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征伐突厥

突厥突襲肅州、甘州二地,朝野震怒,從皇帝到臣子,就連平日裡面最反對征伐的孔穎達等人,此刻也是不約而同的發出了要征伐突厥的呼聲。

貞觀三年,十一月二十三。

太極殿中。

“陛下,突厥無人臣禮,臣以爲理當伐之!”孔穎達跳將出來,義憤填膺的喊道。

“啓稟陛下,突厥使臣弄丟貢品,無禮在先,然陛下卻念起同盟之義未曾有所降罪,而今其卻又兵犯大唐,此實乃狼心狗肺之輩,臣願爲先鋒,替陛下征討突厥!”有一個人跳出來高聲喊道。

夏鴻升不由得撇了撇嘴,你一個文臣做個毛線先鋒?!

“啓稟陛下,微臣有奏!”從武臣的隊列之中走出來一個看似而立之年的男子來,聲音雄渾有力,中氣十足:“微臣以爲,突厥兵犯大唐在先,大唐理應徵伐。且大唐征伐突厥,其利者有六:頡利可汗奢華殘暴,誅殺忠良,親近奸佞,導致其內部突厥貴族離心,其他部族也飽受欺凌,怨恨已久,此其一也;薛延陀等部落均已叛離突厥,致使突厥實力大減,這些部落多年遭受突厥欺壓,此時若大唐征伐突厥,其必迎合大唐,藉機發難突厥,使突厥腹背受敵,此其二也;突利、拓設、欲谷設均得罪頡利,招致頡利報復排擠,無所自容,時刻都有被頡利除去的危險,爲求自保,其唯有投靠大唐,此其三也;塞北地區經歷霜凍乾旱,糧食匿乏,而頡利不僅不有所賑濟,反而卻橫徵暴斂,使得民怨沸騰,百姓離心,此其四也;頡利疏離族人,委重任於外族。而胡人反覆無常,大唐軍隊一到,必然內部紛亂,此其五也;早年隋末。中原大亂,無數漢人到北方避亂,如今人數甚多,又常常爲突厥人所肆意****劫掠乃至於殘殺,近來聽說這些北地的漢人召聚武裝。佔據險要之地,欲圖對抗突厥人的欺凌,此刻我大唐大軍出塞,那些北地漢人自然雲集響應,此其六也。據此六利,故微臣以爲如今正是大唐征伐突厥的時候,且,此戰大唐必勝。”

“定遠郡公此言有理,臣附議!”這人說完,只見李勣出列說道。

“臣也附議!”房玄齡看看他們兩個。躬身行了一禮,捋須笑道。

“呵呵,陛下,定遠郡公此奏言盡大唐之利與突厥之弊,故而臣也附議。”杜如晦也出列說道。

“老臣附議。”這時候李靖總算是走了出來,說出了他今日的頭一句話。

長孫無忌掃視看看,也走了出來:“陛下,臣也附議!”

見朝中一衆大佬紛紛出列附議,其他的文武官員也都躬身附議。

李世民在御座之上,一雙鷹目緩緩掃過。見文武百官全都附議,於是沉聲開口,說道:“弘慎之言,極爲透徹。我大唐天時地利人和佔盡。而突厥卻無一,此誠爲征伐突厥之良機。且,大唐征伐突厥,非是不義之師,更不是不義之戰,此乃突厥無禮在先。又犯我疆界,大唐師出有名……”

李世民在上面沉聲講着,夏鴻升在下面悄悄的撞了撞身旁的段瓚,悄聲偷偷問道:“段兄,這個弘慎是誰啊?”

段瓚左右看看,壓低了聲音答道:“是定遠郡公,代州都督張公瑾張將軍。”

“原來是他……”夏鴻升點了點頭。

上面,李世民已經說完,此刻武將紛紛跳將出來請命出戰,自薦欲做先鋒。

只見李世民擡起手來往下輕輕一壓,頓時太極殿中的聲音立刻止息,針落可聞。

“突厥於中原之威脅,由來已久。前隋末年,天下大亂,突厥藉機屢屢南下侵犯各州,劫掠無數。大唐立國,太上皇與朕念及百姓方纔經受天下之亂,飽受戰火之苦,不忍使百姓再入狼煙,唯願天下百姓休養生息,安居樂業。因此,只能忍氣吞聲,同突厥結盟。可是,諸位也都知道,這個結盟是怎麼來的!”李世民忽而太高了聲調,怒目而言:“當年太上皇傳位於朕,羅藝等人起兵叛亂,突厥藉機南下,拔野古部和同羅部的騎兵圍攻烏城,牽制住了程卿、柴卿和屈突通的軍隊,頡利協同其弟突利可汗以及鐵勒首領契苾何力率二十萬大軍直指長安城,佔領了離長安不遠的武功城,打到了長安城下,打到了咱們的家門口!當時情形危機,朕冒險扣押前來長安威脅於朕與諸位的執失思力,而後又親率無忌、高老大人、房卿、侯卿、段卿及獨孤彥雲六騎至於渭水便橋南岸,隔河責問*背信棄義。也幸得敬德擊敗突厥左翼,生擒了突厥大將阿史那烏默啜,頡利這纔在渭水便橋上與朕斬白馬爲盟,之後退兵。朕後來放了執失思力,但是這件事情卻在朕的心中沒放下過!突厥,始終是大唐的心腹之患!而今,大唐兵強馬壯,糧草充足,文臣武將天下無雙,此時若不一雪前恥,更待何時?!”

李世民的話說的十分具有煽動性,最後更是幾乎吼了出來。太極殿中的文武百官更是念及之前的屈辱,義憤填膺,齊齊躬身行禮,高喊道:“臣請陛下出兵,討伐突厥,生擒頡利!”

“好!”李世民一拍龍椅,猛地一下站了起來:“王德,宣召!”

“遵旨!”王德一聲呼喊,手中一抖多出一紙黃絹來,朗聲念道:“大唐皇帝詔曰:令兵部尚書、代國公李靖爲定襄道行軍總管,鄂國公尉遲敬德、匡道府折衝都尉蘇定方爲副將,率領中軍,向雲中及馬邑挺進;幷州都督、英國公李績爲通漠道行軍總管,代州都督、定遠郡公張公瑾、岷州都督高甑生爲副將,由東路率主力直接進攻*腹地;華州刺史、霍國公柴紹爲金河道行軍總管,胡國公秦叔寶爲副將,在西路順黃河前進,與李靖、徐世勣遙相呼應,掩護左翼;禮部尚書、任城郡王李道宗爲大同道行軍總管,甘州刺史張寶相爲副將,從靈州往西北挺進,以截突厥西逃之路;檢校幽州都督衛孝節爲恆安道行軍總管,盧國公程知節爲副總管,率軍進駐燕雲,以防突厥軍隊東逃;靈州大都督、駙馬薛萬徹爲暢武道行軍總管,左驍衛大將軍、樊國公段志玄爲副總管,借道東北出擊突厥後方,並監視牽制突利可汗。此皆受李靖節度,分六路反擊突厥。另,着舞陽縣男李大亮鎮守涼州,防備西北,任國公劉弘基鎮守河北易州。防備東北,陳國公侯君集領任兵部尚書,留守長安!又及,令大唐皇家軍官學校院正夏鴻升官復原職,率軍校學員隨中軍挺進!”

此召一出,大唐軍中主力及軍中可戰之名將幾乎傾巢,衆臣紛紛上前躬身領命。

大唐成爲東方巨龍,李世民成爲天可汗的立威奠基之戰,由此而始!(未完待續。)

第467章 萬國博覽會第145章 大唐刀鋒第1127章 書院改革第873章 管他鬼千秋,還是王萬代第284章 由三國引發的深似第三十七章 幫手來了第966章 德育智育體育第427章 琵琶行第1096章 張榜求醫第143章 曝光的“密謀”第516章 如何處置薛延陀第825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五十章 俠客行第165章 李泰的望遠鏡第767章 老子做了第275章 軍校食堂第225章 以我之道反施我身?!第956章 碾碎他們!第304章 報紙,輿論的引導第815章 天照大神竟向着大唐?第526章 大唐要賣東西了第133章 長孫安業第1150章 拜火顯聖第351章 犒勞匠人第1046章 說服李世民第493章 藏龍臥虎第568章 征伐突厥第775章 把自己變成由頭第886章 齊勇有情況了第871章 納徵第七十七章 劇本第1189章 欺人者人必欺之第1199章 戰略分析第394章 鸞州事端第412章 如實稟報第184章 說降李正寶第150章 心底的悸動第339章 收網第351章 犒勞匠人第1206章 問題第881章 太是時候第1008章 席君買獻策第九十七章 無奈當了官兒第302章 文化大盜第1088章 出兵第九十一章 職業病又犯了第1048章 願者上鉤第287章 陸渾古人來第300章 《三國演義》的豪華陣容第898章 一縣決斷之權第1067章 談妥了第799章 從長安來的匠人第190章 朔方兵變第476章 未雨綢繆第1181章第1106章 封公入侯之路第三十三章 找上門來第191章 樑師都身死朔方第507章 返回長安第769章 要做就做把大的!第627章 喜上眉梢第780章 跪在夏府門前第892章 遭受攻訐第774章 海賊老巢第495章 夏州刺史第八章 以詩打臉,啪啪啪第658章 提議第186章 樑師都受辱第354章 唉,本來是商量事的……第1012章 夜斬高麗將第984章 新時代啊!第577章 雖死無悔第254章 李綱神助攻第963章 家中瑣事第134章 怒斥第306章 幽影再現第七十六章 大唐版杜十娘第566章 消毒第1035章 有凱子自遠方來第635章 四方學館第1208章 波斯來人第218章 終得消息第606章 “踢皮球”第473章 三粒小石子兒第1100章 故地重遊第677章 沸騰的軍機坊第1186章 不能做女皇第637章 彩禮第435章 嫂嫂的異動第902章 縣衙借錢第979章 有節是秋筠第296章 神的力量第152章 給李老二畫像第591章 封賞儀式第631章 送禮第877章 迎親去也第十六章 我輩豈是蓬蒿人第460章 商隊歸來第1026章 涇陽的變化第281章 新式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