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執節杖唐儉又出使 訪澤國官員欲殉身

副將說:“將軍說的沒錯,上天降下災異,皆因人事不修。那麼我倒要向二位請教什麼叫做修人事,祭祀算不算修人事呢?”一聽這話,張士貴和我都目瞪口呆,過了一會兒張士貴說:“你說的很對,我們接下來就好好的計劃一下這一場祭祀活動到底應該怎麼舉行,需要到什麼規模,流程是怎麼樣的?”話說到這裡又覺得既然如此,何不送對方一個順手人情呢,於是說:“既然這是你提出來的這件事,就由你全權負責,不過我要把醜話說到前頭,花費一要合理,二不能超出我們可以接受的範圍。”副將說:“將軍放心,這一場祭祀活動的花費我保證不動一分錢的軍餉。”一聽這話,張士貴頓時來了精神,說:“如果能夠在不動用軍餉的情況下,把這一場祭祀活動辦得非常的體面,如果經過這一場祭祀活動之後雨勢有所減弱乃至於消失,我一定向朝廷請賞,絕不會讓你這樣的人才埋沒於行伍之中。”

副將說:“將軍放心,我一定完成使命。”說完之後他下去張羅了,張士貴對我說:“我會派七個手腳敏捷的兵給你調遣,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讓這些人嚴格監視他的一舉一動,如果有任何異動,在第一時間把消息通報給我。”我說:“將軍,這麼做會不會有所不妥?”張士貴說:“你要清楚方纔我說的話,不是在跟你探討,而是命令。”於是我開始奉命行事,對於副將一開始並沒有什麼防備。但時間稍微一長,他就能夠感受到自己的身後似乎永遠有一雙眼睛在盯着。本來我手底下的這些人是極難被發覺的,卻因爲一次意外這些人全部被發現了。這件事讓張士貴非常的被動,此時我趕緊說:“這件事從頭到尾都是我一人謀劃,與他人無關。”副將當然完全不能相信我的說法,但他卻沒有提出任何異議。於是我就被壓到了轅門之外,隨時準備被軍法從事。那個時候我被五花大綁,一口明晃晃的刀子放在我的脖子上。我知道只要命令一來,一瞬間我就不在人世了。

就在這個時候,一位參將前來爲我說情,說:“將軍,殺苗山幽是很容易的,可一旦殺出問題來是極難挽回的,很多人都知道他的父親與皇上關係匪淺,所以說他們父子不和,可畢竟還是父子。”一聽這話,將軍猶豫了半天沒有下令,副將在這個時候也顯得有些遲疑。心裡想,如果真的將我殺了,會不會讓他在皇上的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呢?於是轉而爲我求情說:“將軍,苗山幽信口開河,只是因爲這個人從來不掌握軍中的規矩,因爲他根本就不是軍戶,所以大可以不用軍法來處罰他,將他逐出軍隊即可。”這樣既實現了自己的目標,又賣了一個人情給將軍和我,張士貴顯得有些失落,嘴上卻說:“那就這樣定了吧!苗山幽本菲軍中之人,不必遵守軍中的規矩,即日起將它逐出軍隊,並且永遠不得讓他歸隊。”

在送到御前的奏報當中詳細的敘述了開除苗山幽的經過,皇上點點頭說:“張士貴處事果然穩重,若是真的將苗山幽名正典型,我還真不知道苗懷人會高興還是難過。”當時魏徵就在御前,皇上說:“父母的例子會寬厚嗎?”魏徵說:“陛下聽說過盜墓賊嗎?”一聽這話,皇上面露不悅,說:“多少年戎馬倥傯,朕也曾見識過百姓疾苦,你真的覺得朕連盜墓賊都沒有聽說過嗎?”魏徵說:“盜墓賊很多都是父子組成一夥,下井盜墓的永遠是兒子,守在外邊的永遠是父親。理由很簡單,如果父親在下面,等他一點點把裡邊的財物運出來之後,他很可能永遠不能爬上來了……”皇上聽到這裡忍不住爲之變色,說:“所以朕一直有一個想法,人不需要經過教導就知道疼愛子女,可人要是沒有經過教化,就不會知道要善待父母。”

魏徵說:“那就請陛下放鬆對苗山幽的處罰吧!壞和不懂事是兩回事,苗山幽的情形我觀察過,他更像是不懂事而不是壞。”皇上說:“這讓朕想起了方先生在做本當中提到的話,忤逆子一般出現在貧寒之家,因爲人在極端困苦之下,往往顧不上什麼禮儀知廉恥,據說在上古矇昧時期,人過了60歲之後,子女就會把它運送到山洞裡,起初會有三天時間給他們運送飲用水和食物,過了三天就停止了這一項供應讓他們自生自滅了。”皇上說:“上古的洪荒時代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有的說那個時候天下爲公,有的說那個時候人們過着極爲困苦的生活。”魏徵說:“陛下記得老子說過的話嗎?上古的時候有很多聖人傳世,這些人之所以被推崇爲聖人,是因爲他們的貢獻極大的改善了人們的生活。爲什麼他們的生活急需改善呢?是因爲他們的生活非常的困苦。”

魏徵的話,聽着皇上的耳朵裡似乎怎麼都感覺有些不對。一開始沒有想明白其中的緣故,就在這個時候,突然一道亮光從皇上的面前閃過。於是他感覺豁然開朗說:“你之前不是與房先生的想法不一樣了,爲什麼現在你們的想法又一樣了呢?”魏徵說:“兒子會不會孝,很大程度上要看他的父母,如果父母關於忤逆自己的大人,你又怎麼能指望你的兒子對你保持一顆孝心呢?”一說這話,皇上感覺胸口在被劇烈的撞擊。儘管如此,他的表情仍舊非常的平靜,說:“魏夫子,你看像苗山有這種情況,到底還有多少挽救的餘地呢?到最後能不能讓苗山幽和他父母之間的關係有所緩解呢?”魏徵笑而不語,皇上的嘴角也露出了一絲笑容,目光之中閃出微微的一絲寒意。房喬和魏徵的想法其實很不一樣,表面上看是爲一張突然迎合了房喬的主張,背後卻有另外一層考慮。

就在這個時候,在黃河以南,崤山以東四十餘州都出現了非常嚴重的澇災。報災的官員絡繹不絕,皇上坐在大殿之上裝出一副沉着冷靜的樣子,內心卻也是波濤翻滾。此時房喬留守長安,朝中的重臣大部分陪着皇帝。但澇災出現,作爲唐朝的某種大多數人都在等着他拿主意。那個時候每一個時辰都像是一年一樣難熬,當房喬的奏本終於到達御前的時候,皇上顯得非常的激動,幾乎是用顫抖的雙手打開那一份奏本。看完之後,終於一顆石頭在心中落了地,嘴裡說:“傳朕的旨意,命唐儉爲制史即刻帶着物資前往受災地區進行賑濟。”當皇上的聖旨到了長安的時候,房喬已經讓通知唐檢做好了準備,他帶着聖旨出發一路上急如星火,恨不得一步抵達目的地。

因爲當時情況非常的緊急,所以來不及對隨行人員一一進行檢查。這就給了我可乘之機,竟然跟着賑災的隊伍一路走了過去。我僞裝成一位普通的士兵,幫助大家運送物資。一開始沒有任何人注意到我,終於有一次一個人問我的情況,我答不上來。於是我被當場拿貨送到了唐儉的面前,只看見唐儉非常威風的坐在那裡,只見他面色陰沉,目光如同利刃,說:“你爲什麼會出現在我們的隊伍當中?你到底想做什麼?你想刺探情報嗎?想給唐朝的仇敵通風報信,讓他們在背後襲擊我們嗎?”我說:“請把我交給有司,我相信有司會給我公道。”唐儉冷笑着說:“你想要公道,其實沒有那麼複雜,我就可以給你。”然後對左右說:“把這個人拖出去打六十棍,然後轟走。”於是我被兩個壯漢拖出去結結實實的打了六十棍,當時我感覺自己的臀部都要炸掉了。我被丟在了道路邊,他們走了,那個時候我感覺自己要死在道路上了。

夜幕降臨,我聽到了狼嚎的聲音,於是閉上眼睛靜靜的等待着自己最後的結局。那個時候我覺得死亡對我來說已經不可避免,果然一羣狼正在緩緩的向我逼近。他們之所以沒有果斷出手,是因爲他們擔心我只是一個誘餌。正當他們突然發動攻擊的時候,我面前突然着了火。擡頭一瞧沒有星星,沒有月亮,只有漆黑一片。耳邊隱約能夠聽到遠處的雷聲,突然天空傳出一聲炸雷,一道閃電劈到了地上,一匹狼被燒成了焦炭。我當時被嚇得面如土色,嘴裡說:“今天上天到底是要留我的命,還是要把我從這個世上送走呢?”這一夜我醉醉不安,等到第2天清晨,天氣已經放晴,沒過太長時間陽光普照大地,耳邊隱約能夠聽到鳥鳴之聲。我說:“我沒想到會是這樣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結果。”此時我彷彿已經感覺不到臀部的疼痛了,於是自己從地上撿了一個棍子繼續沿着唐儉等人留下的腳印前進。

制史的儀仗到達了一個地方,碰巧苗山風已經抄近路等候在那裡。見面之後聊山峰,從自己的袖子裡拿出了一份上諭,說:“我奉陛下之命在這裡等候你的大駕,陛下說了讓我陪着你一起去賑災,我是這一次出使的副使。”唐儉說:“既然如此,我們應該先明確一下分工,免得彼此說不清楚,以至於不能各司其職,從而讓皇上交代給我們的差事沒有辦法完成。”苗山風說:“皇上已經在上諭裡面說的非常清楚了,此次出使以你爲主,我的主要職責就是把這次行動一五一十的記錄下來並報給陛下。”一聽這話,唐儉頓時覺得渾身不自在,說:“上諭我也讀過了,我怎麼沒瞧出來有這一層意思呢?不管怎麼樣,相信皇上派你來,不是爲了拆我的臺,而是幫助我完成使命。”

苗山風說:“我說要拆你臺了嗎?你是前輩,皇上的意思是讓我跟着你好好學習,依然是爲了長我的本事,二來也是讓皇上把此番出事的情況瞭解得更加細緻。也許你會覺得你自己也會記錄,爲什麼一定要旁旁人來做這件事情呢?理由很簡單,你身爲制史,一路之上一定會格外的煩惱,而我就不同了,我的職責就是要記錄好一路之上的見聞。”我並不是一路之上不停的寫,然後帶着奏本面逞皇帝,而是一邊寫一邊就讓人把寫好的奏本送到御前。這件事讓唐儉非常的傷心,皇上似乎也感覺到自己的這個決定有點不是很妥當,於是我的奏本從直接送到御前,改爲先送到尚書省。皇上說:“這個苗山幽記錄的東西總是這麼四平八穩,如同溫水一樣,讀起來讓人覺得甚是無味。”旁邊門下侍中王坐說:“陛下,奏本來就該這麼寫,要是由着作者隨意演繹,文章是好看了,卻偏離了事實。”

皇上聽了這話,心中雖然不是很喜歡,臉上卻沒有任何表示。但是不久之後外面就出現了留言,說皇上喜歡看那些描述事情非常誇張的奏本。皇上下令有司進行調查,看誰將禁中之言泄露了出去,不久之後,有司查清了事實,王坐就是此次泄密事件的罪魁禍首。皇上極爲震怒,將他召到御前,說:“你身爲門下侍中,可謂是朝廷重臣,難道你沒有聽說過這樣簡單的道理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這可是聖人的教誨,所以就算是朕殺了你也不過分。但是朕不打算殺你,不僅不殺你還會賜予你一份差事,我看你還是去地方上做官吧!”不久之後,他的資料就被送到了吏部,皇上的意思是看哪一個州的刺史出缺了,就讓他去補上。門下侍中這個位置是魏徵也曾做過的,只是皇上沒有辦法忍受魏徵不間斷的教導,就免除了他門下侍中一職,繼續擔任秘書監。

門下侍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不能長時間空缺,所以皇上決定免除王坐職務的同時讓魏徵補了門下侍中一缺。魏徵又一次成了三省長官之一,這個時候他在朝廷之中地位更高了。他和長孫無忌一樣,都覺得自己應該在房喬的位置上發揮才幹,對於這一點,房喬本人當然也是清楚的。如果是早些時光,他一定感覺自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然而此時此刻他在這個位置上所立下的功勞足以讓他名垂青史,所以他擺出一副不爭不搶的姿態。這情形就像是一個吃飽了飯的人面對兩個餓的像鬼一樣的人挑戰。長孫無忌此時顯得有些失落,雖然開府儀同三司這個職務聽上去非常的風光,實際上這不過是一個榮譽頭銜而已,並不負責任何實際事務。儘管如此,長孫無忌沒有在人前表現出有絲毫不悅,相反,他似乎每一天都生活在幸福當中,對朝廷的安排沒有任何抱怨。

皇上也感覺長孫無忌的心裡有點失衡了,於是他把長孫無忌請到御前,語重心長地說:“朕想過了,以你的才幹只是當一個散官,太浪費了,我決定讓你做司空。”司空這個職位屬於一品,如果不是對江山社稷有巨大貢獻的人,絕對不能做到這個位置。長孫無忌趕緊說:“陛下,臣是外戚,陛下要是授予臣如此崇高的位置,外面的人一定會說陛下私而忘公。”皇上卻一臉不以爲然說:“朕之所以這麼決定,是因爲這絲毫不考慮私人的問題,只要是對江山社稷有益,朕不惜重用自己親近之人,就好像朕能夠重用以前的仇人一樣。”長孫無忌說:“陛下說的是誰呢?是魏徵嗎?”皇上說:“這就不必猜了,朕之所以這樣安排不是要單純給你一項榮譽,而是希望你能夠切實的幫到房先生,沒有了,杜公幫助他房先生在治國的時候已經越來越吃力,真希望你能夠像當年杜公幫助房先生一樣幫助他。”

按說這話聽到長孫無忌的耳朵裡是讓他不舒服的,但他卻臉上洋溢着燦爛的笑容,嘴上說:“陛下放心,臣一定全力支持房先生做好陛下交代給他的每一件差事。”不久之後,皇上正式把印信交給了長孫無忌,之後房喬有什麼事情必須先跟長孫無忌進行商量,商量妥了,再有長孫無忌報告給皇帝。一切都顯得那麼天衣無縫,按說房喬是尚書省左僕射,似乎直接跟皇上進行對接的應該是他。然而此時此刻的他已經不計較了,他完全能理解長孫無忌的心情。對於房喬來說眼下最主要的使自己能夠全身而退。他身邊的親近之人對於他的這種心理完全不能夠理解,房遺直說:“如今天下人都知道,陛下是非常相信你的。爲什麼你就是沒有辦法相信陛下呢?”房喬說:“我從來沒有不相信陛下,我只是明白一個道理。”

房遺直說:“父親明白什麼道理呢?”房喬說:“咎莫大於欲,得禍莫大於不知足。我已經位極人臣,功德足以流芳百世,我還有什麼不知足的呢?當年周公治天下,不過七年有餘,他所創立的典章制度一直影響到今天。我的才幹遠不及周公……”房遺直說:“所以才需要做更長的時間,這樣天下人才能夠看到你的功德。”房喬說:“這完全是胡說八道,周公那麼大的才幹,那麼高的品德,在治國七年,我有5年就足夠了,多給出來的年月我也什麼都做不了。”房遺直說:“正所謂千金易得,一將難求。相比於孔武有力的猛將,兩腳更顯得難能可貴。”房喬說:“朕在朝中的年月,快趕上週公了,所能帶給天下百姓的利益卻不能與周公相比,可見我待在這個位置上,多一天就多一天,耽誤天下大事。”

對於房喬的這種想法,小兒子房遺愛的評價更加的一針見血,說:“父親說出這樣的話,完全是因爲矯情,你要不要待在那個位置上,不是你應該考慮的,而是由百姓的需求決定,退一步說也是由天子來決定。如果每一位臣子都能夠自行決定去留,那還用天子做什麼呢?”就在這個時候,唐儉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難題,傍晚時分,他們來到了一個州的治所,此時竟然帶着大小官員坐在一個有柴火搭成的高臺之上,以下差異,手裡舉着火把瑟瑟發抖。只聽刺史大聲說:“立刻點火,不然我就治你的罪。”唐儉大聲說:“我說朝廷派出的制史到了你們都不來迎接,沒想到你們竟然做這種事情,真是辜負了朝廷對你們的厚望。”刺史在上面拱手說:“制史,我沒有辦法給你行禮了,我治下的百姓之所以受苦,毛病都出在我的身上,現在我就爲民除害,希望上天結束澇災。”

唐儉坐在馬上說:“怎麼說你也是堂堂的地方大員,怎麼說起話來像一個黃口小兒。難道你沒有聽過荀子的話嗎?天有行常,不爲堯存,不爲桀亡。天死都不能改變天道,你爲什麼能如此的看重自己呢?”刺史說:“多謝致使說出這番開導我的話,但是我意已決,身爲朝廷命官,不能解除百姓疾苦,有何面目活在世上。”苗山風在一旁說:“如此說來,這是一個好官。”唐儉說:“是不是好官不能憑藉這一條來評判,此人的想法是如此的愚昧,真不知道他還能想出什麼好的辦法來有利於百姓。”苗山風說:“至少他有這份心。”唐儉說:“對於真正有才幹的官員來說,是不是有這份心並不是那麼重要,因爲朝廷看重的是結果。就算是你有這樣的心,如果百姓仍舊生活在困苦之中,你的這個心又值多少錢呢?我看這個人不過是一個庸碌之官,沒必要太尊重他。”

第67回懼流言停儀罷納妃續相國拜廟求子嗣177苗山幽遭遇雪上霜 李淳風解說風裡浪281山獠反叛殘殺刺史官軍出動擊破賊軍109盼世上人能盡其用 覽山川物皆有所哀第五回觀音婢力齊兄弟心 李二郎奇謀定大計第23回琵琶女自究窮音理龐相壽去官養天年291李元嬰上封爵滕王楊師道官拜中書令257宮司上奏遺作示君言事者流多相讒告228遇盧生大談養生術盼方士多言命早夭115生死籌碼黃粱一夢 貧富學子家教不同283苗山幽獻計平獠亂岑文本中正品賢人172彌勒院推舉新住持 甘露殿上書諫天子206陳太守降身訪名士隱大德過府論人才第88回林邑王獻珠進妄言李大亮請旨停捐獻第53回南山寺驅逐苗山幽太上皇夢遊兩儀殿100大匠竇奉旨造新宮張蘊古執法得橫死217契苾何力顧全大局臨洮縣主下嫁將軍158開宗派終是一場空 結因緣禍福由天算228遇盧生大談養生術盼方士多言命早夭122苗山幽深山開學館 唐皇帝南郊祭上天340李大亮臘月死京兆故皇嗣寒冬薨黔州197初冬時節溫酒賞雪夜幕之下斯人雅言187趙德楷出使遭囚禁 王神機見面問吉凶193新宮落成顯主孝心上皇染疾不能入住第76回李世民即位天可汗杜如晦死薦李衛公202揮舞霜刀清理羌寇掃除積雪以誠祀天第二十回銀安殿衆人逼秦王玄武門一役定社稷第50回高皇帝淚灑臨湖殿三野老動情寄江聲第34回魏夫子諫止伐嶺南太上皇率藩繁多讓第48回盡禮數順理而正心修人事遵道而貴己188生死局使節又往矣 悲喜事可汗顯威風127幸溫湯天子問知政延王位行善德繼真平195深宮裡帝后起爭執在御前羣臣論大禮239番邦監國提前卸任河源郡王遣子來唐第十回懼內憂天子殺廢帝 憚功臣雄主失人心136議縱橫孤立吐谷渾 奔所往朝覲女王谷244翻舊書以方治病龜拜上神尋花解重罪第21回觀音婢豪言激將士魏夫子自嘆命難違142李承乾求教長孫後 苗宜家乞嫁高士衡308房玄齡隨駕幸洛陽李淳風問道在青院128賀新春羣臣請封禪 樂平康女王開學堂第98回李孝恭上奏乞封禪蕭少傅請旨行冠禮328尉遲敬德表乞骸骨慕容幽蘭跪拜焚香113慈父知禮爲女消業 罪官起復算計功名第十五回王世充客舍遭橫禍李建成奇謀定山東189段志玄領兵出西域 天柱王奇計襲涼州186傳佛法因故減苦役 習道經意外開岔支114政事堂廷臣議孝道 飛鳥城賓主爭禮儀第28回李玄霸延嗣續香火封德彝事敗奔西天217契苾何力顧全大局臨洮縣主下嫁將軍318李建成追復儲君號房玄齡請旨禁自殘133長樂公主近嫁長孫 御史馬周直言戒上260魏王泰驕橫誣羣臣今皇上言法不多變第十七回魏夫子獻計宜秋宮觀音婢生子承乾殿第56回老相國率衆平羌亂少年郎反叛受大刑344白巖城下將士受阻安市牆頭高麗揚威136議縱橫孤立吐谷渾 奔所往朝覲女王谷第78回訪煙花意外入魔窟舞橫刀奉命除奸嗯127幸溫湯天子問知政延王位行善德繼真平344白巖城下將士受阻安市牆頭高麗揚威第37回義安王興兵清君側李世民殺雞儆羣猴230慕容順親唐遠斯民苗山幽謁見大可汗235高士廉後飲屠蘇酒孫思邈熬製雪香丸354孫思邈探視房玄齡萬辯機入侍陳玄奘286李世民獻陵祭太武房玄齡相府拜高陽283苗山幽獻計平獠亂岑文本中正品賢人第62回杜如晦病聞真人語任城王怒斬楊義成第81回突利可汗爵封郡王失意胡兒進位將軍第40回樑師都失勢嘗惡果譚延壽酒後吐真言169利益衆生魔窟傳法 意氣用事謀害高僧222奉上諭羣臣議諡號立高廟衆人拒太原232慕容純輔主登汗位侯君集領兵平王城第43回智顯受封法雅奪號聖德彰顯上皇蒙羞181花朝節歌女醉平康 春社日居士聽譏諷第52迴天子修身垂範天下全民皆兵以護蒼生314薛延陀行兵進漠南苗山幽隨軍奔前線第62回杜如晦病聞真人語任城王怒斬楊義成208曼頭山孤兒斬名王赤水原李靖誅殘虜第36回顯德殿良臣論吉凶保育房比丘說善惡141曬伏節天上瑤池會 秋分日對月祈蒼生第二十回銀安殿衆人逼秦王玄武門一役定社稷第27回中山王承襲嗣君位苗山幽恨做異食狂232慕容純輔主登汗位侯君集領兵平王城262蕭玉蓉孝心致險境苗山幽唸佛禱平安316張行成夜作言事疏魏王泰獻上括地誌216李道彥縱兵逞兇頑薛萬鈞貪功亂胡漢218宗室姻親出鎮北門西域浪子夢迴長安254長公主逞怒囚居士不良帥冒險救山翁第46回蕭陳二公冰釋南山貞觀之光照耀大漠363郭孝恪輕敵死賊手金春秋請旨改服章第27回中山王承襲嗣君位苗山幽恨做異食狂254長公主逞怒囚居士不良帥冒險救山翁175徐嘉尚獻上言事疏 李衛公出任黜置使223光祿大夫拜爲特進長安浪人請做比丘第26回太上皇深宮辭舊歲趙德言草原逞奸才102爲守社稷分封皇親 宗室立功平息夷亂331破國賊敕書降封賞喜漢王相約鬥甲兵第65回杜如晦上書改軍制房玄齡避禍請去職329舊功臣圖畫凌煙閣齊王佑親佞生反心181花朝節歌女醉平康 春社日居士聽譏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