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劉文靜行年犯災星竇建德英雄至末路

當房喬擲出銅錢之後,迅速的把銅錢收了起來。衆人不解,房喬說:“盛極而衰、四季輪迴、自古如此。此番我們回到長安以後,有一個劫數在等待着我們,如果真的像卦象顯示的那樣,我們可能會損失一位非常重要的謀士。”此言一出,衆人目瞪口呆,長孫無忌立刻說:“何故說出這樣的不祥之語?”語氣之中透着對房喬的不滿,房喬說:“世人都把喜鵲當做是非常吉祥的鳥,而痛恨烏鴉,把烏鴉視作是不祥之物。其實這種看法大錯特錯,喜訊早一點知道和晚一點知道,並沒有什麼分別。而噩耗早一點知道和晚一點知道結局就會大不相同,如果我們這個回事先有所體察,回到長安之後事事謹慎,或許就能夠安然的度過此劫。若是聽不得不祥之言,那又與死在江都的前朝太上皇有什麼分別呢?”一聽這話,長孫無忌不在言語,大家散去之後,世民把房喬留了下來,說:“你似乎沒有把話說完。”

房喬點點頭,世民說:“你所說的有可能折損的那位謀士,是不是劉文靜?”房喬說:“聖明莫過殿下,劉文靜鋒芒外露、性情急躁,很難保證不會引火燒身。”世民說:“皇上是非常聖明的,劉文靜的性情他是知道的。”房喬說:“劉文靜有可能因爲鋒芒外露,性情急躁而給自己招呼,只是表面上如此而已。此番殿下立下大功,更讓殿下在長安百姓的心中如同日月一般,所以這一次回去兇險萬分,皇上很可能找個什麼理由來殺一殺殿下的驕氣,與此同時,建成也會利用這個機會來壓制殿下,再加上劉文靜一直不服氣裴寂,而裴寂又是個小肚雞腸的人,此三人聯手,劉文靜想要逃過這一劫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殿下一定要勸劉文靜這一番回去之後務必謹言慎行,夾着尾巴做人。”世民嘆口氣說:“做到這一點太難了。”房喬說:“那也要盡力而爲,能夠保住秦府的一位智囊,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

大軍班師之後,長安城又一次萬人空巷。世民所經之處,子民爲之沸騰不已。來到皇宮交回虎符,皇上說:“作爲將軍,一路上辛苦了,你們取回去,晚上來宮中飲宴,朕要爲你們接風洗塵。”衆人退出之後,世民被留了下來,皇上顯得很高興,說:“上天是如此的厚愛朕,所以把你賜給朕做兒子,有你在大唐一定能夠蕩清寰宇。”世民說:“此番能夠成功,完全是依仗皇上的鴻福和大哥在後勤補給上的有力支持。”世民走後,皇上又一次陷入了持久的沉默。晚上的慶功宴非常的熱鬧,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皇上已經喝到微醺,他舉着酒杯動情的說:“在二郎出師之前,朝中的大臣紛紛勸朕遷都,讓朕放棄關中,只有二郎請命出征,替朕掃平了北方的禍患,朕心甚爲,由此如此大堂的基業一定能夠興盛。”正所謂言者無心,聽者有意。這樣的話,聽到建成和元吉的耳朵裡,都覺得皇上這是意有所指。

經歷了這一戰,形式變得對大唐越來越有利了。徐世勣終於領着重兵投奔大唐,皇上龍顏大悅,賜他姓李。爲了鞏固建成的皇嗣之位,皇上有意把徐世勣派到建成的手底下當差,結果徐世勣說:“皇上,臣請求追隨秦王。”皇上大吃一驚,徐世勣說:“如果在皇嗣手底下當差,臣就只能滯留在京城,臣希望皇上能把臣派到前線爲皇上分憂。”與此同時他還提出了一個請求,希望皇上能夠把魏公李密的屍體歸還給他,並且准許他盡人臣的本分。皇上恩准了,於是徐世勣帶着自己手底下的兵馬將魏公李密的遺體運回到他的老家,士兵們披麻戴孝爲李密舉行了極爲隆重的葬禮,之後帶着兵馬返回長安。之後根據沿線通報,徐世勣與秦府沒有任何往來。

於是皇上把建成找來,說:“徐世勣雖然請求去秦王的帳下效力,但這個人會是真正忠於朝廷的人,所以對你來說此人可用。有徐世勣、李靖、薛萬徹三位將軍給你護駕,你應該安心了吧!”建成說:“皇上如此體恤兒臣,讓兒臣感激涕零。”建成走後,皇上又感到不安起來,世民此人從小就不安分,而他的身邊有聚集了一大幫不安分的人。如今再讓建成被強人包圍,兄弟二人將來不可避免要有一戰了。就在這個時候,有兩位前朝的舊臣歸順了大唐,一位是封倫,一位是宇文士及。在入朝之前,二人就進行了一番討論。封倫用狡黠的目光看着宇文士及,說:“在進長安之前,我們需要確認一件事情,雖說大唐已經立了皇嗣,可他的位置卻極不穩當,秦王征戰四方,四方之人都把他視爲不世出的英雄,不知道,足下這一番進了長安之後,將依附於何人呢?”宇文士及微笑着捏着鬍鬚說:“我只依附於皇上,希望可以成爲皇上的股肱之臣。”

明日,封倫見到了皇上,實際上在見皇上之前早就見過了建成,見面之後說:“臣希望去秦府效力。”一聽這話,皇上立刻就緊張起來,說:“在秦府效力的,除了劉文靜,大多都是一些少年英雄,足下一把年紀,世民未必會喜歡你。”封倫說:“皇上,臣去了秦王府實際上並不是爲了秦王,而是要爲皇上和皇嗣殿下去做耳目。”一聽這話,皇上的表情變得複雜起來,說:“你想離間我們父子?”封倫說:“臣完全能體會皇上的一片愛子之心,正因爲如此,臣才請求去秦府效力。這樣皇上與皇嗣殿下就能夠掌握秦府的一舉一動,在這個前提之下,皇上才能夠對症下藥,知道該如何教導自己的兒子。”皇上被徹底說服了,說:“既然如此,你應該先去找世民,如果朕把你硬派過去,他們也是不會相信你的。”封倫拱手說:“皇上放心,這件事臣自有道理。”

宇文士及在面見皇上的時候顯得十分鎮靜,皇上說:“你來投奔朕,到底是爲什麼呢?”宇文士及說:“現如今天下英雄最多,但最終能夠當清寰宇的唯有大唐而已,皇上是不世出的明君聖主,臣願以一己之力爲皇上分憂。”皇上笑着說:“現如今很多人來到長安之後,或者是去東宮效力,或者是去秦府效力,不知道你要做何選擇?”宇文士及說:“臣不知道皇嗣,也不知道秦王,只知道皇上如天上之日月,臣願意誓死追隨皇上。”皇上說:“你不爲自己的將來考慮嗎?”宇文士及說:“孔子說‘君子憂道不憂貧。’臣只爲大唐的社稷憂慮,不爲自己擔憂。”皇上說:“很好,你先退下吧!朕一定會給你安排一個合適的職位。”世民見到封倫之後,先仔細的打量了一番,只見此人濃眉大眼一副長苒,身形高大、聲音洪亮。目光炯炯、頗有威儀。

於是說:“既然你願意在秦府效力,我一定會在皇上那裡表明心意。”長孫無忌見了封倫之後,對此人頗爲欣賞,而房喬對這個人卻始終保持戒心。世民十分不解,說:“有這樣的人才前來投奔,這是我們要興旺的徵兆,爲何你卻是這個反應呢?”房喬說:“殿下還記得當初我卜的那一卦嗎?明明是凶兆,怎麼會轉眼之間變成吉兆呢?”世民說:“時局變化只在轉瞬之間,這又有什麼可稀奇的呢?”房喬擺了擺手說:“殿下,不管禍事的根源是不是這個封倫,我該肯定不出數日秦府就有禍事發生。”一聽這話長孫無忌不樂意了,說:“房先生這話何意?難道是盼着秦府出事嗎?”房喬拱手說:“我還是那句話,烏鴉向人們提示凶兆,完全是出於一番好意,也希望你能夠善待這一番好意。”

世民說:“房先生所言從來不虛,這一次秦府上下一定要小心翼翼以保周全。”果然,封倫在秦府當差之後,府裡發生的大小事情全被皇上知道了,實際上之前皇上覺得秦府安插了不少耳目,然而這些耳目打聽消息的能力與封倫不能相比。而更有意思的是消息無一例外在通報給皇上之前已經通報給了建成,不久之後他們就盯上了劉文靜,當時劉文靜是秦府的第一謀臣,在皇上看來,只要去掉了劉文靜,如同當年魏武帝殺掉了楊修。從而折斷了秦王的羽翼,使得秦王再也不敢有非分之想。這當然也是建成願意看到的,再加上裴寂與建成交好,雖然暫時還沒有抓到劉文靜的把柄,他們早已經確定了這一宏偉目標。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劉文靜這個人自從自己與裴寂的地位越來越懸殊,他就整日牢騷滿腹,憤憤不平。世民一再提醒他隔牆有耳,可他無論如何就是聽不進去,依舊我行我素不知收斂。

其實如果只是發一發牢騷,也不至有殺生之禍,偏偏這個劉文靜還有一項嗜好。當然這個嗜好是所有男人所共有的,討伐劉武週迴來,他就拿着皇上賞給他的錢糧買了一房小妾。這原本也不足爲怪,問題是這一房小妾是封倫精心挑選又經過培訓的,所以劉文靜見他一面就不能自持,記得當時面紅耳赤、心跳加速、手腳冰涼、如同做夢。自從這一房小妾進了劉文靜的門,對於封倫而言,劉文靜便沒有任何隱私可言了。他在私底下說的每一句話都流入了裴寂的耳朵裡,是裴記也在苦苦苦的劉文靜的把柄。終於有一天封倫接到了那位小妾的線報,說劉文靜請了巫師要在家裡做法,這個在當時是非常犯忌諱的一件事。於是當天夜裡,陪姐裴寂派人蹲守在劉文靜府邸的門口,看見裡面傳出熊熊火光,這些人不由分說衝了進去。

劉文靜被抓了現行,很快就被投入了監獄。得知消息之後,世民連夜進宮,結果皇宮大門緊閉,而且皇上還派出太監警告世民,說:“劉文靜涉嫌謀反,希望你不被牽連進去。”世民趕緊回到府中,當時房喬、長孫無忌、杜如晦已經在那裡等待着他。世民說:“事態緊急,你們快想想辦法。”房喬面色陰沉捋着鬍鬚說:“殿下,皇上誅殺劉文靜一是示威,二是試探。如果殿下忌憚皇上的威嚴,就不敢再爲劉文靜求情。如果殿下執意要爲劉文靜求情,皇上就會認爲你這是向他示威,如此一來,你們父子之間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嚴重,這一次劉文靜我們保不住了。”世民情緒激動的說:“我能有今日,完全是仰仗劉文靜的功勞,如今他遭此大難,而我卻袖手旁觀,這讓我良心何安?”房喬說:“我想劉文靜心裡一定很清楚,他是爲殿下而死的,殿下唯有隱忍,纔有條件在將來一展抱負,非如此不足以告慰他的在天之靈。”

這個時候長孫無極也說:“殿下,劉文靜既然已經不可救,不如請求皇上放過他的家人。”世民點點頭,含着眼淚說:“看來也只能如此了。”明日天還沒有亮,就聽說劉文靜已經被殺了。之所以如此倉促,是因爲皇上認定世民會不依不饒。萬萬沒有想到世民會中途放棄,聽到劉文靜被誅殺之後,世民來到皇宮請求皇上放過劉文靜的家人。看到世民通紅的雙眼,皇上的心裡也很難過,說:“劉文靜一人犯案,可以不追究他的家人。”世民又說:“從晉陽起兵到現在,而臣所立下的所有功勞背後都有劉文靜的貢獻,他犯了忌諱被殺,可人既然死了,皇上能不能准許而成給他下葬?以全我們兩個人之間的義氣。”皇上說:“你如此重情重義,朕很欣慰,你的請求朕批准了。”不久之後世民就查出來是他的小妾通風報信。

但有意思的是,沒有等到世民動手,已經有人捷足先登,將那名小妾殺掉了。因爲在這件事情上世民的表現讓皇上感到滿意,再加上秦府的人拼命給外界這樣一種印象,似乎沒有了劉文靜,整個秦府的團隊就失去了靈魂。而這背後都離不開一個人的謀劃,就是房喬。而此時皇上卻假惺惺的勉勵徐世勣和封倫好好輔佐秦王,這個時候王世充與竇建德互爲依靠聲勢越來越大,爲了能夠最大限度的凝聚人心,王世充下了求賢令,吸引當時很多有學識有才幹的人前往投奔。與此同時,他還親自表示要傾聽百姓的心聲,這些做法使得他聲威大震。完全可以與關中的大唐皇帝分庭抗禮。有意思的是關中皇帝孤立無援,而他卻有一個竇建德作爲堅強的盟友。爲此皇上非常的焦慮,他早已經策劃讓世民統領大軍打擊王世充。

爲了最大限度的削弱世民對軍隊的控制,他還專門讓齊王元吉帶着一支兵馬歸世民指揮。元吉當然很不樂意,皇上說:“已經連續兩次丟掉城池,這一次跟着你二哥一定要立功回來,否則你在別人的眼裡就是無用之人。”世民終於率領大軍出發了,一路上封倫處在與秦王最近的位置,很顯然他這是有意爲之。一方面希望藉助這個機會立功,同時又希望能夠蒐集不利於秦王的證據,以便在將來需要的時候拿出來打擊秦王。對此房喬等人非常的警惕,長孫無忌說:“不知道爲什麼,我總覺得這個封倫有點不大對勁。”房喬低聲說:“現在不知道他到底是皇上的人,還是建成的人。”長孫無忌說:“無論如何不是自己人。”旁邊杜如晦說:“很顯然他沒有把自己當外人,一路上與殿下歡歌笑語,匿其怨而友其人,這是最典型的卑鄙小人。”

封倫已經意識到秦府的這些人非常的不喜歡他,而世民對他卻很有禮貌。不久之後,隋朝的國舅蕭瑀來到了長安,先沒有去皇宮拜見皇上,而是來到了秦府。接待他的不是觀音婢,而是滯留在秦府的隋朝公主。見面之後,兩個人目中含淚。公主說:“想不到還能與舅舅見面。”蕭瑀說:“世事變化無常,一轉眼咱們大隋朝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公主說:“舅舅此番來也是要投奔大唐嗎?”蕭瑀說:“我平生的抱負還沒有實現,聽說秦王殿下是難得的英雄,也許他能夠幫助我實現平生所願。”公主低頭嘆口氣說:“以舅舅的才華完全可以做宰相,只可惜父皇的眼睛裡只有他自己是明白人,以至於人才得不到重用,像宇文化及那樣的小人卻被留在身邊,當做親信,到頭來生死不變又有什麼可說的呢?”蕭瑀說:“秦王妃帶你如何?”公主笑着說:“這個舅舅放心,秦王妃帶我像親妹妹一樣,我在秦府從來沒有受氣。”

蕭瑀說:“你覺得秦王這個人是英雄嗎?”公主說:“他在很多方面很像是當年的父皇,但又在有些方面與當年的父皇截然相反。”蕭瑀嘆口氣說:“皇上文武全才,到最後生死國滅,全敗在一個矜字上。”之後蕭瑀來到皇宮拜見皇上,皇上一看人就覺得十分面熟,一問才知道他是蕭皇后的弟弟。談起故國往事,兩個人都潸然淚下。蕭瑀說:“當年太上皇敗在一個矜字上,希望新朝皇上引以爲戒,察納雅言、選賢任能。”皇上說:“如果朕讓你去詹事府任職,你有什麼異議嗎?”蕭瑀說:“從江都歸來一路上聽到很多關於秦王的故事,現在天下人都知道,秦王是深受子民愛戴的英雄。人之所以來到長安,就是爲了能夠在秦王的麾下效力。”一聽這話皇上不言語了。

世民帶着軍隊開到前線之後,才發現自己高估了王世充。竟然輕而易舉包圍了洛陽,只不過洛陽城中糧食充足,而官軍的糧草供應是有問題的。王世充自以爲憑藉着洛陽城堅固的城防,只要堅守不出,等到官軍糧草不能供應,他們自然就退去了。鑑於這樣的原因,世民覺得圍而不打不是一個好的策略,於是下令軍隊沉着夜色,在城牆底下挖起了地道。王世充知道這個情況之後大驚,只好命人去竇建德那裡搬救兵。接到消息之後,竇建德帳下的謀士魏徵說:“大王,當年龐娟率領大軍攻入趙國境內圍困邯鄲,而孫臏帶兵長驅直入攻打魏國都城大梁,一來解了邯鄲之圍,二來擊垮了魏國的大軍。”竇建德不聽魏徵之言,率領大軍南下救援王世衝。魏徵自知竇建德此次南下,必爲世民所滅,於是收拾行李去了長安。聽說竇建德率領大軍前來救援,徐世勣建議立即撤退免得被兩面夾擊。

世民把元吉叫來,說:“這些日子你一定在怨恨我,爲什麼不給你任務讓你沒有機會立功?現在我要率領一支輕騎兵去虎牢關迎擊竇建德,而你要率領大軍繼續圍困王世充,你要記住,千萬不能讓王世充知道我們這邊的情況。”一聽這話元吉大喜,世民帶着秦瓊、尉遲恭、程咬金等將率領5000輕騎兵星夜趕往虎牢關。竇建德的軍隊來到虎牢關之後,發現大霧瀰漫,世民命令手底下的人故作疑兵,而自己親自來到部隊的最前沿視察敵情。因爲敵情不明,竇建德不敢冒進。可等的時間一長,軍隊的士氣就散了。就在這個時候,世民下令軍隊殺出。竇建德幾乎是傾巢出動,卻因爲他們不知道世民軍隊的底細,所以當輕騎兵殺進來的時候,他們陣腳大亂。陣腳一亂,軍隊就開始自相踩踏,竇建德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大軍失去了戰鬥力,心中懊惱不已。弄了沒多一會兒,撥馬就跑。

286李世民獻陵祭太武房玄齡相府拜高陽273南平公主下嫁臣家守禮老叟強力持戒第二回竇夫人飲恨去西遊 李玄霸飛錘致橫禍195深宮裡帝后起爭執在御前羣臣論大禮232慕容純輔主登汗位侯君集領兵平王城第37回義安王興兵清君側李世民殺雞儆羣猴342蕭特進留守洛陽宮高士廉佐嗣定州地246狂宮人侍寵忘遠近賢魏王無力挽敗局118道士鄉儒學難推進 芳華亭佛法在此身第97回鞠文泰遊歷東西市李世民獻俘大安宮181花朝節歌女醉平康 春社日居士聽譏諷第36回顯德殿良臣論吉凶保育房比丘說善惡355苗山幽朝見葉子柒惠恩善挑戰陸一蟬356司空奉敕知三省事房公病重爲諸子憂第45回祖孝孫考古復雅樂蕭玉蓉抱膝嘆飄零第88回林邑王獻珠進妄言李大亮請旨停捐獻第92回在曲阜酒肆逢故友到洛陽茶社聽奇聞128賀新春羣臣請封禪 樂平康女王開學堂第十二回劉文靜行年犯災星竇建德英雄至末路第82回在朝堂蹉跎如火煎立宮門度日似風起第十二回劉文靜行年犯災星竇建德英雄至末路第96迴天子壽誕諸王拜賀吳王英武國舅不安124使者山風談判救人 突利可汗壽盡薨逝256出意外不死何立身入彀中讀書更上進351段志充請上禪大位苗山幽聽琴解心聲第44回人無所依妖法時興萬事有常偶有跌宕第43回智顯受封法雅奪號聖德彰顯上皇蒙羞第30回築臺求雨祈福避災反躬罪己噩夢不止363郭孝恪輕敵死賊手金春秋請旨改服章189段志玄領兵出西域 天柱王奇計襲涼州190李衛公白髮領三軍 隋外孫上書乞歸順350懼風疾修繕隋廢宮聽朝議偏師伐高麗104棄急計決議緩吞併 止逐兔華夷共明王161奔窮途無情在牢獄 尋活水造夢出藩籬第44回人無所依妖法時興萬事有常偶有跌宕第22回尉遲恭諫言行特赦李世民寬宏得良臣132魏夫子依禮規天子 溫令公舉酒解君憂243老相公故作閒散狀大居士騎驢隴上游201衆羌人殺死孔長秀老聖人算計房玄齡324裴刺史請旨伐高麗黨仁弘罷死罪君王250房玄齡上書請旨意孫思邈妙手難回春第94回苗懷仁蒙主賜祭肉房玄齡卜卦問前程第64回貞觀皇上四請賓王李靖將軍狼山之會250房玄齡上書請旨意孫思邈妙手難回春196皇甫德上書言主失高季輔以禮正宗室139慶善宮演奏慶善樂 歡喜人寫就歡喜文146苗山幽融入奴人羣 張士貴掃平奴人亂339玄奘法師迴歸長安洺州刺史見駕行在181花朝節歌女醉平康 春社日居士聽譏諷第十九回老學究兩定必殺計李楊氏冒死救秦王140大安宮皇上表孝心 高牆內頡利抒國恨295傅令公銳意破正門西胡虜南北分兩門321宇文士及疑是小人慕容幽蘭覓揮鞭自持第85回御史大夫彈劾李靖入值門下擬改衣服315十二月鸞駕會京師初八日宰相問小事233賢居士佳節飲寡酒張鄉紳良辰解憂愁第94回苗懷仁蒙主賜祭肉房玄齡卜卦問前程336憐愛子皇帝多教誨是慈父天子徵遼東173困鳴沙斷炊連三日 問解脫多數迷一生272鑾駕抵達東都洛陽王圭光臨李泰府邸280虞世南因病謝紅塵高士廉進位右僕射228遇盧生大談養生術盼方士多言命早夭167未商量迎娶張寡婦 有逆緣請教李摩訶334誅君集不幸累魏徵詐胡虜皇上不循古112衆奴兒爲主報冤仇 老泰山上門見賢婿第95回東宮隱憂沉渣泛起深宮宴會上皇動情341俟利苾輕騎入朝中史刺史坐髒遭刑戮195深宮裡帝后起爭執在御前羣臣論大禮第44回人無所依妖法時興萬事有常偶有跌宕第94回苗懷仁蒙主賜祭肉房玄齡卜卦問前程第60回白肥兒出力護社稷杜如晦勞心爲太平第61回孫思邈廬中語病理苗山幽林間聞箴言266敕二子都督安與秦奉聖旨修剪舊律令246狂宮人侍寵忘遠近賢魏王無力挽敗局179張士貴領兵平獠亂 安四娘改嫁引風波165居士沉浸水墨世界 浪子執着宜假嗣續225慕容純奉獻馬奶酒李大亮烹茶吐難言104棄急計決議緩吞併 止逐兔華夷共明王171吃湯餅士民皆歡喜 備年關君臣相語難300王師所至不破國喪智盛詐降石如雨下362苗山幽拜訪袁天罡陸一蟬難棄房遺愛354孫思邈探視房玄齡萬辯機入侍陳玄奘221苗山幽遊蕩至廟門老法師失言惹災禍199慕容順直言獲猜忌高甑生求利有去心342蕭特進留守洛陽宮高士廉佐嗣定州地143浪人入廟風塵相隨 學士登科舉家慶賀187趙德楷出使遭囚禁 王神機見面問吉凶第40回樑師都失勢嘗惡果譚延壽酒後吐真言276武士彠獻女入宮禁王尚書進言震內庭141曬伏節天上瑤池會 秋分日對月祈蒼生140大安宮皇上表孝心 高牆內頡利抒國恨第96迴天子壽誕諸王拜賀吳王英武國舅不安253昔謀主復爲左僕射苗山幽受封金刀郎126利州都督請求封禪 孫氏珍妮管教英雄227悟人生此行多慘淡飲黃湯局中多頗淒涼第42回苗山幽北上收骸骨蕭玉蓉南下祭祖宗249李承乾請求赦罪人魏王泰開府納賢士347皇嗣李治聽政東宮刑部尚書死於西市299閻立德修造襄城宮鞠文泰憂死清涼殿104棄急計決議緩吞併 止逐兔華夷共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