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八章 真的,假的!

又忙了半月有餘,李承乾隨即下令拔營返朝,大軍用了兩個半月的時間行至肅州,李承乾隨即下令肅、甘、涼三州的府兵脫離行軍序列的府軍各還本鄉,三州士卒僅立有卓越戰功的可以留下。

其餘各部在杜荷那裡領取補給之後,都各自選擇了駐地短暫的休整中,人的氣力是有限的,又是作戰,又是行軍,消耗了大夥太多的精神頭,不養一養的話,怎麼有好的面貌進京獻捷呢!

李承乾這邊剛洗漱完,打算看一會兒書就休息,而正在這時,杜荷卻在外面抵了牌子求見;哦,點了點頭,就讓侍衛趕緊把人引進來;杜荷這次主管幾十萬的大軍的後勤沒有出現一點紕漏,勞苦功高,確實應該獎賞。

“怎麼,這還沒回京呢?就等不急邀功請賞了!是不是聽潞國公他們說這次的封賞優厚,所以打算在孤這打聽一番!”,李承乾抱着膀子笑着看着自己的這位後勤大總管。

“殿下,這是哪兒的話,臣是那麼市儈的人嗎?臣這麼晚打擾殿下,當然是有正事的要報的,否則豈不是跟自己屁股過不去!”,杜荷攤了攤手,一臉叫屈的神情浮現在臉上,不瞭解他還沒準真以爲他是什麼善男信女了。

不過,待杜荷聽過詳情之後才明白,這小子還真是爲了正事來的。此次遠征路途何止數千裡,大軍飄忽不定。爲了確保內衛上呈的本章絕對安全,長孫衝特意派人找了杜荷,在他這裡建立了臨時的週轉點,以便太子在迴轉之時,可以第一時間來呈送本章。

這兩天幾十萬大軍進駐肅州,爲了安頓好這麼部隊,杜荷忙的是腳打後腦勺,連覺都沒怎麼睡,更別說送東西了;這不,剛剛落實了最後一支進駐肅州的軍隊後,杜荷趕緊跑了過來,太子離朝的時間不短了,有了這些東西才能更好的掌握朝廷的情報。

恩,簡單的看了看最近送來的幾份本章後,李承乾提出了其中遞給了杜荷,隨即淡淡地說:“李勣前腳調回京師出任兵部尚書,後腳就請旨解除了張亮右衛大將軍的兵權,這挺邪門啊!直接與青雀刺刀見紅,他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

“而且,他還趁着扳倒張亮的時機,調整了京師的佈防,明着看防止張亮的舊部作亂;暗着嘛,呵呵,他是個挺有膽量的人嘛!”,話畢,李承乾笑着搖了搖頭,這傢伙用心陰險,想要通過這種方式製造一些故事和摩擦,然後坐收漁翁之利。

可李勣爲什麼要在這個時候跳出來呢?李承乾想不明白,這傢伙不管是用兵,還是爲官,從來都是謹小慎微,不肯冒險的,他就不怕同時惡了東宮和魏王府,這個兵部尚書連屁股都坐不熱嗎?

東宮不用說了,只要李承乾想,就可以隨時把他拉下馬!張亮雖然坐了很多年的冷板凳,這些年沒立下什麼戰功,但卻是李泰在軍中的唯一支柱,砍掉了這一條臂膀,胖子還不瘋狂報復他?

“太子爺,且不管李勣與魏王之間的事,但說李勣與房、杜二相一起統管河西軍的後勤就知道了,沒有三人共同署名,一粒糧食,一把橫刀也別想得到!”

“這幾個月的物資,李勣雖然不敢做手腳,但卻擺出了一副挾制三軍的架勢,在陛下那裡大談什麼從物資上管控出征部隊的力度,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

“殿下,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我軍從晉陽起兵到現在,幾十年來征戰不休,形成了一條高效、嚴密的軍隊管理制度,李勣這有點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意思。可勝在京中局勢突變,陛下對張亮一系在軍中多年的侵蝕又很忌憚,所以讓他撿了個便宜。”

杜荷說的很有道理,李勣不虧是老油條,把張亮五百假子的事情做大,從而在整個南衙掀起一場清洗風暴,這不僅僅要是弄死張亮,更是要在軍中樹立絕對的權威,把兵書尚書的位置牢牢坐穩,殺雞儆猴就是這個道理。

李勣的行爲,不管從那個角度看都是想在大軍迴轉前坐穩兵部尚書的位子,他不僅是要防一向看不上他的太子,更是不想被西征回朝的將領的再壓上一頭,所以絞盡腦汁的拍馬屁,不惜拿張亮開刀,與魏王翻臉。

“不管李勣是掛羊頭賣狗肉,還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咱們都得回京,原有的行軍方式不變,你負責的供給依然要及時補充到位,尤其是交合道的兄弟,優先補給,從優補給。”,話畢,李承乾擺了擺手,示意杜荷可以下去了。

一邊翻着內衛送來情報,一邊仔細的考量這長安的局勢,李勣是聰明人,李泰的身邊也不全是傻子,爲了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

是,他們把長安搞的烏煙瘴氣,是更有利於東宮,沒必要太擔心;這些本章中,提到的那些文官的彈劾,李承乾僅僅是嘿嘿一樂,一笑而過。

可有一點讓他想不明白,皇帝對於李勣的戒心,絲毫不壓於李靖,所以多年來是既用且防,這次怎麼突然就把他調了回來,而且目的明確就是處理張亮和右衛軍!

長孫衝在奏本中說兩夥人起衝突的原因還在調查中,連內衛都差不出來的原因只有一個,那這源頭就只能出在皇帝身上,張亮這混賬到底是做了什麼讓父皇非要搞死他不可呢?

要知道,無論是他以及那五百假子的事都不是一年兩年的事,父皇那麼“耳聰目明”早就心知肚明瞭,要下手的話早就下手了好不好!

乾親進門果然沒有好事,枉張亮自負聰明,一輩子都在算計別人,這次好了,親兒子把他和假子都點了,連本帶利都讓李勣給兜底了。陰險小人對奸詐之徒,父皇這一手也夠高的了,帝王心術如此也不得不讓人佩服。

行了,還是抓緊時間回京吧,要不然趕不上魏王戰李勣這場年底的大戲,那豈不是太可惜了!

第二百六十二章 媒婆皇帝李世民第一百六十四章 到底是誰幹的?第五百六十八章 祿東讚的香餌兒第五百一十五章 時不時就有驚人之舉的皇帝第八百八十三章 你就沒事找事吧!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八百六十六章 有個好爹,不如有個好老師!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謀深算的岑文本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謀深算的岑文本第九百七十九章 好言相勸!第五百九十六章 遂安夫人第七百五十四章 改變歷史的一刀第九百章 驃騎營(二)第八百七十五章 黃臉漢子也不傻!第九百八十六章 強烈的對比!第四百七十二章 賤人和敗類第五百二十四章 你就說敢不敢吧!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下英雄進入吾彀中矣 (2)第九百七十三章 “外賣員”惹得禍!第五百四十二章 朱門酒肉臭第四百九十五章 添磚加瓦第七百六十六章 有錢,任性!第七百八十四章 新十一條 (二)第六百一十六章 下官請你們吃肉!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孫皇后出的難題第八百九十二章 明德殿的笑聲!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北衙的建立第八百零四章 法師,文章不錯!第四章 朝堂爭鋒(1)第二百八十九章 被老頭兒玩兒壞的吳黑闥第五百三十章 好久不見第六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了,膨脹了?第三百七十六章 壓到駱駝的後一顆稻草第五百二十二章 算盤不要打的太精第八百三十章 有些女人是碰不得的!第八百三十六章 他在那?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退維谷的李績第三百九十七章 火辣辣的挑戰第六章 承慶殿定策第五百三十一章 蕭瑀的新爸爸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北衙的建立第八百二十五章 這老不死的到底是誰?第六百九十二章 你確定他們是人嗎?第四百零二章 《秘記》的來源第一百一十五章 杯酒釋兵權(2)第八百九十一章 報復來的就是這麼快!第二百六十九章 馬周送來的枕頭第五百七十八章 遲遲露面的欽差副使第一百四十一章 謀殺親夫的鄭麗婉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沒有翻身的機會第八百四十八章 當面砍,別客氣!第一百四十章 都想當這個官(2)第五百一十六章 鄭觀音第七百零六章 長安“義盜”第六百四十九章 咋的,又想跟老子要錢第二百四十八章 這枕頭送的太及時了吧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屁話到底是誰說的!第九百六十七章 作妖的李二!第三百零五章 大哥,你能給點反應嗎?第七百三十八章 晉陽風暴(一)第三十八章 出使風雲(4)第五百三十九章 瘋狂的太監第二百五十四章 食民而肥的鴨子們第七百三十三章 真特麼回來事啊!第七百一十八章 真神計劃 (三)第八百六十八章 宣政殿外的戲劇!第三百三十二章 倭國使團的要求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唐豪放姐!(一)第七百八十三章 新十一條(一)第三百零三章 殿下,你也整一個唄第一百三十五章 喝還是不喝,這是一個問題第六十七章 岷州之戰(1)第二百八十一章 江國公府的活出殯第五百四十七章 殿試第七百四十八章 毒士-晉先生第三十三章 不服氣,也有招(2)第四百六十章 強龍和地頭蛇之間談話第六百零八章 發昏當不了死第六百四十九章 咋的,又想跟老子要錢第一百四十二章 給皇帝獻給美人第九百零七章 狄知遜織的鐵網!第三百一十六章 譙公之殤第五百八十八章 紫宸殿覲見第五百四十二章 朱門酒肉臭第三百一十一章 別矯情了,喝吧第四百零五章 大唐懟懟王第七百九十七章 滾出去,開府!第七百七十八章 這操作,太溜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鄠縣農場的小老頭第三百九十章 靦腆的長孫無忌第九百三十九章 破壞“氣氛”的房遺愛!第一百零四章 最後一戰(2)第四百三十四章 疑神疑鬼的長孫衝第一百九十九章 慕容順,你服不服?第四十三章 囂張的孫少爺第二百四十九章 爺今兒賞你倆嘴巴第九百七十二章 老子不吃這套!第二十一章 麗正殿敘話第八十五章 新任司馬劉仁軌第七百零八章 龍門陣不是那麼好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