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爲子孫前途計

貞觀十二年的長安,在臣子中最讓人羨慕的就是檢校廉政部尚書-王治,這傢伙僅僅用了十二年時間,就從區區正七品上的縣令爬到了正三品,與皇帝的親信馬週一樣,不到四十歲就一身紫袍加身,着實讓人眼紅。

當然,並不是說官兒當的大就能所有人都羨慕,畢竟人和人的追求的是不一樣的,更讓人羨慕的是這傢伙竟然能主持一屆春闈-爲國掄才,斗量天下士子,這是多少大儒夢寐以求的,王治區區刑官就能得此殊榮怎麼讓人不眼熱呢!

按照往年的習慣,朝廷選出春闈的主考,大夥兒是要擺酒慶賀一番,一來恭賀同僚得此殊榮,二來是套套近乎,走走關係。誰還有沒有個三親六故的,科舉是入仕的正途,舍一次臉爲孩子求一個前途又能怎麼樣呢。

即使科舉的考試,朝廷控制的挺嚴格,但多少還是有些水分的,主考們也是人,他們也是要走一些人情世故的,在官場混如果不注意和光同塵,那遲早讓人孤立起來。

官場上三起三落的事常有,誰還沒有個三災六難,關鍵的時候都希望別人能幫幫忙,擡擡手,所以主考們也不敢把事做的太絕了,只要勉強合格的卷子,在他們手中那都是能過的。

王治這個人是性子偏冷,爲人有失謙和,辦起差來從來都是公事公辦,誰的面子都不買,再加上家中那座極具盛名的“鬼宅”,即使手中的權柄不輕,也沒什麼人願意和他來往。

像他這樣的人本來在長安這種複雜的官場環境是混不下去的,早晚都得讓人擠兌出去,可沒辦法,這傢伙的後臺太硬,要知道他是太子第一批檢拔的寒門庶族官員,是東宮的鐵桿心腹,只要太子一天不倒,那任誰都拿他沒辦法。

請客說情這一套在他身上根本就不管用,再加上他本身就廉政部的官兒,弄不好人情講不下來,還把自己給搭進去了,所以大夥也就不討這個沒趣,直接找到了好說話的褚遂良。

醉仙居,這個長安城中最具名氣的酒樓之一,也是官吏們常來常往的地方,收到同僚們邀請的褚遂良按時按點的來到了這裡,互相客套了一番後,褚遂良和幾個交好的官員上了二樓的雅間!

酒過三旬,菜過五味,一番推杯換盞後,褚遂良放下手中的酒杯,雙手拄着桌子,臉上掛着淡淡地笑意,慢生說:“諸位同僚,往年呢,官員勳貴家子弟只要能達到考試難度的八成就可以入圍,這條潛規則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陛下和太子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比起那些靠着出身萌官的,這些學子多少還學習一定聖人之道,勉強達到了爲官的標準。”

“禮部公示出來的告示相信大家也都看過了,今年的考試方式做出了一定的改變,從原有注重文章的華美,改成了通過策論解決相應的實務。

前兩天本官與王尚書一起入宮拜謁,陛下很明確的表示,和往年關照一點是可以的,但必學符合朝廷科舉的新式答卷的方式,畢竟朝廷選官也是爲了解決實務,光靠筆桿子那兩下子肯定是不行的。

你們也知道相比於貪官污吏,陛下更爲討厭人浮於事,要不然登基之後不會有並省官吏、監察御史等舉措的實施。諸位要想自己的親朋故舊有好的前程,那就自己多費點兒心,教教他們應該怎麼處理政事。”

褚遂良的話已經是很給面子了,至少在考試的方向上給予了他們肯定的答案,讓他們的親朋子侄可以在此次的大考中佔據一定的優勢。

要知道能坐到這裡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的爲政之道,不然也不能通過層層選拔被皇帝調入長安任職。教授子侄一些爲政之道和公文處理這樣的小事,對他們來說那是小菜一碟的,至於他們能考成什麼樣,那就得看他們自己了,人各有命嘛!

都是官場上的老油條,誰也不會指着褚遂良傻到把考題偷出來給他們吃白食,當然了,就算褚遂良是傻子,他們也不會傻到跟着用,宇文士及的例子擺在那裡呢,皇帝連壽光縣主都沒放過,誰也犯不着爲一身綠袍子搭上全家的性命不是。既然話都說到這個地步了,那怎麼也得幹上一杯,說上一堆同僚之情甚於手足的官話,讓人家也沒有白忙活一場不是。

接受了大夥的好意後,褚遂良擡了擡手示意大夥安靜一些,隨即沉聲說:“諸位同僚,從科舉的改制來看,朝廷以後選官的條件將會做出重大的改變,也就是說以後一門心思死讀書,換取一生安樂飯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其實這也是可以遇見的事,從近些年來陛下和太子用人的條件上就可以看出來,能替主上解決實際問題的幹吏纔是目前朝廷所需要,所以諸位家中的子弟要還想入仕,那就要改變教育的方法!這話是陛下和太子爺讓本官轉告諸位的,他們希望諸位能爲國家培養出更多的人才,造福社稷、蒼生!”

聽到褚遂良這番話是衆官臉上的笑意更濃了,這二位至尊能發下這樣的話,那就說明他們和家中的子弟在以後的仕途中都會受到關照,當官最終要的是什麼,那就是簡在帝心啊!

他們和那些世家的子弟比不了,家大、業大、關係大,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出身普通的軍功和勳貴家族,靠的就是帝王的欣賞和自身的功績。家裡的口子多,總不能舔着臉老去求官吧,所以不得不把目光投向了科舉,現在上面既然發話了,那他們還不可着勁的操練那些小子們。

就在褚遂良在長安城大口喝酒、大塊吃肉的時候,遠在寧州忙着賑濟和查案的魏徵、竇寬二人算是倒了八輩子血黴,當地官府招呼他們只有饃饃和不知道用什麼菜葉熬製的湯水。

看着魏徵不斷揉着胃,竇寬是一邊咬饃,一邊笑,用他的話說他竇寬是賤命一條,大半輩子都是吃鹹菜過活的,魏相是天子近臣,國之宰輔,隔三差五宮裡就會賞下吃食來,那嘴早就養刁了,現在就這麼啃饃,那還真是受委屈了。

沒辦法,在寧州上至史仁基這個刺史,下至普通的書吏吃的都是這個,而且每人每日只有一頓,對魏徵二人不限量已經是照顧上差了。

第七百四十一章 晉陽風暴之收利息第三百一十二章 專業捉鬼三人組第九百六十七章 作妖的李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稱心如意第六百三十六章 上官儀攤事了!第七百三十六章 以德服人第一百四十章 都想當這個官(2)第七百一十二章 太子妃出手第四百九十五章 添磚加瓦第二百四十二章 朕就問你知不知錯第三十六章 出使風雲(2)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下英雄進入吾彀中矣 (2)第一百八十八章 決不能便宜了這個小混蛋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師,有些事是急不得的第三百四十章 睜開你的狗眼看清楚小爺是誰?第六百九十六章 目標-陳家?第五百零八章 這個年,誰也別想過好第八百四十九章 硬氣縣令賀欽!第八十一章 論糧道(1)第七百四十三章 有一個智者曾這樣說過!第七百二十二章 既要打的好,也要打的巧第五百五十九章 夜半報喪第四百九十七章 被找家長的小子們第六百三十七章 鬼哭狼嚎的刑部大牢第五十四章 並省官吏(1)第三百九十八章 最囂張的小白臉第九百一十四章 明德殿的沉寂!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唐豪放姐!(二)第九十二章 爭糧打井(2)第二百二十三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七百六十章 羈押二王第七百三十二章 禿尾巴鵪鶉第十三章 吃人嘴短第八百五十九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三)第八百四十七章 莽夫嗎?第七百八十一章 傅奕的“故事”!第八十八章 視察書院工程第九百零六章 我真是來送禮的!第四百六十章 強龍和地頭蛇之間談話第八百六十六章 有個好爹,不如有個好老師!第七百七十三章 此宴會,非彼宴第二百八十九章 被老頭兒玩兒壞的吳黑闥第三百八十七章 我死之後,那管洪水滔天?第四百九十六章 奇葩的一老一小第五百一十七章 爹和兒子一樣不好說話第四十四章 大安宮第三百七十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二百九十三章 頹廢中的希望第二十章 上元節第二十二章 胡人犯邊第一百一十六章 長安城的大搜捕第八百二十七章 豫州之鼎第一百八十三章 老子就打你了第六百七十章 我特麼是你親叔叔啊第四百二十五章 打死你個龜孫第六百五十一章 希望在田野上第七百九十章 現世報!第六百零六章 我說你是咋想的第一章 初臨貞觀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虧是福第二十五章 王家的投資第九十章 含風殿議事(2)第三百一十九章 政治低能不說,情商也不高第五十四章 並省官吏(1)第八百二十五章 這老不死的到底是誰?第二十六章 朕要殺了這老匹夫第三百三十七章 別跟老子來這套第四百九十章 哎呀,讓您見笑了!第七十九章 大唐需要水師(1)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團和氣第六百四十八章 跟不上時代就只能被淘汰第一百五十四章 千金買骨的李世民 (1)第七百四十一章 晉陽風暴之收利息第九十八章 陣斬高甑生第九十七章 戰事初開 先失要地第八百九十六章 師生之談!第七百七十四章 另有其人第四百七十章 難以降服的畜生第一百零五章 定襄大捷震長安第六百四十二章 歪打正着-狗屎運齊天第二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八百六十一章 道長,你算的真準!第八十四章 緊箍咒第二百六十一章 喋血鴻臚寺第二百四十二章 朕就問你知不知錯第一百五十一章 交易第二百九十一章 依臣妾看還是都娶的好第四百六十章 強龍和地頭蛇之間談話第四百零九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二百九十七章 花落獨孤家第四百四十二章 憶往昔第八百八十三章 你就沒事找事吧!第九百八十章 滿堂彩第五百三十五章 李世民的後手第五百八十三章 該敲打的時候就得敲打第三百六十二章 給臉不要臉的東西第八百四十四章 你懂我!第六十九章 岷州之戰(3)第四百八十八章 病老虎也是老虎第四百五十五章 道友請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