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算盤不要打的太精

在人的一生中,對其自身影響最大的,莫過於父母和老師,因爲在他們的言傳身教下,塑造不同性格的人。拿李承乾和李恪這對同父異母的兄弟來說,小時候享受的待遇基本一致,就是因爲拜了不同的老師,從而走上兩條不同的人生道理。

在教書育人方面,李綱要強上岑文本不止三分,可要是論陰謀詭計,爲官之道,李綱這老頭兒就是拍馬也趕上洞明世事的岑文本。

什麼樣的老師,教什麼樣的學生,李恪本來心眼就是不少,再讓岑文本這麼一調教,自然也就心機深沉之輩。雖然在兵部領個差事,可實際來講就是張寡婦牀上的棒槌,樣子貨而已。

他在兵部說的話,還特麼沒有岑長倩一個小小的郎中好使呢,更讓他生氣的岑長倩這個和他淵源較深的兵部新吏,嘴裡說不參與皇子爭儲,可實際對於東宮的事,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不是吃裡扒外嗎?要不是看在岑先生的面子上,一個親王收拾這麼個小官,那還不是手拿把掐的。

這次諸國競技,岑文本特意在皇帝那裡爲李恪爭取了一次機會,馬球比賽象徵着騎兵戰力,李恪馬上的功夫不錯,配以相應的助手,拿下這一場的勝利,自然不是問題。

本來以爲謝映登隨軍移駐了,唐軍中沒有了射鵰手,難免會因爲落敗而讓皇帝震怒,到時候那李恪爲皇帝在諸國面前爭得顏面,這不比太子勞民傷財在邊境打仗要強的多嘛!

可沒有想到,東宮竟然弄出了一個這麼怪胎,硬是以碾壓性的實力贏得了第一局,這讓岑文本有些始料不及。不過,問題也不大,雖然效果差了一點,但能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話也是好的。

說道馬球這項運動,早在漢代就已經流行於中原地區。除了馬以外,主要器械爲球和杖。其中的球僅如拳頭大小,是用質量輕而有韌性的木料製成的,中間挖空,外邊塗上顏色。一般呈紅色或彩繪。而打馬球的棍子叫“球杖”、“鞠杖”。由於球棍頂端的彎曲部分形如陰曆月初的“半弦月”,陳王曹植就曾在《名都篇》中寫到“連翩擊鞠壤”。

自前隋建國,大量的波斯人涌入東方各國,把馬球這項運動又推動起來,得到了各國貴族的青睞,成爲了一種時尚。再加上開國之初,李淵和李世民這父子爲了表明不忘武事,特意大力提倡和帶頭參與,組建皇家馬球隊和在皇宮修建了馬球場。

皇帝興致來的時候,還會帶着皇室子弟和勳貴家的球隊來上那麼兩場,李承乾的老師秦瓊就經常受詔入宮伺候。甚至宮中女眷都可以參與其中,長樂公主李麗質就其中的代表人物,每次讓她玩上一天,這馬球場肯定是一片狼藉,皇帝對於自家這個五丫頭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馬球這項運動,在李氏這兩位皇帝推動下已經風靡於整個大唐,誰家要是能有一支像樣的馬球隊,那可真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

爲了能保證李恪獲勝的把握更大,岑文本更是從交好的世家勳貴中弄了點高手和一等一的好馬,這本下的不是一般的大。這不,在柴哲威、劉譽、紇幹承基的簇擁下縱馬馳騁,一時無人可敵,每進一球都引的觀賽的諸臣公發出一聲聲暴喝,爲吳王殿下吶喊助威。

坐在龍椅上的李世民,一邊品着茶,一邊看着球場上的李恪頻頻點頭,心中默唸道:爲德的性子急是急了一點,可是在馬上的功夫還是不錯,看看這馬球打的有聲有色的嘛!

得意之下,李世民隨口問了一嘴旁邊的大兒子:“高明,你的馬上功夫可是得了叔寶的真傳的,可朕怎麼從來沒見你打過馬球呢?”

在皇帝眼中,李承乾這小子有些奇怪,從他當了太子以後,就沒見過玩耍過,整日就埋在各種事務中,對於國家來說這是好事,可對於一個父親來說,還真有點心疼自己的兒子。

額,聽到皇帝的話後,李承乾心中難免有些腹謗,玩?誰特麼能享樂願意找罪受,別特麼說玩了,就是多聽幾個曲子放鬆一下精神都得讓魏徵他們以貪圖享樂、失德爲由彈劾到褲衩都穿不上。

這特麼要是自己沒事打兩回馬球,再弄上一支豪華的馬球隊,那些見不得儲君聲色犬馬的人還不跑到裡明德殿上吊去,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李承乾還是決定低調一些的好。更何況他對於這樣的運動並不怎麼感興趣,有那時間和精力還不如和張玄素來上幾盤呢!

“回父皇,兒臣愚鈍,對於這樣的運動並不擅長,這要是上了場,恐怕會嬉笑大方的,所以還是看看別人打的好。不過,這話說回來,三弟這身手進步了不少,這球技更是諸皇兄弟中的翹楚,兒臣以爲待會下場,您可得好好賞賞他。”

好好好,李世民一連說了三聲好,他相信李承乾的話是發自肺腑的,一直以來不管下面的這些弟弟有什麼小心思,兒子都是報以寬容的態度,在他眼中這就是大國儲君的風度,要是連自己的兄弟容不下,將來怎麼龍御天下,位登九五,成爲這萬邦之主呢。

“一回生,二回熟,得空的時候,朕親自帶帶你,每日處理政務太乏味了,該放鬆的時候還是要放鬆的嘛!”

就在父子倆聊的正高興的時候,球場上的形勢發生了逆轉,耀武揚威的李恪在幾名吐蕃勇士的故意相撞之下不幸從馬上跌落下來,皇帝趕緊讓侍衛把李恪送到太醫署去。

作爲老師的岑文本也沒有心情看比賽了,尾隨着侍衛們的方向疾步而去,他的算盤打的是挺精了,可沒有想打竟然出現了這樣的差錯。

因失去主心骨兒的大唐隊士氣瞬間就跌落到了低谷,在吐蕃隊強烈的攻勢下連連失分,等響鑼敲起的時候,吐蕃整整贏了大唐五個球,這下可讓上午吃癟吞彌·桑布扎和支·塞汝貢敦二人揚眉吐氣了。

趕緊走到御階假模假式跟皇帝賠罪,說什麼下面的將士一時失手云云,而李世民因惦記兒子的傷勢來不及和他們在這磨嘴,對李承乾交代了兩句也離開了。.......

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唐官場降職記第八百二十七章 豫州之鼎第八百二十章 就是袍子的問題!第三百九十八章 最囂張的小白臉第四百七十六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二百二十六章 關鍵的時候掉鏈子第五百五十二章 你愛的不是李家第六百零七章 “妥”善處置第四百四十二章 憶往昔第九十一章 爭糧打井(1)第一百五十七章 老李綱的新工作第二百八十五章 就你這樣的蠢貨也想當太子第八百一十四章 男人之間的友誼!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七百零三章 汝戲百姓,吾戲汝命第八百九十二章 明德殿的笑聲!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人得志”的許敬宗第六百二十五章 從何處而來?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世民的花邊新聞第六百七十三章 貞觀十三年的第一場雪第二百五十五章 殿下,這裡面的水深着呢第七百五十三章 夷男有個好兒子!第四百三十六章 單道真第九百二十一章 轉折與新的疑慮!第七百二十九章 聰明人話不用說多了第七百八十五章 談情懷,是吧!第二百二十六章 關鍵的時候掉鏈子第六百八十一章 推銷員-柳述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婚進行時 (1)第二百一十一章 本宮就是要樹立一個榜樣第五百八十一章 永昌一夜的變化第六百七十章 我特麼是你親叔叔啊第九百一十七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一)第三百一十二章 專業捉鬼三人組第二百五十五章 殿下,這裡面的水深着呢第二百三十三章 殿下,你可不太純潔啊第八百七十一章 南衙的異議!第五百二十一章 底線再次刷新的程咬金第五百二十八章 這是新年的第一場風化案第八百八十章 雌兔眼迷離!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這老不死的咋又來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世襲刺史制度第一百零八章 長安城瀰漫的陰謀(3)第一百零六章 長安城瀰漫的陰謀(1)第四百五十二章 在大唐也是有城管的第七百七十一章 九屍迎賓第二百章 武德殿中的蒙面女郎第七百六十八章 苦思之時蹦出來一個哪吒!第二百八十六章 朕要把那些毒婦都敢出去第三百六十七章 本王可不是傻子,這坑我不跳第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還沒餓死啊第七百四十章 晉陽風暴(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都想當這個官(1)第五十二章 奇葩鄭善果第二百一十五章 奔襲計劃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八百九十七章 禍兮福所兮!(一)第八百六十二章 婚姻革命!第二百三十五章 要幹就幹大的第二百八十章 有個故事叫侍郎是狗第一百六十九章 寸步不讓的孫伏伽第三百一十三章 牛鼻子,下來吹牛批行嗎?第三百零八章 女人嘴,騙人的鬼第五百八十三章 該敲打的時候就得敲打第四百六十章 強龍和地頭蛇之間談話第七百九十六章 有來,纔有往!第一百八十九章 坐收漁利的李恪第五百四十九章 被激怒的唐人第五百三十八章 密道?第六百四十四章 不會讓你爲難的第九百四十五章 這一刀切的挺狠!第三百三十章 鬼精鬼精的狄仁傑第八百一十章 賴上門的長孫衝!第六百六十二章 流血中的卑沙城第三十四章 不服氣,也有招(3)第二百五十六章 爺今兒就想在這耍耍第十三章 吃人嘴短第三十六章 出使風雲(2)第三百九十七章 火辣辣的挑戰第七百三十八章 晉陽風暴(一)第三百九十章 靦腆的長孫無忌第四百九十四章 豔名一夜蓋長安第二百二十七章 皇帝有旨,攻擊立止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天被呲了兩泡尿的李恪第三百二十五章 來,跟孤說說,你想往那跑第七百九十五章 我滴乖乖!第七百九十五章 我滴乖乖!第二十八章 大義凜然的李承乾第九十六章 祭天求雨第九百七十章 有這麼玩的嗎?第十九章 梟雄末路第三百一十三章 牛鼻子,下來吹牛批行嗎?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退維谷的李績第五十四章 並省官吏(1)第八百四十一章 行,上眼藥來了吧!第五百八十九章 哎喲,你這個小東西第五百五十二章 你愛的不是李家第八百五十九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三)第四百四十章 白衣報喪第五百一十一章 小兄弟,這世上最不可靠的就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