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爭糧打井(3)

“臣長孫順德,劉樹義參見太子殿下。”

“好了,二位國公都是朝中元宿,快起來吧,都坐吧”,李承乾笑着對二人說。

他們兩個能主動獻糧確實出乎李承乾的意料。

長孫順德素來以愛財吝嗇出名,能讓他出這麼大的血還真不容易。

至於這個劉樹義那就更奇怪,幾月前還是流徒,可現在搖身一變就變成顯貴,這還真是天道無償。

在李承乾出征期間,皇帝爲已故魯國公劉文靜平反,讓這爲因爲內部傾軋枉死的大唐宰相得以瞑目,而作爲他活着的唯一的兒子,眼前的這位也蒙蔭晉封爲國公。

長孫順德對李承乾拱了拱手道:“自從上次的事以來老臣一直在家反躬自省,感念天恩。

聽犬子說了朝廷賑災的詔令,

這不帶着劉賢侄就將家中的屯糧收拾了一下送來,算是我二人對災民的一點心意。”

“兩位國公如此的公忠體國真是令本宮欽佩。薛國公不是外人本宮也就不客氣了。

可穎國公你剛回來就拿出這麼多糧食,這就把貴府掏空了。”,李承乾指着案子上的奏摺說道。

“臣本是戴罪之身,得蒙陛下天恩才能承襲爵位。能爲陛下盡一份心,能爲殿下盡一點力,些許身外之物又算的了什麼呢。”

不愧是劉文靜的兒子,這話說的多得體,脈也把的準。

知道現在是攀上東宮的好時機,這不拉着長孫順德就來了。哎,自己的這位叔外祖啊,讓人家賣了還替人家數錢呢。

不過李承乾也不在乎,他手下的臣僚什麼人沒有。

就說許敬宗那個老狐狸吧,李承乾還不是想讓他在杜構手下磨磨性子嘛,能在史書上留下濃厚一筆的人,怎麼能是庸人呢。

再說滿朝文武誰不知道劉文靜當年的冤屈,人家都找上門來了,自然也要有個說法不是。

“靜公和裴寂的舊事本宮也所耳聞,這些年朝廷也確實薄待了劉家。

武德朝一去不返了,父皇也不是武德皇帝,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咱總得活在當下不是。

難道絕了嗣,這就能對的起祖宗了嗎?”

李承乾的話說的很實在,劉樹義已經有好多年沒有聽過這麼貼心的話了。

要說他不恨不怨那是假的,可恨又能怎麼樣呢,能讓劉家那些枉死的人活過來嗎。

李世民能給了他個國公的位置就不錯,現在朝裡這些重臣要麼是跟着他屍山血河滾出來的,要麼是玄武門下來的。

他那兒都沾不上啊,想要恢復劉家當年的榮耀還真的重新找個大樹。

瞧來瞧去,還是李承乾符合他擇主的標準,在加上這一番話更是讓他感動的是熱淚盈眶。

撲通一下就跪在案前,說道:“往事如煙,隨風而過。臣蒙陛下不棄添居國公之位,然內心始終惶恐不安。

今日聽的殿下一番言語,如黃鐘大呂,振聾發聵。願在殿下帳下做個小吏,以此賤軀爲國出力。”

“哎呀,穎國公你這是幹什麼啊,快起來,來”,李承乾走下案來趕緊的攙扶他起來。

“再東宮爲官可是大不易啊,你可得想好了,不要到時候說本宮使喚手下猶如牛馬,那就不好了。

不信你問問薛國公,他是知道的。”李承乾半開玩笑說道。

長孫順德干咳兩聲掩飾了下尷尬,隨即說道:“殿下,劉賢侄才華橫溢,老是這麼賦閒在家也不是個事。要不您就給派個差事,啊。”

長孫順德現在這死樣子要是讓長孫無忌看到非得抽他小嘴巴不可。你這那是爲劉樹義說項,分明是爲自己鳴不平呢。

李承乾不由的笑了笑,拍了拍劉樹義讓他安心做下,走到長孫順德旁邊做了下來,對老頭招了招手示意他靠近些。

“穎國公的事不是問題,倒是叔外祖你是不是覺得陛下對你的懲罰重了,自己委屈了。

你以爲你那點小動作能瞞得過誰,扶風那三千四百畝地是怎麼回事。

還有你屯那麼多糧,難道不是想趁着大災之年大發一把國難財嗎?”

李承乾是越說語氣越中,而長孫順德則是不停得擦着冷汗,心裡還琢磨呢,這特麼是那個孫子告訴太子的。

而李承乾擇是從袖子裡掏出一個奏本,狠狠的砸在長孫順德的懷裡。

“你也敢囤聚居奇了,要不是本宮看在母后的面上,你以爲你還能捧着這國公的爵位。

照這樣發展下去你就等着去崖州釣魚吧。”

這會換成長孫順德跪着了,一把鼻涕一把淚求李承乾看在自己爲國征戰多年的份上,再給自己一個機會。

哼,李承乾走回帥位,眯着眼單手揉了揉太陽穴說道:“那些地從誰手裡買的都送還人家,再把你屯的那些糧都送過來。

再讓本宮知道因爲貪財魚肉百姓,你就是想去崖州都不可能了,等着和龐相壽作伴去吧。”

是,是,長孫順德連連扣頭稱謝,灰溜溜的就退了出去。

李承乾手裡這份奏表是在翠微宮時李世民給他的。皇帝的意思很簡單,你保下的人,你自己處理。

話說回來這老頭子還真不爭氣,早年在戰場上的血氣都跑那去了。

要是不下狠手收拾他一下,早晚惹下大禍。

看到長孫順德狼狽的模樣,這讓在一旁劉樹義感慨萬分。

長孫順德是什麼人啊,唐軍元宿,國家公爵,更是皇后的叔叔。可在這位少年太子這就像一條斷了脊的老狗一樣,

看來外面的傳說還真不假。這位太子爺比他爹當年還要恨。

就說眼前這一幕吧,即收拾了長孫順德,還給了自己一個警告,的確高明啊。

第九百五十六章 縱橫天山!第八百一十九章 是胖折,還是砸折?第一百七十七章 李承乾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七百四十五章 世上最大的謊言第八百七十五章 黃臉漢子也不傻!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個真不行!第六百三十一章 起因!第三百七十一章 激戰曲江坊第二百六十九章 馬周送來的枕頭第四百零五章 大唐懟懟王第三百零六章 大唐的工匠精神第八百一十九章 是胖折,還是砸折?第七百一十四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六十七章 岷州之戰(1)第三百二十三章 新的疑雲第六百四十章 讓你死的心服口服第七百零一章 又“送走”了一位第一百四十八章 給皇家丟臉的賤人第八百九十八章 禍兮福所兮!(二)第十章 新華州刺史第二十章 上元節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下掉下來的餡餅第二百一十一章 本宮就是要樹立一個榜樣第四百一十六章 祿東贊 (1)第三百六十一章 咋地,你特麼還想開直播啊!第九百零九章 如此暴利!第二百二十二章 庫山終戰第六百二十三章 看看,開始了吧!第四百三十章 他下手更狠第二百八十一章 江國公府的活出殯第八十四章 緊箍咒第六百五十九章 小魚乖乖第一百九十一章 李淵的風流事兒第八百七十章 你去把兵權奪回來!第九百二十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四)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有人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第八百四十二章 鐵騎王!第七百四十七章 瘟疫阻路第三百五十章 老師,您可得想清楚啊第九十九章 血戰惡陽嶺第七百七十四章 另有其人第六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了,膨脹了?第六百零九章 帝幸鄠縣第三百六十章 長袖善舞的許敬宗第一百八十一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橋梯第七百四十一章 晉陽風暴之收利息第三百一十二章 專業捉鬼三人組第三百四十章 睜開你的狗眼看清楚小爺是誰?第一百五十章 瘋魔的竇奉節第八百二十七章 豫州之鼎第七百三十三章 真特麼回來事啊!第八百五十九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打死你個龜孫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將軍威武第四百五十五章 道友請留步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婚進行時(2)第四百九十五章 添磚加瓦第六百一十七章 硬氣異常的史仁基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唐豪放姐!(一)第七十九章 大唐需要水師(1)第九百零四章 該徇私的時候要徇私!第二百一十三章 初抵洮州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唐官場降職記第七百八十五章 談情懷,是吧!第九百一十四章 明德殿的沉寂!第九百三十八章 倆小老頭的算計!第八十一章 論糧道(1)第三百八十七章 我死之後,那管洪水滔天?第七百七十四章 另有其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驚慌失措的伏允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上的撕逼大戰第六百二十八章 醜鬼縣令-吳有德第八百二十六章 豪氣不是裝出來的!第七百六十二章 追本溯源第七十七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1)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哥說了讓你們先串串供第七百一十九章 真神計劃 (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七十三章 岷州之戰(7)第九百八十八章你敗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李靖還是不放心啊第九百零七章 狄知遜織的鐵網!第三百五十三章 是男人就應該對自己狠一點第三十二章 不服氣,也有招(1)第五十五章 並省官吏(2)第五百六十四章 退守麥窪第七百一十章 都是情債惹的禍第四百零四章 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第七百六十六章 有錢,任性!第六百六十章 荒島會議那點事第二百一十六章 庫山之戰(1)第二百三十二章 歷史第一個房地產商第一百二十六章 侯君集嚇尿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爺的錢可不好拿第六百六十九章 冤大頭-李元嘉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也聽牆角第一百七十七章 李承乾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二十四章 李世民的酸詞第七百七十四章 另有其人第二十三章 大唐版舌戰羣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