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設國宴皇上問二臣分權勢大家厚兩子

當官軍在蘇州戰場取得決定性勝利之後,消息傳到邏些城,空氣當中立刻瀰漫着一種詭異的東西,棄宗弄贊說:“我聽信了武人的建議,向大唐展示了軍威,現如今我們已經觸怒了大唐天子,一場大戰一觸即發了,我們的國力到底能夠與大唐打多久?打完之後獲勝的會是我們嗎?”朝堂之上一片寂靜,沒有人出來回答他的問題。棄宗弄贊點了幾個人,說:“你們回答一下我的問題。”其中被點到的一位將軍說:“我很想說,以我們的軍力完全可以達到長安活捉皇帝。但以我有限的才幹,我沒有這個把握,我不知道其他的將軍有沒有這個本事。”棄宗弄贊嫌棄的看了他一眼,說:“這樣吧!誰有本事如同他說的一樣,可以率領我軍打到長安活捉皇帝,甚至不用做到這一步,只要能夠保證我們的戰場上取得決定性勝利,我就立刻升他的官,讓他有機會成就巨大的功德。”在場沒有任何一個人敢接這個任務。

棄宗弄贊感到不安起來,這個時候他注意到角落裡有一個人不聲不響的站在那裡,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棄宗弄贊說:“你站在那裡半天沒有說話,你來說說吧!這件事我們到底應該怎麼收拾?”對方說:“使者跟隨馮德遐到了長安之後,按照他的說法,是因爲吐谷渾使者的挑唆導致我們沒有辦法與大唐和親,於是我們發兵打了吐谷渾,這當然是沒有問題的,可爲什麼我們又發兵打了大唐呢?又想跟人家和親,又發兵去打人家,如果你是大唐的天子,你願意與吐蕃和親嗎?把公主嫁到仇家去,好作爲人質。”棄宗弄贊說:“我們之所以打大唐,就是爲了告訴他,我們是不好惹的。還有一節,漢朝的時候不是,就曾經與北方的匈奴和親了,和親之所以會發生,就是因爲匈奴不斷的攻打漢朝,既然匈奴能打漢朝,我們爲什麼就不能打唐朝呢?”對方說:“漢朝初年不得已與匈奴和親,後來漢朝強大之後就不願意和親了。現如今大唐的天子被尊爲天可汗,陛下覺得如今的大唐與漢朝初年那樣好欺負嗎?”

棄宗弄贊說:“既然如此,你給我說說你的解決辦法。”對方說:“在出兵之前我就跟你說過,我有把握不動用一兵一卒就能夠達到目的,吐谷渾的使者能夠理解我們與大唐的關係,我就有計謀,能夠讓這種離間之計失敗,我也自有辦法密切我們與大唐的關係,幫助贊普完成核心的意願。”棄宗弄贊說:“你真的有把握完成這件事嗎?”對方說:“當然。”棄宗弄贊搓着雙手說:“要是你辦不成這件事怎麼辦?”對方說:“如果我沒有辦成這件事,頂多就是要我一個人的腦袋罷了,暫不接受了他們的意見,打完了這一仗死了多少人?損失多少財力?關鍵是還把我們置於險境,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家底,如果真的窮盡一切與大唐打仗,誰又能保證結果,一定會對我們有利呢?”

棄宗弄贊點點頭說:“好吧!今日朝會就這樣結束了。”然後指着對方說:“你留下我跟你有事情商量。”然後兩個人來到配殿,有人拿上來牛肉和酥油茶,棄宗弄贊說:“你跟我說說要執行你的計劃,需要談多少本錢?”對方說:“我們這個地方盛產珊瑚、蜜蠟、天珠,這些物件一旦送到長安便都是無價之寶。如果你讓我出使大唐,我可能需要帶一點土特產過去。”棄宗弄贊說:“你可以挑選一些上好的帶過去,只要你能完成使命,我自然不吝封賞。”對方說:“你真的信得過我?”棄宗弄贊說:“到了如今這個時候,也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但願你不讓我失望。”對方說:“我一定會竭盡全力完成使命。”棄宗弄贊說:“假如到了長安面對大唐天子,你如何解釋我們之間的這一場衝突呢?”

對方說:“這的確是一個難題,我不知道贊普爲解決這個問題,願意展示多大的誠意。”棄宗弄贊說:“我願意派使臣獻上寶物。”對方說:“如果我以贊普之名向大唐皇帝表示歉意,不知道意下如何?”棄宗弄贊說:“沒有足夠的理由,我們就發兵打了人家,如果不是損失直接的利益,只是失掉一些顏面,我覺得這沒有問題,到了那個時候,你可以隨機應變,重點是利益不能受損。”對方說:“既然暫不這麼說,我心裡就有數了。”儘管邏些方面已經做出了改變,戰鬥還在繼續進行,侯君集、執失思力、牛進達、劉簡四個人聚在一起議事,侯君集說:“之前我們一直比較壓抑,這一仗打的纔算揚眉吐氣,儘管如此吐蕃不過損失了區區千餘人而已,所以這並不是什麼大勝,如果仗還要繼續打下去,我們面臨的環境會更加的惡劣,這一場仗會比我們打吐谷渾的時候更加的辛苦。但是不管怎麼樣,陛下把這樣的任務交給了我們,我們就不能讓他失望。”執矢思力說:“其他的都好說,關鍵是去過那裡的人都知道人到了那裡之後會發生呼吸困難的症狀,有人說那個地方距離天空太近了,所以最好的策略不是深入敵境,而是設法被大規模的敵軍引誘到這裡打。”

侯君集點點頭說:“說的沒有錯,在政事堂的時候,李靖將軍也是這麼說的,那好吧!我聽說了,吐蕃兵從不認輸,也許不久之後就會有源源不斷的援兵開到鬆州,不管他們來多少,我們都是要集中兵力打退他們,等到什麼時候他們的軍隊當中出現了老弱病殘,甚至一些還沒有成丁的男子被派到了戰場上,那個時候我們就可以一路打到邏些城,活捉棄宗弄贊。”說到這裡大家興奮起來,牛進達說:“我聽說棄宗弄贊這個人非常的狡猾,要是打完這一仗他就不打了,派人到長安議和,我們可就算是白忙活一場了。”

侯君集說:“如果結果是這樣,談不上說有多痛快,但也不能說我們這一仗打的毫無意義,想一想,如果吐蕃兵拿下了鬆州,接下來他們會做什麼呢?他們絕對不會就此打住,一定會繼續進攻,直到達到長安,也許到了那一步更不知道滿足,還想着擁有整個大唐的疆域。我們這一仗徹底的打消了他這個念頭,但願這一仗還能打下去。”劉簡說:“雖然我們的願望是這樣,但結果可能事與願違,據我聽到的情報,他們在決定出兵之前,有一位大臣就反對這麼做,認爲完全可以通過智謀解決。”侯君集說:“果真要是如此的話,不久之後這個人就會被派到長安去談判,只要他們示弱,只要他們展示誠意,也許陛下真的就把公主許配給他了。”

執矢思力說:“我記得衛青將軍說過,漢朝的人之所以被匈奴人欺負的不成樣子,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爲漢朝人不愛惜自己的女人和馬匹。”牛進達說:“陛下要考慮的事情我們就不要去操心了,對於我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打勝仗,如果我們不想促成這樣一次談判,我們就在打仗的時候儘量下死手,讓這些兵對我們恨之入骨,這樣他們就會源源不斷的到這裡來送死。”劉簡有些憂慮的說:“你們都聽過這樣的一番話,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也!如今天下方興,英明之主在朝,雄武之將在前線,自然不必懼怕這些吐蕃兵,誰能保證日後的大唐一直會這麼強大呢?我聽說魏夫子他們一直擔心陛下不能夠善始善終,誰又能保證陛下的子孫就一定能夠善始善終呢?”侯君集說:“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我們不要想那麼久遠的事情,對於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打贏眼下的這一仗。那些人雖然兇悍卻很識時務,戰敗之後立刻就撤走了。而且撤的時候絲毫沒有慌亂,如果我們一路追上去,他們很可能利用自然條件反戈一擊。”

戰報送到長安之後,皇上看了非常的歡喜。房喬卻眉頭緊鎖,皇上說:“房先生,我們打贏了,爲什麼你不高興呢?”房喬拱手說:“打了勝仗我自然是歡喜的,只是接下來棄宗弄贊會怎麼做呢?”皇上說:“你的確點到了問題的關鍵,如果他要繼續打下去,這個人不足爲懼,要是他及時收手,派人來跟我們談判,這個人我們就要加倍小心了。”房喬說:“吐蕃疆域遼闊,山川雄偉秀麗,那個地方接近天空,我們應該時刻保持警覺。”皇上說:“如果他們不僅是來談判,如果再次提出核心的請求怎麼辦呢?”房喬說:“他們一定會那麼做,如果他們得不到公主,他們就會覺得吐谷渾和咱們聯手在對付他,他又如何能安心呢?”皇上說:“你覺得應不應該答應他們的請求呢?”

房喬若有所思,片刻之後拱手說:“這個棄宗弄贊不是一般人,臣方纔已經說過了,吐蕃疆域遼闊、山川雄偉,地勢很高,距離天空較近,空氣稀薄不宜人類生存,所以大唐的軍隊打到那個地方,滅了他的國,然後派兵駐紮在那裡的可能不大。既然如此,我們就沒必要與他結怨,不如修好以圖長遠。”皇上說:“放眼夷狄諸國,凡是與大唐交好的,其國勢無不日隆,要是在與大唐交往的過程當中突破日益強盛,這難到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嗎?”房喬說:“一國能不能強盛,關鍵在於內部治理,就如同慕容伏允之子做了可汗之後,雖然大唐鼎力相助,仍然沒有辦法安社稷。”之後皇上又約見了魏徵、長孫無忌等人,這些人的意見與房喬不謀而合。皇上說:“好在他們還沒有派使者過來,但如果朕所料不錯的話,他們的使者已經出發了。”

話說這位使者是誰呢?不出列位看官所料,正是想棄宗弄贊提建議的那位,此人名字叫祿東贊,一直以來都是棄宗弄贊的親近之臣,早年間,棄宗弄贊。聽說泥婆羅國的工匠技藝非常精湛,製作的器物非常精美,於是招募了一批尼婆羅工匠爲自己修築王城和宮殿,他們的記憶驚呆了棄宗弄贊,不久之後,祿東贊奉命來到尼婆羅國,因爲之前聽說尼婆羅國王有一個女兒被稱爲尺尊公主,不但心靈手巧、性情溫和、長相也是非常的甜美。國王答應了他的求婚,尺尊公主帶來了大量的精美器物,其中包括用純銅製作的佛像。棄宗弄贊在外朝議事之後回到後宮,看見尺尊公主坐在那裡,他走過去坐在對面說:“你知道嗎?鬆州一戰我們損失慘重,牛進達所部與我軍交鋒,斬殺我軍首級一千餘顆。”尺尊公主有些疑惑,之前從來沒有與她議論國事的習慣,這一次到底因爲什麼呢?她正在那裡想着對方又開口了,說:“如果仗這麼打下去,我們肯定要吃大虧。所以我決定接受祿東讚的建議,再次派使者前往長安,如果能夠求婚成功的話,可以爲吐蕃帶來長期的太平。”

尺尊公主說:“贊普說這番話的用意,我明白了,如果贊普僅僅是我的夫君,我當然沒有辦法支持自己的夫君,派人去長安求婚。可如果贊普是爲了吐蕃百姓的安危做這件事,我又怎麼能夠反對呢?”一聽這話器宗弄贊撫掌笑着說:“我就知道你是最明事理的。”之後他再一次召見了祿東贊,直接說:“不管事情成與不成,你都要儘量活着回來。”聞聽此言,祿東贊非常的感動,流着眼淚說:“請你放心,這一次我去了一定不辱使命。”棄宗弄贊說:“我相信你一定不會讓我失望。”於是把自己的手諭交給了他,那是一個下午,陽光照進了窗戶,照在了棄宗弄贊的臉上。

祿東贊出發的時候,棄宗弄贊一直把他送到了城郊,到了臨別之際,棄宗弄贊說:“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希望這一次你能夠馬到成功,你擁有非同一般的才華,由你輔佐土波,一定能夠更加的繁榮。”祿東贊生怕日久生變,所以一路之上趕得非常緊,不知不覺已經到達了長安。一路之上,他非常留心自己要見到的光景,唐朝的治理讓他感到非常的驚訝,特別是到了繁華的京城,一切都如同做夢一樣。被安排在館驛歇息一天之後,明日來到御前,皇上說:“聽說你是棄宗弄贊駕前最聰明的大臣,真的是這麼回事嗎?”祿東贊說:“這些都是道路之言,不足爲信,陛下今天已經見到我了,一定會覺得言不符實。”皇上說:“來我大唐有何貴幹?”

祿東贊拱手說:“我們曾經派使者來到大唐,一來是爲了拜訪赫赫有名的天可汗,二來是爲了求取大唐的公主,北方草原部落以及吐谷渾諸國都已經尚公主,請陛下也讓我們贊尚公主吧!”一聽這話皇上冷笑着說:“你可真會說笑,你忘了不久前我們剛剛發生了一場大戰嗎?”祿東贊說:“雖然是剛剛發生,但它已經結束了,我們並不想一直打下去,我想內地的百姓也希望太平。”皇上說:“朕已經聽說了,說吐蕃之所以沒有辦法尚公主,是因爲吐谷渾的挑唆,實際上不是那麼回事,這就是朕的想法,吐蕃距離大唐太遠了,來往不便,正所謂十里不同俗,彼此風俗迥異,公主嫁過去能過得開心嗎?這又聽說魏國的占卜已經討過一房妻子,據說尺尊公主與棄宗弄贊二人十分交好,公主嫁過去了又怎麼可能不受委屈呢?”祿東贊說:“陛下有這樣的擔憂情有可原,陛下之所以會這樣想,是因爲不瞭解我們贊普,我們的這位贊普最是重情重義,既然他能對尺尊公主一往情深,又怎麼能對大唐的公主不好呢?”

皇上說:“你讓朕再想想吧!”祿東贊說:“陛下,我們贊普是一位少年英主,陛下也已經聽說過了,如今的吐蕃疆域遼闊,擁有世界上最雄偉之山川。他如今誠心誠意的與大唐結親,希望世代友好。”皇上說:“朕相信你說的話,但之前我們打過仗,這是怎麼算的?你們今天發兵打了鬆州,明天會不會又想着去打別的地方呢?或者說接着打鬆州?”祿東贊說:“陛下,在來之前占卜,已經把致歉的表文給了我,在這裡我特意給陛下放上。”皇上說:“你先不要着急把這東西給我,這樣問你一個問題,這到底是謝罪的表文,還是致歉的表文,難道說殺戮我那麼多的邊民,一句致歉就了了?”祿東贊說:“我們之所以這麼做就是爲了這樣的災禍以後永遠不要再發生。”

皇上說:“真能夠看得出來你是非常了不起的一個人,不過有一件事真不得不告訴你,現如今想討大唐公主的人,不知貴國贊普一個。朕不知道應該把公主給具體哪一個人,所以朕已經想好了一個考題,如果你做到了,公主就許配給你一家贊普。”很快,一位宮女就捧着一顆珠子和一條絲線走了過來。在這顆珠子上有非常小的一個眼兒,那條絲線有非常的細,宮女說:“現在很多國的王子和使者都沒有在這件事情上做成,就是把這根絲線從這個眼兒裡穿過去。”祿東贊想了想就從大殿裡面走了出去,背靠着一棵樹坐下來。忽然看見一隻螞蟻在那裡爬,那是一隻很小的螞蟻,這個時候,他的眼前一亮,立刻抓到一隻螞蟻,把絲線纏在螞蟻的腿上,然後把螞蟻塞進眼裡,沒過一會兒,螞蟻從眼裡爬了出去,絲線也跟着穿了過去。

之後祿東贊拿着珠子跑進大殿,笑着說:“我已經把任務完成了。”之後宮女帶着祿東贊。去見其他國家的王子和使者,她的手裡拿着被絲線穿過去的珠子,那些王子和使者無不目瞪口呆,緊接着皇上頒佈了上諭,正式決定將公主嫁給吐蕃贊普,至於具體要嫁哪一位公主還沒有定。不過對於祿東贊來說,他的任務已經完成了,聽到消息之後,棄宗弄贊立刻命令撤兵,鬆州的緊張局勢一下子不存在了。不僅如此,他們還爲侯軍集以及其他三位將軍送來的禮物,其中有拳頭大的珊瑚和天珠,侯君集說:“真是讓人不痛快,早知道是如此,我就帶着兵直接打到吐蕃境內去了。”執矢思力說:“現如今這件事的確讓人頭大,不過看着情形暫時間兩國打不起來了,這個棄宗弄贊果然是個人物,能夠識時務。”牛進達說:“因爲這個我們的軍功大打折扣了。”

這件事平息之後,長安城處於喜悅的氣氛當中。皇上在宮中大宴賓客,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皇上舉着酒杯說:“你們當中有的人是從朕打天下的時候就跟着朕了,而有的人是從朕登基之後才歸順的,你們覺得到底是打天下容易呢?還是治天下容易呢?”房喬說:“陛下,打天下的時候時時刻刻有性命之憂,現如今安享富貴,當然是打天下難了。”魏徵說:“孟子曾經說過,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自古的教訓也是如此,由此可見,打天下易,守天下難!”皇上說:“早年間房先生輔佐朕經營天下,所以纔有這樣的感慨,貞觀朝開始之後,魏夫子屢次冒死直諫,匡正朕的過失,因此他覺得守天下難。”明日一早,房喬來到御前,說:“陛下,頡利的汗國覆滅之後,大片的地方變得空虛,薛延陀部趁機擴充勢力,我們應該未雨綢繆,早做打算。”皇上點點頭說:“朕早就已經在想着這件事了。”

297國子監名儒行講論華清池上諭訪大德182李淳風驚聞壞消息 孫思邈營救老相識349蕭相公忤旨不出家高士廉病重謝塵世123一時說事書生感傷 孤僧圓寂俗人尋骨364唐皇上陳疾加新病孫思邈難治虛妄人第九回中原大地一片紛擾 北方胡天換代改朝第84回蕭皇后淒涼返京兆楊政道服官入大內283苗山幽獻計平獠亂岑文本中正品賢人173困鳴沙斷炊連三日 問解脫多數迷一生165居士沉浸水墨世界 浪子執着宜假嗣續第63回突利可汗來朝天子馬週上書以利主君316張行成夜作言事疏魏王泰獻上括地誌318李建成追復儲君號房玄齡請旨禁自殘331破國賊敕書降封賞喜漢王相約鬥甲兵第22回尉遲恭諫言行特赦李世民寬宏得良臣306民犯十惡累及刺史贊普蒙恩公主稱心331破國賊敕書降封賞喜漢王相約鬥甲兵196皇甫德上書言主失高季輔以禮正宗室177苗山幽遭遇雪上霜 李淳風解說風裡浪291李元嬰上封爵滕王楊師道官拜中書令230慕容順親唐遠斯民苗山幽謁見大可汗第66回裴司空奉旨回京兆唐制史受命踐高臺第71回在磧口發現敵蹤跡居九重覽疏斷萬機第60回白肥兒出力護社稷杜如晦勞心爲太平第36回顯德殿良臣論吉凶保育房比丘說善惡147爲人臣自當解君憂 逢天究何以濟蒼生350懼風疾修繕隋廢宮聽朝議偏師伐高麗294張玄素上疏諫皇嗣侯君集求愛君擊狂胡第68回苗山幽自詡登徒子顏師古寫就王會圖第61回孫思邈廬中語病理苗山幽林間聞箴言183蕭玉蓉人後失體面 苗山幽夢裡見提婆101魏夫子彈劾權萬紀 孫思邈拜會袁天罡259李世民作臺望昭陵大海南有國來朝貢112衆奴兒爲主報冤仇 老泰山上門見賢婿284李元軌賢能無所長劉處士置酒會騷客第十四回三五奸佞謀害秦王十八學究演說孔孟第30回築臺求雨祈福避災反躬罪己噩夢不止149推美於上事功不居 耍盡心機維持氣勢232慕容純輔主登汗位侯君集領兵平王城287尉遲恭不忍棄鄙妻于志寧上疏斥分封325崔仁師論律從輕罪魏夫子言道說治平154苗山幽行情日漸壞 藍毘尼遠路初登程150夢平康尋找諸歡樂 問菩提須有衆善行317岑文本蒙賜知機務張玄素遇害幾喪身第68回苗山幽自詡登徒子顏師古寫就王會圖第三回二公子從戎戰雁門 觀音婢出閣成大禮147爲人臣自當解君憂 逢天究何以濟蒼生122苗山幽深山開學館 唐皇帝南郊祭上天295傅令公銳意破正門西胡虜南北分兩門276武士彠獻女入宮禁王尚書進言震內庭第67回懼流言停儀罷納妃續相國拜廟求子嗣151苗山風入職尚書省 老黃狗死在小竹林第23回琵琶女自究窮音理龐相壽去官養天年142李承乾求教長孫後 苗宜家乞嫁高士衡第十回懼內憂天子殺廢帝 憚功臣雄主失人心243老相公故作閒散狀大居士騎驢隴上游209太上皇崩於垂拱殿李承乾臨朝少陽宮216李道彥縱兵逞兇頑薛萬鈞貪功亂胡漢303李元景再謀封禪事祿東贊奉命請婚期235高士廉後飲屠蘇酒孫思邈熬製雪香丸第三回二公子從戎戰雁門 觀音婢出閣成大禮336憐愛子皇帝多教誨是慈父天子徵遼東126利州都督請求封禪 孫氏珍妮管教英雄第86回改軍制侯李二虎鬥逞性情蕭瑀喪職官344白巖城下將士受阻安市牆頭高麗揚威第67回懼流言停儀罷納妃續相國拜廟求子嗣238歸化將統領左驍衛苗山幽受邀吐谷渾第66回裴司空奉旨回京兆唐制史受命踐高臺126利州都督請求封禪 孫氏珍妮管教英雄149推美於上事功不居 耍盡心機維持氣勢263習觀想浮生得圓滿飲苦芥片刻養歡愉226深入觀想沉迷幻覺放下分心禪燈虛明第96迴天子壽誕諸王拜賀吳王英武國舅不安第97回鞠文泰遊歷東西市李世民獻俘大安宮153李承乾遊戲明德殿 唐皇上置酒未央宮153李承乾遊戲明德殿 唐皇上置酒未央宮152居命處運存乎天數 爭名逐利近於人情250房玄齡上書請旨意孫思邈妙手難回春第41回螻蟻命莫有治世心無用人何談慷慨志125李世南開土十六州 苗山幽神交二三友308房玄齡隨駕幸洛陽李淳風問道在青院108魏夫子乞旨清污穢 房相公下問解民情第31回崔判官陰間解主憂尉遲恭街頭動肝火187趙德楷出使遭囚禁 王神機見面問吉凶342蕭特進留守洛陽宮高士廉佐嗣定州地174頡利可汗身染重病 大唐天子憂心而傷210術門師徒尋找吉壤契苾何力解救袍澤160福報護佑上師脫險 聖德日隆不納奸財329舊功臣圖畫凌煙閣齊王佑親佞生反心345薛仁貴勇武承恩遇左庶子狂言致壽終244翻舊書以方治病龜拜上神尋花解重罪272鑾駕抵達東都洛陽王圭光臨李泰府邸314薛延陀行兵進漠南苗山幽隨軍奔前線247乳母進言請求換新東宮辛苦厭倦禮法105聞直言下旨毀新宮 感無常奈何失皇子第十八回李世民諫言遷都事觀音婢淚語釋上疑327褚遂良請緩封皇子侯君集怨憤生異心第八回秦府開張良禽入慕 懷恨娶親引火燒身第68回苗山幽自詡登徒子顏師古寫就王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