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七十七爲敵

九百七十七 爲敵

大唐這些年的確是年年有戰,從貞觀四年起,到貞觀二十年李二陛下退位,李承乾登基爲止,十六年間,十萬人以上大戰十數次,十萬人以下戰役不計其數,承和元年四月李承乾即位登基之後,去往軍事大學的第一件事就是祭拜英雄紀念碑,第二件事就是祭祀忠魂祠,爲了表示自己對軍隊的重視和對戰死將士的緬懷,甚至下令統計從忠魂祠建立以來的戰死者。

三十八萬七千六百九十七名戰死者。

大唐打了十六年的大戰,平均每年戰死兩萬多人,看起來有些少,其實這是醫療系統建立完善之後所帶來的成果,大部分戰傷者都成功康復回到了軍隊裡面繼續效命,如果要計算一下戰傷者的人次,估計,這個數目不會少於一百萬人次。

正是因爲這些士兵的英勇奮戰,使得在貞觀後期,大唐的內地百姓們都見不到戰爭了,雖然可以見到軍隊,但是戰爭已經遠離了他們,軍糧不用下鄉徵調,軍馬也不需要百姓奉養,只要提供壯丁參加軍隊就可以,這還不是強制性的,可以說,大唐邊疆一年比一年擴展,一年比一年打的激烈,但是神州故地卻是承平日久。

他們已經很久沒有見到那麼多軍隊同時出動,封鎖長安城和三原縣周邊,然後盤查所有過往人,只許進不許出的嚴厲禁令了。

太上皇李世民陛下遇刺的消息也不脛而走,人們震恐不已,生怕太上皇有什麼三長兩短,大唐如今的生活是在太上皇的統治下達成的,他們的好日子都是太上皇帶來的,雖然太上皇現在已經不再做皇帝。但是他依然是一面旗幟,一個活的標杆,人們都想念他,儘管現在的皇帝李承乾並沒有犯錯,一樣以仁慈著稱。

直到一天以後,太上皇安然無恙的消息傳了出來。大家才放下心來,而緊隨而至的則是民間的怒氣,強烈要求朝廷立刻查出兇手,爲太上皇討一個公道,無論是誰要謀害太上皇,他們都將誓死與他作鬥爭,李二陛下多年來經營的人望和名聲在這一刻顯露無疑,以至於他常常拿這件事情自誇,自戀的性格一覽無遺。

所以正是這樣的大唐。才讓人覺得奇怪,覺得驚訝,強大到了這個地步的大唐,還會有誰有膽子刺殺皇帝?哦不,刺殺太上皇?覺得皇帝居於內宮之中難以下手,所以就選擇了已經退位的太上皇李世民陛下?這怎能讓人不覺得懷疑,不覺得疑惑?

外敵?還有什麼外敵?外敵還敢對大唐的太上皇陛下下手嗎?外敵真的敢嗎?那些和大唐有仇的外敵都被幹掉了好嗎?吐蕃?吐谷渾?還是高句麗?不都已經完蛋了嗎?

不是外敵?那是誰?

種種猜測緊隨而至,一時間。大唐上下人心惶惶,讓人覺得非常不安。接下來的就是很早已經被預料到的扯皮時間,大家開始互相推卸責任,除了主要責任的三原縣大大小小的官員和軍隊將領被直接問責,抓起來下獄,其他的人就開始扯皮了。

最關鍵的是皇帝和太上皇還有直接責任者三原侯蘇寧都沒有站出來公開什麼消息,所以這些留言和相互的對攻就變得相當激烈。似乎因爲這件事情,讓承和初李承乾營造的政通人和的氣氛一下子被驚疑不定給取代了,長安大街上人人神色驚慌,不知什麼時候會出現什麼意外的事情讓自己猝不及防,這就很麻煩了。

人們最希望的就是聽到太上皇和皇帝的公開宣言。但是卻沒有任何消息,除了有人看到一大批穿着黑色軍服的玄甲軍護送着什麼重要人物急匆匆的進了皇宮之後,就再也沒有任何消息,三原縣大大小小的正職官員被下獄也只是慣例,問題還沒查明白前,刑部先把人控制住,至於副職官員和軍官則“戴罪立功”,臨時處理三原縣政務和軍務。

那麼蘇寧和李承乾還有李二陛下在做什麼呢?

照顧傷者……

長孫皇太后和李芮涵還有張初塵都受傷了,沒錯,都受傷了,長孫皇太后的左臂被賊人砍了一刀,李芮涵的右臂被砍了一刀,張初塵的左小腿被一支弩箭射中,幸而沒有射中主要動脈,所以沒有大礙,至於長孫皇太后和三原侯夫人李芮涵都是輕傷,被紗布包裹了一下,上了金創藥,就沒有事了。

說起來這是那個女人也是很不要命的,一老一中一小,都會武功,性子裡面都有彪悍的一面,張初塵就不說了,傳說中的風塵三俠,武藝高超,雖然年已花甲,但是依舊是一把好手,長孫皇太后有着胡人的血統,家族也有習武的傳統,武藝並不弱,常年身居高位,自然臨危不亂,至於李芮涵,李氏第一女俠,就不說了……

張初塵是護衛李靖心切,畢竟李靖已經七十多了,往八十的年歲去了,就算武藝再高,也快不行了,更何況李靖已經很多年不動手了,張初塵的年歲稍微小一些,身子也比較靈活,經常習武,所以護夫心切之下,她直接衝到了最前線,凌厲的劍法連着刺倒了七八個黑衣人,然後被一個黑衣人用冷箭射傷。

至於長孫皇太后和李芮涵都是爲了保護李二陛下而受的傷,李二陛下很久沒有上戰場了,一下子經歷了這個事情,不僅沒有惱怒,反而興奮起來,揮舞着長刀就要衝上去和賊人決戰,嚇得長孫皇后和李芮涵大驚失色,護衛們人數不多,保護李二陛下已經不容易,又被冷箭射殺不少,人數更少,居然已經無法將李二陛下保護在保護圈裡面,這就給了李二陛下接敵的機會。

蘇寧不知道李二陛下吹噓的連殺三人是不是真的,反正他就知道他的老婆和自己的老婆都爲了保護他而受了傷,李二陛下一臉懊惱的樣子看着長孫皇后的手臂,李泰抱着長孫皇太后流淚,蘇寧一臉心疼地看着李芮涵的手臂,李承乾黑着臉看着一羣人。眼中殺機頻現。

“父親,母親,到底是什麼情況?爲什麼會發生這種事情?那些黑衣人到底是什麼人?”李承乾開口問道。

李二陛下看了看他,嚴肅的開口道:“不知道,都是穿着黑衣,蒙面。人數不少,起碼超過五百人,從小河對面的山林裡面突然衝出來,撤退途中還有一批人過來截殺,絕對是準備充分,到底是什麼人,想要我的命呢?”

李承乾握緊了拳頭,低吼道:“超過五百人!哪裡來的五百人!哪裡來的兵器和弩箭!三原縣令和三原統軍都是飯桶!都該殺!武庫的管理之人都該殺!他們肯定是串通一氣!都該殺!”

李二陛下連忙制止道:“不能這樣說,事發之後是三原縣令和三原統軍第一時間趕到救援。三原縣令身中三箭猶自殺敵不止,若是沒有他們,我這五百護衛或許就要交代在那兒了,這也不能怪他們,那些賊人居然就埋伏在行宮不遠處,連玄甲軍都沒有發現他們,更何況三原縣令和三原統軍都有自己的職責,不是專門保護我的。你不可意氣用事,他們的所作所爲並沒有違法亂紀之處。你是皇帝,公私分明,明白嗎?”

李承乾深吸一口氣,說道:“兒無能,讓父親母親遇險,兒有愧於父親母親的教導和期望!”

長孫皇太后嘆息道:“這也不能怪你。你是皇帝,要治國,哪裡有功夫管到這些事情?如果是無鉅細都要你自己處理,那遲早會累壞了身子,這次。的確是我們疏忽了,居然那麼多人都沒有發現,直到賊人動手了才發現,猝不及防,害得翼公和夫人也受牽連了,都是我們的不是。”

大家的目光轉移到了正在爲張初塵處理傷口的李靖,李靖嘆了口氣,說道:“多謝太上皇和皇太后的掛懷,此事又有誰能料到?皇太后言重了,只是,都到了這個時候,誰還會對太上皇下手呢?賊人的目標很明顯就是太上皇,都是朝着太上皇進攻,進攻老臣的反而不是很多,而且看他們的屍體,模樣,這些賊人很明顯並不是外族人,就是漢人,不是外族人,那就排除了外族敵人後裔的報復行爲,而在漢人中,又有誰是對太上皇恨之入骨,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如此作爲呢?老臣以爲應該這樣想!”

李二陛下眯了眯眼睛,搖頭道:“恨我的人也不知道有多少,不過都被我殺了,從當初大唐一統天下至今,還活在世上的又有誰呢?都有三十年了,誰還能活着?劉武周?王世充?還是他們的兒子?或者,是哪一個仇人的子孫想要爲先父先祖報仇雪恨,所以才這樣做,倒也不難分析,只是,那又是誰呢?承乾,血滴子那裡,是否已經派出去了人手查看情況?有沒有結果?”

李承乾看了看蘇寧,略帶着一絲歉意道:“還沒有結果,爲了波斯的事情,兒把血滴子的大量精銳骨幹都抽調去了安西都護府那裡,交給安西都護府去運作,在阿拉伯那裡和波斯內部做準備,現在留在長安的血滴子反而都是些老人或者是一些新人,都擔不得大任,所以疏忽了許多,兒自己也疏忽了許多,覺得長安城已經很安全了……要是兒沒有那麼急功近利,或許,那些賊人也無法得逞!父親,母親,兒有罪!”

李承乾跪了下來,向李二陛下和長孫皇太后請罪,李二陛下扶起李承乾,說道:“這種話就不要再說了,你現在是大唐的皇帝,你做皇帝做得很好,要想再做一個好兒子,就難了,我不怪你,你母親也不怪你,國事爲重,你只要管好大唐就可以了,至於這件事情,這樣吧,蘇寧,你可有什麼看法?”

蘇寧一直抱着李芮涵不說話,見到李二陛下詢問他,抿抿嘴脣,他就開口道:“不論是誰,居然敢在三原縣下手,就是和我蘇寧爲敵,還是死敵,不是他死,就是我亡!只要他落到我手裡,我絕不讓他痛快的死!我要讓他後悔來到這個世上,後悔與我爲敵!”蘇寧從沒說過那麼重的話,這一次既然說了,那就意味着這些賊人是真的惹怒了蘇寧,蘇寧動了真怒,蘇寧決定不再留手,狠狠的收拾他!

李泰也站了起來,抹了抹眼睛,怒道:“他也是在與我爲敵!我定要用一萬斤火藥炸死他!讓他魂飛魄散,永世不得超生!”(未完待續。。)

八百二十三高句麗版三國志六百零八常備軍與宗教二三事上一百零五起點九百九十七辭官三百六十一開學下五百二十八油四百一十四無奈的交易八百九十三自處四百七十六被狙擊的祿東贊下八百八十三秦瓊的忠告二百二十二活下來二百四十九不升官二百八十最後的堅持下一百二十六用事實說話八百三十一缺糧的高句麗五百六十三小竹排在畫中游四百七十六被狙擊的祿東贊下四百四十一我需要你四百五十六歲月靜好七百四十五蘇侯碑二百七十一軍事大學入學考試上九百三十六一個國家的終結七十二應急預案下六百七十七吐蕃的最後時光一九百五十一暴風雨四三百六十二以你們爲榮一百七十九千里之堤毀於蟻穴一百八十二八卦的李二三百七十意亂情迷六百二十五無間地獄下八百九十三自處一百三十九看過七百集柯南的男人五百一十二豈曰無衣八百九十九敢死三百四十三李二陛下的雄心三百八十八吐谷渾攻略四百五十九我是曹操你是誰四百二十八軍事大學圖書館縱火事件下八百三十六孫思邈出手二百四十武人學堂一百六十四元芳你怎麼看一越千年二百五十九年齡是問題四百五十一猛料六百六十二貞觀二十年下一百二十四會診上九百一十四笑與哭五百一十二豈曰無衣九百二十七論隊友的重要性四百六十九徐治的求助一百九十九隨軍出征三更求訂閱月票二百四十四熱戀二百六十九長江後浪推前浪四百三十九初露端倪二十九李二陛下的決定上一百一十九世紀婚禮之饕餮盛宴上八百九十八英雄下二百零四進擊的先鋒軍上二百六十一白衣傲王侯一百三十八一塊蛋糕引發的血案四百四十潛入調查六百七十二稱心如意上六百一十二宗教的反擊四百三十審問五百四十六身不由己的皇帝七百零八他不簡單二百二十阿史那泥孰六百四十三相聚七十二應急預案下四百七十六被狙擊的祿東贊下四百七十七祿東贊必須死上七百零二守護神劉仁軌八百三十二瘟疫爆發六百四十三相聚一百五十四墨家機關術四百六十八年輕人總會犯錯誤嘛八百三十三瘟疫橫行四百四十七落網下二百等我回來九百五十四暴風雨七五百一十六學子出征九十七褚遂良來訪九百零三李二的淚四百八十徐巖之死五百零七無一骨節矣八百七十七叛徒五百六十三小竹排在畫中游三十二戰爭不止一種方式九百一十九大器晚成上一百零一求親求收藏推薦五百九十一結怨六百六十九崩潰的開始上五百四十七婚禮開始訂閱四百零一艱鉅的任務二百四十四熱戀四百二十六軍事大學圖書館縱火事件上四百九十三美麗新世界一百零七小看你了八百一十五換帥二百八十四觀棋不語真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