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魏夫子依禮規天子 溫令公舉酒解君憂

面對撲面而來的毒液,我下意識的將腦袋偏了過去一股毒液潑在了我身後雜草之上。毒蛇眼看沒有將我弄死,怎肯善罷甘休?於是再接再厲,又一次瞄準又一次潑毒。我又一次躲了過去,凡是被毒液潑到的雜草都立刻化爲了灰燼。這毒蛇果然非常的執着,似乎非要將我置於死地而後快,在手忙腳亂之際,不知怎麼的,我的手裡突然多了一條鞭子,於是胡亂揮舞一通。毒蛇竟然被擊中暈了過去,看到此情此景,我立刻用鞭子勒住了毒蛇的脖子,然後雙臂發力。沒一會兒毒蛇就醒了,只見嘴裡不停的有毒液流出來且不斷的擺動軀體。我咬着牙瞪圓了雙眼,嘴裡說:“混賬東西,你還想要傷了老子的性命,受死吧!記住明年的今天就是你的週年。”眼看毒蛇漸漸的沒有了力氣,就在他斷氣的一剎那,我突然感到雙臂一陣痠疼。突然我的一隻手好像碰到了一個骷髏,抓到眼前一瞧,果然是一個骷髏。

看上去似乎已經有些年頭了,我仔細的端詳着那一個骷髏。越想心裡越覺得不安,於是繼續用雙手在雜草當中尋找了一番。果然從裡邊找到了一封書信,根據書寫的內容可以判斷這封信應該是寫於魏文帝在位的第3年,裡面是介紹一位姓孫的女王前去一週進行交流。於是我嘆口氣說:“想必這就是那位孫女王的遺骨了。”心想人生一世草生一秋,本指望能夠去一週有所精進,沒想到卻橫死在這荒郊野外。越想越替這位女王感到悲哀,突然又因爲這女王姓孫又讓我覺得這個人似乎又與孫珍妮有一定的關聯。不過又想了一會,又覺得這不過是巧合而已。於是把那封書信和那條鞭子裝到了自己的袖子裡,然後說:“天哪,我該怎麼做才能上去呢?”不一會兒我就從裡面摸出了一件硬物,然後就有硬物開始修臺階。本以爲猴年馬月才能夠出去,沒想到不過三天時間我已經爬了出來。按道理來說,人只要餓一天,渾身就已經沒有力氣了,而我能夠堅持三天爬出天窖也算是創造了奇蹟。

那個時候已經是夜裡了,望着滿天的星辰,我感慨萬千。感慨了,沒多一會兒就已經餓暈了過去,等到我再次醒來的時候。發現我正躺在一條草蓆之上,不遠處有一個老婦人正在那裡燒火。我努力坐起來說:“老人家,這是什麼地方?是你救了我的命嗎?”這個時候老婦人的臉上浮現出燦爛的笑容,說:“不是我救了你,還能是誰救了你呢?不過你把我稱作是老人家,實在是太過分了。”我說:“你看上去確實很老啊!”聞聽此言,老婦人更是怒火萬丈,瞪圓了雙眼說:“你敢對我如此無禮,難道你沒有考慮過後果嗎?”我說:“我稱呼你爲老人家是出於對你的尊重,爲什麼你反而不高興呢?難道你希望我稱呼你爲小丫頭片子嗎?”這個時候老夫人突然很威嚴的走到我跟前,擡手就往我的臉上甩了一截耳光,然後惡狠狠的說:“你可以叫我女王。”

這個時候我忽然又想起了天窖裡得到的鞭子和書信,難不成這就是書信裡所提到的那個孫女王。正在心裡感到疑惑之際,對方一把抓住我的脖領子說:“快叫我女王,否則我讓你好看。”我露出了狡黠的笑容,用顫抖的聲音說:“從漢高帝開始朝廷就有了這樣的規矩,非功臣不侯,非宗室不王。你在荒郊野外自稱女王,如此行,僭越之時就不怕官府來找你的麻煩嗎?”對方說:“那你不用叫我女王了,叫我主人總沒有問題吧!”我說:“老人家,天下之大,男人之多。我不配在這裡服侍你,你先保重,我告辭了。”等我站起來之後,突然發現頭暈的厲害,才知道自己仍舊非常的虛弱,不宜到處走動。對方冷笑着說:“人生在世有兩種東西,沒有辦法逃避,一個是命,一個是義。你出現在這裡,又被我撞見,且沒有辦法逃脫出我的掌心。遇到我是你的命,我對你有救命之恩,而你拒絕報答,你就是無義之人。”

眼看我已經成了甕中之鱉只好聽天由命,很多次我想過自盡,以保全自己的尊嚴。然而這世上真正能夠走上絕路尋無常的人到底還是極少數。而我卻屬於庸庸碌碌的大多數,每天揹着老夫人百般捉弄,直到有一天他從我的袖子裡看到了那條辮子和裡邊的書信。她大吃一驚,說:“這些東西到底是哪裡來的?”我把這些東西的來歷說了,她一把將我推開,撲在地上嚎啕大哭。我看着她在那裡哭心情非常的複雜,這老婦人的哭聲如同奔騰之江河泥沙俱下。如同幽靈一般即便是鬼神都會感到恐懼。這個時候他突然用極爲惡毒的眼神望着我,用沙啞的聲調對我說:“你一定是在胡說八道,一定是你害死了孫女王。”

一聽這話我也大吃一驚,趕緊說:“請問這位孫女王姓甚名誰?何方人士?”這老婦人說:“這位孫女王家族來自遙遠的北國,先人逐水草而居,以放牧爲生。後來北方發生了百年不遇的雪災,不得已來到了南方謀生。”我說:“這位孫女王應該是出身高門吧!”老婦人說:“她的先人原本姓長孫,後來她的曾祖父獲罪,一家老小都受到了牽連,男的被貶爲奴,女的被賣到了,風塵之地。在風塵之地大多數婦人不過是供人玩樂的尤物而已,唯獨她另闢蹊徑鑽研管教之術,久而久之竟然學有所成。爲了能夠技藝方面更加精進,她遍訪名師當時她的名聲越來越大,後來不知道怎麼回事再也沒有聽到關於她的任何音訊。”我說:“你對她的事情如此熟悉,想必你也是她的同道吧!”老婦人點點頭說:“她活的時候我們只是同行,她死了之後我們算是同道了。”我說:“爲什麼她的生死會讓你對她的評價有這樣的變化呢?”

老婦人說:“好了,不必說這件事了,你現在告訴我,現在是大魏的哪一年?”一聽這話我感到非常的疑惑說:“不知道你說的大魏是哪個大魏?是曹丕建立的大魏,還是之後拓跋圭建立的大魏。”老婦人不耐煩的說:“你這廝好生無禮,竟敢如此戲耍於我,你知不知道如此行事會讓你有很大的麻煩。”又是一個明月夜,我爲了能夠自保,爲了能夠擺脫這個老婦人的魔掌。我刻意把這老婦人騙到了一灘水的跟前,讓她仔細的端詳一下自己的鬼樣子。果然,她被嚇了一大跳,她絕對不能接受自己的衰老,卻又無可奈何,於是衝着那一灘水大吼大叫。發了足足4個時辰的瘋,終於因爲幾乎耗盡體內的元氣而昏倒。我嘆了一口氣說:“老人家告辭了,多謝你的救命之恩,但我不甘心做你的玩物。”

只管往前走,卻不知道該往何處去。憑藉道路上一直有人接濟,竟然一口氣來到了益州。因爲已經太平了一段時間,所以這裡看起來已經頗有一點繁華的跡象了。面對像我這樣一個外鄉人當地人都顯得非常客氣,因爲沒有熟人,我只好按照那一封書信的描述去尋找自己的同好,以求得他們的幫助。這一天我來到了一個茶館之中,正坐在那裡,一邊品茶,一邊把玩着那一封書信,那條鞭子就放在了茶几之上。不知道什麼時候有人開始注意到我,然後就有一位童子過來說:“這位客官,樓上有一位夫人請你上去。”我說:“我在本地並沒有熟人,她爲什麼要請我上去呢?”我也大概能猜到對方請我上去的理由,只是我還有一些顧慮。萬一要是對方對我有了歹意,而我又被他們所控制,屆時我將毫無還手之力,到時候會出何等意外就難以預料了。

儘管心裡這樣想,還是壓抑不住內心的衝動和好奇,竟然跟着童子上了2樓。童子把我帶到門口飄然而去。門只是虛掩着,我卻不敢推門進去。站在門口陷入了沉思,就在這個時候,有一個人在我身旁路過,他用極爲詭異的眼神看着我。我心裡一害怕就推門進去了,這要轉身關門的時候有一隻手搭在了我的肩上,然後把我轉了過來,我看到了一雙極具有威嚴的眼神,她沒有說話,我就已經嚇得渾身發抖。她說:“我已經看到了你,你落魄的像是一條喪家狗,而我經常善心大發收養各種流浪的貓狗,你若是跪在我的面前,從今往後你就有了主人。孔子曾經說過,士不可一日無君。我就是你的君,我們之間的關係如同父子。”一聽這話我心裡覺得非常的彆扭,她卻一臉得意的看着我,用手捏着我的下巴說:“來,兒子給老爹樂一個。”就在這個時候,外邊響起一聲驚雷,這人一受驚手裡的鞭子竟然掉到了地上。

聽說房喬派馬周送奏本於御前,結果回來傳旨的卻是一位內侍。傳回來的是長孫無忌、溫彥博、魏徵在一起商量的記錄。於是房喬召集大家在政事堂又一次開會。這個時候,戴胄也應邀出席,房喬說:“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真到了打仗的時候,你這位戶部尚書是非常重要的。”戴胄笑着說:“如今民間之所以能夠看到一些繁榮的跡象,是因爲朝廷想盡辦法減輕百姓的負擔。要是朝廷稍將負擔加重,民間將會是另外一番景象,更何況今年河南河北之地發生了大洪水,朝廷需要安排物資進行政績這件事情刻不容緩。大災之年,再動刀兵,這可是大大的凶事。希望諸位能夠慎重考慮,如果仗非打不可,如果不在乎百姓疾苦,我可以想辦法弄出錢來,大家真的忍心這麼做嗎?”

侯君集頗不以爲然說:“你想着河南河北的災民。難道那些不斷被洗劫,被擄掠的邊民不是我大唐的百姓嗎?難道朝廷應該忽視他們的死活嗎?”戴胄說:“侯尚書一片愛民之心,我非常欽佩,我也不是主張對於吐谷渾種種劣跡熟視無睹,任由他們在邊界肆虐。但我覺得只要守衛在邊關的將士盡到自己的職責,邊民就應該是得到保護的,要不然他們守在那裡做什麼呢?”侯君集說:“要是對方以傷害百姓作爲誘餌將守軍調離防區,他們就可以輕易的攻破我大唐的關隘,深入內地,如入無人之境。”戴胄說:“侯尚書也是帶兵之人,難道閣下真覺得守軍就應該死守在一個地方嗎?既然他們經常來洗劫擄掠邊民,爲什麼我們不能派兵搶先一步迎接他們,爲什麼不在他們部隊經過的地方設伏打擊他們呢?”一聽這話,侯君集面露難受,而此時李井卻感到非常的歡喜,說:“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既然他們能夠跑到大唐境內洗劫擄掠邊民,爲什麼我們不能派兵過去襲擾他們呢?”

許多事情只要換一個思路,就會是另外一種結局。房喬嘆口氣說:“戴尚書不但善於理財,甚至懂得軍務,這樣吧!就以兵部的名義發一封信給他們,由侯君集將軍親自起草,告訴他們大唐的軍隊怎麼可以坐等着敵人來進攻,朝廷特許他們主動出擊。要告訴他們,打仗最根本的就是要殺傷敵方將士,就是要搶劫財物擄掠人口,如果大唐殺傷敵方的將士少於對方,如果大唐搶來的財物比人家少,擄掠的人口也比人家少,這樣的將軍就自請去職,換一個能夠讓敵人感到恐懼的人來做將軍。”一聽這話,侯君集頓時來了精神,回到家裡提筆就寫,沒有花費很長時間便一氣呵成。這封信被送到邊關之後,將士們個個感到汗顏。沒過多久,他們又回過味兒來了,一位將軍說:“話雖然這麼說,可關軍畢竟是王者之師,也可以幹這種洗劫財物擄掠人口的勾當嗎?”

他們將自己的想法寫成書信寄到中樞,侯君集馬上寫好回信寄了過去,在回信當中,他把邊關的將士打罵一頓,說:“滿嘴仁義道德,難道你們想做宋襄公嗎?要是再讓朝廷聽到百姓被擄掠,財物被洗劫,而你不去無動於衷,朝廷必定會斬殺降臨,以振軍威。”有了這樣的指示,邊關的將士們再無顧慮可言,很快關軍就憑藉精良的裝備,竟然將原本擄去的人口搶去的財物加倍的搶了回來,消息報到朝廷之後,房喬笑着說:“邊關的將士沒有讓我失望,在被欺負與欺負人之間做一個選擇,大唐絕不能被欺負。”侯君集說:“如此下去吐谷渾一定會報復的。”房喬說:“這難道不是侯將軍希望的嗎?”

一聽這話,侯君集摩拳擦掌,說:“我們大唐的將士都盼着這一天,希望可以在戰場上建立不朽之功名。”不久之後,房喬等人處置吐谷渾的做法傳到了九成宮,皇上說:“留守在長安的人沒有讓朕失望。”長孫無忌說:“陛下,你可還記得當年御史大夫蕭瑀與彈劾李靖的罪狀嗎?今天房先生他們的做法與李靖將軍當年的做法別無二致,臣以爲在言語上的訓誡至少是必要的。”皇上說:“我們要體諒房先生他們的難處,想要討伐吐谷渾,沒有足夠的軍械和錢糧,正所謂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儘管長孫無忌仍然堅持自己的看法,卻沒有跟皇上進行爭執,他把這件事情設法告訴了魏徵,希望魏徵能夠跳出來與皇上爭。沒想到魏徵笑着說:“當年我輔佐建成的時候一再請求建成設法害了陛下,與此同時房先生也在設法除掉建成和元吉,如今我們二人的想法又一次殊途同歸,不愧是師出同門之人,到底心有靈犀。”

對於這種說法,長孫無忌自然十分的不屑,說:“魏夫子一向以道德君子自居,爲何此時卻爲擄掠人口搶劫財物的勾當叫好呢?”魏徵說:“我早就說過,對夷狄一味行懷柔之策,終究會有一天以敵逐漸做大而吞併神州,五胡亂華就是前車之鑑。長孫太尉如此的樂意與胡虜講所謂仁義道德,請問當年胡虜的鐵蹄踐踏華夏大地的時候,他們可曾與你講過仁義道德?”一聽這話長孫無忌,這是氣不打一處來,因爲長孫無忌本人的祖上就是來自北方,於是氣轟轟的說:“大唐之民不只有華夏,還有北方夷狄之民。當今陛下乃是天可汗,並非獨愛華夏一脈。魏夫子如此言語若是傳揚出去,必定讓北方人心浮動。”魏徵說:“唐朝上知天子下至百官,所食所用都是來自華夏之民繳納的稅賦。北方的夷狄之民,只是名義上歸順了大唐,實際上他們不必繳納賦稅。遇到天災還能得到來自朝廷的接濟。”

對於魏徵和長孫無忌之間的爭執,皇上不置可否,但是他選擇支持房喬的做法,讓長孫無忌感到非常的失落。於是皇上將他叫到御前,說:“朕與明公,名義上是君臣,實際上是知己,朕的用心你應該是知道的。你有一個好妹妹嫁給了朕,陣打算把長樂公主嫁到你們長孫家。”一聽這話長孫無忌一下子不知道該怎麼好了,因爲長樂公主是皇上最疼愛的女兒,此人性格和順長相甜美,頗有其母長孫皇后的影子,於是說:“不知道陛下相中了我們家的哪個孩子?”皇上說:“朕覺得長孫衝很不錯。”話音未落,皇上就要躲在屏風後面的長樂公主叫了出來,笑着說:“孩子給你的公爹行個禮吧!”一看這情形,長孫無忌趕緊說:“陛下,這個萬萬使不得,她是公主金枝玉葉,讓她心裡不是折殺微臣嗎?”

皇上說:“給旁人行禮固然不妥,你自然是不一樣的,長樂公主嫁過去之後朕無論怎麼樣也不能讓他與自己的親舅舅平輩相處,皇后都是你的妹妹,若是跟你平輩相處如何與皇后相處呢?”這樣的機遇讓長孫無忌非常的感動,皇上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兒子長大了會留在家裡傳承香火,女兒長大了,盡數歸了別人。這個女兒朕頗爲得意,希望你能夠善待她。”長孫無忌說:“陛下,如果她與衝兒合得來的話,我又怎麼會去爲難她呢?”就在這個時候,躲在屏風後面的長孫衝也被叫了出來。他與長樂公主齊齊跪倒在長孫無忌的面前,長孫無忌趕緊說:“快起來吧!孩子,往後咱們長孫家要好好的守護李家的社稷。”隨之皇上就傳令有司,準備嫁妝。結果越準備越多,以至於超出永嘉長公主出嫁時的嫁妝數倍之多。

知道這個消息之後,魏徵來到了御前,說:“臣此番來有兩層意思,一是恭喜陛下爲長樂公主找到了一個好的歸宿。二是提醒陛下爲長樂公主準備的嫁妝不可以超過永嘉長公主。”皇上說:“朕知道爲屋子裡的道理永遠有很多,這次又是準備了什麼樣的道理來教導朕呢?”魏徵說:“皇上疼愛自己的女兒,這無可厚非,那就請皇上想一想太上皇也疼愛自己的女兒,如果皇上給長樂公主準備的嫁妝超出永嘉長公主數倍之多,太上皇知道這個消息會作何想呢?”一聽這話,皇上一下子不知道該怎麼說了,只感覺自己的腦袋裡嗡嗡作響。皇上說:“以你之見該怎麼辦呢?”魏徵說:“疼愛自己女兒的辦法有很多,陛下何必在嫁妝上與太上皇爭個高下呢?”儘管皇上不高興,但也知道自己做的可能的確有一點過分。魏徵走了之後,溫彥博走了進來。皇上說:“心情不好,內侍快拿酒來,朕要與溫令公好好喝幾杯。”

176查命案偶然失舊部 爭功勞記殺老將軍322真朱可汗尚唐公主契苾何力返回長安224何刀兒服役陽關外苗山幽再入吐谷渾193新宮落成顯主孝心上皇染疾不能入住310唐尚書奉旨誅宣王李承乾謀殺於詹事第85回御史大夫彈劾李靖入值門下擬改衣服第26回太上皇深宮辭舊歲趙德言草原逞奸才349蕭相公忤旨不出家高士廉病重謝塵世108魏夫子乞旨清污穢 房相公下問解民情第34回魏夫子諫止伐嶺南太上皇率藩繁多讓161奔窮途無情在牢獄 尋活水造夢出藩籬216李道彥縱兵逞兇頑薛萬鈞貪功亂胡漢246狂宮人侍寵忘遠近賢魏王無力挽敗局275溫彥博六月死憂國柳御史連夜彈罪王237魏夫子不幸患眼疾張大夫奉命知相州169利益衆生魔窟傳法 意氣用事謀害高僧298黨仁弘羅竇擊反獠流鬼國遣使朝天子第十二回劉文靜行年犯災星竇建德英雄至末路第十七回魏夫子獻計宜秋宮觀音婢生子承乾殿第76回李世民即位天可汗杜如晦死薦李衛公第64回貞觀皇上四請賓王李靖將軍狼山之會第43回智顯受封法雅奪號聖德彰顯上皇蒙羞293京兆小民不孝獲罪弘化公主遠嫁西垂318李建成追復儲君號房玄齡請旨禁自殘302陳倉縣尉杖殺魯寧櫟陽縣丞請止遊獵202揮舞霜刀清理羌寇掃除積雪以誠祀天第十八回李世民諫言遷都事觀音婢淚語釋上疑264政事堂廷臣論兵制幻雪亭方士說吉凶229無常橫死小龜壽盡大道流行心何能依219高甑生獲罪赴邊境李衛公閉門安住家190李衛公白髮領三軍 隋外孫上書乞歸順329舊功臣圖畫凌煙閣齊王佑親佞生反心第21回觀音婢豪言激將士魏夫子自嘆命難違143浪人入廟風塵相隨 學士登科舉家慶賀155往來書信觸犯禁忌 進出監獄赦免賢人185大法師寂靜坐檯上 蕭玉蓉隻身遊敦煌第91回覽聖蹟更知三教語見衆生皆是平凡人349蕭相公忤旨不出家高士廉病重謝塵世218宗室姻親出鎮北門西域浪子夢迴長安278趙元楷媚上苦斯民堯君素歲寒知寸心177苗山幽遭遇雪上霜 李淳風解說風裡浪192大唐皇帝演說古事慕容伏允再襲擾涼州229無常橫死小龜壽盡大道流行心何能依318李建成追復儲君號房玄齡請旨禁自殘第30回築臺求雨祈福避災反躬罪己噩夢不止364唐皇上陳疾加新病孫思邈難治虛妄人112衆奴兒爲主報冤仇 老泰山上門見賢婿260魏王泰驕橫誣羣臣今皇上言法不多變第九回中原大地一片紛擾 北方胡天換代改朝195深宮裡帝后起爭執在御前羣臣論大禮165居士沉浸水墨世界 浪子執着宜假嗣續第四回新婚夫婦琴瑟和鳴 天命所致潛龍出水315十二月鸞駕會京師初八日宰相問小事第78回訪煙花意外入魔窟舞橫刀奉命除奸嗯304十一月天子祀南郊丙子日太常擬大禮175徐嘉尚獻上言事疏 李衛公出任黜置使132魏夫子依禮規天子 溫令公舉酒解君憂186傳佛法因故減苦役 習道經意外開岔支136議縱橫孤立吐谷渾 奔所往朝覲女王谷102爲守社稷分封皇親 宗室立功平息夷亂第75回大唐故主威服遠人異域酋長拜舞君上171吃湯餅士民皆歡喜 備年關君臣相語難331破國賊敕書降封賞喜漢王相約鬥甲兵145李淳風製作渾天儀 苗山幽智救童女王第47回明彰己德調和陰陽暗記恩仇蕩除塵垢299閻立德修造襄城宮鞠文泰憂死清涼殿228遇盧生大談養生術盼方士多言命早夭308房玄齡隨駕幸洛陽李淳風問道在青院164苗山幽因故去嫌疑 房玄齡尚書請致仕103魏夫子御前陳心跡 隋烈士英魂還故鄉198同門兄弟對酒談心異域主僕仰望日月201衆羌人殺死孔長秀老聖人算計房玄齡111龍波失禮刑場滴血 賢妻助夫度過心劫第97回鞠文泰遊歷東西市李世民獻俘大安宮第53回南山寺驅逐苗山幽太上皇夢遊兩儀殿253昔謀主復爲左僕射苗山幽受封金刀郎285三國合謀共伐焉耆一陽初升敬答太清352李世民著書成帝範中書令病重謝紅塵291李元嬰上封爵滕王楊師道官拜中書令175徐嘉尚獻上言事疏 李衛公出任黜置使154苗山幽行情日漸壞 藍毘尼遠路初登程173困鳴沙斷炊連三日 問解脫多數迷一生243老相公故作閒散狀大居士騎驢隴上游172彌勒院推舉新住持 甘露殿上書諫天子262蕭玉蓉孝心致險境苗山幽唸佛禱平安191棄宗弄贊遣使入貢 大唐制史前往撫之255白肥兒對峙長公主田有釧拜會蕭玉蓉274上歡喜羣臣請封禪下憂心魏徵有諫言112衆奴兒爲主報冤仇 老泰山上門見賢婿176查命案偶然失舊部 爭功勞記殺老將軍141曬伏節天上瑤池會 秋分日對月祈蒼生第36回顯德殿良臣論吉凶保育房比丘說善惡第82回在朝堂蹉跎如火煎立宮門度日似風起第64回貞觀皇上四請賓王李靖將軍狼山之會328尉遲敬德表乞骸骨慕容幽蘭跪拜焚香218宗室姻親出鎮北門西域浪子夢迴長安139慶善宮演奏慶善樂 歡喜人寫就歡喜文120別蜀地還回長安去 過林邑又到新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