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無常橫死小龜壽盡大道流行心何能依

孫思邈說:“以後這樣的話不用再說了,自己誇自己是沒什麼意思的。”蕭玉蓉說:“師父將來有什麼打算呢?”孫思邈一臉驚訝的看着他,半天沒有言語。蕭玉蓉不知道該說什麼,只好默默的低下頭,盧照鄰說:“師父還能有什麼打算呢?不過是做一天醫生就一天人。”對於徒弟做出的這個答覆,孫思邈給予了肯定,說:“我的想法就是這樣的。”於是三個人同行,蕭玉蓉常常想起苗山幽,眼睛裡看到的卻是盧照鄰。孫思邈說:“我知道你身在林泉,心在紅塵。眷戀紅塵並沒有什麼錯,如果你喜歡什麼人,師父也是支持你的。”蕭玉蓉說:“每個人都具有自己喜歡的東西,到最後能不能得到他,不光取決於願力,也取決於因緣。我與那位仁兄大概因緣比較淺,修道的因緣反而比較深厚,所以我打算繼續修道,不斷提高自己的修爲,也許在將來的某一天我也會成爲受人尊敬的大德。”盧照鄰挑起大拇指說:“你的這個想法一定能夠實現。”

有一天三個人正在街上行走,忽然看到一個胡人衝着人羣不停的在胸前畫着十字,衆人非常的驚訝於是把它圍了起來駐足觀看。直接這個人終於把手放了下來,找個高一點的地方站了上去。擡高聲調說:“各位父老鄉親,我雖然來自遙遠的異域,但是我的心與你們是連接在一起的。雖然我們長得很不一樣,風俗習慣也各異,其實我們擁有相同的祖先,我給你們帶來故地的福音,有了這樣的福音,你們就可以超脫現實的痛苦,有一天你們離開人世的時候將擁有一張通往天國的門票。”這個時候有一個小孩問道:“爲什麼我們要去天國呢?”對方直截了當的說:“因爲除了天國可以去,剩下的就是地獄了。”小孩說:“天堂有什麼?地獄有什麼?”對方說:“天國有你需要的一切,地獄有你恐懼的一切。”小孩說:“如果你說的是事實,一個人追逐自己喜愛的東西就會進入天國?”

對方說:“一個人在獲得前往天國的門票之前,先要進行取捨,凡是符合大道的需求可以保留,凡是違背大道的需求就必須去掉。”小孩說:“地獄沒有發生什麼變化吧!與自己所恐懼的一切。”到了這個時候,對方忽然長長的吐了一口氣說:“其實天國地獄只在人的一念之間,當你的心中有一絲善念萌生的時候,你周圍的很多東西都會發生細微的變化。這些變化能夠讓人歡喜,讓生活充滿了各種美好的東西。當你心存一絲惡念的時候,它也會生根發芽,最終長成巨大的參天大樹。”小孩說:“你這麼說我明白了,人需要不斷的修飾自己,最終變成想要的樣子,如果是主觀修飾的話。在你雄心勃勃的想要改變社會的同時,社會也在塑造你,甚至力度更大。”那個時候。小孩的眼睛裡閃耀着純真的光芒,而這位胡人在回答問題的時候,顯得非常的恭敬,因爲人對於小孩提出的問題是很容易忽視的。

不出所料孫思邈穿過人羣與對方攀談起來,走近了才發現對方水汪汪的眼睛裡滿含了淚水。孫思邈說:“能告訴我,你爲什麼如此悲傷嗎?”對方說:“如果可以,我非常願意告訴你,但我真的做不到,因爲我也說不清楚自己爲什麼如此悲傷。”孫思邈說:“方便說一下你的經歷嗎?如果我能夠知道你的經歷,就能夠判斷出這個答案。”對方也許是因爲好奇就說:“我的經歷其實很簡單,大業元年生人,我的父親是一名教士,我的母親是一名修女,他們因爲共同的愛好走到了一起,在毒蛇的引導之下服用了禁果,從那之後他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父親浪跡江湖,母親在閣樓之中,每天迎來送往。”

孫思邈說:“爲什麼這個故事聽起來有些耳熟呢?難道說他還有另外一個版本嗎?”一看瞞不過去了,對方說:“不知道閣下是從什麼地方聽到過這首歌?你是否還記得這首歌的內容?”孫思邈說:“年代久遠,記憶模糊所以沒辦法回答你的問題。”對方說:“我還要繼續說下去嗎?”孫思邈攤開手臂說:“當然沒有問題。”對方說:“而我被另外一名教士收養,他非常有學識,而且長得非常體面,性格溫和,非常善於和別人交往。而在這些外在東西的掩蓋之下,他有一顆非常孤獨的心,因爲他的母親也遊蕩在風塵,他的父親則因爲有傷風化被教會處死了。他的一位非常嚴厲的教士指導之下,一步步長大,正因爲有了這樣嚴厲的指導,他後來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然而他並不希望我成爲跟他一樣的人,他只希望我能夠非常快樂的活在這個世上。”孫思邈聽的有些不耐煩,但他還是硬着頭皮在那裡聽着,而蕭玉蓉和盧照鄰卻在那裡不停的打瞌睡。孫思邈咳嗽了一聲,用手捂住了嘴巴,兩個人立刻打起精神坐好。

對方說:“孫師父太慣着自己的徒弟了,要是我做他們的師父,像今天這樣的表現,不捱揍是過不去的。”孫思邈說:“看來你對撫養你長大那個人的想法非常不認同。”對方說:“沒有什麼認同不認同,一切都在變化當中。”蕭玉蓉說:“真不知道跟這個胡人有什麼可聊的?”孫思邈說:“人只要心懷慈悲,就什麼人都想要幫助,我看到他的眼睛當中滿含淚水,我知道他一定經歷過非常令他悲痛欲絕的事,我才忍不住要問一問。”蕭玉蓉說:“你願意知道,人家不願意讓你知道,這又有什麼用呢?”孫思邈說:“的確沒有什麼用,爲什麼人做事一定要有用的?人在這世上所做的百分之九十是沒什麼用的,但人生奇妙的地方就在這裡,正因爲有了九十九次試錯,才知道最後一次是正確的。”

因爲這一次接觸孫思邈,得到了對方贈送的名帖,明日一早孫思邈就去他的駐地拜訪。他也知道孫思邈要來,所以在事先做了精心的準備,屋子裡被打掃得一塵不染。雙方入座之後,對方先奉上一杯鮮奶。孫思邈端過來一飲而盡,兩位徒弟並沒有進屋,但主人也給他們預備了鮮奶。二人也沒有猶豫,把鮮奶喝了下去,果然清爽可口。盧照鄰說:“真是太好了,想不到這世上還有如此美味。”蕭玉蓉說:“可這又與我們有什麼關係呢?估計今生今世喝這麼一回也就到頭了。”盧照鄰說:“那可說不好,也許他非常的崇拜師父,每天都會獻給師父這些東西。”蕭玉蓉說:“不是自己辛苦勞作得來的東西,終究是沒什麼意思的。”盧照鄰說:“師父不掩飾,通過今年累月的修煉才得有今天了,這難道不是一種勞作?”

蕭玉蓉說:“修煉最後得到這說明師父已經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再依據這個去求取美味,這便是過分貪婪了。”盧照鄰說:“你不是也一樣喜歡這樣的鮮味嗎?”蕭玉蓉說:“我喜歡的東西太多了,難道都要據爲己有嗎?”外面飛起了雪花,盧照鄰看着漫天飛雪說:“真是太美好了,我喜歡這樣的雪。”蕭玉蓉說:“不知道爲什麼,我覺得或許你在將來的某一天變成一個非常了不起的詩人。”盧照鄰說:“我的確有做事的習慣,但我並不覺得自己能夠等來這一天。”蕭玉蓉說:“這世界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變化,誰知道他不會變成你喜歡的樣子呢?”盧照鄰說:“你說的固然沒錯,但我覺得自己很可能今生今世都等不來這一天,我也不知道爲什麼,這應該是我的命。”外邊雪下的越來越大,屋子裡的爐子燒的越來越熱。孫思邈說:“我的兩個徒弟還晾在外邊,能讓他們進來嗎?”對方說:“我爲他們準備了暖酒。”

然後屋子裡傳出聲音讓他們進去,對方把兩個皮革做的酒壺分別送給他們,孫思邈說:“你們確定要飲酒嗎?”對方說:“人之所以害怕飲酒,是因爲覺得酒後人會亂來,而人之所以在酒後亂來,是因爲他在飲酒的時候就不知道節制。我的這兩個水壺非常的奇特,當你過了一定的酒的含量就會不斷減少,最終變成亮冷的滾水。”孫思邈有一種無需認真的聽着,越來越覺得那個傢伙不像是等閒之輩,說:“先生何故來到中土,是爲了經商嗎?”對方說:“我一生最大的夢想就是來到中土傳播福音。”孫思邈說:“你說的福音能帶給人們什麼呢?難道是讓他們死後去天國?人所有的罪過都是在活着的時候種下的,人所有的功德也都是在活着的時候攢下的,爲什麼一定要等到人死後才進行審判呢?”

對方說:“現世現報是最理想的,可許多事情要等到做完之後才知道他的好壞,所以人只有過完這一生才能夠下定論。而且我們也不能想象這世上的人都是好人,或者說你不能奢望這世上所有的人都是你想要的樣子。好人和壞人怎麼下定論呢,有的人是這樣認爲的,只要對他好就是好人,只要對他不好就是壞人。”孫思邈說:“人的好壞那麼難分辨嗎?”對方說:“如果你是在讀書,如果你是在看戲書裡和戲裡的人,好壞是很容易分辨的。如果你置身於現實世界,你所看到的,聽到的,都不可以完全相信,在這種情況下,你如何能保證自己做出的判斷是準確的呢?”孫思邈說:“上天不是全知全能嗎?有什麼事情是連他也做不到的嗎?”對方說:“如果真的像你說的那樣需要現世現報,上天爲什麼不乾脆只創造好人不創造壞人呢?”

孫思邈愣了一下說:“對,爲什麼只創造好人不創造壞人呢?”對方說:“這世上原本沒有好人和壞人的分別,隨着人類的不斷繁衍,資源出現了緊張,當資源匱乏而導致競爭加劇的時刻,人與人之間的衝突也變得劇烈起來。人都會習慣性的把自己的盟軍認做是好人,與自己競爭資源的人視作是壞人,所以好壞之分有哪裡是那麼容易能說得清楚呢?”對方說:“其實也沒有你說的那麼玄虛和困難,只要願意分還是可以分得出來的,最簡單的標準就是好人做好事,壞人做壞事。”孫思邈捋着鬍鬚說:“這種說法乍一聽沒有問題,實際上問題很多,最大的問題就是人怎麼分好壞?比方說我是一個盜賊,我就把自己的同夥稱作是好人,把那些被盜之人或者見義勇爲的人統統稱作是壞人。”對方說:“你不要心中只有自己的標準,其實上天自有一把尺。”

兩個人聊的雲裡霧裡,外邊蕭玉蓉和盧照鄰也聽着,頭上直冒着涼氣。不知道過了多久,他們總算是聊完了,孫思邈起身告辭。對方把他們一直送到門外,望着他們走遠了纔回去。蕭玉蓉說:“師父,你知道這個人是什麼身份嗎?”孫思邈說:“我只知道大概並不知道細節,我也不方便問,你也不要打聽,很多事情不知道比知道了要好。”盧照鄰說:“師父,如果我們知道這個人的底細,會給我們帶來風險嗎?”孫思邈說:“福禍總是在不停的轉化當中,今天對於你來說是福,明天對你來說也許就是禍了。”三人不知不覺來到了一家客棧,店家迎上來說:“三位是來住店的嗎?”孫思邈說:“倆間客房。”很快,店家帶着鑰匙把他們領到了二樓打開門往裡邊一瞧,雖然佈置的非常簡單,但也整潔乾淨,孫思邈頓時心生感激,嘴裡說:“無量天尊。”

就在這個時候,盧照鄰笑嘻嘻的從袖子裡摸出來一隻小烏龜。蕭玉蓉趕緊湊了上來,卻發現那隻小烏龜緊閉雙眼呼吸困難,還流着鼻涕,說:“你的烏龜像是生病了,眼睛都腫起來了。”盧照鄰說:“不可能,我養了這隻烏龜已經五年了,它什麼情況我最清楚。”蕭玉蓉說:“你自己仔細看一看你的小烏龜根本睜不開眼睛。”這個時候盧照鄰才仔細的打量他的那隻小烏龜,果然烏龜睜不開眼睛,而且兩隻眼睛腫的跟燈泡一樣。這一下盧照鄰着急了,嘴裡不停的重複着一句話,他說:“怎麼辦呢?”蕭玉蓉說:“給人瞧病我懂一點,給烏龜瞧病我還真沒怎麼看過。”於是捧着烏龜給孫思邈看,孫思邈捋着鬍鬚端詳了一會兒笑之說:“應該是白眼病,我給他配一點藥,你記得塗在眼睛上。”

到了明日,病情有所好轉,盧照鄰非常的興奮,孫思邈又仔細的觀察說:“你看他呼吸困難,還流着鼻涕,應該是受了風寒。”於是又給他配了一副沖劑,說:“用開水重開,水面沒過烏龜的背,把烏龜泡在裡面,過個十來天就會康復。”因爲烏龜的情況已經有了好的好轉,他就在裡面呆不住了,不停的往出爬。孫思邈說:“找一塊厚重點的東西給壓上去。”果然烏龜沒有辦法出來了。三人都非常的得意。過了約莫一個半時辰,盧兆林把壓在上面的厚重之物搬開,發現烏龜已經死在了裡面。盧照鄰一下子呆住了,趕緊把孫思邈叫過去,孫思邈看了很長時間,他做夢也想不到自己治癒了無數人,卻把一隻烏龜給治死了。像是一根柱子一樣杵在那裡整整一個時辰一言不發,蕭玉蓉非常的擔心,說:“師父,你沒事吧?龜死不能復生,請節哀順變。”孫思邈長長的嘆了一口氣說:“我不是不能接受這隻烏龜離開人世,我是沒辦法自己會一手造成如此重大的醫療事故。”說着眼淚奪眶而出,渾身都在顫抖。

盧照鄰在這個時候其實非常的難過,卻也跑過來安慰孫思邈,說:“人生在世各有定數,烏龜今天離開人世也是命中如此。回想過我,我並不覺得自己曾經善待過它,如今它離去了,算是得到了解脫。”蕭玉蓉說:“它是很可憐的,沒有辦法發出聲音,要不然也不至於此。”孫思邈說:“我千算萬算,沒有算到烏龜也有可能被淹死,特別是它已經非常虛弱的情況下,我現在都懷疑那隻烏龜是不是被燙死的。”話說到這裡,突然裂開嘴,嚎啕大哭起來。蕭玉蓉趕緊勸阻,說:“孔子曾經說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師父如此痛哭一定會損傷元氣。”孫思邈說:“如果能夠換回這隻烏龜的一條命,我損傷一點元氣又算什麼呢?”盧照鄰趕緊說:“如果說小烏龜的死能夠帶給我們什麼?就是讓我們記住只有多多關注它,在乎它自身的感受,才能讓他它活得長久。”

小烏龜橫死了,對於盧照鄰而言是個非常大的打擊。當着孫思邈的面他不敢發作,只有到了明日深夜時分,孫思邈、蕭玉蓉都已經進入了夢鄉。他在一個人揣着烏龜的遺體來到了高山之上將它安葬,回去之後,回去之後躺在炕上一病不起。孫思邈把手打在他的脈上說:“你實在是太難過了,這已經嚴重的損傷了你的元氣,我能夠看得出來你對這隻烏龜用情很深,烏龜如果在天有靈,一定不希望你變成今天這個樣子,他一定希望你能建功立業,實現平生所願,而要做到這一點,你就要從這一場傷痛之中走出來。”蕭玉蓉說:“古人視死如生,如果你能夠每逢重要的日子都有相應的祭祀活動來祭奠這一隻烏龜,它一定能夠感受到你的誠意。”

於是三個人來到埋葬那隻烏龜的地方,獻上了龜食、宣讀了祭文,之後,三鞠躬離開。回去之後三個人都覺得有些釋然了,然而盧照鄰仍舊時常會有錯覺,以爲那隻烏龜還活着。他不時下意識的往自己的袖子裡摸,天氣越來越冷了,街上的行人衣服越穿越厚,達官顯貴都換上了貂裘。皇上來到御花園,看到幾個太監正在那裡掃雪。皇上說:“不用掃了,留一點積雪纔好呢?”其中一個太監過來說:“陛下,如果不掃的話,地上的土就會鬆掉,那樣的話地面就會不平整。”皇上說:“既然如此,你們接着掃吧!”他一直往前走,忽然看到一位俏麗的婦人站在一條枯枝之下。仔細一打量,那個人正是隋煬帝的女兒楊淑妃,看見皇帝她立刻過來行禮,說:“臣妾見過陛下。”皇上說:“你也是出來賞雪嗎?”楊淑妃說:“我是覺得屋子裡待着太悶了,出來散散心。”

皇上說:“出來散散心挺好的。”然後兩個人就都把頭低了下去,過了一會兒,皇上忽然說:“最近去皇后那裡了嗎?”楊淑妃說:“昨日剛去過,我想過了,不去是不合適的,常去也不妥當,你想皇后需要靜養,可如果總有一羣人在那個地方進進出出,然後還如何能安心養病呢?”一聽這話皇上立刻說:“還是你想的周到,朕這就去吩咐他們他們不要去了。”楊淑妃說:“這也是不對的,雖然皇后需要靜養,可她居住的地方如果太過於冷清,她一定會傷心的,一傷心還怎麼養病呢?我的意見是安排人值班,每天都派一個人代表大家去。”皇上說:“言之有理,就按照你說的辦了。如果皇后因此能痊癒的話,朕一定不會忘記你的功勞。”說完皇上來到了皇后居住的地方,皇后看起來非常的虛弱,且不說別的,就連睜開雙眼都非常的困難。

第56回老相國率衆平羌亂少年郎反叛受大刑256出意外不死何立身入彀中讀書更上進213西平郡王復辟舊邦東宮承乾留守長安第二回竇夫人飲恨去西遊 李玄霸飛錘致橫禍155往來書信觸犯禁忌 進出監獄赦免賢人152居命處運存乎天數 爭名逐利近於人情263習觀想浮生得圓滿飲苦芥片刻養歡愉302陳倉縣尉杖殺魯寧櫟陽縣丞請止遊獵第76回李世民即位天可汗杜如晦死薦李衛公248魏王泰禮接士大夫皇阿爺設立文學館349蕭相公忤旨不出家高士廉病重謝塵世194馮徳遐徒步穿沙漠苗山幽失意唱離歌第十四回三五奸佞謀害秦王十八學究演說孔孟340李大亮臘月死京兆故皇嗣寒冬薨黔州269苗山幽遠走西南國白毛怪着力害蒼生331破國賊敕書降封賞喜漢王相約鬥甲兵第93回袁天罡曉言人間事苗山風入幕賓王宅190李衛公白髮領三軍 隋外孫上書乞歸順第82回在朝堂蹉跎如火煎立宮門度日似風起214虞世南尚書請薄葬劉德敏率兵擊叛羌106梓莯書院事多妖嬈 官家職房辱己求生166奉祀上天以光聖道 不昧因果放棄執着262蕭玉蓉孝心致險境苗山幽唸佛禱平安114政事堂廷臣議孝道 飛鳥城賓主爭禮儀365服仙藥導致泰山崩定年號話說貞觀盡第76回李世民即位天可汗杜如晦死薦李衛公275溫彥博六月死憂國柳御史連夜彈罪王238歸化將統領左驍衛苗山幽受邀吐谷渾164苗山幽因故去嫌疑 房玄齡尚書請致仕第30回築臺求雨祈福避災反躬罪己噩夢不止217契苾何力顧全大局臨洮縣主下嫁將軍350懼風疾修繕隋廢宮聽朝議偏師伐高麗第24回新主臨朝百廢待興胡虜來犯含恨隱忍348莫離支遣使獻二女薛延陀叛唐致家亡334誅君集不幸累魏徵詐胡虜皇上不循古269苗山幽遠走西南國白毛怪着力害蒼生202揮舞霜刀清理羌寇掃除積雪以誠祀天272鑾駕抵達東都洛陽王圭光臨李泰府邸210術門師徒尋找吉壤契苾何力解救袍澤第43回智顯受封法雅奪號聖德彰顯上皇蒙羞147爲人臣自當解君憂 逢天究何以濟蒼生第71回在磧口發現敵蹤跡居九重覽疏斷萬機307孫伏伽不恥當年貧苗山幽冒險遊吐蕃338岑文本獲封中書令郭孝恪俘虜焉蓍王第69回盧夫人知心勸夫婿鞠文泰舉酒送唐僧154苗山幽行情日漸壞 藍毘尼遠路初登程266敕二子都督安與秦奉聖旨修剪舊律令第97回鞠文泰遊歷東西市李世民獻俘大安宮128賀新春羣臣請封禪 樂平康女王開學堂第93回袁天罡曉言人間事苗山風入幕賓王宅第八回秦府開張良禽入慕 懷恨娶親引火燒身155往來書信觸犯禁忌 進出監獄赦免賢人307孫伏伽不恥當年貧苗山幽冒險遊吐蕃245見涼薄無分俗與道閱風華膜拜花中王108魏夫子乞旨清污穢 房相公下問解民情302陳倉縣尉杖殺魯寧櫟陽縣丞請止遊獵101魏夫子彈劾權萬紀 孫思邈拜會袁天罡第86回改軍制侯李二虎鬥逞性情蕭瑀喪職官207南路軍穿越邏真谷賊偏師大敗寺海平第78回訪煙花意外入魔窟舞橫刀奉命除奸嗯275溫彥博六月死憂國柳御史連夜彈罪王第九回中原大地一片紛擾 北方胡天換代改朝174頡利可汗身染重病 大唐天子憂心而傷118道士鄉儒學難推進 芳華亭佛法在此身176查命案偶然失舊部 爭功勞記殺老將軍299閻立德修造襄城宮鞠文泰憂死清涼殿264政事堂廷臣論兵制幻雪亭方士說吉凶324裴刺史請旨伐高麗黨仁弘罷死罪君王134慕容伏允聯絡高昌 南泉上人慾破迷障282設國宴皇上問二臣分權勢大家厚兩子284李元軌賢能無所長劉處士置酒會騷客307孫伏伽不恥當年貧苗山幽冒險遊吐蕃146苗山幽融入奴人羣 張士貴掃平奴人亂161奔窮途無情在牢獄 尋活水造夢出藩籬244翻舊書以方治病龜拜上神尋花解重罪112衆奴兒爲主報冤仇 老泰山上門見賢婿289九成宮結社謀事變立政殿皇上豎屏風188生死局使節又往矣 悲喜事可汗顯威風第四回新婚夫婦琴瑟和鳴 天命所致潛龍出水212慕容伏允亡命磧中胡虜鉅奸死於馬下201衆羌人殺死孔長秀老聖人算計房玄齡122苗山幽深山開學館 唐皇帝南郊祭上天161奔窮途無情在牢獄 尋活水造夢出藩籬第七回隋煬帝英雄至窮途 唐國公順勢登大寶229無常橫死小龜壽盡大道流行心何能依117上諭連三禁止亂鳴 極數九五盛而必改268劉德威一言平斷獄川之代即位潘森南175徐嘉尚獻上言事疏 李衛公出任黜置使第75回大唐故主威服遠人異域酋長拜舞君上146苗山幽融入奴人羣 張士貴掃平奴人亂265李世民圜丘祀昊天苗山幽青園遇羋嬡280虞世南因病謝紅塵高士廉進位右僕射342蕭特進留守洛陽宮高士廉佐嗣定州地254長公主逞怒囚居士不良帥冒險救山翁138賀端陽羣臣議禮儀 選歌后山幽成小名第71回在磧口發現敵蹤跡居九重覽疏斷萬機234皇后患病閒暇時光藥王進宮參詳病理110鳳鳥墜地誤入陋居 商人聞言更曉事理348莫離支遣使獻二女薛延陀叛唐致家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