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李承乾求教長孫後 苗宜家乞嫁高士衡

話說越王李泰在秋分祭月之禮上的表現,讓皇上非常的心動。這給皇嗣帶來了非常巨大的壓力,一時間流言四起,很多人都在說承乾望之不似人君,越王取代他成爲皇嗣是遲早的事。皇嗣陷入了極大的焦慮之中,這個時候蕭瑀來到了東宮,看見皇嗣愁眉不展忍不住說:“殿下因爲何事眉頭緊鎖?”皇嗣遲疑良久說:“現在陛下似乎更喜歡越王,久而久之我看如同留言所說的那樣,皇上會把我廢了改立越王爲皇嗣,你想想看,從古至今凡是被廢的皇嗣哪一個能有好下場的?”蕭瑀說:“殿下不必擔心,皇上做了天子之後,一定不會希望類似玄武門之變的事情在他的身後接連不斷的發生,而想要杜絕這類事情,最好的辦法就是將殿下扶上皇位。”皇嗣點點頭說:“話雖這麼說,可事情未必像你說的那樣,現在皇上很明顯更喜歡越王。”蕭瑀說:“真實的情況未必像殿下說的那樣,即便殿下說的沒有錯,皇上也是一個非常剋制的人,他不會爲了自己的喜好而不顧社稷安危。”

蕭瑀的話,並不能讓皇嗣的焦慮消除,皇嗣說:“不管怎麼樣,我不能把命運完全交給父親一個人決定。”蕭瑀說:“平心而論,越王這個人看起來似乎很有韜略,但是他卻未必有作爲天子的命數。”皇嗣說:“未必沒有,不是絕對沒有,對吧?”蕭瑀說:“的確如此,武德年間與如今有着巨大的不同,今天的願望與過去的陛下也有着很大的不同,過去陛下之所以能夠以次子的身份繼承大同,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當年秦王征戰四方,很多文臣武將曾經在他的帳下效力,秦王當年的威望不是今天越王所能比的,當初上皇更喜歡建成,可最後得天下的卻是秦王,今天皇上更喜歡越王,最終得天下的卻未必是他。”一聽這話皇嗣一下子安心了許多,蕭瑀說:“正所謂亂世重才,治世重德,越王這個人平日裡飛揚跋扈,並沒有什麼過人的德行,如果殿下能夠在這方面着手,最終能夠得天下的一定是殿下而不是越王。”

皇嗣說:“先把別的撇開不說,我能不能扳回一成?”蕭瑀說:“這當然沒有問題。”皇嗣說:“說說吧!我如何扳回這一城?”這個時候蕭瑀的臉上洋溢着燦爛的笑容,把聲音壓得很低說:“立秋的祭月之禮過後很快就到了秋社日,到時候要祭社稷,這也是一年當中非常重要的禮節,如果你去請求讓皇上派你去主持這一典禮,如果在這一場典禮之上你的表現很好,之前越王所做的努力就沒有用了。”聞聽此言,皇嗣非常的興奮,說:“多謝你能夠幫我說這些,但願這一次我能夠把失去的東西再掙回來。”不久之後,皇嗣當真來到御前求得這一項差事,正好皇上打算要對比二人之間的優劣。所以很快就答應了他的請求,一開始得了這個差事,皇嗣還非常的高興,皇后聽說這件事情之後,卻皺緊了眉頭。

內侍說:“你是爲二子之間的事情擔憂嗎?”皇后說:“爲人父母怎麼會不爲這種事情擔憂呢?皇嗣從御前討了那一份差事,恐怕未必是好事。”內侍說:“要不我就去給皇嗣說,讓他把這一項差事推掉。”皇后說:“萬萬不可,要是這樣做的話,皇嗣就等於主動認輸了。”內侍說:“皇后打算如何處置這件事呢?”皇后說:“目前只有靜觀其變了。”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準備,隨着時間流逝,秋社日終於到了,皇嗣穿着禮服前去主持典禮。因爲他得了足疾,所以走路的時候一拳一拐,完全沒有作爲儲君的威儀。這件事一下子讓滿朝文武議論紛紛,這樣一個人如何能夠做天子呢?如何能夠讓四夷賓服呢?皇嗣回到東宮見了蕭瑀真是氣不打一處來,說:“這都是你給我出的好主意,如今我更加被動了。”

蕭瑀顯得非常慚愧,說:“殿下,我的確才疏學淺,沒有給陛下指出一條明路,但殿下遠未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我希望殿下能夠到皇后那裡去討計策。”皇嗣說:“這種主意虧你能夠想得出來,你怎麼能指望讓一個母親去支持大兒子對付四兒子呢?”蕭瑀說:“到了皇后駕前,你也不用多說,只管哭就是了,皇后冰雪聰明,自然能夠聽明白是怎麼一回事,爲了保全你的身家性命,他一定會幫助你的。”皇嗣說:“但願這一次你能夠真正幫到我。”皇嗣來到後宮,見了皇后趕緊行禮。皇后說:“今日怎麼得空到我這裡來了?”一聽這話皇嗣馬上痛哭流涕,說:“現在外邊盛傳陛下要廢掉我改立越王,眼看我就要重蹈建成和元吉的覆轍了,請母親給我指出一條明路,以保全我的身家性命。”皇后看着這個不爭氣的兒子,心中一陣酸楚,說:“你先起來吧!”

皇嗣說:“母親不給兒臣指出明路兒臣不敢起來。”皇后說:“改立皇嗣是動搖國本的大事,不到萬不得已皇上絕不會那麼做,目前雖然你遇到一些問題,但並沒有鑄成什麼大錯,有什麼可焦慮的呢?越王雖然有文武之才,被很多人視爲有天子氣象,但他有一個問題就是飛揚跋扈,目中無人,如果你能夠禮賢下士,自愛而不自貴,朝中的文臣武將大多數都會支持你,這樣誰又能夠撼的動你呢?”一聽這話,皇嗣一下子感覺眼前豁然開朗,說:“母親果然不一般,三言兩語兒臣的疑惑就沒有了。”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回到東宮如此這般一說,蕭瑀也非常的興奮,說:“皇后說的太對了,越王這個人飛揚跋扈,現如今滿朝文武,特別是活躍在御前的幾位重臣,沒有一個喜歡越王,他是沒有什麼機會的。”皇嗣說:“話雖這麼說,我已經接連輸掉了兩局,如果再輸下去恐怕皇嗣的位置還是會被動搖。”

話說發生這兩次事件之後,皇上的心裡非常的癢癢。他對越王的喜愛之情越來越明顯,這一心態的變化立刻引起了周圍一些大臣的注意。這些人只要一有機會,就勸皇上務必在嗣君的問題上保持謹慎,否則類似玄武門之役的事情就會接連不斷的發生,果真要是那樣的話,唐朝的社稷必然不能持久。話說秋社日過後,秋闈的時間越來越近了,按照虞世南之前的建議,苗山風開始閉門苦讀。希望這一次能夠一舉中的,光陰如流水,到了開考的這一天,苗山風帶着乾糧來到了考場,在重重檢查之後終於坐在了考棚裡。這一切似乎在他的夢中發生很多次,他能夠深切的感覺到這一生註定要在幻海沉浮當中度過了。卷子寫的非常的順手,沒過多一會兒就寫完了。

交卷之後也沒有多想,來到附近的酒樓去見早就等候在那裡的虞世南,如此這般一說,虞世南哈哈大笑,說:“這一次你一定能夠春風得意。”苗山風說:“不管怎麼樣,我已經考完了,至於結果如何,已經不是我的能力所能掌握的了,不如咱們今天喝個痛快。”兩個人你一杯我一杯,不知不覺喝了個大醉。於是便在酒店歇息了,第2天上午纔回到家。父親知道這件事情之後非常不悅,將苗山風訓斥了一番。隨着秋雨一場接着一場天氣已經快要涼透了,不久之後結果出來了,苗山風以第7名的成績及第,知道消息之後,苗家上下自然是歡天喜地。他們迫不及待不惜幾經輾轉,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我,我立刻寫了一封信,託人交給了苗山風。我在書信之中對他表示了祝賀,但我沒有及時回家參與他們的狂歡活動,讓他們感到意興闌珊。苗宜家說:“這個苗山幽也太不像話了,他到底是不是咱們家的人,對於咱們家如此大的喜事,竟然用如此敷衍的方式表達祝賀。”

很多人猜的沒有錯,我當時就是非常的嫉妒。我也知道這是非常不健康的一種心理,所以並不敢出現在狂歡活動的現場。這一天我一個人來,到了月下來到了河邊。一邊聽着水聲,一邊望着明月,一邊想着心事。時間如同河水一樣一去而不復還,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最大限度的實現自己生平所願呢?像很多人一樣,我這個人想的永遠比做的多。相比之下,做的比想的多,其實更危險,因爲這樣的人往往會因爲失誤而給自己帶來極大的禍患。想到這裡我就不禁得意起來,爲自己的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而慶幸不已。就在這個時候,我的身後突然出現了一個人,那個人用刀尖頂住了我的後背,惡狠狠的說:“要錢還是要命?你自己做個選擇吧!”我說:“謀生不易,你看我身上有什麼值錢的東西儘管拿去吧!”

對方卻並沒有搜身,而是衝我吐了一口口水,惡狠狠的說:“真是晦氣,出來打劫都碰到了窮鬼。”將刀收入了鞘內揚長而去,此刻我沒有感到慶幸,反而有些失落,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自從得了皇后的提示之後,皇嗣每逢見到文武大臣都表現的彬彬有禮,而越王見到那些人非但沒有禮賢下士的氣度,反而覺得這些人在他的面前表現的不夠恭敬。二者之間的對比越來越鮮明,局勢似乎又朝着對皇嗣有利的方向發展。在李泰的手底下並非沒有明白人,這些人也曾經勸李泰務必要在那些王公大臣面前表現的謙卑一點。李泰一臉不以爲然說:“天下是陛下的天下,那些所謂的重臣,不過是我離家的奴僕而已,他們有什麼資格讓我敬重他們,相反,他們應該對我更加敬重。”

這樣的話讓那些人非常的無奈,朝中長孫無忌、魏徵等人對越王非常的厭惡,房喬對越王的態度不置可否。按說這樣一個關鍵人物,他的態度關係到越王和皇嗣之間的勝敗,就連越王這樣高傲的人,也曾經試圖得到他的支持。但是房喬的反應非常的冷淡,說:“當年輔佐陛下征戰四方,從武德九年開始,輔佐陛下打理朝政。我自認爲做了一些事情,但我的能力也僅此而已。越王如此看得起我,我感激不盡,但我實在沒有辦法爲越王做什麼。”這件事上越王耿耿於懷,幾次想要給房喬上一點眼藥,卻因爲皇上對他的信任而沒有奏效。皇上說:“房喬之於我,如同漢之有張良、蕭何。想要對房先生不利,就是要毀朕的股肱,朕絕不輕饒。”眼看皇上要發怒了,越王只好打消了收拾房喬的念頭。相比之下,長孫無忌態度鮮明,當初請求立承乾爲嗣就是他的主意,儘管越王對他的這位舅舅非常的厭惡,卻也奈何不了人家。

按說長孫無忌的處境是讓很多人羨慕的,而長孫無忌對此並不滿意。他不滿足於,只是做一個清閒的散官,雖然自己被列貞觀元勳第一。房喬作爲尚書左僕射,行事非常的柔和。能夠想出各種巧妙的辦法化解困難,這樣的才幹是長孫無忌所不具備的。他不喜歡這樣,他更喜歡自己可以隨心所欲的駕馭權力。他夢想着成爲第2個霍光。這個時候越王感覺到自己遇到了瓶頸,他唯一能拿得出手的牌就是他的老子。可他的腦子真的能夠憑藉一己之力把他送上四君之位嗎?這個時候手底下一位謀士說:“有消息說皇嗣曾經卻皇后的駕前哭訴,如果皇后支持皇嗣,對我們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越王說:“不要緊,母親從來不干預朝政,相信在這件事情上應該不會有很鮮明的態度,就算是他支持皇嗣又能如何呢?真正關鍵的是陛下的態度。”對方說:“對於你來說,支持的人自然是越多越好。”

成了舉人之後,苗山風繼續備考,希望可以在來年春闈的時候一舉考中進士。就在這個時候,李世勣將軍的一位本家,早年間曾經與苗山風有過一些交往,聽說苗山峰考中了舉人之後,他就請一位算命先生算了苗山風與自己一位女兒的八字。那位算命先生捋着鬍鬚說:“這可以說是天偶佳成。”這位仁兄高興的手舞足蹈,委託一位親戚來到我家簡單說明了來意,父親說:“所以說婚姻大事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歸根結底還是要他們過日子,我希望等我兒春闈過後,再做定奪。”對方說:“這麼做自然是極爲妥當的,不過請你再考慮一下,如果在春闈過後即刻澄清,豈不是雙喜臨門?”父親說:“雙喜臨門故然是好的,但這種事情我也不好獨斷。”

不知不覺已經是隆冬時節了,苗山風因爲備考從不見人。沒想到這一天,那位仁兄竟然帶着自己的女兒來到了我家門上,說:“只需要令郎半個時辰的時光,若是他不滿意,我馬上帶自己的女兒走,絕無怨言。”父親一看對方如此虔誠,實在不好拒絕就去跟苗山風商量這件事情,苗山風說:“眼下我只想着備考,其他的事情麻煩你幫我推掉。”父親說:“要是能推掉,我也就不來麻煩你了。”無奈之下,苗山風只好見了那個女子。二人一見面半晌沒有說話,父親問道:“你放心吧!我一定帶你好好的把這件事回絕掉。”苗山風說:“人我已經見了,要是再把人家回絕掉,回去之後叫她怎麼做人呢?”父親說:“你的意思是把這件事情答應下來?”苗山風閉口不言,父親領會了其中的用意,如此這般一說,那人竟然將女兒留在了我家,自己一個人回去了。母親於是將李氏拉到一邊說:“令尊這是什麼情況?”

李氏說:“母親本是青樓女子,後來與父親好了,就在我家附近買下了一座宅院,這件事本來無人知道,卻不知是何緣故,最近傳到了父親正室的耳朵裡,爲了能夠讓正室安心,父親賣掉了,原本送給我母親的宅院,無奈之下母親只好剃髮出家,我本來也要出家的,父親非常的羞愧,不忍我出家爲尼,就緊急張羅了這一樁婚事,如果我沒有被相中的話,我也會落髮爲尼。”一聽這話,母親嘆口氣說:“父母作孽,連累兒女。”你是自知身份卑微,所以總是搶着幹活。對於她的經歷,母親非常的同情,將她視如己出。沒過一段時間李氏就適應了在我家的生活。這一日黃昏,有一個人騎着一匹馬,走着走着,突然一頭從馬上栽了下來,兩眼一翻就暈了過去。碰巧父親路過就把他揹回了家,母親和苗宜家幫忙照顧,等他醒來之後,才發現他是兩年前高中進士的高士衡。

因爲這個人長得非常的體面,舉止也非常的有禮。談吐也合乎規矩,母親一時間喜愛的不得了。這一天苗宜家來到母親面前,說:“母親,能不能勞駕你幫我個忙,問一位這位高士衡高先生家中有沒有妻室。”母親當然明白其中的用意,就說:“女大不中留,留來留去留成仇。看來我留你在家太久了。”嘴上雖然這麼說,她還是去問了。對方說:“高堂在世,家中並無妻室。”又是一個月光明媚的夜晚,雖然天氣很冷,當事人的心中卻感到格外的溫暖。在事情沒有挑明之前,二人還是可以往來的。而此時母親已經委託媒婆去高士衡家裡說親了,出人意料的是對方竟然答應的非常的爽快,高士衡的父親很快來到了我家。與苗懷仁一番推杯換盞之後,竟然越談越投機。

假如來年苗山風高中的話,一家之中就要三喜臨門了。對於這件事,我的反應同樣非常的冷淡。與很多人不同,我對於自己密切相關的事情沒有很大的興趣。對於距離自己非常遙遠的事情,卻興致勃勃。因爲我活在世上大多數時間都很不容易,談論那些與自己密切相關的話題,往往會非常的鬧心,於是越是談論距離自己非常遙遠的話題,就越能夠緩解我身上的壓力。不知不覺冬至就要快到了,在這之前已經下了好幾場大雪,雪積的非常厚。皇上高興的說:“正所謂瑞雪兆豐年,看來來年一定會有個好收成。”房喬說:“我聽欽天監的人說明年一些地方會發生水災,我已經派人着手進行準備了,只要發生災情,我們一定會在第一時間進行賑濟,保證不會讓一戶人家因爲災情而吃不上飯,穿不了衣。”一聽這話,皇上笑着說:“有你的這番話,朕安心多了。”房喬說:“災情只會在局部發生,大多數地方還是會豐收的。”皇上說:“如此算是不幸當中的萬幸了。”

臘八時節,宮裡舉行臘八宴。寺廟和道觀以及藥鋪都在施捨臘八粥,一時間非常的熱鬧。清早文武大臣聚集在皇宮,一邊喝着臘八粥,一邊欣賞着專門爲臘八而準備的歌舞。皇上有些得意的說:“仰仗諸公之力,讓天下百姓無有凍餒之苦,但願天下人謀生不難,但願大家都能夠活得體面。”魏徵說:“天下之大,人口之多,恐怕未必如陛下所說的那樣沒有凍餒之苦。”此言一出,長孫無忌一臉不悅,皇上卻似乎並不介意說:“是啊!朕身在九重,想要看到百姓實際的生活屬實不易,百官就是朕的耳目,希望你們都能夠忠於職守,不要矇蔽聖聽。”魏徵說:“雖然臣下屢屢請求,陛下還是堅持不去封禪,這一點一定會爲後世人們所傳頌。功成而不居,這纔是聖人。功成而大肆宣揚,只能算是梟雄,不能算是聖人。”

第84回蕭皇后淒涼返京兆楊政道服官入大內第30回築臺求雨祈福避災反躬罪己噩夢不止327褚遂良請緩封皇子侯君集怨憤生異心114政事堂廷臣議孝道 飛鳥城賓主爭禮儀178立春日舉行籍田禮 豔陽天等待良人歸250房玄齡上書請旨意孫思邈妙手難回春365服仙藥導致泰山崩定年號話說貞觀盡134慕容伏允聯絡高昌 南泉上人慾破迷障113慈父知禮爲女消業 罪官起復算計功名364唐皇上陳疾加新病孫思邈難治虛妄人174頡利可汗身染重病 大唐天子憂心而傷297國子監名儒行講論華清池上諭訪大德137長孫無忌耕耘東宮 尉遲敬德御前獻醜200高昌新中藏壯志大比丘南下散妖言第二回竇夫人飲恨去西遊 李玄霸飛錘致橫禍第99回一心護主李綱病故修建新宮戴胄請止第68回苗山幽自詡登徒子顏師古寫就王會圖322真朱可汗尚唐公主契苾何力返回長安160福報護佑上師脫險 聖德日隆不納奸財111龍波失禮刑場滴血 賢妻助夫度過心劫107哀山幽人前失體面 俏龍波掌摑濟平衡111龍波失禮刑場滴血 賢妻助夫度過心劫332鑄爐造鼎偷馬盜牛歡喜樂童刺殺李泰第八回秦府開張良禽入慕 懷恨娶親引火燒身303李元景再謀封禪事祿東贊奉命請婚期241孫思邈烹茶待來客袁天罡彈指話文王104棄急計決議緩吞併 止逐兔華夷共明王158開宗派終是一場空 結因緣禍福由天算164苗山幽因故去嫌疑 房玄齡尚書請致仕262蕭玉蓉孝心致險境苗山幽唸佛禱平安第28回李玄霸延嗣續香火封德彝事敗奔西天第75回大唐故主威服遠人異域酋長拜舞君上234皇后患病閒暇時光藥王進宮參詳病理353薛萬徹奉命擊高麗苗山風隨駕遊新宮231知天命甘心受死難行篡逆揮刀弒君王第70回去漠南虎口脫危險到年底諸事盡繁忙224何刀兒服役陽關外苗山幽再入吐谷渾303李元景再謀封禪事祿東贊奉命請婚期第十一回劉武周北上歸胡虜房玄齡設卦解迷局131姚思廉請止新出行 苗山幽誤入拜女教329舊功臣圖畫凌煙閣齊王佑親佞生反心321宇文士及疑是小人慕容幽蘭覓揮鞭自持198同門兄弟對酒談心異域主僕仰望日月239番邦監國提前卸任河源郡王遣子來唐118道士鄉儒學難推進 芳華亭佛法在此身219高甑生獲罪赴邊境李衛公閉門安住家320拒忠言皇上又自慚委良吏孝恪巧扶御第33回弘文館學士治經典社稷壇天子祈豐年188生死局使節又往矣 悲喜事可汗顯威風351段志充請上禪大位苗山幽聽琴解心聲241孫思邈烹茶待來客袁天罡彈指話文王310唐尚書奉旨誅宣王李承乾謀殺於詹事第十五回王世充客舍遭橫禍李建成奇謀定山東220大勳貴關門做居士浮浪子當街被人毆第十八回李世民諫言遷都事觀音婢淚語釋上疑344白巖城下將士受阻安市牆頭高麗揚威285三國合謀共伐焉耆一陽初升敬答太清第57回苗山幽提刀赴邊塞白肥兒酒後論功名329舊功臣圖畫凌煙閣齊王佑親佞生反心第22回尉遲恭諫言行特赦李世民寬宏得良臣189段志玄領兵出西域 天柱王奇計襲涼州233賢居士佳節飲寡酒張鄉紳良辰解憂愁205魏夫子御前論周齊苗山幽樹下說佛法235高士廉後飲屠蘇酒孫思邈熬製雪香丸305侯君集藏寶觸刑律張玄素數與皇嗣爭359李君羨緣喪親命太史令深言後來人第26回太上皇深宮辭舊歲趙德言草原逞奸才260魏王泰驕橫誣羣臣今皇上言法不多變239番邦監國提前卸任河源郡王遣子來唐182李淳風驚聞壞消息 孫思邈營救老相識363郭孝恪輕敵死賊手金春秋請旨改服章243老相公故作閒散狀大居士騎驢隴上游252長孫後死薦房玄齡李承乾設計魏王泰217契苾何力顧全大局臨洮縣主下嫁將軍第41回螻蟻命莫有治世心無用人何談慷慨志219高甑生獲罪赴邊境李衛公閉門安住家第82回在朝堂蹉跎如火煎立宮門度日似風起253昔謀主復爲左僕射苗山幽受封金刀郎285三國合謀共伐焉耆一陽初升敬答太清201衆羌人殺死孔長秀老聖人算計房玄齡第39回長孫無忌順時去位皇上悔過怒吃蝗蟲281山獠反叛殘殺刺史官軍出動擊破賊軍119服幻藥誤入博泰谷 計無常困在深水宮297國子監名儒行講論華清池上諭訪大德302陳倉縣尉杖殺魯寧櫟陽縣丞請止遊獵第65回杜如晦上書改軍制房玄齡避禍請去職285三國合謀共伐焉耆一陽初升敬答太清323蓋蘇文手刃其王武李世民岐陽宴舊臣293京兆小民不孝獲罪弘化公主遠嫁西垂239番邦監國提前卸任河源郡王遣子來唐275溫彥博六月死憂國柳御史連夜彈罪王第33回弘文館學士治經典社稷壇天子祈豐年第七回隋煬帝英雄至窮途 唐國公順勢登大寶第31回崔判官陰間解主憂尉遲恭街頭動肝火295傅令公銳意破正門西胡虜南北分兩門179張士貴領兵平獠亂 安四娘改嫁引風波111龍波失禮刑場滴血 賢妻助夫度過心劫135張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舉國請內附239番邦監國提前卸任河源郡王遣子來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