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溫彥博六月死憂國柳御史連夜彈罪王

皇上說:“你在宮中飼養惡犬怎麼會不違反宮裡的規矩呢?把管理的人叫來。”那位宮女說:“陛下,這原本是一位貴妃的狗,後來貴妃得病薨了,我才代爲撫養。”一聽對方這麼說,皇上捋是無需看着她,半天才說:“那好吧!你照顧好這條狗,也要把你該做的事情做好。要是因爲養狗耽誤了正事,我就讓管事的人加倍處罰你。”宮女說:“我記得陛下曾經說過,將會按照律條量刑,而不是根據皇上的喜怒來決定量刑的輕重,陛下說要加重處罰需有依據。”皇上笑着說:“你讀過書?”宮女點點頭說:“在家裡的時候,大人專門聘了女先生爲我教書,原本以爲沒有福氣到宮裡當差,沒想到陰差陽錯還是來到了這裡。”皇上說:“正所謂千里姻緣一線牽,這是冥冥之中早已經註定了的。”這番話讓宮女浮想聯翩,她看着皇上臉色緋紅,皇上說:“去忙你的事吧!”宮女鞠一躬走了,皇上悵然,若有所失,卻不清楚到底是爲什麼。

回到寢宮沒多一會兒,太監就到了,看見皇上還是一副魂不守舍的樣子。太監說:“陛下如果還是不能排遣寂寞,那就請陛下擡腳往遠的地方走一走。”皇上說:“聽起來雖然不錯,可是朕每一頓都會連累百姓。”太監說:“連累百姓自然是不好的,地下可曾記得明德宮,那兒山清水秀,陛下擡一擡腳去那裡呆幾天。”皇上點點頭說:“難得你有這份心,那就去準備吧!”太監得令之後出去準備暗中不提,對於皇上最近又是封禪又是遊獵,魏徵感到非常的不安。長孫無忌來見他,魏徵說:“我受過皇后厚恩,皇上對皇后如此長情,當然讓人感動,但是這件事的背後也有隱憂,如果皇上非得外出遊獵,非得封禪才能夠排遣心中的寂寞,那麼皇上的長情對於百姓來說已經成爲隱憂。”長孫無忌說:“事已至此,說這些有什麼用呢?我來這裡不是要聽你發牢騷,是要聽你有沒有解決的辦法。”魏徵說:“我能有什麼新花樣呢?無非就是上書進諫而已。”

果然魏徵又一次上書,主要是圍繞着皇上最近頻繁遊獵而給予的批評。太監說:“陛下這些文臣也太不能體諒你了。”皇上說:“也不能這樣說人家也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爲了社稷。”太監說: “魏夫子是一個好人,他的問題是不盡人情。”皇上說:“這你就不瞭解他了,魏徵和自己的夫人關係很好……”太監說:“不知道魏夫子在家是不是也像在巢裡一樣絮叨。”皇上說:“不會的,人的精力非常的有限,國是耗費了他這麼多精力,他哪裡還有閒工夫去做那些事呢?”皇上看着魏徵的奏書,閱讀了好幾遍,然後放下了,說:“你去找內庫,領一些絹給魏夫子送過去。”太監陪着笑臉說:“陛下真是太仁慈了,魏夫子上書把你指摘了一統,不但不動怒,反而對他進行封賞,陛下的耐心遠超過常人。”

皇上說:“其實我也是常人,只不過是時間一點點把我磨出來了而已。”在接到魏徵奏書之後的第三天,有消息說皇上要趕往明德宮。侍臣們也要隨行,皇上坐在御攆之上閉目養神,耳邊能夠聽到山間空氣流動的聲音,也能夠聽到鳥叫的聲音。太監說:“陛下前面就是明德宮,你聽到沒有?這些鳥一個個長得都非常的漂亮,他們是來歡迎陛下的。”皇上說:“這樣的話以後不要說了,這裡的鳥兒是不是歡迎朕來,朕不知道。只希望朕來這裡之後住在附近的人不要被打擾纔好。”就在這個時候外邊有人說:“陛下,魏夫子到了。”皇上硬着頭皮說:“那就請吧!”魏徵昂然而入,拱手說:“陛下,臣來向陛下問安。”皇上說:“你只是來問安的嗎?”

魏徵說:“如果陛下希望從臣的口中聽到另外的東西,臣自當效勞。”皇上說:“朕知道你是來勸諫的,有什麼你就說吧!”魏徵說:“陛下,朕希望跟陛下說一些皇后的事情。”一聽這個皇上頓時來了精神,竟然將太監直接給支走了,說:“你要說皇后什麼呢?”魏徵說:“陛下知不知道皇后在離開人世的時候最擔憂的是什麼?”皇上說:“最擔憂的當然是她留下的孩子。”魏徵說:“陛下,只要東宮與諸王之間名分一定大家都不生妄想,在這個基礎之上,諸皇子之間才能和睦相處。要使東宮地位不穩,親王都有覬覦之心,骨肉相殘一觸即發,在這種情況下,皇后怎麼能不擔心呢?”魏徵說的似乎句句在理,可皇上就是聽不進去,因爲他不是以長子的身份繼承大同,而是通過玄武門一役得到上天垂青,成爲大唐天子。現如今你讓他說皇長子做皇嗣有多好,你的內心是非常牴觸的,在他看來,即便一個親王不是皇長子,只要才華過人,只要功勳卓著,就應該有機會繼承大統。皇上的心思魏徵自然是知道的,可他仍然要這麼說。

目的就是給皇上施加壓力,不讓他廢掉東宮,再由魏王取而代之。在這一點上,他與長孫無忌的想法一致,只不過他是出於公心而長孫無忌,則是出於私心。魏徵說:“除了擔心皇子,大概就是擔心陛下吧!”一聽這話皇上就像是吹得鼓鼓的氣球被扎透了氣一樣,說:“朕是天子,朕有什麼可擔心的呢?除了她留下的兒子,她擔心的大概就是長孫家的人了吧!”魏徵說:“皇后知道陛下一定會善待她的家人,如果說有什麼需要她擔心的話,是因爲他擔心陛下對長孫司徒太好,從而出現外戚亂政的局面。”皇上說: “你來不是爲了彈劾長孫司徒吧?”魏徵說:“陛下,臣只是希望陛下不要因爲過於思念皇后而亂了心性,一聽這話皇上是很懊惱的。”

魏徵說:“陛下,皇后對陛下的一片癡情人盡皆知,千百年之後必成佳話。皇后離世之後,陛下傷心也是大家都知道的,爲了排遣心中的憤懣,皇上從長安來到了洛陽,在顯仁宮,竟然因爲當地官員招待不週而要加以責罰,在幾年前這是不可想象的。洛陽本是富貴風流之地,卻沒有辦法排遣陛下心中的憤懣,不得已再次出發來到明德宮,陛下人的需求是個無底的黑洞,如果非得要這種方式才能夠排遣心中憤懣的話,陛下對皇后的長情,豈不是成了天下百姓的負擔?”皇上陰沉着臉說:“這話說的嚴重了吧!”魏徵說:“陛下遠行勢必會牽動一大羣人,這些人突然出現在任何地方當地都會受到很大的衝擊。”皇上實在是拗不過,就硬着頭皮說:“你說的的確很在理,朕一定按照你說的去辦。”

之後就把魏徵請了出去,在大內之外長孫無忌等着他。看見魏徵灰頭土臉的出來,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長孫無忌說:“實在不行我去吧!”魏徵說:“這似乎不錯,但是如果這麼一點小事都需要你親自出馬,以後遇到大事怎麼辦呢?我想到了另外一個更合適的人。”長孫無忌的雙眸瞬間亮了,說:“是不是馬周?”兩個人眉開眼笑一擊掌,長孫無忌說:“這的確是最好的人選。”明日一早,羣臣當中很多人都接到了皇上頒發的上諭,說荊州都督荊王李元景等二十王的職位日後世襲罔替,若非犯有重大過失,不得罷免。不久之後皇上又傳旨。冊封長孫無忌等十四功臣爲刺史,也是世襲罔替,沒有重大的變故,不能罷免。馬周實在是坐不住了,終於上疏給皇帝。這一天傍晚,太監把馬周的奏疏放在了龍書案上,皇上翻開一瞧,果然是馬周又一次獻上了諫言,皇上做出一副歡喜的樣子,太監說:“陛下,馬公又獻上了什麼治國的良策嗎?”皇上說:“主要是指摘朕昏潰。”一聽這話,太監皺着眉頭說:“陛下,臣覺得你還是把這些文臣給慣壞了。”

皇上說:“你要慎言,要是讓文臣們聽到你說這樣的話,恐怕你的腦袋就要搬家了。”太監嬉皮笑臉的說:“有皇上保護我,我有什麼可擔心的呢?”皇上說:“我保不了你,如果你想活着就謹言慎行。”到了後半夜,皇上纔開始仔細的閱讀馬週上的這一道奏書,在這道奏書裡,馬周力陳提倡節儉的重要性,並且告訴他漢武帝之所以能夠稱雄一時,是因爲他有文景以來的積累,要是從漢高帝直接把皇位傳給了漢武帝,他還能從容的應付匈奴的攻擊嗎?若想實現長久的太平,就必須由奢入儉,持之以恆。明日皇上照例外出遊獵,大家在林子裡縱馬奔馳,收穫了大量的獵物,皇上一臉喜色對魏徵,說:“有人說朕太過於貪圖遊獵,自古以來凡文事必有武事備之!遊獵就是爲了演武,與百姓有什麼傷害呢?”

魏徵說:“遊獵與演武恐怕不是一回事,能夠馳騁疆場的天子是雄壯,然而古往今來很多都擅長遊獵。還有一節遊獵是非常奢侈的活動,每組織一次都花費巨大,陛下把這個比作演武,真的到了戰場上通過遊獵練出來的東西能用得上嗎?”皇上說:“你說的是。”返回大內之後,皇上又一次顯的悶悶不樂,太監皺着眉頭說:“陛下,這個魏徵爲什麼要跟你對着幹呢?小的以爲陛下也沒必要太慣着他。”一聽這話皇上變了臉色,說:“你說這話是何意?你想幹政嗎?”一聽這話,太監嚇得匍匐在地,渾身發抖。皇上說:“你要清楚自己站在什麼地方?自己是什麼人,這樣可以保住你的身家性命。”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轉眼到了六月。因爲天氣炎熱,很多人都生了病,其中包括尚書右僕射溫彥博。一開始大家都沒有把他的病放在心上,以爲過一段時間就好了,沒想到他這一病就始終沒有起來,而且不斷的有壞消息傳到大內。皇上說:“看來朕得去一趟了。”於是來到溫彥博居住的地方,只見他有氣無力的躺在那裡,不時張開嘴巴呼氣。皇上望着他, 說:“你還好嗎?”對方說:“託陛下的福,臣還能勉強堅持。”回到大內之後,立刻應御醫過去診治,大家瞧了半天,也沒有瞧出一個所以然來。一位年老的御醫捋着鬍鬚說:“陛下,溫公的病大概只有孫師傅能醫好。”皇上說:“如今孫思邈在什麼地方朕都不知道,這會兒能到哪裡去尋他呢?”對方說:“陛下只管下旨,至少這已經盡了一份心意,如果到最後旨意都沒有下,這怎麼能說得過去呢?”於是皇上親自寫了一份敕書,交給有司。

沒過多久,消息傳到了長安,又從長安傳到了終南山。孫思邈捋着鬍鬚說:“這件事我已經無力迴天了。”使者說:“你都沒有去見病患,爲什麼要說這樣的話呢?”孫思邈說:“我不是之前沒有和溫公見面過,很早之前我見他的時候就告訴他的身上有病,希望他能夠早日接受治療,可他無論如何就是聽不進去,現如今病入膏肓,我已經無力迴天了,請皇上另請高明吧!”這話使者自然是沒有辦法交差的,於是說:“這樣吧!你先跟我去,去了之後實在沒有辦法再回來。你要是不去皇上怎麼肯放過我呢?”孫思邈笑着說:“我與你沒有任何瓜葛,爲什麼要餵你去呢?”對方說:“這就是孫師父了不起的地方,他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病患,難道你就不感興趣嗎?這一次你要是醫好了溫公,大唐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感謝你。特別是北方的胡虜,因爲他給的建議受益良多,所以他的病情另一個引起了北方胡虜的注意。”

有很多人帶着這樣的牛羊來看望他,隨着病情的不斷加重,溫彥博終於不能說話了,他躺在那裡,眼睛瞪得溜圓,嘴巴張得很大,就是沒有辦法發聲。身邊的親人只能在那裡抹着眼淚,孫思邈最終都沒有來,使者說:“孫師父說他也沒有辦法,他知道溫公得的是什麼病,也知道怎麼醫治,只是時間太晚了。”皇上說:“既然如此,也怨不得別人,要怨那就只能怨朕了,他的病就是因爲過於操勞國事而落下的。”不久之後,溫彥博在洛陽的官邸傳出了他病逝的消息,皇上立刻派魏王過去弔唁。在這個地方魏王看到了很多達官顯貴,在這裡他遇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袁天罡。忍不住將他拉在一邊低聲說:“勞駕你替我卜一卦。”

袁天罡說:“卜卦要選擇合適的時機和場合,很顯然現在不是合適的時機,這裡不是合適的場合,有些事情提前知道了未必對你有利,不過我可以透露給你一些對你有利的事。”魏王拱手說:“請賜教!”袁天罡說:“不久之後在洛陽附近會發生大水水會灌了洛陽宮,希望你早做防範。”一聽這話魏王特別的緊張,說:“這樣的話洪水豈不是要威脅到父親?”袁天罡說:“這些都是天意,我把實情告訴你,你去做應該做的事。”果不其然,到了七月之後,一場洪水襲擊了洛陽宮,居住在附近的人死傷無算,財產損失更是多的不勝枚舉。魏王因爲提前知道了消息,不但救了皇帝,還救了很多文武大臣。爲了阻擋來勢洶洶的洪水,有很多人被洪水捲走了。魏王說:“陛下,這是無形當中的萬幸,你節哀吧!”皇上說:“上天降下災禍,皆因人事不修。”魏王與袁天罡聊了很多問題,最後他又一次說:“你覺得我將來能做皇帝嗎?”對方直截了當的說:“當然不能了,因爲你不具備當年你父親所具備的影響。”

洪水退去之後,皇上在宮中召集大家,說:“真是不幸,洪水之所以發生,實在與真有關,從今天開始,明德宮棄而不用,百姓有什麼需求的話,可以自取。洛陽宮只需稍加修繕即可,剩下的給被洪水襲擊的百姓。”魏徵說:“陛下,對於天子來說,最大的恩德就是推行良政善政。”皇上說:“當然,但我還是要多嘴問一下,什麼叫做戰爭,什麼叫做良政呢?”魏徵說:“善政是一種主觀的描述,良政是一種客觀的說法。”皇上說:“怎麼做才叫做善政?怎麼做才叫做良政呢?”魏徵說:“想要推行善政,那就要懷着好的想法去做所有的事情。如果推行之後發現效果良好,就可以被稱作是良政了。”皇上說:“我知道這件事聽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是非常困難的。”

折了國之棟樑,要遭遇了水災,對於皇上是莫大的打擊。在大內他半天提不起精神來,太監又一次來勸他,皇上說:“朕知道你是出於一番好意,可如果朕只是想着自己,要從通過當中擺脫出來,而讓百姓受到連累,這無疑會觸怒上天。”就在皇上對這一年的遭遇感到難過的時候,又到了要舉行大朝會的時間。清晨時分,皇上端坐於御座之上。羣臣拜舞之後,皇上說:“有什麼本章就遞上來吧!朕回去之後馬上批覆。”侍御史柳範出班奏道:“陛下,吳王外出遊獵踐踏莊稼,毀壞民居,還傷了百姓,請陛下按照律法予以懲戒。”皇上說:“你說吧!按照律法應該怎麼懲戒呢?”柳範說:“陛下,按照新修的大唐律,吳王殿下,此等作爲,應該免除官職、削去爵位以及相應的所有待遇。”

皇上說:“說這麼麻煩幹什麼無非就是罷官流放。”柳範說:“請陛下聖裁!”皇上當場就把話題轉移到了別的事情上去,柳範被晾在一邊,不再搭理他。柳範大聲說:“請陛下龍意天裁。”皇上仍就不搭理他,柳範就在那裡繼續喊着,終於還上怒了,說:“柳範,你到底想要幹什麼?你也不看看這是什麼地方,趕在這裡喧譁吵鬧。”柳範說:“臣記得陛下曾經說過,量刑應該以律而定,現在皇上也應該按照律法之規定來處置吳王。”皇上說:“吳王在各方面都非常的像朕,你說的那些有證據嗎?是隻有人證還是隻有物證,還是人證無證都沒有。”柳範說:“人證物證都有,請皇上聖裁。”皇上說:“難道你覺得朕也應該被處罰嗎?”柳範說:“臣不敢說要出發陛下,但陛下應該自覺遵守律法,陛下如果不帶這個頭,天下人怎麼上行下效,天下又怎麼能夠太平呢?”

這個時候文武百官都眼巴巴的看着皇上,皇上也知道這回不處罰吳王是無論如何都說不過去了。於是說:“萬紀這廝身爲吳王僚屬,竟然不能勸諫,實在是可惡,應該處死。”柳範不慌不忙地說:“房喬輔佐陛下這麼久了,卻始終不能說服陛下停止遊獵,房喬也應該被斬首。”一聽這話下的房喬,趕緊跪倒,說:“臣有罪。”皇上被氣得吹鬍子瞪眼拂袖而去,這個時候房喬額頭不停的冒汗,我一扔過來把房喬扶了起來,沒過多久太監出來說:“柳御史,皇上請。”他跟着太監來到後宮,皇上說:“今天在朝上,你有些過了,爲什麼就不能保全朕的顏面呢?”柳範說:“陛下不是一心要做明君嗎?明君就應該這樣。”皇上嘆口氣,然後在他的奏本上做了批覆。不久之後,朝廷公佈了一道上諭,對吳王的處分得以落實。吳王回宮見了母親,心中萬分慚愧,楊妃說:“我跟你說過多少次了,無論到哪裡都要守規矩,沒想到我千叮嚀萬囑咐你還是給我惹出了簍子。”

第52迴天子修身垂範天下全民皆兵以護蒼生第45回祖孝孫考古復雅樂蕭玉蓉抱膝嘆飄零第25回杜如晦妙計退胡虜長孫後請納小楊妃159尼古拉演說海外事 釋法隱暗害龜茲僧302陳倉縣尉杖殺魯寧櫟陽縣丞請止遊獵294張玄素上疏諫皇嗣侯君集求愛君擊狂胡260魏王泰驕橫誣羣臣今皇上言法不多變150夢平康尋找諸歡樂 問菩提須有衆善行333紇幹承基告發謀逆賀蘭楚石檢舉阿翁234皇后患病閒暇時光藥王進宮參詳病理第49回越王泰歡喜清商樂苗山幽秘密洞天機176查命案偶然失舊部 爭功勞記殺老將軍第35回春分日天子祭太陽花朝節女紅去明飾164苗山幽因故去嫌疑 房玄齡尚書請致仕310唐尚書奉旨誅宣王李承乾謀殺於詹事第44回人無所依妖法時興萬事有常偶有跌宕157去遼東雪中遇法隱 望江岸風裡嘆樸靈133長樂公主近嫁長孫 御史馬周直言戒上152居命處運存乎天數 爭名逐利近於人情212慕容伏允亡命磧中胡虜鉅奸死於馬下329舊功臣圖畫凌煙閣齊王佑親佞生反心第五回觀音婢力齊兄弟心 李二郎奇謀定大計第三回二公子從戎戰雁門 觀音婢出閣成大禮170遭天譴因果原有報 化無常諸事奉道行第64回貞觀皇上四請賓王李靖將軍狼山之會352李世民著書成帝範中書令病重謝紅塵第二回竇夫人飲恨去西遊 李玄霸飛錘致橫禍152居命處運存乎天數 爭名逐利近於人情333紇幹承基告發謀逆賀蘭楚石檢舉阿翁第三回二公子從戎戰雁門 觀音婢出閣成大禮第48回盡禮數順理而正心修人事遵道而貴己339玄奘法師迴歸長安洺州刺史見駕行在121致厚禮番邦顯誠意 去深情寒士保尊嚴第79回冤情昭雪道士出獄戰場落敗酋長投唐142李承乾求教長孫後 苗宜家乞嫁高士衡第34回魏夫子諫止伐嶺南太上皇率藩繁多讓第十七回魏夫子獻計宜秋宮觀音婢生子承乾殿第88回林邑王獻珠進妄言李大亮請旨停捐獻284李元軌賢能無所長劉處士置酒會騷客309太常博士斥僞數術果毅都尉平吐谷渾第39回長孫無忌順時去位皇上悔過怒吃蝗蟲第30回築臺求雨祈福避災反躬罪己噩夢不止134慕容伏允聯絡高昌 南泉上人慾破迷障第31回崔判官陰間解主憂尉遲恭街頭動肝火264政事堂廷臣論兵制幻雪亭方士說吉凶326魏夫子不幸謝塵世丘行恭食肉引自慚180苗山幽入門做居士 袁天罡講學陷囚籠123一時說事書生感傷 孤僧圓寂俗人尋骨291李元嬰上封爵滕王楊師道官拜中書令242房玄齡革職歸田園苗山幽相逢說王事105聞直言下旨毀新宮 感無常奈何失皇子190李衛公白髮領三軍 隋外孫上書乞歸順208曼頭山孤兒斬名王赤水原李靖誅殘虜195深宮裡帝后起爭執在御前羣臣論大禮337春三月皇上論名將夜子時大家答諫官259李世民作臺望昭陵大海南有國來朝貢180苗山幽入門做居士 袁天罡講學陷囚籠192大唐皇帝演說古事慕容伏允再襲擾涼州332鑄爐造鼎偷馬盜牛歡喜樂童刺殺李泰332鑄爐造鼎偷馬盜牛歡喜樂童刺殺李泰第33回弘文館學士治經典社稷壇天子祈豐年193新宮落成顯主孝心上皇染疾不能入住213西平郡王復辟舊邦東宮承乾留守長安163工部主事潛入北曲 大理寺丞親赴敦煌第29回帝后合璧推行古禮文武兼用力興大唐第41回螻蟻命莫有治世心無用人何談慷慨志152居命處運存乎天數 爭名逐利近於人情第75回大唐故主威服遠人異域酋長拜舞君上第40回樑師都失勢嘗惡果譚延壽酒後吐真言第69回盧夫人知心勸夫婿鞠文泰舉酒送唐僧312沙鉢葉護遇襲身喪職方郎中遠遊見故人第十三回魏夫子東宮獻奸計張公瑾洛陽練精兵349蕭相公忤旨不出家高士廉病重謝塵世317岑文本蒙賜知機務張玄素遇害幾喪身第二十回銀安殿衆人逼秦王玄武門一役定社稷320拒忠言皇上又自慚委良吏孝恪巧扶御169利益衆生魔窟傳法 意氣用事謀害高僧第十回懼內憂天子殺廢帝 憚功臣雄主失人心337春三月皇上論名將夜子時大家答諫官123一時說事書生感傷 孤僧圓寂俗人尋骨176查命案偶然失舊部 爭功勞記殺老將軍231知天命甘心受死難行篡逆揮刀弒君王134慕容伏允聯絡高昌 南泉上人慾破迷障193新宮落成顯主孝心上皇染疾不能入住第58回大漠烏雲詭譎多變可汗失意祈禱上蒼221苗山幽遊蕩至廟門老法師失言惹災禍110鳳鳥墜地誤入陋居 商人聞言更曉事理第八回秦府開張良禽入慕 懷恨娶親引火燒身182李淳風驚聞壞消息 孫思邈營救老相識167未商量迎娶張寡婦 有逆緣請教李摩訶244翻舊書以方治病龜拜上神尋花解重罪第76回李世民即位天可汗杜如晦死薦李衛公335房玄齡看重李大亮唐尚書奪官封德彝第37回義安王興兵清君側李世民殺雞儆羣猴236上臨御門聽四方聲詔命降下改諸王號222奉上諭羣臣議諡號立高廟衆人拒太原183蕭玉蓉人後失體面 苗山幽夢裡見提婆122苗山幽深山開學館 唐皇帝南郊祭上天249李承乾請求赦罪人魏王泰開府納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