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魏徵的棒子和大棗

皇帝因寵妃鄭充華而杖斃內官的事很快就傳遍了朝野,朝臣也是議論紛紛,甚至還有人說照這麼發展下去,韋氏留下的那個貴妃之位,早晚都是這位充華的。看來以後還真得好好和戶部右侍郎鄭仁基好好的親近一下,沒準那天就求到人家不是。

當然,皇帝這一舉動也是徹底的讓老魏徵怒了,在御史臺奮筆疾書後,拿着本子就趕往承慶殿。見過禮後,魏徵掏出本章拱手言道:“陛下這是臣進諫的本章,請陛下閱覽。”,話畢將本章交給了甘鄖讓他代爲呈了上去。

看着魏老頭哏啾啾的樣子,李世民是一陣頭疼,他知道凡是這老匹夫進諫的準沒好事兒。隨即頗爲無奈的翻開本家,看了幾行之後就皺起了眉頭。

奏曰:臣奉侍帷幄近十年,陛下許臣以仁義之道,守而不失。儉約樸素,終始弗渝。德音在耳,不敢忘也。頃年以來,浸不克終。謹用條陳,裨萬分一。

陛下在貞觀初,清淨寡慾,化被荒外。今萬里遣使,市索駿馬,並訪怪珍。昔漢文帝卻千里馬,晉武帝焚雉頭裘。陛下居常論議,遠希堯、舜,今所爲,更欲處漢文、晉武下乎?此不克終一漸也。

......貞觀初,頻年霜旱,畿內戶口並就關外,攜老扶幼,來往數年,卒無一戶亡去。此由陛下矜育撫寧,故死不攜貳也。比者疲於徭役,關中之人,勞弊尤甚。雜匠當下,顧而不遣。

正兵番上,復別驅任。市物襁屬於廛,遞子背望於道。脫有一谷不收,百姓之心,恐不能如前日之帖泰。此不克終十漸也。

夫禍福無門,惟人之召,人無釁焉,妖不妄作。今旱之災,遠被郡國,兇醜之孽,起於轂下,此上天示戒,乃陛下恐懼憂勤之日也。千載休期,時難再得,明主可爲而不爲,臣所以鬱結長嘆者也!

都說好文章可以活死人、生白骨,魏徵這文章絕對是一等一的好文章,可對於今日的皇帝而言,卻是提不起誇他的興致,因爲這篇文章條條說的都是他的過失。

臊的李世民臉都不知道放那好了,於是隨口說:“玄成,你這是篇好文章,同時也匡正了朕的過失,朕心甚慰。.....”

看到皇帝說的都是些不疼不癢的話,魏徵又上前一步,拱手說:“老臣聽說陛下因爲鄭氏杖斃內官吳徵,朝中的大臣對此頗多議論啊。”

“玄成,朕這個天子連管教家奴的權利都沒有嗎?再說鄭妃之事是朕的家事,卿是外臣,爲此進言是不是有些不妥啊?”

這個魏徵怎麼就這麼不開眼呢,寫本章指責朕的過失也就算了,現在連朕的家事都要管,而且這老匹夫不是一次兩次,他這是要幹嘛,難道眼裡沒有朕這個天子嗎?

要是害怕因言獲罪,那這本章魏徵也就不會上了,再說,皇帝這性子要是不收一收,那將來可是要爲天下害的。

想到這後,魏徵擡頭迎上皇帝目光,言道:“陛下的家事,臣自然是管不着的,可宮裡出了后妃恃寵而驕的事,臣不得不給陛下提個醒兒。楚懷王的寵妃、鄭袖姿色豔美、性格聰慧,善機變。

但善妒狡黠、陰險惡毒、極有心計。鄭袖干涉朝政,收受賄賂,勾結靳尚,陷害屈原,致使屈原被放逐,放走張儀。讓楚國終至“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於秦,爲天下笑。”

今鄭氏充華其聰慧美貌不亞鄭袖,出任政堂,干涉天子,臣子覲見天子還有避諱於她,此乃媚主禍國之舉,請陛下查之。”

如果說剛纔魏徵撥下皇帝的面前,那現在就是用刀又割下了幾片肉來。

“玄成,這話是不是過了,不要說鄭妃不是那樣的妖妃,難道朕是楚懷王那樣的無道昏君嗎?”,李世民強壓着心中的怒火,看着在下面和自己針鋒相對的魏徵。

他不明白,自己不過就是寵信了一個普通的嬪妃而已,用的着這樣防微杜漸嘛,難道朕打下的江山如此的弱不禁風嗎,一個是個小小女子所能左右、撼動的嗎?

“臣是言官的首領,直面天子的過失是臣的本職。就連劉備那樣的偏僻之主尚且知道,親賢臣遠小人乃國家興盛之道,更何況這樣的陛下九州聖主了。既然陛下能接受臣奏本之中的諫言,那這條建議想來也不再話下。”

魏徵的急轉彎,可是狠狠地閃了李世民的腰,原本以爲他老匹夫會和自己大吵一架,可沒想到這老頭兒把彎轉的這麼快,還不大不小的拍了下自己的馬屁,這剛剛泛起的火兒也跟着消了大半。

仔細想想老魏頭說的也對,這承慶殿是天子和重臣們議事的地方。雖然沒有宮規說后妃不能來這裡,但卻也真是十分的不便。

就說皇后吧,沒有什麼大事兒的時候,都不敢輕易涉足此地,就是怕後宮禮法耽誤了臣子們進言。

看到皇帝不說話,魏徵繼而接着說:“臣聽聞陛下因鄭妃之故而奢華無度,其花費不知凡幾。您是一國之君,所以您一開頭,朝野臣民必然上行下效,勢必形成一種奢靡的風氣,那這個國家會變成什麼樣呢?

當年隋煬帝巡遊的時候,每到一地,就因地方上不獻食物或貢物不精而被責罰。如此無限制地追求享受,結果使老百姓負擔不起,導致人心思變,江山丟失。那陛下今日的怎作法難道不是在效法隋煬帝呢”

人都是有慾望的,皇帝也一樣,李世民和楊廣有着太多的相似之處,所以他們的慾望也同樣強大。魏徵不得不提醒皇帝應該持有知足着常樂之心,如果一意孤行下去,就如楊廣一樣慾壑難填,那大唐也會如前隋一般二世而亡了。

片刻之後,李世民對魏徵撫了撫手,示意他先坐下來,隨即溫聲說道:“朕今聞過矣,願改之,以終善道。有違此言,當何施顏面與公相見哉!方以所上疏,列爲屏障,庶朝夕見之,兼錄付史官,使萬世知君臣之義。

另外,頒下旨意,從今日開始,後宮嬪妃無要事不得進承慶殿一步,卿進言有術,着賜黃金十斤,馬二匹。”......

第九百四十五章 這一刀切的挺狠!第四百二十六章 開天闢地的李世民第九百零九章 如此暴利!第五百四十章 再斷一次太監的根兒第一百一十四章 杯酒釋兵權 (1)第八百一十三章 你對得起你爹嗎?第一百一十四章 杯酒釋兵權 (1)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人要上吊!第七百九十二章 長孫家的另一個外甥!第四百零七章 禽獸不如啊第四百二十七章 畫個圈圈詛咒你第六百四十章 讓你死的心服口服第七百二十五章 塑料姐妹情第六百四十章 讓你死的心服口服第九百七十七章 讓他們撞樹去!第三百九十章 靦腆的長孫無忌第七百四十五章 世上最大的謊言第三百八十五章 論補腦的重要性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下英雄進入吾彀中矣 (2)第九百七十一章 你是不是想學司馬懿?第七百五十五章 詭異的勝利與勒石燕然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唐官場降職記第三百三十九章 風這麼大,你不怕閃着舌頭嗎?第四百一十八章 孤給你派個新活兒第八百九十八章 禍兮福所兮!(二)第二十五章 王家的投資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退維谷的李績第九十九章 血戰惡陽嶺第五百五十章 陛下,還記得您表叔嗎?第五百五十四章 上八寨的幺蛾子第二十八章 大義凜然的李承乾第二百九十七章 花落獨孤家第五百七十一章 竇寬受賄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小都得哄第七百二十六章 醉打金枝(一)第八百三十七章 抵達靈州!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承乾的成年禮物第二百六十二章 媒婆皇帝李世民第九百七十章 有這麼玩的嗎?第六百四十四章 不會讓你爲難的第四百三十九章 反正你得幫忙第二百六十三章 沒有同類的李承乾第三百三十七章 被說服的江夏王第二百一十七章 庫山之戰(2)第九十四章 你算個什麼東西?第六百二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六百一十七章 硬氣異常的史仁基第九百三十二章 他爹當年也是這麼過來的!第二百四十五章 誰家都有不爭氣的孩子第九百八十九章無路可逃!第一百三十八章 長孫皇后是菩薩第八百七十五章 黃臉漢子也不傻!第三百四十二章 什麼時候都有不信邪的人第二百零三章 千刀萬剮第一人第九百三十章 喲,你也有這一天!第六百五十四章 封王?沒問題!第四十四章 大安宮第五百六十七章 反攻,反攻,再反攻第七百一十三章 小風變大風了第四百五十章 挖牆腳到老夫頭上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政治低能不說,情商也不高第七百七十八章 這操作,太溜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姐妹當差第一百八十章 矯枉必學過正第八百一十一章 不依不饒的道爺!第二百八十一章 江國公府的活出殯第八百九十二章 明德殿的笑聲!第八百一十六章 狹鄉遷寬鄉!第三百零四章 永平坊見聞第三百二十三章 新的疑雲第一百八十二章 幹不了?那就騰地方第五百七十七章 翻車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被說服的江夏王第四十三章 囂張的孫少爺第一百三十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八百四十七章 莽夫嗎?第六百七十一章 有些人是值得尊重的第六百三十五章 假的,全是假第三百六十三章 內衛在行動第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還沒餓死啊第八十七章 初遊翠微宮第一百七十章 囂張的岑文本第五百七十九章 貪官多能吏第三十章 你們真是讓夫子蒙羞啊(1)第八百六十二章 婚姻革命!第三百五十四章 最毒婦人心第八百六十九章 言不由衷!第四百七十五章 君臣閒話第五百三十九章 瘋狂的太監第一百六十六章 長孫衝 你大爺的第八百九十五章 該走了!第八百五十八章 東宮版“知新錄” (二)第六百九十一章 人是種奇怪的動物第九百一十六章 秋風掃落葉!第五百五十二章 你愛的不是李家第九百五十七章 盡歸於唐!第六百五十四章 封王?沒問題!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屁話到底是誰說的!第三百九十三章 利是一把雙刃劍第三百六十二章 給臉不要臉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