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三十五大唐沒有火油求訂閱

五百三十五?? 大唐沒有火油?(求訂閱)

第一件事就這樣確定了下來,嘉州刺史和陵州刺史不久就被下達命令逮捕歸案,交付大理寺審判,沒想到居然還查出了不少這二人的斑斑劣跡,結果李二陛下盛怒之下下令立刻斬首!抄家!家人流放三千里!順帶着意識到蜀中叛亂之所以發生,也有蜀中官吏不潔的原因,藉此機會讓杜如晦把縱橫司的探員分佈到蜀中,徹查了一遍蜀中官員,然後,大清洗就開始了。

雖然這個自戀狂出身貴族,自小錦衣玉食不知民間疾苦,但是成年之後四處征戰,耳聞目睹民間疾苦和官員橫行霸道,對待下層民衆很同情,對貪官污吏深惡痛絕,有不止一次的打貪行動,現代人總喜歡說這是爲了保證唐王朝的統治,這一說,還真是把這些帝王將相說的一無是處呢……

蜀中的官員被換了一茬兒,也就在這個時候,李二陛下意識到手中人才不足,開始着手準備文人大學的事情了……

當然,現在,他被牛進達提出的第二件事情給吸引了注意力,那就是關於軍校學子的損失程度和避免這類問題的想法,這是在回來的路上牛進達和蘇寧一起討論出來的結果,軍校學子們太寶貴了,而且基本上都是爲了當軍官而培養的,出了軍校也會是軍官,放在戰場上面和十數倍於己的敵人對着廝殺,傷亡≈★長≈★風≈★文≈★學,ww⊥♀↘et太大,不值得。

所以是否可以按照以往的模式派兵平叛,不同的是。將學子們分散到軍隊裡面,按照成績,或者做臨時軍官或者做士兵,不能總是讓一支完整的軍校軍隊出去,然後殘缺不全的回來,這一次算是運氣好的,只有四十個人戰死,要是遇上一場大的失誤,全軍覆沒都有可能,那麼軍校做出的犧牲。大唐付出的努力。豈不都白費?

有平叛的時候,看叛亂規模而定,叛亂規模偏小,那就把軍校學子散編打亂放入軍隊裡面。和軍隊士兵一起行軍作戰。減少傷亡。增加經驗,若是規模偏大,那麼就可以把軍校學子編入軍中成爲臨時的基層軍官。比如火長隊長之類的基層軍官,增加指揮經驗,總而言之,就算是三千軍校學子可以一同出征,這個代價,也太大了……

這些學子都是識字的,都是非常精英的軍官後備人選,若是按照這樣的比例全部出戰,那麼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原本可以避免的傷亡都避免不了了,無必要的損失軍校不需要承擔,所以,還是以以上的改良模式比較好,雖然依舊無法確保沒有損失,卻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損失,初出茅廬的學子們,無論是殺人還是作戰都是經驗不足的,需要有人帶着,保護着纔好。

對於這個請求,李二陛下也深深的思慮一下,然後詢問身邊的文武大臣,這是個很好的習慣,習慣聽取別人的意見再做決定,這也讓大臣們覺得自己被尊重被重視了,會更有動力,所以也就會更加積極的出謀劃策,比如房玄齡就提出朝廷爲軍校支出的錢財和物資是驚人的,這是一種長線投資,要等到這些學子進入軍隊開疆拓土之後才能得到回報,而在這之前他們就喪命了,這就等於血本無歸。

雖然以這種眼光看待軍校有些失禮了,但是的確是這樣,大唐付出這樣大的代價培養這些學子,不是讓他們隨隨便便就去戰死的,他們的生命很寶貴,他們不應該戰死在那種地方,被卑劣的僚人斬殺了四十人,四十個精英學子就這樣離開了,大唐爲他們付出的也打了水漂,實在是太虧了。

長孫無忌表示贊同,再者了,這些學子需要的是良好的指揮能力,個人勇武在軍中吃香,但是在戰場上卻不吃香,打仗靠的是團體協作,靠的是軍官指揮,靠的是軍陣和後勤,個人勇武改變不了一場戰爭的走向,除了培養學子們的個人素質之外,更注意要培養他們的指揮能力,大將負責指揮,而不是殺敵。

兩個心腹提出了建議之後,李二陛下很明顯的表示贊同,同時也對此表示在意,所以這方面的校規和條款都被授權進行更改,主要負責的是李靖牛進達和蘇寧的三人小組,負責全面更改軍校相關規則,以免將來的某一次戰略失誤會導致大量軍校優秀學子身亡,以至於大唐付出的心血付諸東流。

這個問題解決了之後,就是燃燒罐的問題了,蘇寧把燃燒罐的主要原理說了一下,然後說道,只要把燃燒罐扔出去,基本上被碰到的人都會遭殃,就算沒有立刻碎掉,砸在地上也會碎,然後火油爆出來,火就會燒着,人基本上逃不了,因爲只要被火油濺到,身上肯定會燒到,不管是不是全身燃燒,哪怕只是一部分,也夠要命的。

三萬僚人只能用兩千多個燃燒罐去對付,這裡面很大一部分獲勝原因就是在於僚人不知道這個是什麼武器,還以爲是天降神火,被燒到了之後才驚覺過來,不過很可惜,很多人已經燒起來了,四處亂跑亂竄,只要碰到了人,就算本來沒燒起來,也會跟着燒起來,接着亂,整支軍隊就亂了。

僚人在一個峽谷裡面,前後都被大唐軍隊堵住,本來就沒有出路,加上根本算不上軍隊,軍紀渙散,沒有統一號令,這一亂就是徹底的炸營,全是火人,等於大唐軍隊還沒有開戰他們就已經戰敗了,敗得還特別慘,接下來一陣箭雨和斬殺,三萬僚人一個都沒活下來,之前的五百人先鋒隊已經被設下的陷阱全部殲滅了,所以僚人主力全滅,剩下的人不成威脅。

蘇寧把整個戰役過程核心武器燃燒罐的威力說了一下,這下子所有人算是明白了。別說僚人了,就算那時候是一支大唐軍隊在那裡,估計也難逃敗局,這個燃燒罐實在是太厲害了,根本沒有防禦和反應的時間,被火燒到的人是什麼狀態,大家都知道,大唐統一戰爭中也沒少用火攻,一燒起來四處亂竄,除非殺掉否則根本制不住。

接着蘇寧又提到一點:“要注意的是。這種燃燒罐一旦點燃了什麼。是無法用水澆滅的。”

這下子讓所有人都給愣住了,着火了就要用水澆滅,這是多少年來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常識,上天給了人水和火。這兩樣東西相生相剋。缺了哪一樣。人都活不下去,但是不能用水澆滅的火還是頭一回聽到,於是程咬金就愣愣的發問:“難不成是三昧真火?”

蘇寧笑了笑說道:“不是的。這個裡面裝着的油纔是關鍵,做菜的時候往水裡面擱油,諸位不下廚,自然不清楚,可是我知道,油一定會漂在水面上,因爲這個油比水輕,水一澆上去,油就浮上來,油上的火還是能燃燒的,這個油一着火,要用泥沙將它蓋住纔可以,否則除非油燒完了,它是不會停下來的,沾到哪兒就燒到哪兒,厲害得很。”

這下子所有人才微微點頭,算是接受了蘇寧的講述,尉遲恭抱着一個燃燒罐不斷地撫摸着說道:“乖乖,這可是個好東西,要是以後打仗的時候有足夠的燃燒罐,直接扔過去,敵軍肯定打亂,這個戰馬也怕火啊,這玩意兒還澆不滅,哈哈,好東西啊,以往放火還要看地方,現在不用啦,直接就燒起來了!”

蘇寧白了尉遲恭一眼:“這個事情,目前還是辦不到的,咱們沒辦法弄到足夠的燃燒罐。”

李二陛下立刻問道:“爲何?這樣犀利之武器,如何不能大用?”

蘇寧說道:“因爲原料是油,不論是吃的油還是火油都可以做燃燒罐,但是,無論是吃的油還是火油,我們都不夠。”

蘇寧這樣一說,大家就明白了,這個油,可是個稀罕的東西,平常人都吃不上,也就這些達官貴人能吃到油,但是數量也不多,吃都不夠吃,何談拿來做武器?這一場大戰下來,估計一整年大唐的達官貴人們都不要吃油了,這可如何使得?就算皇帝做得到,大將做得到,鼓動文臣跟着做,估計也是滿腹怨氣吧?

文臣武將的臉上都露出了尷尬的神情,連帶着李二陛下的面色也不好,這個事情,有了武器,很犀利,可以極大地增加大唐軍隊打勝仗的機率,但是結果卻被告知因爲原料的不足而不能大規模使用,李二陛下很不爽,但是他也知道,要是沒有油吃,估計還真不一定受得了,就算他本人可以,宮裡面那些人估計也受不了……

李二陛下尷尬的咳嗽了兩聲,看向蘇寧問道:“這是個好武器,大唐必須要能用,你小子鬼點子最多,你給想個辦法,想到了辦法要什麼獎賞我都給,想不到辦法就扣你的封地!”

蘇寧睜大了眼睛,看着周圍的大佬們貌似也很同意這個舉動,頓時感到了天旋地轉,這尼瑪不就是赤裸裸的敲詐嗎?我,我有什麼辦法,油不夠,關我什麼事兒?要扣我的封地?

李二陛下被蘇寧看的有些不好意思了,一揮手:“快想辦法!”

蘇寧那個鬱悶喲,這尼瑪是什麼事兒啊?皇帝也太不要臉了吧?周圍這些精英們也太不要臉了吧?!

無可奈何之下,蘇寧只能說道:“陛下,您現在就是把臣的封地全給拿走了臣也沒什麼辦法,大唐的油主要是從活物身上取下來的,比如豬牛羊之類的,剩下來的都是從胡麻身上榨出來的,可無論是這些牲畜或者是胡麻,數量都不夠,那些油連有些官員都吃不上,更別談百姓了,吃都不夠吃,哪裡好拿來用呢?

原料不足,臣總不能憑空給您變出來吧?而且大唐的油無論如何也不應該奢侈到拿吃的油去打仗吧?打仗到底還是應該用火油,而且火油燒起來猛烈,數量多一點兒有時候還能爆炸,這一爆炸能一下子撂倒一大羣敵軍,威力巨大,所以臣以爲,與其費盡心機用吃的油去打仗,倒是不如從火油身上動點腦子。”

李二陛下想想也是,這個吃的油用來打仗,想想也覺得不太對勁,要是能用火油的話,反正不能吃,也不心疼,但是,這些個火油都是外國進貢的,大唐本地也沒有啊,也不知道如何生產啊……

李二陛下開口道:“這個事情,我也很關注,但是,衆人皆知,大唐現有的火油,都是來自於南邊的外藩進貢,數量少,完全不夠用,而大唐本土上,也沒有火油啊!”(未完待續……)

九百三十犧牲九百七十一談判五百六十五疫中四百五十八蘇氏三國八百二十四炮隊四十六死馬當活馬醫九百二十三評卷九百三十犧牲七百九十二運氣五八百三十九希望之光一百七十九千里之堤毀於蟻穴九百二十二再一次選擇一百一十聖人至八百五十四遠征軍二五百五十五劍與鞘四百一十二武照六百零八常備軍與宗教二三事上四百五十一猛料八百五十三遠征軍一五百一十五雛鷹起飛三百八十六囂張的李道彥九十小妹要自強二百六十九長江後浪推前浪六百七十一這麼可愛一定是男孩子五百八十四全國備戰三十六團圓飯下八百九十六英雄上六百三十六海軍海軍上二百七十七你還行嗎二百一十一明犯大唐者雖遠必誅上二百六十二以飯桶之名四十六死馬當活馬醫六百零二初見祿東贊四十三無法原諒下五百五十五劍與鞘七百六十八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下九百零六國喪上八百七十九抵抗的下場八百三十二瘟疫爆發六百零二初見祿東贊七百八十四險二八百四十使命九百零五一個人的未來九百零九三年上八百三十二瘟疫爆發六百三十四咱們都一樣七百六十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上一百九十四就這樣愉快地決定了一百八十九單身貴族四百六十一爭論上六百七十三稱心如意下四百一十六爆竹聲中一歲除四百七十三經濟戰爭上四百一十五新年好三百六十二所謂奸商六十七發財聯盟下五百五十二鋪路八百零九末日的序幕八百七十六大唐無賤人三百二十一野炊記事上八百零一楊萬春之死下一百九十老秦逼婚記三更訂閱五百九十四最後一戰七十一應急預案上四百九十八蘇寧的智囊三百一十五杜如晦出山四百二十六軍事大學圖書館縱火事件上九百六十四承和之治一七百六十三峰迴路轉二七十改革的窗口下二十七老將的感嘆六十六發財聯盟上七百九十五天意上五百一十三科舉考試一百七十七活捉他們三百五十四縱橫司選拔測試五百八十三杜如晦出招五百五十五劍與鞘三百三十三現代化的裝備九百八十一兩線作戰下八百一十二保王伐唐上一百七十七活捉他們六百零二初見祿東贊八百五十一波斯來使一百九十一尋親記七百一十四蠻荒之地六百零五宗教的用處六百一十二宗教的反擊二百七十七你還行嗎二百一十五麻煩的西突厥八百五十四遠征軍二七百二十四廣州會議三三百六十開學上六百零六想娶公主沒門七百一十二萬年傳承三百一十三給你一個驚喜九百四十八暴風雨一三百九十五心繫天下四百五十三因果循環六百二十六美人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