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有些人就適合當槍用

對於寧州刺史-史仁基的處置,長孫無忌和竇寬算是把魏徵得罪狠了,一連好幾天都在朝上找茬,不管提出什麼諫言,他都反對,場面弄得極其尷尬。沒辦法,他總不能朝太子撒氣去吧,誰讓他們“助紂爲虐”了,火氣不散到他們身上撒到那去,老夫不能白吃老鼠肉吧!

因爲有寧州被整的事在先,長孫無忌和竇寬並沒有和魏徵計較太多,耗子肉都吃了,顏面都丟盡了,還想讓那老倔驢怎麼樣,差多得了。

可話又說回來,長孫無忌和竇寬也都不是省油的等,這裡吃了虧,總得找別的地方找補一下,尤其是竇寬被皇帝罰了一年的俸祿,這不找太子想法要回來可不是他的脾氣,所以二人商量一番後就來到東宮。

聽到二人是來要精神補償的,正在喝茶的李承乾直接就碰了出來,這兩歲數不小了,咋還這麼不着調呢,隨即讓無語的他只能賞了他們每人三年的俸祿以撫慰他們那顆“受傷”的心靈。

扯完閒篇,長孫無忌把話題又扯回到了史仁基身上:“殿下,史仁基算是好官,論能力呢,在諸刺史中也算是中上等的,可爲此花費如此大的代價,是不是有些不值得!”

長孫無忌指的代價當然不是魏徵,東宮的實力強勁兒,魏徵就憑着他帶出來的那些清流的御史,還不能把太子如何。交到朝廷的賦稅是從來都沒有返還的道理,更不要說三倍返還了,如今在寧州開了口子,那以後各州刺史們怎麼想。

戶部的制度是保證國家收入的法則,是維護國家運轉保證。患寡不患均行爲的準則,誰知道會不會有人因爲寧州的事爭相效仿。反正有堵嘴的例子擺在那裡呢,總不能只需他寧州放火,不許大夥點燈吧,這可是法不責衆的事,而且零風險,得口就幹唄!

“舅舅,你說的對,這樣口子不能開,開了就有可能引起連鎖反應,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誰讓史仁基這個人被孤看上了呢!”

“殿下,比他能力強的,咱們東宮有的是,你爲什麼如此看重他呢,是吧,趙國公!”,話畢,竇寬還想了一下長孫無忌,待他也跟着點頭後,他們都向一臉笑意的李承乾。

得,還有這兩個老油條看不穿的事呢!略微得意了一下,李承乾便將他的打算娓娓道來。讓老百姓安居樂業的條件除了吏治清明,寬刑省罰以外,最主要的就是要讓他們擁有可以刨食的土地。

以寧州爲例子,宗室和勳貴們就佔據了六成以上的土地,而且這還僅僅是開始,隨着年深日久,這個數字還會逐年上長。土地兼併太重的話,王朝就會毀滅,前漢的例子已經擺在那裡了,皇帝和李承乾都爲此深感憂慮。

本來在建立鄠縣新城的時候,李承乾就有建一個樣板,然後再朝中提出狹鄉遷寬鄉的政策,可李世民卻怎麼都不同意。用他的話說,大唐開國時立言於貴戚世族共天下,太子是未來的皇帝,他可以和一個或者多個勳貴過不去,但他們能和天下所有的世族勳貴都過不去。

如果李承乾真把他們逼急了,擰成一股繩,那股力量可是能顛覆天下的,即使他是馬上皇帝也吃不消,到時侯除了廢除他這個太子外,另一個結果就一定是天下大亂。皇帝是從亂世中走過來,他當然不希望自己櫛風沐雨十幾年得來的盛世就此毀於一旦。

上層既然不行,那就的找下面,可這是個得罪天下世族的差事,弄好了這個人會成爲官官唾棄的孤臣,弄不好就另一個晁錯。李承乾又是個護短的人,自己的部下捨不得往這樣坑裡填,朝中的官員也一直沒有合適的,所以就因爲耽擱了下來。

直到聽完了竇寬在寧州的見聞後,李承乾把目光投向了嶄露頭角史仁基,想什麼來什麼,想睡覺就有人來送枕頭了。選中他的理由有兩條:其一,史仁基是下州的基層官員,熟悉地方的民情和民生,由他來反應制度和州縣土地問題,那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

其二,史仁基是突厥種姓,雖然早以漢化,但正統出身的官員們還是看不起他,以魏徵爲例,他的第一反應就是非我族類、齊心必異,出了事就是貪污和瀆職,根本沒人在乎他是不是真心爲百姓着想。

史仁基在官場多年,常常因爲被人排擠和他們格格不入,在心裡對於那些達官顯貴,爲富不仁的傢伙從心底裡感到厭惡。所以將由他來下手,不會出現掣肘和心思手軟的情況,皇帝和他到時候是隨意控制力度,起到收發自如的作用。至於史仁基本人那就更好說了,天家的恩典即使他享受不到,他們史家還是可以得到的,這也是他作爲臣子爲君分憂的本分嘛!

聽到這裡,長孫無忌和竇寬都伸出大拇指,他們原本還納悶呢,皇帝怎麼那麼痛快就同意在戶部開口子,原來這對父子真正的目的在於這,高明,實在高明,看來這就帝王心術的厲害之處了。

尤其是長孫無忌,看他臉上洋溢的笑容就明白,外甥已經具有三分天子氣象了,看來自己以後可以放心了。

“殿下,那陛下和你準備什麼時候狹鄉遷寬鄉呢?”,竇寬又恢復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樣,笑呵呵把玩從李承乾手下剛擼下來的扳指。

“這種事牽一髮而動全身,朝廷這在目前還有修路修壩的工程,邊境還不夠平穩,陛下和孤的意思是再看看,反正先佈局肯定是對的,什麼時候還得看具體的情況。”

國家能有現在的局面不容易,所以凡事求穩是對的,在沒有絕對的實力和穩妥的契機無論如何都是不能成功的。就像漢文帝削藩,不就是因爲操之過急,才弄成鈍刀子割肉,這樣的廢二遍事的活計,皇帝和李承乾都是不會幹的。......

第五百五十四章 上八寨的幺蛾子第一百三十九章 都想當這個官(1)第八百七十二章 酔鬧大明宮!第八百九十二章 明德殿的笑聲!第四百六十六章 夫妻夜話第九十八章 陣斬高甑生第四百六十二章 狐狸也有打盹的時候第一百零一章 大隋公主的末日第八百九十一章 報復來的就是這麼快!第六十四章 還有爺們嗎(1)第七百七十三章 此宴會,非彼宴第九百四十九章 風,蕭蕭兮!第一百九十五章 王爺,您的事兒發了第六百三十一章 起因!第九百七十三章 “外賣員”惹得禍!第二百四十八章 這枕頭送的太及時了吧第六百八十三章 應天門兵權第七百三十六章 以德服人第八十四章 緊箍咒第六百四十一章 結束代表着新的開始第六百零三章 人心啊,放着放着就臭了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小都得哄第二百九十章 是不能讓老實人吃虧的第一百零七章 長安城瀰漫的陰謀(2)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四百一十七章 祿東贊 (2)第七百二十七章 醉打金枝(二)第八百九十六章 師生之談!第八百一十六章 狹鄉遷寬鄉!第六百一十五章 爲子孫前途計第五百四十章 再斷一次太監的根兒第六百五十一章 希望在田野上第七百七十八章 這操作,太溜了!第九十一章 爭糧打井(1)第二百一十章 瘦骨嶙峋的長孫無忌第二百二十一章 驚慌失措的伏允第八百四十三章 癱子?第四百八十一章 哎呀我去,你這是打誰臉呢?第一百九十四章 專業的事兒,還得找專業人士第九百九十章兄弟和睦!第一百四十六章 憤怒下的食慾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好,兔爺兒第一百零九章 岑文本的新目標第六百一十六章 下官請你們吃肉!第七十一章 岷州之戰(5)第八百四十五章 討情債的人來了!第五十五章 並省官吏(2)第六百七十章 我特麼是你親叔叔啊第二十六章 朕要殺了這老匹夫第三百三十七章 別跟老子來這套第三百四十八章 會吃醋的小傢伙第二百三十六章 太子到底想幹什麼第二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九百章 驃騎營(二)第四百六十六章 夫妻夜話第八百五十九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唐也有天價彩禮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個真不行!第三百三十三章 隴西王府的夜宴第三百七十九章 金雞下蛋第十一章 初遊終南山第八百九十六章 師生之談!第九百八十二章 推心置腹!第一百六十七章 東宮的特務組織第八百三十一章 馬車內的交易!第四十一章 李世民巡幸東都第一百四十六章 憤怒下的食慾第四百四十七章 魚兒終於浮出水面了第二十五章 王家的投資第七十五章 岷州終戰(2)第三百零七章 不省心的家事,不省心的人第二百六十五章 君子動手不動口第三百一十八章 老子是你們活祖宗第四百零三章 大小狐狸之間的對弈第五百四十二章 朱門酒肉臭第九百三十章 喲,你也有這一天!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退維谷的李績第一百三十八章 長孫皇后是菩薩第九百五十八章 真的,假的!第一百四十六章 憤怒下的食慾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承乾的反擊計劃第七百一十六章 真神計劃 (一)第五百二十八章 這是新年的第一場風化案第五百六十六章 反攻進行時第五百七十三章 他去了以後不要告訴我!第一百零五章 定襄大捷震長安第三百六十五章 你小子偷着樂吧!第七百三十九章 晉陽風暴(二)第九百五十章 全力向西!第三百九十五章 可以放牧,但不要放肆第六百八十三章 應天門兵權第一百九十八章 嶺南來的土皇帝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唐豪放姐!(一)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唐豪放姐!(一)第四百二十二章 誰讓你不說清楚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easy模式都贏不了的突利第五百九十八章 臭顯擺的李世民第五百三十九章 瘋狂的太監第八百零五章 事情遠遠沒有那麼簡單!第六百一十八章 因禍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