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廣撒網,多斂魚

長安又到了一年夏至,戰爭結束,大唐藉由此戰打出了威名來,周邊的其他國家紛紛來朝請附,四夷君長詣闕請李世民爲天可汗,李世民還在哪兒裝呢,說什麼“我爲大唐天子,又下行可汗事乎?”,羣臣及四夷那自然是皆稱萬歲了。≧≯

關於夏鴻升的封賞,李世民像是忘記了一眼,隻字未提。而其他諸人升官的升官,賞賜的賞賜,唯獨空起來了夏鴻升,也不知道李世民的葫蘆裡面賣得是什麼藥。

而夏鴻升其實並不關心這個。

官爵之位如今已經能夠使他不會隨便受到欺辱,而手中的錢財也已經足夠夏鴻升拿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對於這一次征討突厥,於夏鴻升來說所獲取的也只是一種親自參與大了重要歷史進程大事件裡面的那種玄妙感。

夏鴻升關心的是,涇陽書院,今年開始要招生了——到九月,就開課了!

距離開學還有三四個月呢,就已經有人前去報名了。

在涇陽的管家不知該如何處置,所以派人前來告訴了夏鴻升。

對於要不要設立入學門檻,夏鴻升已經思索了很長一段時間了,是讓報名的人到時候直接入學,直到現階段能夠承載的人滿爲止。還是設立考試,通過考試者方能獲得入學資格。二者各有利弊。若是隻要報名就能進入,能夠獲得充足的生源,但是也帶來的良莠不齊的問題。若是考試入學,涇陽書院又不是主打儒學的,那些報名的人進入書院所學的東西跟儒學的聯繫遠沒有想象的多,若是用儒學的東西來考試,則通過的都是儒生,而那些有其他方面天賦或特長的人則就被擋在了門外。

思來想去,夏鴻升還是覺得應該考試入學。但是考的內容卻要靈活,能體現一個人思維方式和創新意識,而不是侷限於那一樣學科。

夏鴻升需要靜下心來好好設置一些考題,但是還有另外一件麻煩事兒。

夏鴻升年滿十六,按說應該是到了束的時候。但是由於夏鴻升父母早故,作爲夏家唯一的男丁,夏鴻升須外出,須就學,又早早的入了朝堂做官,所以這束是老早就束起來了。因其身份地位,再過一個月,原本束的日子,就要加冠了。

本來,尋常來說,男子十五六歲束,取字,然後二十歲加冠,若是無取字,則令德操高潔的長輩賜字。但自漢亡之後百年魏晉南北朝,華夏文化受到了破壞和衝擊,隋唐雖然恢復了漢禮,但也遠不如之前那麼嚴苛了。民間加冠,往往在十五到二十之間不定。倘若有特殊情況,需要其早日加入到家族的事務中來的話,這加冠的年齡也是可以提前的。最常見的是勳貴之家,若是其父亡故,長子未滿二十卻須繼承家業的,便會提早加冠。另外一些家中,若是要讓長子早日爲家中做事,鍛鍊其能力,也會提前加冠。帝王之家,太子須提前加冠,其餘皇子則不必,只是加冠之後須到各地就藩,除非皇帝批准,否則不能留居長安。

夏鴻升原本同其嫂嫂相依爲命,自然是夏家的家主,故而早早的就束,現如今也是名副其實的家主,需要管理家中事務,亦是在外的門臉,所以也須提早加冠。

再過一個月,就是夏鴻升加冠的日子,這種事情需要有名望的族中長輩主持,但是夏家如今也正兒八經來說也就只嫂嫂同夏鴻升二人,於是就需要請其他德高望重的長輩來主持。這事情,自然是落到了顏師古的身上。因爲夏鴻升名義上乃是其門生,出其門下,師父師父,夏鴻升無父,便該由師來主持。

夏鴻升本欲簡簡單單的,然而偏偏顏師古又是個大儒,這儒家的禮儀繁瑣至極,卻是麻煩的很了。

就前幾日,顏師古跟李綱還因爲周禮和漢禮的事情找到了涇陽,找上了夏鴻升的嫂嫂。嫂嫂一介女流,哪裡知曉甚子周禮和漢禮,只能讓他們兩人定奪。商量來商量去,決定還是周禮。

夏鴻升嫌太過麻煩,但是就是這種社會規矩,夏鴻升也沒辦法。且這一切都是顏師古和李綱二人在打理,也不用他自己出力,只需等顏師古和李綱準備好了一切,自己對個人就行了,就更沒法說出口。

夏鴻升嘆了口氣,放下筆來,將紙張摺疊住裝入信封,然後走出書房,叫了那個從莊子上來傳消息的小廝,將信封遞給了他,說道:“這幾日有些事情,過些天我便回去一趟。你把這信交給管家,讓他照做便是。”

小廝躬身行禮離開了。夏鴻升重又回去書房,繼續坐下來想着入學考試的題目。

在給管家信裡面夏鴻升令管家再有報名的人,就帶他們去參觀一下涇陽書院,然後跟文武大會的時候一樣給他們一塊木牌,是報名的證明,然後讓其到時帶着木牌前去參加入學考試。

至於管家讓小廝帶來的話裡面隱晦所包涵的嫂嫂讓夏鴻升抽空見見幾個媒婆的事情,夏鴻升就當沒聽出來,自動給過濾了。

嫂嫂的目的很明顯,居心很叵測,就是要廣撒網,多斂魚,擇優而取之。

自從封了侯,門楣算是光大了,嫂嫂就剩下了一個心願,那就是人丁興旺。做夢夏鴻升生一堆孩子的事情,一個月能拉住夏鴻升絮叨好幾回。

這種社會共識是很可怕的。就連李老二、長孫皇后,那羣大佬們,也都十分關心夏鴻升的這些事情,徐孝德還曾跟嫂嫂說過,徐惠尚未及笄,可以先將月仙納爲姬妾什麼的,有這麼坑閨女的麼?

“公子!”齊勇的聲音從門外傳來:“袁道長來了,正在外面。”

“哦,請進來吧。”夏鴻升說了聲,然後走出了書院,往前面走去。到了半路,就遇見了袁天罡。

這老神棍笑的臉上的褶子都展開了,不用說夏鴻升也知道他來是爲了什麼。

“哎呀!夏侯於我道教之恩德,貧道沒齒難忘!請夏侯受貧道一拜!”袁天罡見了夏鴻升,立刻就一擺拂塵,躬身行了一禮。

夏鴻升趕緊過去扶他起來:“道長這是何必,道教乃是中原本土教統,那佛教乃是外來,在下自然是支持道教。且,吾師與道教亦有淵源,在下與道長也算是忘年之交,幫助道長是理所應當耳!”

“聽了夏侯所言,使我道教中人隨軍作爲軍醫,又收斂戰死沙場將士之屍骨來法事祭祀,此舉果然大爲有效。貧道聽雲遊歸來的道友言之,各地百姓皆對道教此舉交口稱讚,也多虧夏侯將此事書於報紙,令天下人知曉。”袁天罡十分興奮與激動,哪裡還有個仙風道骨的出塵模樣。(未完待續。)8

第578章 攻佔定襄第640章 衆紈絝本色演出第290章 從前有個人……第1098章 埋伏第九十八章 軍中應卯第五十七章 詩會上的宣傳第九十九章 初入軍營第188章 流言亂局第1062章 一提和親就懟人第206章 軟禁之地第182章 親臨夏州第1051章 波斯王子驚呆了第112章 蒸餾器第1227章 終得勝利第613章 李世民的決定第1198章 誘敵深入第709章 棉花好禦寒第346章 雨中演示第676章 鐵皮船第1088章 出兵第467章 萬國博覽會第671章 毒藥第548章 勸說墨者第1171章 火槍展示第241章 奇書第1174章 大有作爲第509章 三位名師第212章 災異之本,國家之失第1215章 另闢蹊徑第731章 功夫不負有心人第232章 萬里覓封侯第266章 轉盼萬花羞落第129章 煤爐子第185章 一箭雙鵰第595章 將進酒第853章 面聖第314章 西行商隊第791章 兩具屍體第998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655章 準備妥當第136章 年終獎第410章 也騙你一次第538章 突厥,來幫個忙!第四十二章 見證奇蹟的時刻第六十二章 詩會上的呼喊第174章 應對第二十三章 摺扇第1156章 香囊第889章 定向招聘第536章 突厥使團的新目標第298章 李泰身上的電第354章 唉,本來是商量事的……第676章 鐵皮船第1046章 說服李世民第894章 朝堂之辯第1024章 會師平壤第1204章 大功成矣第140章 意外發現第480章 黑貓白貓第881章 太是時候第656章 初識火器 一第八十章 隻影向誰去?第822章 佔領大阪第438章 竟然是李貓!第1073章 辦臺晚會吧!第1218章 變故第293章 準備工作要做好第679章 循環農業第二十四章 茶葉買賣第1081章 大唐的手不夠長啊第223章 驚蛇方知藏身處第1091章 “借屍還魂”第702章 好你個膽大包天的夏鴻升第1053章 看一眼也好啊!第1115章 看到你這麼流氓就放心了第240章 修建軍校的問題第140章 意外發現第813章 夜郎自大第640章 衆紈絝本色演出第394章 鸞州事端第701章 夏鴻升手稿第811章第149章 人像素描第255章 黯然相見第824章 伏擊第453章 縱橫之士第929章 老李要親征第844章 回返泉州第1044章 打火機的構想第481章 占城稻第八十三章 初入朝堂第九十五章 來到大唐第一課第672章 強制戒毒第437章 三味書屋第486章 皇帝想多了第527章 給你透個底兒第168章 種下種子要趁早第1014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409章 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第1077章 吐蕃之地的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