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道士鄉儒學難推進 芳華亭佛法在此身

在苗山風出現之前,各個學堂都已經暗中打聽了他的個人喜好,然後根據這些喜好擬出章程,逐條實現。所以在苗山風到來之後,他看到的是經過反覆排練呈現的結果。本來這是他很好的一次表現的機會,對於這樣的機會,他自然是非常的珍惜。按照原計劃,他不打算與我私下裡接觸。但是看到我沒有任何干擾他視察的動作,他就放鬆了警惕。來到清暉學堂之後,我自覺進行了迴避,儘管如此,學堂之間還是傳出了流言。於是我專程去見了他,說:“瓜田不納李,現在就算是我請辭也無濟於事了。”他說:“不用擔心,我自有應對的辦法。”於是他把所有學堂的管事召集到了錦官城的衙門,大家入座之後,苗山風說:“因爲因爲我有一個弟弟在清暉學堂做先生,因此市面上就出現了一些流言蜚語。正所謂瓜田不納李,我理解大家,所以我決定向皇上請辭,不久之後朝廷就會再派人來檢查。”

其實那個時候大部分學堂都已經過關,所以在這種時候大家並不願意再被整頓一次,劉管事說:“言重了,市面上的那些流言蜚語,你只管將他們當做是禽鳥之音,何必與之計較呢?”苗山風說:“正所謂人言可畏,在這種事情上我可不敢大意。”劉管事說:“這樣行不行?有我們在場的幾位管事聯合發一份聲明,就說市面上流傳的那些鬼話,絕對不是事實。”苗山風說:“這樣吧!容我再考慮一下,沒有什麼太大的意外,就按照諸位的意思辦吧!”事情似乎就這樣敲定下來了,苗山風回到廣義,一邊飲茶,一邊把玩着茶具。這個時候客棧的夥計告訴他外面有人來了,他說:“有幾個人?什麼樣的穿着打扮?”夥計說:“只有一個人,一副儒生的打扮。”苗山風點點頭說:“讓他進來吧!”我進去之後先行禮,然後分賓主落坐。我說:“你應該想個辦法回去,讓朝廷換個人來整頓。”

苗山風說:“我已經談妥了。”我說:“我不是這個意思,你可能不知道,在這巴蜀之地,百姓深受道教影響。但凡能識文斷字的人,有九成都讀過道教的書。”苗山風說:“那又如何呢?”我說:“這就意味着,讓巴蜀百姓盡數皈依在儒門之下,絕非一時之功,若是這件事完不成,朝廷一定會責怪你,從而影響你的仕途,若是你把這件事情辦成了,一定有欺騙朝廷的嫌疑。”一聽這話,苗山風頓時倒吸一口涼氣,說:“你說這話是認真的嗎?”我說:“我跑來不是爲了徒增嫌疑,只希望你能夠在這件事情上全身而退,請你想想看,你真的自認爲是當朝大儒嗎?”苗山風搖搖頭說:“我當然不能稱作是大儒。”我說:“朝廷大儒何止一人,哪裡就輪到你來到巴蜀之地主持這樣的大事呢?只是因爲大家都覺得完不成,才把你找出來頂這個雷。”苗山風說:“既然我來過這裡,皇上一定會向我問起這件事,那個時候我該如何應對呢?”

我說:“假話全不說,真話不全說。根據自己的利益有所取捨,一定能有一個讓自己滿意的結果。”不久之後,苗山風又一次會見了諸位學堂的管事,說:“經過反覆考慮,我仍然覺得由我出面做這件事情十分不妥,應該避嫌。”就在這個時候,他忽然想起來,自己早就應該知道弟弟在這裡教書,卻事先將這件事應承下來,現在又說應該避嫌,劉管事說:“請你再考慮考慮,光陰珍貴,要是學堂總是被整頓,我們還怎麼教書呢?耽誤了學子們的學業,可不是鬧着玩兒的。”於是苗山風又收回了自己避嫌的決定,回到詭異仔細的想,一定要想出一個兩全之策。就在這個時候,因爲長途跋涉,再加上水土不服,他染上了疾病。

於是他拿出演技將疾病從三分演到了七分,又從七分演到了九分。於是藉着得病的由頭向朝廷辭去了差事,有僕人一路護送着回長安去了。這個時候學堂的那些人算是恨死了我,吳管事因爲礙着高表仁的情分,所以即便是頂着很大的壓力,也不願意將我辭退。我因爲想讓吳管事感到爲難,就說:“我給清暉學堂帶來了很大的麻煩,我還是離開這裡比較妥當。”吳管事一看我有了去意,心中頓時樂開了花。但他有分明意識到,如果此時表現的太過於高興,似乎有些不妥。然後故作哀傷的嘆一口氣說:“苗夫子有很好的學識,我還是希望閣下能夠繼續留在清暉學堂。”我說:“管事的好意我心領了,只希望我離開之後,清暉學堂能夠蒸蒸日上。”對我來說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痛苦的決定,收拾行李離開清暉學堂之後,我決定遁入巴蜀的深山之中。本以爲這一去,我可能要以身飼虎了。沒想到在這深山之中,真是別有洞天。

進山之後沒多久,山腰上有幾間茅屋。踩着時間走上去,看到一個穿着白衣的人正在那裡練功。我不好意思上前打擾,只遠遠的站在那裡看着,等到他練完了之後,一轉身。發現對方竟然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女子,我趕緊後退幾步。然後拱手說:“上仙,打擾了。”對方眼皮都沒有擡說:“你知不知道你已經闖入了禁地。”我說:“沒有人告訴我這裡是境地呀!”對方說:“說吧!來此有何貴幹?”我說:“其實我也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就是這樣鬼使神差的進入了羣山之中,有鬼使神差的遇見上仙。”對方冷笑着說:“我送你一個字,你能猜得到嗎?”我趕緊說:“如果不出所料的話,應該是一個滾字。”對方說:“你還是很聰明的,果然就猜出來是一個滾字,趕緊滾吧!不要再讓我看到你。”我一轉身,對方就在我的臀部狠狠的踹了一腳,我就這樣一頭從山上滾了下去。

一開始還有點意思,慢慢就變得模糊了,等到再次睜開眼。發現自己躺在一條小溪邊,耳邊那個聽到嘩嘩的流水聲。做起來感覺渾身痠疼,打眼往遠處一瞧,發現有一隻老虎正在那裡喝水。我不禁心中已經,難道老子這一次真的要以身飼虎了嗎?就在胡思亂想之際,突然眼前閃出一道白光。那隻老虎就變成了一個大鬍子道人。一個箭步跳到了我的面前,我趕緊拱手說:“上仙,這廂有禮了。”對方先沒有說話,而是衝我發出一聲怒吼。然後才說:“你是什麼人?趕到這裡來。”我說:“這不是常人能來的地方,我既然出現在這裡,就說明我是有緣之人。”對方說:“回答的很好,我讓你好好知道一下什麼叫有緣。”還沒有等我來得及反應,他已經擡手將一件耳光甩到了我的臉上。

我在地上轉了九九八十一圈,緊接着我就看到自己已經趴在了龍波的腳下。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只聽見龍波嚴厲的說:“我是被你害死的,我來向你索命。”我擡起頭堅定的說:“我的命是不值錢的,只要你想要,我一定把它給你。”我的這個反應顯然讓龍波嚇了一跳,但她很快就恢復了平靜。惡狠狠的說:“你少在這裡花言巧語了,今天就是你的末日,明年的今天就是你的週年。”我把自己的臉湊在她的腳邊說:“如果你肯受累殺了我,我將感激不盡。”於是她的手裡突然多了一條繩子,她將繩子挽成了一個套,然後臉上洋溢着燦爛的笑容,用極爲柔和的聲音說:“那就請你把腦袋送進來吧!”我毫不遲疑的把腦袋送了進去,她的雙手開始發力,沒一會兒我就被人勒的兩眼發黑,可是在那個時候,我並不感到恐懼,因爲我的內心已經被陽光填滿。

又過了一會兒,整個世界都安靜下來,以至於我能聽到灰塵滑破空氣的聲音。在這一瞬間似乎什麼都要結束了,卻又突然感到疑惑,似乎什麼都不曾開始。這個時候外婆我的父親母親苗山風和苗宜家都出現在我的面前,我說:“對不住了,我去了……”就在我話還沒有說完的時候,好像突然有什麼重物壓在了我的肚子之上,睜開眼睛發現自己正躺在一塊青石板上,一隻巨大的虎爪正踩着我的肚子。我說:“老虎大哥,我們之間可能有什麼誤會。”老虎發出一聲怒吼,這吼聲震得我耳膜都要裂了。我說:“你還是下手重一點吧!一爪子把我拍死得了,粉身碎骨我不怕,遠留清白在人間。”這個時候那隻老虎突然口吐人言,說:“你誤會了,我不是老虎,我只是一隻貓而已。”我說:“你不要開玩笑了,哪裡會有你這麼大的一隻貓。”那隻老虎說:“不是我變大了,是你變小了,不信你看一看身邊的螞蟻。”

這個時候我才留意身邊的螞蟻,原來那些螞蟻都大了百倍千倍不止,一個個面目猙獰。我說:“是我變小了嗎?”老虎說:“好好歇着吧!”就在這個時候,龍波又出現了。一隻腳踩到了我的頭上,說:“我想讓你生你就願意生,我想讓你死你就願意死,我想讓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你是不是也願意?”我說:“只要是你對我做的,沒有什麼是我不願意的。”就在這個時候,蕭玉蓉突然出現在我的旁邊,她說:“上天賜予你性命,你怎麼可以如此的褻瀆它。如此對待上天給你的饋贈,真不知道你會遭遇什麼樣的報應。”蕭玉蓉說這話的時候咬牙切齒,我趕緊說:“我知道自己是一個罪人,請你責罰我吧!”蕭玉蓉不想看我,恨恨的把臉背了過去。

這個時候龍波突然用一隻手抓住了我的一隻耳朵,然後瘋了一樣打着我的耳光。沒一會兒,我的耳朵紅的像是着了火,她說:“你知道嗎?我瞧不起你這樣的人,你之所以願意被我這樣羞辱,只是因爲你過分的貪婪。”我說:“殺了我吧!我自己都厭惡我自己。”龍波啐了一口在我的臉上,說:“你想一命還一命,可你想過嗎?你的命有我的命值錢?”這個時候天已經黑了,柔和的月光,像玉石一樣溫潤,又有一種清涼的感覺。就在這個時候,一種茶色的液體突然落在了我的臉上。那種味道真是騷氣十足,我感到窒息,等我終於吐出一口氣,發現自己正躺在曠野之中。一隻狐狸穿到叢林裡邊去了,我坐起來,耳邊響起陣陣風聲。突然一匹狼衝到了我的面前,他不停的呲牙,兩隻眼睛裡放出綠光。這個時候我感到無比的絕望,因爲我的力氣已經被用光了。於是說:“如果你是有龍波轉世投胎的話,我願意做你嘴裡的肉。”

正當那匹狼衝到我身邊準備下嘴的時候,一股難聞的氣味衝入了它的鼻腔,然後他落荒而逃。好不容易熬到了天亮,發現山中的風光實在宜人,而我此時此刻肚子裡發出陣陣巨響。看見什麼就想吃什麼,就差沒有抓一把黃土塞到自己的嘴裡。我從路邊撿了一根木棍,拄着棍子繼續往前走,突然發現了一片菜地。遠遠的就瞧見了翠綠的枝上長着黃瓜,我不顧一切的衝過去摘下一根黃瓜猛吃了起來。發現沒有吃飽,又摘了一根兒,就這樣一口氣吃了十二根黃瓜。等所有的流程走完之後,有一個九尺大漢,手裡舉着一把明晃晃的大刀,用刀指着我說:“小子,你竟敢偷我的吃黃瓜,我看你是活的不耐煩了。”我趕緊說:“肚中飢餓難忍,你可以看一看我攜帶的這些東西有什麼可以抵償這十二根黃瓜你可以拿走,如果這些東西沒有辦法讓你滿意,我願意做苦役抵償這十二根黃瓜。”

就在這個時候,因爲白乎乎的道人緩緩的從茅屋當中走了出來,說:“徒兒,不可以對客人無禮。”我趕緊上前行跪拜大禮,說:“我也不是天生愛吃別人東西,請你給我指一條明路。”對方一揮手裡的拂塵說:“管子曾經說過,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一個人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自然就會釋放出獸性來。”我慚愧的把腦袋深深的埋了進去,說:“道長,請你教導教導我吧!”道長說:“徒兒,帶他去衝個澡,然後拿一件舊的道袍給他換上。”那位壯漢答應着寧波去了浴池,老道長一個人坐在房間裡靜靜的等着,沒過多久,他的徒兒就帶着我來了。他說:“徒兒,忙你的事去吧!”壯漢答應一聲走了出去,我說:“這位壯士是你的徒兒?”

老道長說:“是不是有些不敢相信?我的這位徒兒曾經是一位山大王,在亂世,他曾經風光過一陣兒,後來天下大治,他也就沒有辦法接着做強盜了,有一次他帶着弟兄們下山搶劫,結果被官府的人拿獲,後來我替他去求情,他弟兄們都去種地去了,唯獨他跟着我成了我的徒弟。”我說:“老道長的功德日月可鑑。”他擺一擺手說:“我並沒有什麼功德,有功德的是這個世道。”我說:“當今皇上的確了不起,正所謂人無百日好,花無百日紅。你說唐朝會一直這樣繁榮下去嗎?”老道長說:“我看你也像是讀過一點書的,既然讀過書就應該知道,古往今來治理的特別好的年月總是很短暫的,大多數時候往往危機重重。這一點皇上本人也是清楚的,所以他也曾想要分封宗族和功臣,目的就是讓唐朝的社稷與周朝一樣持久。”我說:“五德終始,時刻都在變化之中。”老道長說:“天命不可違。”

說到這裡,我和那位老道長都感到害怕起來,他說:“該死,這種話題還是永遠不要說比較好。”就在這個時候,外邊下起了細雨,在雨聲之中時不時的夾雜幾聲雷。沒一會兒,那位壯漢闖了進來。老道長拿了一雙棉巾給他,說:“你看你永遠是這樣冒冒失失的。”這個時候那位壯漢卻露出了憨厚的笑容,說:“師父,你看這雨什麼時候能停呢?千萬不要耽誤了這位先生上路。”老道長說:“我看着雨,至少下個七八天,先生就在這裡住幾天吧!我已經很久沒有出山了,我們可以聊一聊外面的世界。”我說:“現如今天下太平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這都是皇上修德、百官勤勉的緣故。”壯漢說:“讀書人就是言語浮誇,滿嘴胡說八道而不自知,什麼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我長這麼大,從來就沒有見過,以後也不會見到。”老道長一臉慈祥的望着我,似乎希望我說點什麼。

我說:“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大概是有的,我的話當然是不可信的,類似的記載是當年孔聖人留下來的,難道孔聖人他老人家也會說假話不成。你不喜歡讀書人,是因爲這些讀書人一樣自私自利,喜歡欺凌那些沒有讀過書的人,但是你也應該知道,並不是所有的讀書人都是壞人,也不是所有讀書人說的話都不可信。”老道長不住的點頭,我說:“玄武門之役發生之後,天下連發大災,之後皇上花錢把流落在漠北的百姓買了回來,讓他們在中途安居樂業。之後在很短的時間,將士們在邊關屢屢得手,終於等來了風調雨順的年月。由此可以看到,主上修德,自然就會風調雨順,主上如果不修德,災害就會不斷髮生。現如今皇上勤儉節約,時刻不忘把百姓掛在心上,就算出現了治世局面也不奇怪。”

壯漢說:“話說的好聽,真要是那麼容易,天下我永遠看不到災害了。”我說:“天子修德是最難的,這麼說吧!一個人富有四海,按道理說,就算是打着滾兒的揮霍,也不會出什麼問題。有三宮六院的美女擺在那裡,人很容易就會因爲追逐歡樂而忘記養生之道。人在極度舒適的環境之下不要說忘記黎民百姓,就算是把親生父母忘記了,又有什麼奇怪的呢?”壯漢聽的都懵了,老道長說:“爲君之難,與百姓生計之難,不可同年而語。”我說:“爲君之難是難得的難,百姓生計之難是艱難的難。”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我與老道長相談甚歡,以至於在我要離開的時候,都有些依依不捨。老道長說:“過幾天我有一位僧人朋友要來,如果你有興致的話,可以留下來見一見他。”我笑着說:“我打擾你們已經夠久了,如果再賴着不走,上天會不高興的。”說這話的時候,我用手指了指屋頂,突然一個雷劈了下來,震的房樑上直掉土。

大家都被嚇了一跳,就在此時外邊傳來一個人爽朗的笑聲,出去一瞧,只見一個人頭上帶着斗笠,身上穿着一件破舊的風衣,腳上踩着一雙草鞋,手裡拎着一根竹杖。我們趕緊迎上去,與老道長寒暄一番之後,他終於注意到了我,說:“這位先生是……”我趕緊拱手說:“在下姓苗,因爲路過此地下起了大雨,蒙道長照顧留在這兒已經7天了。”僧人說:“先生是儒門中人?”我說:“我希望用黃老之學拯救蒼生。”僧人笑着說:“如今天下太平,百姓不愁衣食,不用閣下拯救。”我說:“凡事有揚必有因,有利必有害,只不過利害時隱時現。”說完這番話,我一拱手離開了,走了,不知道有多遠就瞧見遠處的山坡上立着一座亭子。走近之後才發現,亭子上有一塊匾額寫着芳華亭三個大字,我在亭子裡坐下來,回憶着老僧說過的話。

第69回盧夫人知心勸夫婿鞠文泰舉酒送唐僧356司空奉敕知三省事房公病重爲諸子憂354孫思邈探視房玄齡萬辯機入侍陳玄奘247乳母進言請求換新東宮辛苦厭倦禮法第23回琵琶女自究窮音理龐相壽去官養天年200高昌新中藏壯志大比丘南下散妖言146苗山幽融入奴人羣 張士貴掃平奴人亂168彌勒院佈施臘八粥 清涼洞飽嘗人間苦252長孫後死薦房玄齡李承乾設計魏王泰135張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舉國請內附282設國宴皇上問二臣分權勢大家厚兩子110鳳鳥墜地誤入陋居 商人聞言更曉事理187趙德楷出使遭囚禁 王神機見面問吉凶294張玄素上疏諫皇嗣侯君集求愛君擊狂胡190李衛公白髮領三軍 隋外孫上書乞歸順205魏夫子御前論周齊苗山幽樹下說佛法223光祿大夫拜爲特進長安浪人請做比丘131姚思廉請止新出行 苗山幽誤入拜女教第59回落魄馬周進入長安失意頡利深夜遇襲188生死局使節又往矣 悲喜事可汗顯威風175徐嘉尚獻上言事疏 李衛公出任黜置使156二位路人御前辯論 兩次赦免羣臣爭執276武士彠獻女入宮禁王尚書進言震內庭第28回李玄霸延嗣續香火封德彝事敗奔西天358王玄策借兵教天竺蕭相公病死入冥國第94回苗懷仁蒙主賜祭肉房玄齡卜卦問前程第三回二公子從戎戰雁門 觀音婢出閣成大禮113慈父知禮爲女消業 罪官起復算計功名197初冬時節溫酒賞雪夜幕之下斯人雅言127幸溫湯天子問知政延王位行善德繼真平337春三月皇上論名將夜子時大家答諫官第50回高皇帝淚灑臨湖殿三野老動情寄江聲第85回御史大夫彈劾李靖入值門下擬改衣服第82回在朝堂蹉跎如火煎立宮門度日似風起218宗室姻親出鎮北門西域浪子夢迴長安第60回白肥兒出力護社稷杜如晦勞心爲太平115生死籌碼黃粱一夢 貧富學子家教不同363郭孝恪輕敵死賊手金春秋請旨改服章118道士鄉儒學難推進 芳華亭佛法在此身213西平郡王復辟舊邦東宮承乾留守長安299閻立德修造襄城宮鞠文泰憂死清涼殿285三國合謀共伐焉耆一陽初升敬答太清第32回閱野聞江湖是非起遣宮女去陰以調陽252長孫後死薦房玄齡李承乾設計魏王泰365服仙藥導致泰山崩定年號話說貞觀盡149推美於上事功不居 耍盡心機維持氣勢118道士鄉儒學難推進 芳華亭佛法在此身199慕容順直言獲猜忌高甑生求利有去心261權萬紀失言丟官位孫思邈詐病請門徒第一回苗懷仁外出奔晉陽 拓跋燕承恩置南廂359李君羨緣喪親命太史令深言後來人271粉色軍團支援兇邪西南之民抵禦外侮337春三月皇上論名將夜子時大家答諫官241孫思邈烹茶待來客袁天罡彈指話文王164苗山幽因故去嫌疑 房玄齡尚書請致仕330羅石頭直言諫李佑杜行敏陰謀執齊王204天子孝心不斬良臣黔首心願赦免罪囚235高士廉後飲屠蘇酒孫思邈熬製雪香丸316張行成夜作言事疏魏王泰獻上括地誌100大匠竇奉旨造新宮張蘊古執法得橫死345薛仁貴勇武承恩遇左庶子狂言致壽終129欽天監爲君解日食 李子和率兵平南獠第64回貞觀皇上四請賓王李靖將軍狼山之會305侯君集藏寶觸刑律張玄素數與皇嗣爭第三回二公子從戎戰雁門 觀音婢出閣成大禮216李道彥縱兵逞兇頑薛萬鈞貪功亂胡漢第十二回劉文靜行年犯災星竇建德英雄至末路240溫彥博進位右僕射魏夫子以疾辭侍中第54迴護新法不忍殺太監答故人決心放裴寂第39回長孫無忌順時去位皇上悔過怒吃蝗蟲103魏夫子御前陳心跡 隋烈士英魂還故鄉第37回義安王興兵清君側李世民殺雞儆羣猴第68回苗山幽自詡登徒子顏師古寫就王會圖第十二回劉文靜行年犯災星竇建德英雄至末路第八回秦府開張良禽入慕 懷恨娶親引火燒身121致厚禮番邦顯誠意 去深情寒士保尊嚴127幸溫湯天子問知政延王位行善德繼真平304十一月天子祀南郊丙子日太常擬大禮297國子監名儒行講論華清池上諭訪大德135張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舉國請內附155往來書信觸犯禁忌 進出監獄赦免賢人116交涉失利無功而返 遁入深山又逢故人248魏王泰禮接士大夫皇阿爺設立文學館224何刀兒服役陽關外苗山幽再入吐谷渾291李元嬰上封爵滕王楊師道官拜中書令308房玄齡隨駕幸洛陽李淳風問道在青院247乳母進言請求換新東宮辛苦厭倦禮法第88回林邑王獻珠進妄言李大亮請旨停捐獻134慕容伏允聯絡高昌 南泉上人慾破迷障101魏夫子彈劾權萬紀 孫思邈拜會袁天罡第24回新主臨朝百廢待興胡虜來犯含恨隱忍156二位路人御前辯論 兩次赦免羣臣爭執231知天命甘心受死難行篡逆揮刀弒君王152居命處運存乎天數 爭名逐利近於人情175徐嘉尚獻上言事疏 李衛公出任黜置使第75回大唐故主威服遠人異域酋長拜舞君上196皇甫德上書言主失高季輔以禮正宗室257宮司上奏遺作示君言事者流多相讒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