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來,跟孤說說,你想往那跑

《史記》中秦本紀記載:“昭襄王四年,取蒲阪。五年,復與魏蒲阪。”,蒲阪原指經過蒲州老城的一條長約十里的坡路。

這條長阪起於普救寺東側的峨眉嶺,經寺坡徑西直下黃河邊的蒲津橋,東西兩端高差約三丈,蒲州老城正位於坡中央的臺地上,因此,先秦時期人們把這座城邑稱爲蒲阪。

“阪”通“反”,故蒲阪亦稱蒲反是以北周明帝二年改秦州爲蒲州,“取蒲阪爲名也”。隋開皇十六年,移蒲阪縣於蒲州東,在蒲阪故城置河東縣。大業三年,蒲阪縣併入河東縣。

武德元年於桑泉縣置蒲州,三年移治原蒲州城。領河東、河西、臨晉、猗氏、虞鄉、寶、解、永樂等縣。

蒲州境內的水利工程永濟渠始建於北周保定二年正月,當時的州民在蒲州城東開鑿河渠,導河水以廣灌溉,並命名爲永濟渠,寓意爲永久之利。

曲經城東,南入涑水河,把洶涌的黃河水分流入渠,“與水勢少殺”,緩解壓力,保障蒲津橋不爲水毀同時仍可取水溉田,民頗利之。蒲州城東峨眉嶺地勢高峻,每逢大雨,水流瀉下直灌州城,因此,永濟渠還有排洪護城之便利。

由於李承乾的所攜帶的軍糧有限,安州的變故又把時間拖的很長,所以不得不在轉道蒲州,到那裡的軍倉補充下軍糧。

這個軍倉始建於貞觀二年,而爲了方便來往的運輸,還特意將它設在了黃河邊上,其目的就是藉助蒲州北連洛水、無定河、汾河的水路優勢向北方戰場輸送軍糧。

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黃河防汛的關鍵時期,官府都會徵召地方的精壯上堤,修壩,以保證當年不受水患之苦。

“不是我說,你瞎啊!沒看到那面王旗嗎?一點眼力見兒都沒有,你是怎麼當差啊!”,李佑指着和的衛隊在官道上狹路相逢的差役們高聲喝道,看到親王的旗幟都不知避讓,是誰給他們的勇氣呢。

“回王爺,下官是戶部右侍郎鄭仁基的部署,鄭侍郎讓我等去找加固大壩的材料,任務重大所以衝撞了您,還請齊王殿下恕罪。”,領頭的綠袍官員嘴上話雖然說的謙恭,可臉上確實一副傲然之氣,身子也站的很直,一點都不覺得自己有失禮之處。

也是,人家這麼做也是有道理的,不說搶修堤壩是正事,單說他是鄭仁基的心腹這一點就足夠了。鄭娘娘現在身懷六甲,再過幾個月小皇子一降生,依着鄭娘娘受寵的程度,一個親王還能跑得了嗎?你一個不受皇帝待見的依託於東宮的皇子,有什麼可豪橫的啊!

看着眼前這個小吏都敢瞧不起自己了,李佑的心中的無名之火不由的熊熊的燃燒,隨即跳下馬來,上前照頭就是一鞭子,直接就把剛還硬氣的綠袍官員來了個滿臉桃花開,疼的他滿地之打滾。

“特麼的,老子告訴你,按照禮法,頂撞親王杖五十。今兒這一鞭子就是讓你小子長長記性,知道下自己究竟是個什麼身份。馬上讓你的人讓開,太子爺就在後面,驚了他的駕,本王要你的腦袋,你。”

還沒等李佑的話說完,因爲隊列的停止的李承乾拍馬就來到了前面,看了一眼在地上打滾的官員後,皺着眉頭問道:“老五,怎麼回事?”

聽完了李佑的解釋後,李承乾的又看了一眼正在地上撒潑打滾的官員,心裡頓時不滿油然而生。

你說你有正事就有正事唄,陪個禮、道個歉不就得了,狂什麼狂啊。現在又整這麼一出,讓這麼多官兵差役在此圍觀,這不是擺明了給老五難堪嗎?

“殿下,殿下,臣,臣鄭仁基參見太子殿下,臣恭賀殿下凱旋返朝。”,鄭仁基呼哧帶喘的給李承乾見禮,話畢還用袖子胡亂的擦了下滿臉泥水的臉,哎,這個在太子面前失儀啊。

看着鄭仁基髒亂的袍子,李承乾這氣也就生不來了,隨即言道:“鄭侍郎,孤知道戶部的差事不好乾,可人也是要有規矩的,這次的事就算了。說說,你前面的堤壩什麼情況了。”

鄭仁基在官場混了這麼多年,看到現場的這種情況那裡不明白髮生了什麼事,既然太子說不追究了,那自己再行禮也就算了。禮畢後,鄭仁基抖了抖袍子,揮了揮手是以那些差役該幹嘛幹嘛去。

“殿下,今年的水大了一點,已經到了現有堤壩承受的極限,所以這幾天臣等都在想盡辦法加固。可是收效甚微,一旦決堤,那永濟倉五十萬擔軍糧也就岌岌可危了。”

待鄭仁基話音剛落,一個同樣穿着朱袍的官員慌慌張張的跑了進來。只見他一邊拉着鄭仁基往前走,一邊說着:“鄭侍郎,決堤了,快跑吧,再不跑咱們都得在這餵魚了。”

就這樣,跌跌撞撞的他直接就撞到李承乾的懷裡:“殿,殿下,臣,臣。”

呵呵呵......,“王叔至,你這個蒲州刺史當的好啊,出了事跑的比兔子都快,真是妄顧了陛下對你的信任,說,孤該怎麼賞你?”

“殿下息怒,王刺史也是一時糊塗,這些天他也是全心全意的辦差,還是饒他一命吧!再說現在決了口子,正是用人之際,殺了他誰去組織軍民呢?”,白了一眼癱在地上的王叔至,鄭仁基趕緊上前給他求情。

哼,冷哼一聲後,李承乾繼而言道:“鄭侍郎,你和王叔至馬上打開永濟倉先取出一萬石軍糧來試試水,糧食遇水就會發脹,必須把口子給孤堵上,保住朝廷軍糧。”,話間又向李佑招了招手,吩咐他把手下士兵交給鄭仁基上堤堵壩。

“王叔侄,機會只有一次,要是堵不住口子,你就自己跳進去填上。好了,都辦差去吧,孤到大帳去等你們的消息。”

待李承乾說完,鄭仁基不由的問了一句:“殿下,那就是個無底洞,一萬石軍糧不一定能堵住啊,若是回頭再大量的往裡填,回頭怎麼向陛下交代啊!”

“哎,我說鄭侍郎,你死心眼啊,我大哥說填上爲止,那就是都填上又能怎麼樣,難道等着黃河的水直接把它們都淹了嗎?”

李佑最是看不管這種教條的官,天塌了,有高個頂着,難道我大哥會讓你們來替他背黑鍋嗎,沒得丟皇族的臉面。

第九百八十八章你敗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都想當這個官(1)第七百五十八章 這是人情,也是體面第九百八十二章 推心置腹!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纔是殺人兇手?第四十六章 滅蝗進行時(1)第七百二十章 真神計劃之刺王殺駕第七百七十四章 另有其人第五十六章 並省官吏(3)第七百四十四章 請你牢牢地記住這一天第七百零三章 汝戲百姓,吾戲汝命第八百四十九章 硬氣縣令賀欽!第一百二十一章 蕭瑀的險惡用心(2)第四百八十六章 太子爺,您聖明啊!第一百三十一章 老子好欺負呀第八百九十六章 師生之談!第一百四十五章 罵孃的長孫無忌第四百一十九章 前世冤家第七百三十八章 晉陽風暴(一)第八百一十四章 男人之間的友誼!第七百五十二章 我可有誠意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退維谷的李績第五百五十九章 夜半報喪第九百八十三章 太子病了!第九百六十七章 作妖的李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都是褲腰帶惹的禍第二百六十八章 玄武門上還有散去的疑雲第八百零七章 《帝範》第五百零三章 飯桌上的學問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靠譜的國舅爺第九百二十一章 轉折與新的疑慮!第七百七十三章 此宴會,非彼宴第七百六十一章 得有實事求是的態度!第二百二十八章 明犯大唐天威者,雖遠必誅第九百七十九章 好言相勸!第二百七十一章 來,美人給朕笑一個第五百五十九章 夜半報喪第八百三十六章 他在那?第一百八十章 矯枉必學過正第九十三章 爭糧打井(3)第三百一十三章 牛鼻子,下來吹牛批行嗎?第四百六十三章 長樂門前的小校第九百七十六章 病秧子,你不中用!第七百六十三章 何苦來哉呢!第八十二章 論糧道(2)第三百九十八章 最囂張的小白臉第八十一章 論糧道(1)第九十八章 陣斬高甑生第二百九十七章 花落獨孤家第六百零四章 有一種人叫添頭兒!第一章 初臨貞觀第六十二章 包工頭杜構第七十七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1)第七百九十七章 滾出去,開府!第二百九十二章 坑人絕不含糊的李麗質第八百章 誰纔是真正的勝利者!第八百零五章 事情遠遠沒有那麼簡單!第九百六十章 哎呀,層層封鎖啊!第八百九十三章 哀嚎給誰看!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李靖還是不放心啊第九百一十四章 明德殿的沉寂!第六百八十章 龍虎會第八百九十章 沒想得那麼簡單!第八十章 大唐需要水師(2)第十七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五百七十二章 還有商量嗎?第二百一十四章 戰前會議第一百五十七章 老李綱的新工作第八十七章 初遊翠微宮第九百七十章 有這麼玩的嗎?第三百三十四章 稱心如意第五百一十七章 爹和兒子一樣不好說話第二百一十章 瘦骨嶙峋的長孫無忌第二百九十六章 催婚進行時第六百二十四章 初抵南陽境第六百六十一章 大唐馬謖-劉仁軌第一百八十九章 坐收漁利的李恪第四百五十五章 道友請留步第二百四十六章 被當成鷹熬的程妖精第六百三十八章 人間最惡莫過於此第八百七十六章 就輕輕的一拳!第五百一十六章 鄭觀音第五百二十八章 這是新年的第一場風化案第一百零七章 長安城瀰漫的陰謀(2)第九百零一章 老子要當兵!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只配給孤當一條狗第六百六十章 荒島會議那點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寸步不讓的孫伏伽第五百八十七章 杜如晦的難處第二百二十六章 關鍵的時候掉鏈子第三百四十九章 痛哭流涕的李佑第四百九十一章 地也不種了?第八百七十一章 南衙的異議!第六十九章 岷州之戰(3)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謀深算的岑文本第八百四十三章 癱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唐運動會(一)第七百七十四章 另有其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唐官場降職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