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忘恩負義的魏徵

隨着年紀和威視的增長,李承乾已經很久沒有公開出手了,就算是與吐蕃大戰,他也是乖乖地坐在中軍,所以不少人似乎已經忘了,太子是在血與火的戰場上滾出來的鐵血儲君。

所以在雨中看着被鮮血染紅全身的太子,如獄血魔神般在院子中東蕩西殺,無一合之敵的時候,李思行等人臉上都生出驚駭之意,萌生退卻之想。可爲時以晚,他們蓄養的家奴怎麼可能是身經百戰玄甲軍的對手呢,一個個都如草原上的荒草一般被人收割着性命。

稍時,玄甲軍就把王長楷、謝叔方、李思行、劉綱、寶琮等建成舊臣捆好了仍在地上,而不遠處涼亭中的魏徵,也因其“特殊”的地位,又是文人,翻不起什麼浪花來,所以只是把他圍在裡面。

“魏徵,魏玄成,孤告訴你,你的盤算落空了,太原王-李承宗已經被孤送去見隱太子了,你一十二年的隱忍一朝落空,不知作何感想啊!”,李承乾挽了個劍花,甩了甩了上面的血跡,大聲質問道。

原本李承乾認爲皇帝始終對魏徵不放心,覺得有些多餘,因爲歷史證明了他是個國士,而李思行等人也都是各有長處的文武,所以從不以舊東宮之事相譏。

可今兒聽了翟長孫的回報着實讓他怒不可遏,他們一定是暗地裡嘲笑孤的無知,譏諷我李承乾的仁義,如此不忠、不孝、不知天恩浩蕩的東西,留着還有什麼用呢。

“太子殿下,士爲知己者死,女爲悅己者容,徵受隱太子知遇之恩不敢不報,可惜,沒有保全他最後一條血脈,這是徵的罪過。

不過,殿下今日狠辣讓老臣想起了武德的九年的陛下,他那時也是這般年輕、果決,隱太子父子都謙謙君子,他們是註定鬥不過你們父子的。”,話畢,魏徵的臉上泛起濃濃的哀傷之色,不知道是李承宗,還是爲他自己。

老實說,魏徵沒有太武皇帝想的那麼美,當他知道太原王假死的時候,就曾力諫殺掉秦王,可就是因爲李淵和李建成的舉棋不定,猶豫不決,錯過了大好的時機,以至於讓秦王翻了盤。

貞觀之後,他之所以隱忍下來,就是想保存下先主的這一血脈,可沒有想到就這麼一簡簡單單的心願也成了鏡中花、水中月,頃刻之間化爲了泡影。

陛下高明啊,洞察了這一切後,早早安排下來不說,更是把太原王當成了太子的磨刀石,這真是崽賣爺田、心不疼啊!有道是無情最是帝王家,這那裡還是什麼叔侄,兄弟,分明就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嘛,皇位都坐穩了,爲什麼就不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呢!

“魏徵,少說廢話,像你這種忘恩負義,無君無父之臣,還有什麼資格縱論帝王之家。”,話間,李承乾揚起手中的橫刀,架在李思行的脖子上,不管他求饒之聲,繼續對魏徵說:“你藐視君上,妄言天家之事,頂撞陛下使得他毫無顏面,陛下饒了你。

你在朝中屢屢爲山東世家張目,於言官體制中爲他們開綠燈,陛下還饒了你。漠視忠臣蒙難,大肆攀扯同僚,興文字獄,陛下還饒了你。”

“魏徵啊,魏徵,你說你只是想保存太原王的性命,陛下和孤會相信,你拿我們父子是三歲的孩童嗎?”,話畢,狠狠地一抽刀,李思行就下去向舊主報道去了。

太子的話讓魏徵的臉有些發燙,確實,作爲臣子而言,不管是不是出於公心,他的所作所爲確實過分,說讓皇帝和太子下不來臺,那就絕不讓他們父子好過。

而魏徵他自己心裡也清楚,這是因爲皇帝和太子都是虛心納諫、一心求治之主,所以才能三番五次容下他的大逆不道,而且還讓他開府建衙,封公拜相。

換成一般的大臣早就不顧當年的那點小恩小惠,陳芝麻、爛穀子了,可他魏徵偏偏與那些凡夫俗子不同。當然了,對於太子的質問,他也不得不承認,他是想過,如果皇帝晚年昏庸或者太子不肖,那麼擁立太原王也是順天應民之舉。

就在魏徵在沉思之時,看他一直不說話的李承乾動手了,頃刻之間就讓哭嚎求饒的謝叔方等人都歸了西。這一下把魏徵的精神直接拉了回來,張着嘴巴,指着太子說不出話了。

還說什麼啊,都說太子和其父一樣心狠手辣了,連自己的兄弟都殺,殺幾個降而復反,包藏禍心的小人又有什麼大不了呢。

就在李承乾提刀走入亭子中,將刀架在魏徵脖子上的時候,肅聲說:“魏徵,楚恆是什麼德行,你很清楚,文字獄的後果是什麼,你也清楚,至於宮中朝見、獻禮有多少說道,你更是一清二楚。

你的目地很明確,就是趁着陛下打盹,孤封東宮的時機渾水摸魚,把朝局徹底攪亂,接着楚恆的手讓天下臣民都看看大唐在我父子手中是多麼寡廉鮮恥、荒淫無道。......,最後,在適當的時機,聯合山東世家,扶植他的兒子上位,替你的舊主,孤的大伯翻案是吧!”

魏徵和世家們的關係不錯,尤其是山東世家,在武德朝時,就隨李建成平定了山東,在那裡有着很深的人脈。如竇寬所說,那裡的官員有不少仍然是舊東宮的部署,他們在那裡自成一派,所以當年李承乾去賑災的時候纔會處處遭人掣肘。

當然,這也是爲什麼在貞觀元年,爲什麼皇帝會派魏徵去河北、山東去宣慰的原因,熟人好辦事嘛,這也不能不說不是一種折中、妥協的辦法。

“太子殿下,老臣無話可說,殿下想動手的話請隨意,這也算是老臣還殿下的人情了。”

都特麼到這個節骨眼了,魏徵還敢以臣下自居,不言其罪,李承乾心中更是奴在火中燒,隨即點頭言道:“好,很好,孤今日就殺了你魏徵,以泄心頭之恨!”

就在魏徵閉眼認命,等待李承乾動手的時候,長孫無忌、秦瓊、翟長孫三人從院子外跑了進來,都連連高呼請太子刀下留人。

尤其是長孫無忌上前一把就保住了李承乾,急聲說:“太子殿下,高明,我的小祖宗,你殺人殺紅眼了吧!魏徵就是再該死也是陛下在朝堂中樹立的人臣楷模,國家宰輔,你不能說殺就殺啊,怎麼找也得問問陛下吧!”

“他已經不是侍中了,舅舅。”,李承乾的回答不摻和一絲的感情,冷冰冰的回了一句。

看勸不動這驢脾氣外甥,長孫無忌趕緊對秦瓊使了個眼神,示意他趕緊出來說一句話,魏徵是混蛋不假,可他是皇帝養的狗,不是那些小魚小蝦,怎麼能說殺就殺了呢!

“殿下,不管魏徵是不是侍中,在文武百官眼裡他還是大唐的宰相,斬殺國家重臣於殿下名聲不利。依着老臣看還是先羈押起來,等請旨意之後再說。你放心,真殺魏徵的話,沒人敢和東宮搶這差事!”

秦瓊的話說完,李承乾閉目權衡了一下,隨即扔了手中的橫刀,淡淡說道:“按老師的話辦暫時收押,讓這田舍翁再多活幾天。李思行等人刺王殺駕以被鎮壓,中書省草招請旨抄家吧!”.....

第八百四十六章 賞了一個大耳貼子!第二百零七章 進了賊窩的李靖第五百六十章 多餘嗎?不一定第二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八百九十章 沒想得那麼簡單!第七十九章 大唐需要水師(1)第二十八章 大義凜然的李承乾第六百二十三章 看看,開始了吧!第八百九十五章 該走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給皇家丟臉的賤人第七百二十六章 醉打金枝(一)第九百三十六章 爛攤子!第四百五十二章 在大唐也是有城管的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承乾的反擊計劃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家也欠高利貸第八百三十四章 禽獸與禽獸不如!第五百八十八章 紫宸殿覲見第五百五十八章 漢中風雲第一百二十六章 侯君集嚇尿了第七百零五章 父子之間是要糊塗着過的!第二百三十七章 它確實不是人,但你是真狗啊!第一百七十七章 李承乾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四百八十章 老頭兒,你太放肆了第七百四十章 晉陽風暴(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獨佔鰲頭第九百四十二章 新紀元,新開始!第五百二十四章 你就說敢不敢吧!第七百二十六章 醉打金枝(一)第九百六十一章 我真的不瞭解你!第二百九十二章 坑人絕不含糊的李麗質第五百四十章 再斷一次太監的根兒第五百六十三章 強心針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陽舊事第七百四十三章 有一個智者曾這樣說過!第二百八十二章 長生不老藥的配方第四百七十八章 承慶殿駁論(1)第九百六十八章 又弄出一個意外第四百四十九章 承慶殿外的棋局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涌動(2)第八十九章 含風殿議事(1)第十四章 將折騰進行到底第一百五十三章 你能閉嘴嗎?第八百七十六章 就輕輕的一拳!第五百三十三章 禮待謝氏的真正目的第七百九十六章 有來,纔有往!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團和氣第七百五十七章 妥,還是不妥!第八百九十二章 明德殿的笑聲!第五百三十六章 皇宮中的失蹤人口案第三百九十一章 李績的小心思第九百一十章 明德殿裡的小把戲!第四百一十六章 祿東贊 (1)第一百七十四章 陛下,你太過分了第五百八十八章 紫宸殿覲見第七百三十二章 禿尾巴鵪鶉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好,兔爺兒第九百一十二章 罪魁禍首是你們!第九百三十五章 顛倒黑白的小胖子!第七百六十章 羈押二王第八百九十四章 你的舒服日子過多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屁話到底是誰說的!第九百五十五章 你走吧!第二百七十章 貞觀朝第一孝子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只配給孤當一條狗第一百三十二章 鄭家有女名麗婉第八百四十四章 你懂我!第八百七十八章 愈演愈烈!第五百六十章 多餘嗎?不一定第一百六十一章 和道門的交易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念成魔第九十八章 陣斬高甑生第七百五十五章 詭異的勝利與勒石燕然第七百八十二章 傅奕的擔憂!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麼小就會看花姑娘了?第九百四十五章 這一刀切的挺狠!第六百六十一章 大唐馬謖-劉仁軌第七百四十八章 毒士-晉先生第一百三十八章 長孫皇后是菩薩第九百七十八章 亂花迷人眼!第三百零一章 布衣傲王侯者第六十三章 李承乾也有媳婦了第四百二十三章 好色,是一種遺傳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承乾的反擊計劃第五百八十七章 杜如晦的難處第一百零九章 岑文本的新目標第七百三十三章 真特麼回來事啊!第九百零五章 我的活祖宗!第六百二十七章 張大財主第四百二十章 奇怪的官兒,奇怪的官場第八十三章 論糧道(3)第九百七十一章 你是不是想學司馬懿?第四百六十六章 夫妻夜話第六十八章 岷州之戰(2)第三十九章 李恪的春天第六百八十三章 應天門兵權第三百七十一章 激戰曲江坊第二百三十六章 太子到底想幹什麼第三百四十章 你是誰褲襠裡的東西第四百四十一章 感恩者-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