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大唐未來的糧倉

夏鴻升點了點頭:“不錯。而且,林邑國全國各地只要是平的,就能夠一年種上三季。不僅僅是林邑國,從林邑國往南,往西南,有絕不亞於整個大唐的面積的大片土地,那裡全部都能夠一年種植收穫三季!而且,那片土地上幾乎遍地金山,石皆赤色,其中生金。金夜則出飛,狀如螢火。又出玳瑁、貝齒、吉貝、沉木香這些寶貝。吉貝者,樹名也,其華成時如鵝毳,抽其緒紡之以作布,潔白與籥布不殊,亦染成五色,織爲斑布也。沉木者,土人斫斷之,積以歲年,朽爛而心節獨在,置水中則沉,故名曰沉香。那是一片無比富饒的土地,可惜上面卻全都是無所教化的蠻夷,唉,可惜了那麼大一塊寶地了!”

聽夏鴻升這麼一說,周圍衆人頓時瞪大了眼睛,夏鴻升能夠感覺得到,衆位的鼻息都粗重了起來。

打個不好聽的比方,那就好比男人看到一個貌美如花姿容綽約國色天香的美人結果卻嫁給了一個又醜又懶又笨又窮的癩蛤蟆一樣的感覺。

沒錯,夏鴻升故意說的這麼誇張,就是在赤果果的引誘他們。

就是要讓他們眼紅嫉妒,就是要讓他們心氣不平,就是要讓他們想要將那一片土地想方設法的據爲己有!

就像後世里歐洲人眼中“遍地黃金”的神秘東方。這個美夢鼓勵了多少歐洲的冒險家和航海家們想方設法的去往東方。而事實上,東方也真的沒有虧待他們。來自東方的財富和技術,令歐洲人迅開闢了新航路,展開了大航海時代,完成了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亦推動了後來的科技革命。可以說,財富永遠是進步最有力的內驅力之一。

夏鴻升希望大唐能夠佔據那裡,那裡能夠爲大唐提供大面積適合耕種的土地,那裡的氣候也保證了占城稻可以一年三季收穫。而這,保證了大唐的糧食供應,減輕了百姓對於土地的負擔,和土地對於百姓的束縛。只要糧食足夠,更多人就會投身商業之中。商業的展才是一個國家財富的主要來源。等到商業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大唐的各個方面就都會迎來革新。

另外,這片土地上還有最適合於遠洋航行的木材。在能夠推動鋼鐵大船的機器出現之前,這些木材做出來的船隻都會是遠洋航行的最要緊的建材來源。

夏鴻升會一步一步的將整個世界的財富揭開在世人的眼前,讓世人向外擴張、拓展……這一切都離不開遠洋海船。

大航海時代,夏鴻升希望這一次由大唐來開創!

大唐不僅要做6上的霸主,更要做海上的霸主。

“陛下,諸位大人,您們想想,有一片跟大唐的國土面積不相上下的土地,那上面到處都可以種植占城稻……”夏鴻升見衆人吃驚,於是繼續以十分蠱惑的語氣低聲說道。

不用懷疑,每個人的面上都出現了一片遐思的神情。李世民還不由自主的舔了舔嘴脣,那一副貪婪的樣子一個沒漏的爬上了這一屋子大臣們的臉上。一屋子粗重的喘息聲,不知道的人還以爲裡面怎麼了呢。

這是軍方的人今日沒來,若是換成那一幫子老兵痞,估計這會兒都開始爭着搶着的請纓出戰,爲誰該去搶這個功勞而大打出手了。

“陛下,請賜紙筆一用!”夏鴻升見蠱惑的效果很好,決定再添一把火,讓政府那片土地的種子在李世民和這一幫能夠影響皇帝決策的大臣們心中更加茁壯的生和成長。

李世民點了點頭,頭也不動的盯着地圖,朝王德擺了下手。

王德立刻拿來了紙筆,夏鴻升接過來,鋪開,吸引來了衆人的目光,在衆人驚奇未定的眼光裡面開始畫了起來:“陛下,這一塊兒是咱們大唐,這是吐蕃,這裡林邑,上回微臣給陛下畫過。不過,這周圍其他的地方微臣當時沒畫完。您看,林邑國往下來,這裡有一條大江,沿江全都是肥沃的耕地,一直到這裡,是海邊。在往南邊來,這裡是沿海的海洋線。這邊,就全部都是土地。繼續往西南邊,這裡出來這個尖尖,同吐蕃隔着一條翻不過去的山,這就是天竺。天竺大家都知道,面積雖然不如咱們大唐面積大,可是也遠比中原大多了,沿着天竺往這邊來,西邊是波斯,北邊就是西域諸國。這一片全部都能夠一年種三季,而且天竺的財富,諸位都是知道的啊。更重要的是,這麼一大片的土地,上面的國家卻很弱,太弱了,弱的不行,不說突厥了,就算是薛延陀都比他們強的太多。只要有能夠抵抗瘴氣的藥,只要有合適的武器,咱們大唐一萬精兵就能從這邊一直打到這邊!”

這話就說的很是直白了。

“呵呵,聽夏侯這話,莫非是……”在場的都是朝中大佬,哪一個都不是傻子,聽夏鴻升這麼說了,要是還想不出夏鴻升的用意來,那可就白煞李老二能將他們叫過來了。

“我就是可惜啊!”夏鴻升說道:“這就好比一把絕世的神兵武器,被一個憨癡的傻叫花子拿來當柺杖用的感覺。微臣心有不甘吶!憑什麼那幫什麼都不會都不懂連個齊整的衣服都不知道穿的蠻夷,反而佔着那麼一大片能夠一年種植三季稻種的土地,而我大唐的百姓卻要爲糧食而愁!微臣不服啊!”

“朕也不服!”李世民盯着夏鴻升畫出來的簡易的南亞東南亞地圖,冷不丁的突然冒出來了一句。

衆人都看向了李世民,卻見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氣,沉聲說道:“諸卿還是先定下來占城稻的試點。至於林邑同天竺之事……此乃長遠之計。”

李世民最後半句話說的很輕,但是誰都能聽出來裡面的意思。李世民越是平淡到幾乎冷漠的對待某件事情的時候,往往就是真的下定決心認真對待這件事情了。李世民所有重大的決定,都不是吼着出來的,都是這般輕飄飄,但是卻又冷漠而沉靜的語氣。

夏鴻升興奮極了。

夏鴻升知道,歷史上的李世民在完成了對突厥的征服之後,主要的目標就放到了遼東,放到了高麗的身上。這期間的吐谷渾薛延陀,只能算是插曲而已。只可惜,歷史上的李世民三徵高麗同樣未果,最終到死也沒能實現目標。而是由他的接班人,高宗李治在李世民三徵高麗打下的基礎上,完成了這件壯舉。然而卻也因爲高宗的眼界謀略和遠見狠辣到底不如太宗皇帝,征服了高麗之後,卻最終反而讓新羅佔全了便宜。

夏鴻升希望,在李世民對高麗動手之前,能夠現將眼睛往南邊多看幾眼,先將林邑周邊給佔據了,作爲大唐的糧倉。(未完待續。)8

第1132章 憶苦思甜第145章 大唐刀鋒第831章 天照降旨第1154章 一勞永逸之法第1087章 晚會的準備工作第629章 交鋒第507章 返回長安第506章 月黑風高夜第435章 嫂嫂的異動第三十章 京城來人第132章 嶺南的消息第1176章 努力吧少年第835章 倭國使節第143章 曝光的“密謀”第470章 吐蕃人第699章 海上登陸戰思維第990章 阿爾罕封官第509章 三位名師第127章 路見不平第671章 毒藥第204章 誅心之語第997章 夏字兒倒着寫!第828章 殘燭安敢與日爭輝第725章 策將安出?第1007章 機遇第461章 王玄策與中亞暢想第884章 分專業的設想第1088章 出兵第1113章第809章 火炮之威第638章 那有何難?第1129章 大唐的第一口奶粉第334章 新的情報第920章 若要戰,即可戰第842章 及時雨第595章 將進酒第549章 說服第569章 臨行之託第320章第412章 如實稟報第296章 神的力量第351章 犒勞匠人第1152章 真相大白第241章 奇書第970章 喜上眉梢與遠道而來的書信第1181章第671章 毒藥第592章 頒發獎章第271章 千金方第721章 “好好教”你們第908章 掛職鍛鍊第432章 母女相見第1119章 奶水不夠怎麼辦第439章 子貢贖人第1140章 股東年會第264章 衝王府,救佳人第341章 回到正軌第502章 拖字決第446章 發行報紙,廣開言路第963章 家中瑣事第179章 李正寶的條件第135章 不可不防第436章 提前拉攏第967章 慢慢調教第1204章 大功成矣第771章 雷霆之怒第173章 謝師儀式第441章 突厥的動作第511章 李泰拜師第289章 雷擊皇城第976章 又當新郎倌兒第1072章 重獲自由第747章 大唐將士永不背叛!第1034章 波斯之計第287章 陸渾古人來第343章 承包第996章 太子鎮定州第781章 又生疑慮第1200章 變數第701章 夏鴻升手稿第1011章 防備第933章 炸鍋了第604章 難以抉擇的選擇題第899章 領導班子很重要啊第132章 嶺南的消息第259章 玻璃成品第177章 崗前培訓?第387章 仁者無敵第414章 大開校門第162章 刊印第461章 王玄策與中亞暢想第411章 凡夫俗子第964章 迎檢第654章 成功了第982章 帝王心思第九十二章 朝聞道,夕死可矣!第1186章 不能做女皇第683章 棉花種子第672章 強制戒毒第185章 一箭雙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