以其對抗皇帝,當真是持前朝聖旨斬今朝官員,無恥之尤!”

“王惡不才,得以竊據藍田伯一位,每每心頭有愧,不能報大唐萬一,此家國有難之際,願於長安西門外,傾萬石之糧,以濟困窘之民;舉萬貫之錢財,以每斤十文收購蝗蟲。王惡不信,衆志成城,不能降服區區蝗災!此時此刻,大唐子民,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豈能如惡犬般狺狺狂吠?”

高力士收了報紙,傲然遞到李世民面前,鼻孔朝天地乜視着方纔上躥下跳的御使。

李世民強抑着激動,看完了報紙,才一拍扶手:“不待朝廷下令,便自行賑濟災民、出錢滅蝗,這纔是朕的好臣子!”

孔穎達緩緩出班:“陛下,藍田伯所言,孔先師未曾說過甚天人合一,臣可爲證。”

御使其實是想繼續鬧騰的,可王惡的言辭太毒了!

“覺得今上德不配位,要換其上位”這一句,一盆子污水潑過來,簡單粗暴的說,你們就是想造反!

個人出萬石糧賑濟,前所未有的豪氣;出錢財收購蝗蟲,你丫半點實事沒做,敢對他指手畫腳麼?

什麼蝗蟲音“皇”、什麼觸怒蝗神,在此刻,生生堵在御使們的喉嚨裡,就是吐不出來,否則就是狺狺狂吠!

在做了實事的人面前,言辭如刀,顯得何其可笑!

一身素淨服飾的長孫無垢緩緩從殿門進來。

“陛下,皇宮不能讓藍田伯專美在前,妾身已經準備了千石糧食,準備親去西門外賑濟。”長孫無垢揚眉。

“好,不愧是朕的皇后,憂國憂民的賢后!”李世民霍然起身。

長孫無垢妙目掃了一眼惶恐不安的御使們,紅脣裡吐出殺機凜然的話:“不過,大唐廟小,那些心在別處的大神,養不起!”

“朕知道了,皇后安心。”李世民隨後拿出雷霆手段,御使幾乎一掃而空,下的旨令還是“永不錄用”!

尋死覓活的御使們自然又去找背後的勢力。

然而,此時有誰敢面對李世民的刀鋒?

西門之外,百口大鍋一字排開,粥的香味漸漸瀰漫開來。

除第五招留在家中守護陳詩語外,所有的老卒殺氣騰騰,手中一根棗木短棍舞得虎虎生風,聲音一致的吼道:“郎君有令,所有人必須排隊,有插隊者,直接打出去!老弱婦孺優先,青壯最後,保證都有!額家郎君可是大名鼎鼎的藍田伯!”

想插隊的、想憑着身強力壯擠在前頭的,聽了這話,甚麼脾氣都沒有,老實的按照指令排隊。

莫說老卒的短棍會教做人,就是藍田伯“魔王”的大名,也是威名赫赫的,據說在草原上專煮突厥人吃,一頓至少要吃兩人!

王惡正在擲箸。

賑濟的要求是插箸不倒,當然不是永遠不倒,而是箸能在鍋內立上幾息,證明粥足夠稠,才能保證災民喝粥能夠維持生命。

自家的人,自家的米,自然沒甚貓膩。

“慢點,慢點,燙!”王惡笑眯眯地看着幾個娃子幾口就吸乾了粥,不由叫道。“要是還餓,可以繼續要粥,只是得排隊。還有,以後用膳前,把臉、手洗乾淨了。”

“這粥真好喝,竟然沒有石子!”

“莫說石子,連麩皮都沒有!”

“藍田伯,好人吶!”

“萬家生佛!”

皇家的賑濟在王惡的旁邊擺開了,主持施粥的還是長孫無垢。

嘖,李世民果然娶了個好婆姨。

“本宮代子民謝過藍田伯恩情。”長孫無垢向王惡施禮。

過了,過了,哈哈,額也只是想讓流民安穩下來,免得影響額的安樂生活嘛。

大家不穩,小家何安。

與此同時,長安一家糧店開張了,專賣稻米,鬥米六文。

這價錢比之年初的鬥米四文五文自然是略高,可與現在每鬥十五文的行情相比,便宜得不得了!

(本章完)

第144章 房遺愛破局第119章 寬仁大度王端正(一更求收藏)第574章 弄瓦之喜第333章 不會坐視第48章 這就是戰爭(三)第197章 巫蠱之禍第67章 太原王家的反擊第331章 毀了第528章 祖師爺賞飯第451章 任人唯親第327章 高履行的外室第3章 上學第441章 夜襲九成宮第39章 李泰的財路第46章 這就是戰爭(一)第180章 和道士比醫術第440章 餘波第84章 下爛藥第139章 國策(九更求訂閱)第403章 落水狗第185章 勐泐國第582章 有一種證據第341章 扶余義慈之殤第516章 一飯之恩第358章 山長巡視第422章 難波在行動第443章 老夫又不是你阿耶第119章 寬仁大度王端正(一更求收藏)第390章 赴倭僧尼第163章 親民第126章 秋後算賬第324章 逃離土默川第215章 父子之戰第376章 新鴻臚寺卿第491章 胎死腹中第566章 貞觀十九年,籌措危機第241章 林通的難題第458章 狂生第413章 好玩吧第316章 私活第552章 拉依蘇烽燧第292章 真是廢材啊第251章 多彌·扎普第166章 分肥第575章 王紫煙第112章 族老歸天第579章 王二虎的醫術第460章 宗祠第204章 活力武功第182章 唐儉的去意第398章 阿耶來了第453章 招募第107章 與噶爾·東讚的會晤第53章 棉花第435章 生啖第269章 雨天槍聲第371章 火車第560章 殺叔證道第294章 杜十娘第42章 神器第424章 拾荒第314章 冬雪第60章 宣尉第228章 不可抗力第168章 香水的故事第349章 以耳還耳第139章 國策(九更求訂閱)第137章 叩闕(七更求訂閱)第551章 烏雲踏雪第490章 吾生也有涯第482章 梅譜客棧的拍賣會第570章 蠢蠢欲動第366章 稱臣第491章 胎死腹中第215章 父子之戰第353章 名不虛傳第344章 報應第159章 高句麗局勢第447章 房相問策第452章 集資前奏第369章 李氏第71章 噩耗第566章 貞觀十九年,籌措危機第53章 棉花第80章 汝妻子,額養之第45章 牛刀小試第509章 這一屆的鄰國第240章 走漏消息第542章 停婚第144章 房遺愛破局第39章 李泰的財路第443章 老夫又不是你阿耶第24章 奴隸第441章 夜襲九成宮第391章 僧人在行動第497章 痹症第589章 王延就職第393章 早熟第557章 矯詔第527章 復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