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棉紡織機

夏鴻升讓阿爾罕繼續從西域收棉花和棉花籽,阿爾罕離開之後,又從莊子上着急來了幾個中了一輩子地的老農到家中,準備將棉花籽給他們,讓他們試着種棉花。

夏鴻升後世裡沒有種過地,依稀記得棉花是喜光喜溫的,而起似乎並不怎麼挑地。

具體的,夏鴻升就不知道了。不過,這些老農們種了一輩子地,就算是剛開始種不好,多種幾次也必然能夠找到規律。

將棉花籽分給了這些老農們,這些老農一個兩個的拍着胸脯保證不會叫夏鴻升失望。

棉花可是個好東西,由於棉纖維細度較細有天然捲曲,截面有中腔,而且又可以相互交織,所以保暖性十分好,蓄熱能力很強,且不產生靜電。純棉花在陽光的照射下,會使棉花纖維的彈性恢復,伸長,纖維中蓄熱能量多。因此,經過太陽照射後的棉被厚度會明顯增加,摸起來非常柔軟,穿在蓋在身上,就會感覺到棉花裡面的熱量緩慢施放,使人感覺貼身、貼心的溫暖、柔軟。

遼東之地,一旦戰事持續到了冬天,就必須要退兵。否則,將士們會受不了那裡冬天的寒冷,會生病,會生凍瘡,會變得體弱無力,進而喪失戰鬥力。

實際上,歷史上不管是隋煬帝,還是李世民,在征伐高麗的時候都遇到過這個問題。

倘若能夠有足夠的棉花,做出棉襖和棉被,取代普通士卒們使用的劣皮、絲麻等禦寒物的話,就能夠解決征伐高麗的時候所要遇到的寒冷問題。

不過,光有棉花還不行,摘取下來的棉花若是不經過處理,是沒法直接作爲填充物來做棉襖的。

至少,棉花要彈過之後,成爲柔軟的絮狀物之後,才能夠作爲填充物來做棉襖。

又或是經過紡織,成爲棉線、棉布,做成衣物。

這就又涉及到兩個問題了。

彈棉花,還有棉紡織。

彈棉花是一種老手藝了,雖然後世裡在城市裡已經不多見了,但是年紀大一些的人都會對“彈棉花”有着清晰的記憶。隨着一聲聲弦響、一片片花飛,最後把一堆棉花壓成一條整整齊齊的被褥,彷彿就是一種魔術,讓孩子們驚訝不已。而那時候的彈棉花工匠們也都走街串巷,生意應接不暇。後來隨這技術的先進,手工彈棉花已經不多見了,但是在比較偏遠的村落,還是會有手工彈棉花的存在,一種十分簡單,依靠人手,用弓弦似的彈面工具,用榔頭敲擊弓弦,使板上棉花漸趨疏鬆,以後由兩人將棉絮的兩面用紗縱橫布成網狀,以固定棉絮。紗布好後,用木製圓盤壓磨,使之平貼,堅實、牢固。

而夏鴻升所支教的村子,正就是那極其偏遠之山區啊!

曾近自己支教的時候,教育局給發的被子硬的不行,只好自己找地方給彈一下,黑心棉也得蓋着舒服些是唄……算了,心酸往事不要再提。

不過,夏鴻升所想要做出來的,卻不是這種彈棉花的工具。

使用這種工具彈棉花,太慢,效率太低,一個人一天下來,能彈出來**斤棉花就算是多的了。

夏鴻升想要做出來的,是在那個村落這種所見到的另外一種彈棉花的工具——木箱式彈花車。

原理其實跟那個差不多,但是是將棉花盛入木箱,側邊有木輪,通過牲畜拉動木輪,使棉花在木箱中得到快速的彈動。這種木箱式的彈花車,一人一天下來能彈出來兩百多斤棉花來,極大的提高了效率。

聽村裡用木箱彈花車給村裡人彈棉花的老人說,她那木箱彈花車還是古董,是清朝留下來的。夏鴻升眼饞了老久,後來才聽說她家那清朝的老古董,早就在****的時候被砸了。這個是後來她老頭子擔心自己去的早,她沒有了營生過不成,所以又給做的。老太太糊塗了,給攪渾了。不過,老頭子的未雨綢繆顯然是高明瞭。老頭子大她許多,過世的早,這老人就靠着這木箱彈花車,養活了七八個兒女,如今依然在爲村人服務着。

這個東西的原理很簡單,夏鴻升也見過實物,見過它是如何工作的,所以還原出來,算不得難事。

關鍵在棉紡機。

現如今的紡車,比起後世裡面的機械,自然是沒得比。可若是放在這個時代,卻也是領先的。無論是手搖式還是腳踏式,如今已經普及,使用十分廣泛。特別是腳踏式,騰出來了雙手,提升了效率,如今捻線織布都是靠它。

不過,夏鴻升想做的,是那種可以用來大規模進行紡織生產的大紡織機。從飛梭,到做棉紗的珍妮紡紗機,再到織布的水力大紡車……

水力大紡車,紡紗機、織布機由水力驅動,使織布的效率提高了無數倍,不過,也限制了工廠必須建造在河邊,而且受河流水量的季節差影響,造成生產不穩定等諸多不利因素。但是即便如此,它也似乎是蒸汽機出現之前,最爲先進的紡織機形式了。

夏鴻升想要做出來的,就是這種水力大紡車。

通過水力捻絲,通過水力帶動大轉輪。古代紡車的錠子數目一般只有兩到三枚,最多的,也只有五枚。而水力大紡車上面,至少有幾十個錠子。這些特點使大紡車具備了近代紡紗機械的雛形,適應大規模的專業化生產。

倘若這幾種東西能夠做出來,那麼帶來的影響就不僅僅是在李世民發動征伐高麗的戰爭之前,趕製出來足夠軍中配備的棉襖棉衣那麼簡單了,對於大唐商業化的發展,也是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另外,這幾種機器的出現,也可以令世人見識到機器的作用和效果,讓人們知道原來可以這麼做。從側面的,也會刺激不同行業中機器的開發和使用。

一念及此,夏鴻升很是激動,看了看那幾口大箱子裡面的棉花,一轉身奔書房裡去了。他要將自己的設想寫下來,然後着急那些木匠們還有墨家的人,讓他們一起幫助自己,將這幾樣東西做出來!(未完待續。)

第998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228章 擺在眼前的三件事情第九十六章 顏師古的用意第678章 參觀軍機坊第629章 交鋒第777章 漢王府來人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第1151章 道士解密第621章 獻寶第194章 勸降第229章 專供之權第860章 願掏腰包第241章 奇書第264章 衝王府,救佳人第1052章 傳聞第1080章 何愁無處立功?第582章 兵不厭詐第1087章 晚會的準備工作第149章 人像素描第1159章 肉鬆第916章 長街百桌宴第587章 蕩滅突厥第707章 實驗課與啓民智第959章 離間第1069章 職業學院第927章 累暈了近況說明第238章 戰爭之益第九十二章 朝聞道,夕死可矣!第646章 海賊第154章 公主的目的第787章 換人第462章 世界很大,大唐很小第318章 激怒他們!第585章 老司機第905章 誰養的馬好?第468章 渭河公園第1058章 通通氣第六十六章 土法兒製糖第196章 夜入將軍府第757章 突如其來的“大禮”第1004章 冒險之策與萬全之策第919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二十七章 給嫂嫂找“保鏢”第465章 又是槐花香第1097章 紅蓮一現第1033章 故人歸第715章 蹭飯農戶家第701章 夏鴻升手稿第502章 拖字決第908章 掛職鍛鍊第720章 順藤摸瓜第525章 雁過拔毛第732章 有明月,怕登樓第772章 佈置第374章 又到歲末第121章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第731章 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五十九章 馬掌第567章 時機到來第819章 藤原京的門戶第495章 夏州刺史第1079章 文藝晚會第748章 救人第685章 找墨家幫忙第259章 玻璃成品第465章 又是槐花香第676章 鐵皮船第889章 定向招聘第958章 分兵兩路第865章 大唐缺錢啊第二十九章 逸香居中顯廚藝第六十一章 馬掌問世第1055章 鐵軌第1210章 推銷第348章 夏鴻升的想法第666章 華夏國土,縱是一寸,亦不可丟!第551章 這不是法術第652章 製作黑火藥第1050章 互砍第700章 白疊子第四十三章 來到大唐的第一節課第416章 軍歌嘹亮第739章 琉球軍港第467章 萬國博覽會第994章 準備萬全第304章 報紙,輿論的引導第351章 犒勞匠人第368章 又死人了第828章 殘燭安敢與日爭輝第909章 巧匠第342章 想要做包工頭啊第1201章 反擊開始第375章 朕請你們吃火鍋第1196章 戰事將至第808章 長安聞喜訊第1025章 歸來第995章 天心人意第574章 逃潰的突厥人第198章 收復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