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回苗山幽提刀赴邊塞白肥兒酒後論功名

上回書說道房喬在貞觀朝雖然立下了大功,可也正因爲如此,每一天都過的戰戰兢兢。生怕在某一天,皇上爲了維護自己的聲譽,把所有過去做的那些不光彩的事情,全部算到他房喬的頭上,如果是這樣的話被滅了九族都不稀奇。曾子說:“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爲人謀就竭盡所能,在這裡面也有很多隱形的風險。可能很多人都會感到奇怪,自從魏徵得到重用之後人們驚奇的發現。那些從戰場上就一直在跟隨皇上的人幾乎無一例外在皇上的身邊謹小慎微,而魏徵這樣一個原本在建成麾下效力的人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不過這件事情也未必是它表面所呈現出來的樣子,有時候皇上像對待狗一樣對待你,動不動就加以斥罵,動不動就要將你拖出去打一頓。這說明他沒有當你是外人,把你當做他的一條狗。要是他對得你像賓客一樣尊敬,這說明他對你是非常見外的。

所以在很多情況下,人們並不願意被皇上像賓客一樣尊敬,而更願意去做皇上的狗。因爲做皇上的狗意味着更多的信任,更多的榮華富貴,更多施展才乾的機會。魏徵從始至終都是賓客,而房喬從始至終像是一條狗。大唐的風氣有六朝的餘韻,這件事還需要從東漢末年說起。察舉制是漢朝選拔人才的制度,察指的是官府所管轄的範圍之內找到品德高尚的人,這種人有一個統一的稱謂叫做孝廉。舉指的是把地方上比較有才華的人推薦給朝廷,這種比較有才華的人叫做秀才,也叫做茂才。隨着時間的推移,風氣的變化,國運的衰減。漢朝的治理越來越糟糕,所以當時出現了“察孝廉、父別居。舉秀才、不知書”的局面。曹魏代漢之後,推行九品中正制。此種選拔人才的方法是爲了爭取門閥的支持,此後門閥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這一影響持續數百年之久。即便是在門閥衰落之後,新貴們仍然願意與舊時代的士族大姓結親,理由很簡單,因爲當時的人們認爲這些舊士族門風最正、家教最好。不像那些後來的暴發戶,土豪之氣十足。

房喬和魏徵兩個人都在千方百計的想要娶舊士族的女兒做兒媳,卻因爲當時這些舊氏族的女兒太過於搶手,至於他們屢次因爲沒有辦法,拿出最具有競爭力的彩禮而鎩羽而歸。自從進入貞觀三年,我的境況仍然不見改觀,但我也沒有太多怨言。苗山風曾經對我說過,永遠不要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只要你辦差得力,在當差的時候精益求精。你就一定有用武之地,因爲皇上再無道,官員再昏聵,都需要有人幹活。所以即便是在黑暗無比的魏晉時代,仍然有很多出身寒族的人在爲朝廷效力,只不過他們被當時的清貴們所瞧不起而已。所以面對逆境我處之泰然,相對於苗山風,我的能力更小,脾氣更大,自視更高。一個人太把自己當回事,意味着別人不會將他當回事。如果反過來一個人不把自己當回事,那麼別人就會更加不拿他當回事。

我很樂於在終南山虛度日月,那裡有美好的景色,也有美好的人。山中的人就像是山中的花,就像是天邊的月。人有時候就有這樣的毛病,見到美好的事物,就忍不住要褻玩而後快。其實如果人能夠做到淺嘗輒止,他會得到更多。這就好比之上的話,如果不把花枝折斷,也許它可以綻放十數日甚至數一個月。你要是將它折斷,熬不過一夜也就枯萎了。天邊的明月,雖然他永遠跟你隔着一段距離,但他幾乎可以永遠陪伴着你。童年時你的生活當中有明月,到了垂暮之年你仍然有機會欣賞它。所以如果你能夠節制自己的需求,你得到的東西會更多更持久。蕭玉蓉像是夢一樣美好的人,它的面容像是三月桃花。她的雙眸清澈明媚,如果你只是與談玄論道,那麼跟你相處的時光,對於她而言永遠是快樂的。你永遠不會傷到她,意味着每一次你面對她而不必感到愧疚。

我也不敢在她的身邊待得太久,如果我人在終南山而不去看她,覺得不大合適。唯有離開終南山感覺纔可以放肆的思念她。回到長安之後,發現苗山風已經結交了很多朋友。這些人有的是跟他一樣的生員,有的已經是舉人了。其中有一部分人已經在朝廷做官,他們時不時聚集在一起品評時事。這樣的事情在魏晉時代是不敢想象的,時候的士大夫也喜歡聚集,但是他們絕不敢在京城聚集,而更願意在野外聚集。這些人大多把自己搞得非常的頹廢,每天堅持服用五十三,一個個看上去精神恍惚。說話的時候非常講究用典,因爲什麼交流交流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交談的過程當中使用了多少典故。而苗山風參加的聚會則大不相同,與會的人一個個意氣風發,打算要幹一番大事業。

房杜二人手握重權,房喬這個人多謀而不善斷,而杜如悔這個人英武果決熟讀兵書戰策,房喬只有搭配杜如晦,才能夠讓自己的謀略發揮到淋漓盡致。在當時士人的心中,人們對房喬的尊重是有限的。因爲房喬這個人總是給人非常軟弱的印象,雖然貴爲相國,乃百官之長。皇上訓斥與他訓斥一條狗沒有什麼區別,有人在私底下推測,這可能是房喬的自保之道。如果相國顯的非常的威風,以當今皇上之雄武還能容得下他嗎?而這些人最推崇的人卻是魏徵,在關鍵時候向建成建議殺掉秦王。建成失敗之後,魏徵從容不迫來到東宮,面對新的嗣君魏徵面不改色、正義凜然。之後又憑藉着自己的才幹逐漸得到皇上重用,現如今已經躋身宰輔之列,堪稱天下公卿的榜樣。又有人私底下說,皇上之所以屢次折辱房喬,就是擔心他的威望太高,從而威脅到皇帝。

長孫無忌是皇上最爲親近之人,貞觀功臣此人名列第一。苗山風說:“古往今來,天子在論功的時候,往往不是單純以功勞來論高低,而是把官員的忠誠當做是更重要的依據。長孫無忌之所以排名第一,是因爲皇上相信長孫無忌是最忠誠於他的人。”從長孫無忌的身上也可以看出,越是跟皇上關係親近的人,皇上越不在乎那個人的自尊,反過來皇上尊重的人反而關係比較疏遠。貞觀元年的時候,長孫無忌擔任吏部尚書,奉命考覈官員。在這期間激起了極大的怨憤,於是大家雲起而上書皇帝,指責長孫無忌弄權。皇上說:“長孫無忌是朕信任的人,朕的兒子都還年幼,不能任事,只有長孫無忌可以依靠,朕信任長孫無忌,就像是信任自己的兒子一樣。”被自己的妹夫說成是兒子,身爲大舅哥的長孫無忌沒有感到有任何不適,反而得意洋洋,羣臣對於長孫無忌的這一特殊榮譽也是羨慕不已。

立春的時候,舉行籍田之禮。有之後春社日到了,皇上來到先農殿祈求新的一年能夠有一個好收成。不久之後欽天監通過觀測天象一年的收成進行了預測,看到預測結果皇上愁眉不展。房喬說:“正所謂好事多磨,皇上不必爲這件事情過於焦慮。”皇上說:“朕不是在焦慮,而是擔心,要是災情一直延續下去的話,百姓會怎麼看待朕呢?他們又如何生活呢?”房喬說:“正所謂天無絕人之路,相信上天也不會將我們逼入絕境,出現災情的時候,一定可以找到相應的應對之策。”一直以來,杜如晦的身體就不是很好。去歲入冬之後,他的身體每況愈下。本以爲入春之後他的身體會好轉,沒想到反而更加惡化了。儘管如此,他仍舊在帶病堅持辦差。對他的病情皇上非常的關心,時不時派御醫給他診治。

這一天皇上又一次親自來到杜如晦的府上探望,很快又提到了這件事,杜如晦說:“今年如果發生災害,應當與皇上的德行無關。根據我們的謀劃,這一年頡利的汗國將會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我們有望一舉平定北方。正所謂大戰之後必有凶年,但是根據我對今年情況的估計。災情可能會在大戰中間爆發,大戰停止之後,災情也會結束,而後將會天下大治。”一聽這話,皇上頓時安心多了,說:“你要安心養病,儘早康復,朕還有很多事情要拜託你。”杜如晦說:“皇上放心,這一次針對頡利的戰爭,臣爲這件事情謀劃多年,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頡利不會逃過今年這一劫。”皇上說:“要是出現意外呢?”杜如晦說:“如果出現意外,力也不能馬上就恢復元氣,我們可能需要計劃下一場戰爭,但那樣一場戰爭的成本一定會比這一場要高太多。”

因爲戰爭即將爆發,皇上頻繁的檢查製造軍械的地方,這一日豔陽高照,皇上出現在一個生產弓弩的地方,看到一位年紀非常大的工匠。皇上湊過去說:“朕有三張弓,麻煩你給瞧一瞧。”說着就讓手下人把三張弓遞給了那位工匠,工匠仔細的瞧了一瞧,搖搖頭說:“這三張弓都不是上等的弓。”皇上大吃一驚,說:“從雁門之戰開始,死在朕箭下的不下千人,朕使用這些弓射箭雖不說是百發百中,十發九中是沒有問題的。”工匠說:“皇上的這三張弓都是硬弓,而且木材不直,所以射出去的箭很容易偏。皇上能夠用這些弓射殺敵人,是因爲皇上對他們非常的熟悉,如果換個人操持,結果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們做工匠的,就是要讓每張弓都是一樣的,這樣無論是誰在使用它都可以最大限度的展現它的殺傷力。”

皇上說:“從前朕一直都以爲自己對弓非常在行,聽了你的話才知道朕原來根本不懂弓之製造。身爲皇帝,往往不敢指出他的過失和淺見,所以到最後他矇蔽的越來越嚴重,這件事實在值得人深思。”明日朝會的時候,皇上當着衆臣的面又提起了這件事,說:“朕用你們,就是希望用你們強過朕的地方,讓你們去辦朕做不好做不了的事。如果你們什麼都不如朕,朕又何必浪費朝廷的錢糧費盡心力將你們請到朝堂呢?”魏徵說:“皇上所言極爲妥當,君者天下之腹心也,臣者天下之耳目爪牙也!臣爲君所力不能及,方可以讓天下太平、百姓康樂。”皇上說:“從今往後,凡是皇帝頒發的詔敕一律先不予執行,而應該送到門下中書省嚴議,如果有不適當的,應該予以駁正。”房喬歡喜拜舞,說:“如此朝廷的過失一定會大大減少。”皇上說:“你是不是早就這麼想了,爲何沒有早早進言。”

房喬立刻把頭低了下去,杜如晦說:“邊關接到消息,頡利可汗希望迎取公主,並且表示願意以女婿侍奉岳丈的禮節侍奉大唐。”皇上說:“這是頡利的緩兵之計,朕絕不會上這樣的當。”杜如晦說:“爲了打這一仗,所以說我們已經準備了很久,但還有一些細節沒有完善,所以臣的意思不必急於拒絕,而應該給一個模棱兩可的答覆。如果他們失去耐心,甚至有一些過激的舉動,我們就更有理由去打他們了。”皇上笑着說:“就怎麼辦,甚至可以這樣,我們故意要很高的財禮,高到他們根本給不起。這樣說不定頡利會惱羞成怒,從而提供給我們攻打他們的口實。”房喬說:“我們必須在四個月內解決戰鬥,要是四個月以後拿不下來,我們就不得不與他們和談。”皇上說:“李靖,四個月的時間夠用嗎?”李靖竟拱手說:“皇上放心,四個月的時間足以蕩平大漠。”

皇上說:“好,聽你說話提起,但願你能夠一戰成功,果真要是如此的話,我們君臣將註定青史留名。”不久之後,朝局在悄無聲息當中發生了變化,李靖、李世勣、柴紹、薛萬徹四個人悄悄的離開了長安,大批的部隊也開始在邊境集結。有一次我偶然聽到苗山峰在跟他的朋友談話的時候提到了這些變化,於是我有了新的想法,打算再次到邊境上歷練一番,親自看一看戰爭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知道這樣的想法,當然不會得到父母的支持。於是我假借着再一次去終南山遊歷之名,悄悄的去了大漠。我們一共有死個人結伴而行,這四個人分別是張大敬、何刀兒、趙鐵錘。這三人都是寒門出身,平時不務正業,戰爭發生之後,想去湊一湊熱鬧。

沒有太多的錢,一路上我們不能住店,只能露營。夜晚看着外邊的星星,張大敬說:“我們去投軍嗎?第一軍隊未必肯收我們,第二就算肯收我們在那裡,我們也未必有多少發揮的餘地。”我說:“投軍不是最好的選擇,我們這些人對於軍紀一無所知,到了戰場之上很可能不是被敵人殺死,而是被自己人幹掉。所以我們不應該去投軍,而應該自己創業。”何刀兒一臉茫然的看着我,說:“自己怎麼創業呢?我們一共才四個人,如果就我們出去,只有死路一條。”我說:“我們到了大漠之後,要換上當地人的衣服,會說當地的語言最好不會就裝啞巴。一定要記住,啞巴必然是聾子,千萬不能露餡兒。”張大敬說:“我們是去當細作嗎?”我說:“去了那邊我們的主要目標是觀光,如果碰巧能夠立功,當然是再好不過了,如果沒有辦法立功也沒有關係,富貴在天嘛,至少我們增添了見聞。”

不久之後,我們又認識了一個人,此人是一個商人。他知道胡虜和大唐之間戰事一觸即發,不久之後雙方就會封鎖邊境。如果這個時候能夠把大批物資神不知鬼不覺的運到大漠,一定可以趁機賺一大筆錢。當然賺這樣的錢是很有風險的,此人來自北方,精通胡人的話。碰到我們四個不要命的觀光客,但我們4個卻立刻將他綁了起來,我說:“你是不是北邊派過來的間諜?如果是,就會把你移交到官府,這樣我們就會立下功勞,或許我們這些人都能掙到人生第一份功名。”對方說:“所以說我是胡人,但我並不是派到這邊來的間諜,我只是一個生意人,賺錢是我唯一感興趣的事。”我說:“如果我是一個間諜,我也會這麼說。”對方說:“你這個人真的是執迷不悟,老老實實的招了吧!不要逼我們動行。”對方說:“我真的是一個生意人,這邊有生意夥伴,我可以帶你們去見他們,我從北邊把馬匹飯買到了這裡,北邊這是禁止買賣的,因爲北邊的人不希望在南邊出現一隻強大的騎兵。”

之後,這傢伙真的帶我們去見了他的幾位生意夥伴。接下來我們聊的越來越投機。我說:“相逢就是緣分,你隻身一人來到大唐,老畢那邊沒有人願意冒性命之憂跟你一起來做生意。我們四個願意跟着你一起去北邊,一路上對你也有個照應。”對方說:“這當然是不錯的,但我有個條件,你們必須穿上胡人的衣服,說胡人的話。”我說:“我兩次去過北邊,學會的胡語,總共不夠5句。”對方說:“這樣吧!我就說是我從南邊僱傭的家丁,就說你們都是聾啞人,爲的是不泄露商業機密。”我說:“既然讓我們穿了胡人的衣服,又怎麼能說是從南邊僱傭的呢?”他說:“如果我說是北邊僱傭的,北邊的官府就會立刻查清我的人脈,若是查不到你們的淵源,我跟你們都得死。”

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我們換上了胡人的衣服。之前爲了防身,我們都帶了橫刀。對方說:“橫刀你們不能再使用了,到了北邊是讓人家看到你們手裡拿着南邊的兵器,鬼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於是我們把自己手裡的橫刀送到了當鋪裡。然後拿着那位仁兄贈送的無人使用的刀繼續前行。一路上風餐露宿、其苦萬狀。越到北邊天氣越冷,而且越來越乾燥。我說:“你以往做生意都是這麼辛苦嗎?”對方說:“這些年南北之間從未太平過,每一次我都是貌似來回,蒙長生天保佑,每一次我都能夠化險爲夷,死裡逃生。我打算等攢夠了錢,就在中原過日子,買幾畝田,建造一個院子,娶漢人女子爲妻。”我說:“爲什麼喜歡漢人女子呢?”他說:“我們北邊的女人都像是老虎一樣,敢徒手與野獸搏鬥,更不要說男人了。”

一聽這話,衆人哈哈大笑。他說:“我們北邊的人都很尊重女人,不像大唐男尊女卑,在北邊牧民是最尊貴的,像我這樣的商人最被看不起的,將來如果娶一個寒門女子爲妻也就心滿意足了。”我說:“其實高門也好,寒門也罷,最大的區別不是高門富貴,寒門貧窮。現在高門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尊敬,是因爲他們詩書傳家,人人重禮。今天的那些新貴們也都想着娶舊時高門的女兒爲妻,惟有如此,才能光耀門眉。”對方說:“其實我們北邊的女人也不是沒有優點,我最厲害的地方就是能生養。”我說:“既然如此,什麼北邊的人口不如南邊的人口多呢?”對方笑着說:“北方環境惡劣,孩子十生九死。所以在我們北方,一個孩子都被大家珍惜。”我說:“你往來於胡漢之間有沒有一個漢人的名字呢?”對方笑着說:“有一次我去快活,釋放我的女子,給我起了一個名兒叫做白肥兒。”看此人的模樣,衆人鬨堂大笑。又是一個夜晚,走路久了,故鄉的思念就越來越嚴重,這樣一來我們就會失眠。還好白肥兒事先準備了酒,一通推杯換盞之後,白肥兒大醉,說:“其實我最大的心願是做一名唐朝的將軍。”

188生死局使節又往矣 悲喜事可汗顯威風139慶善宮演奏慶善樂 歡喜人寫就歡喜文309太常博士斥僞數術果毅都尉平吐谷渾306民犯十惡累及刺史贊普蒙恩公主稱心137長孫無忌耕耘東宮 尉遲敬德御前獻醜第75回大唐故主威服遠人異域酋長拜舞君上第34回魏夫子諫止伐嶺南太上皇率藩繁多讓132魏夫子依禮規天子 溫令公舉酒解君憂329舊功臣圖畫凌煙閣齊王佑親佞生反心144集仙殿賜宴衆進士 地下室俯首見主人275溫彥博六月死憂國柳御史連夜彈罪王135張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舉國請內附271粉色軍團支援兇邪西南之民抵禦外侮第三回二公子從戎戰雁門 觀音婢出閣成大禮第69回盧夫人知心勸夫婿鞠文泰舉酒送唐僧第49回越王泰歡喜清商樂苗山幽秘密洞天機204天子孝心不斬良臣黔首心願赦免罪囚215宗廟之制三昭三穆據祀武王非業所因159尼古拉演說海外事 釋法隱暗害龜茲僧第36回顯德殿良臣論吉凶保育房比丘說善惡113慈父知禮爲女消業 罪官起復算計功名268劉德威一言平斷獄川之代即位潘森南328尉遲敬德表乞骸骨慕容幽蘭跪拜焚香305侯君集藏寶觸刑律張玄素數與皇嗣爭363郭孝恪輕敵死賊手金春秋請旨改服章356司空奉敕知三省事房公病重爲諸子憂第32回閱野聞江湖是非起遣宮女去陰以調陽284李元軌賢能無所長劉處士置酒會騷客第42回苗山幽北上收骸骨蕭玉蓉南下祭祖宗第31回崔判官陰間解主憂尉遲恭街頭動肝火169利益衆生魔窟傳法 意氣用事謀害高僧341俟利苾輕騎入朝中史刺史坐髒遭刑戮308房玄齡隨駕幸洛陽李淳風問道在青院225慕容純奉獻馬奶酒李大亮烹茶吐難言203節日御膳羊肉湯餅除夕之夜預言不祥166奉祀上天以光聖道 不昧因果放棄執着第81回突利可汗爵封郡王失意胡兒進位將軍246狂宮人侍寵忘遠近賢魏王無力挽敗局第23回琵琶女自究窮音理龐相壽去官養天年136議縱橫孤立吐谷渾 奔所往朝覲女王谷135張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舉國請內附123一時說事書生感傷 孤僧圓寂俗人尋骨163工部主事潛入北曲 大理寺丞親赴敦煌302陳倉縣尉杖殺魯寧櫟陽縣丞請止遊獵334誅君集不幸累魏徵詐胡虜皇上不循古第27回中山王承襲嗣君位苗山幽恨做異食狂196皇甫德上書言主失高季輔以禮正宗室308房玄齡隨駕幸洛陽李淳風問道在青院第68回苗山幽自詡登徒子顏師古寫就王會圖239番邦監國提前卸任河源郡王遣子來唐354孫思邈探視房玄齡萬辯機入侍陳玄奘321宇文士及疑是小人慕容幽蘭覓揮鞭自持298黨仁弘羅竇擊反獠流鬼國遣使朝天子131姚思廉請止新出行 苗山幽誤入拜女教242房玄齡革職歸田園苗山幽相逢說王事100大匠竇奉旨造新宮張蘊古執法得橫死271粉色軍團支援兇邪西南之民抵禦外侮253昔謀主復爲左僕射苗山幽受封金刀郎第99回一心護主李綱病故修建新宮戴胄請止第46回蕭陳二公冰釋南山貞觀之光照耀大漠243老相公故作閒散狀大居士騎驢隴上游第29回帝后合璧推行古禮文武兼用力興大唐272鑾駕抵達東都洛陽王圭光臨李泰府邸161奔窮途無情在牢獄 尋活水造夢出藩籬263習觀想浮生得圓滿飲苦芥片刻養歡愉347皇嗣李治聽政東宮刑部尚書死於西市334誅君集不幸累魏徵詐胡虜皇上不循古324裴刺史請旨伐高麗黨仁弘罷死罪君王317岑文本蒙賜知機務張玄素遇害幾喪身205魏夫子御前論周齊苗山幽樹下說佛法第十三回魏夫子東宮獻奸計張公瑾洛陽練精兵217契苾何力顧全大局臨洮縣主下嫁將軍第51回法雅和尚斬之鬧市刺史都督書於屏風287尉遲恭不忍棄鄙妻于志寧上疏斥分封215宗廟之制三昭三穆據祀武王非業所因第56回老相國率衆平羌亂少年郎反叛受大刑277高士廉率爲氏族志貞觀帝西遊砥柱山251皇嗣盡孝言請僧道皇后病重氣疾難醫223光祿大夫拜爲特進長安浪人請做比丘第53回南山寺驅逐苗山幽太上皇夢遊兩儀殿第97回鞠文泰遊歷東西市李世民獻俘大安宮第80回論往昔前事皆落空說來年此生成追憶第61回孫思邈廬中語病理苗山幽林間聞箴言227悟人生此行多慘淡飲黃湯局中多頗淒涼第34回魏夫子諫止伐嶺南太上皇率藩繁多讓320拒忠言皇上又自慚委良吏孝恪巧扶御365服仙藥導致泰山崩定年號話說貞觀盡364唐皇上陳疾加新病孫思邈難治虛妄人187趙德楷出使遭囚禁 王神機見面問吉凶第56回老相國率衆平羌亂少年郎反叛受大刑第94回苗懷仁蒙主賜祭肉房玄齡卜卦問前程195深宮裡帝后起爭執在御前羣臣論大禮336憐愛子皇帝多教誨是慈父天子徵遼東253昔謀主復爲左僕射苗山幽受封金刀郎299閻立德修造襄城宮鞠文泰憂死清涼殿349蕭相公忤旨不出家高士廉病重謝塵世241孫思邈烹茶待來客袁天罡彈指話文王325崔仁師論律從輕罪魏夫子言道說治平349蕭相公忤旨不出家高士廉病重謝塵世第58回大漠烏雲詭譎多變可汗失意祈禱上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