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看報

李靖已經連着許多天未曾在軍校中出現過,段志玄和牛進達也是一樣。≤,

朝堂上風平浪靜,也並未有什麼傳聞。

一如平常一般的,平靜。

天氣暖和起來了,皇宮裡面,一簇簇的荊藤花也已經不知道什麼時候悄然綻放,明黃色的小花兒總是不經意間突兀的闖入眼簾,令人恍然頓覺眼界中似乎褪去了冬日的灰敗,復又多彩了起來。

“……院子裡的荊藤開了花,三五朵小小花瓣映出讓人眼中一亮的明黃,大大咧咧掛在枝頭,一點也不知道謙虛和低調,被旁邊仍舊矜持躲在花苞裡的海棠一襯,顯得愈加驕傲起來。正好一陣熱風加雜着草木萌發的氣息撲面而來,那三五朵荊藤花就立刻搖頭擺尾,神氣活現。墨綠的藤條悠悠然晃盪着,再加上那幾朵黃花的點綴,倘若我是詩人,此刻就要提起筆頭了,寫她像是從溫暖裡垂下的一瀑長髮,又卷落了春天裡的千年慕紗。我當然不是詩人,但卻也能由此心生歡喜,覺得視野猛地明亮起來,連陽光都開始晃的人睜不開眼睛。覺得眼裡的一切東西都在發着光一樣,穹空、草木、行人、建築……以及遠天的蒼嵐……”皇宮的花園裡面,李麗質的手中拿着一張報紙,嘴裡面輕輕的念道:“當冬天尚未走出這個季節的寒冷與麻木,在轉身和回眸之間,原來一種溫暖已經悄然的掛在了枝頭她出生在三月,草長鶯飛的季節。一朵花,開出一個季節,要大步邁起來啊,我畢竟也是一個蓬勃的生命!母親,女兒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寫文章的,不過讀起來,似乎是別有一番滋味,很是古怪。”

“恩,全然不同於平常的文賦。語句有些古怪,似是平常的市井俚語,很是易懂,不過放到一起。聽起來卻別有一番奇異的滋味,能把這隨處可見的小花兒寫成這般地步,倒也有趣。”坐在李麗質身邊的長孫皇后手裡面捏着幾朵明黃色的小迎春花兒,看着自己的女兒,盈盈笑問道:“這上面的東西倒是有意思。足不出戶,也能知道長安城裡發生了甚子事情。長樂,這是你從哪兒得來的?”

“因着女兒這些時日風寒,不能出來,太子哥哥怕女兒悶的慌,所以捎來給女兒看,讓女兒解悶的。”李麗質答道。

長孫皇后點了點頭,從李麗質的身邊拿出薄薄的一疊報紙來,隨後翻開,映入眼簾的第一篇。就見到了幾個又粗又黑的大字《征討突厥檄文》。不由的心裡一驚,趕緊細緻看下去。

看過之後,長孫皇后更加吃驚了,趕緊翻翻其他幾面,又見到了一個題目《何爲國,何爲家》。

仔細將一張報紙看完,又隨手拿起了另外一張,這才發現上面有個日期,一看,卻正是昨日。再看裡面寫的事情,分明就是前日才發生的。

又連着翻了幾張,發現這些日期是挨着的,每日一張。且每一張上面,所發生之事皆爲前一日的事情,不由得心中更加好奇和驚異。

隨即又拿起一張展開,正面第一眼看見的那一篇裡面,寫的正是前幾日的朝政,仔細看去。裡面對於朝政之分析身爲獨到,且又從多方提出了建議來,竟是大有道理!長孫皇后蹙眉問道:“長樂,你是說,這些東西是承乾給你看的?”

“恩!”李麗質點了點頭。

長孫皇后心下屏氣,仔細將每一張報紙上面的內容全都如數看過,然後轉頭對身旁的內侍問道:“陛下今日可是在太極殿中處理政事?走,本宮要去面見陛下!”

“哈哈哈哈!……皇后,不必前去太極殿了,朕來面見皇后了,哈哈哈哈……”話音剛落,就聽見李世民哈哈笑着出現在了長孫皇后身後,朗聲笑道。

“父皇!”李麗質站起來行了禮。

長孫皇后轉頭過去,見李世民眉開眼笑的,於是笑問道:“看陛下如此高興,今日可是遇到喜事了?”

李世民點了點頭,只是笑,卻並不多言。

長孫皇后哪裡會不知道他不想讓旁邊的內侍和宮娥們聽見,於是當下也不多問,只是笑道:“臣妾今日卻也是發現了一些好東西來,正要去呈與陛下呢!”

說着,長孫皇后拿起那些報紙,交給了李世民,說道:“這幾張東西,每一張都有日期,最遠的是幾天之前,最近的就在今日,每日一張,每一張上所記之事,皆爲前一日所發生。妾身在上面看見了許多長安城中軼事,足不出戶也能知道進來長安城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另外,更重要的是,這裡面有幾篇關於朝政的文策,其格式皆是先朝堂上的定論,然後解釋一番,接着又分析一番好壞,最後在指出欠缺,或提出見解,附上建議。臣妾方纔看之,其中之見解很是獨到,又甚爲新穎,覺得頗爲有道理,所以想要呈與陛下看看。”

“哦?”李世民接過長孫皇后手中的報紙,坐下來一張一張的看了起來。

越看,他的神色越是凝重,但是眼中卻越是發亮。

長孫皇后和李麗質都沒有去打擾他,良久,李世民終於擡起了頭來,問道:“這東西,是從何處得來?”

“是承乾擔心長樂生病的時候悶的慌,於是拿來給長樂看的。”長孫皇后對李世民說道。

“來人,去叫太子來此見朕。”李世民點了點頭,說道。

旁邊的內侍立刻躬身領旨,匆匆跑去東宮了。

沒有等待多久,李承乾就出現在了李世民的面前。

“孩兒拜見父親、母親!”李承乾站到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面前,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禮。

“承乾,這些東西,你是從誰手中得來的?”李世民問道。

“回稟父親,這張紙,叫做日報,取一日一報之意。您看看那上面的內容,多是前一日或前幾日所發生的新聞。所謂新聞,字面上來說,就是新的所見所聞,具體來會所,就是用概括的敘述方式,比較簡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時地報道國內外新近發生的、有價值的事實。”李承乾因着夏鴻升的囑託,所以早有準備,答道:“這東西,現如今只有孩兒看過,不過若是能讓百姓也看到,那就可以不僅僅使百姓們在看朝廷做了什麼,理解朝廷的決策,從而支持和監督朝廷的決策的實施。反過來,朝廷也可以看到百姓們對於朝廷決策的反應,起到作爲朝廷的耳目的左右。另外,這報紙還有一個極其重要的作用,便是製造輿論,並引導輿論……”(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訪問http://m.piaotian.net

第917章 吐蕃人?第588章 凱旋第270章 留住孫神醫的辦法第163章 活字印刷第252章 出謀劃策第543章 有幾個蒼蠅碰壁第287章 陸渾古人來第900章 人口普查第517章 不能白幫忙第287章 陸渾古人來第1146章 遣使警告第165章 李泰的望遠鏡第593章 行酒令第八章 以詩打臉,啪啪啪第477章 大夢誰先覺第1049章 試刀第892章 遭受攻訐第944章 妻……妾?第110章 開導李麗質第四十章 大唐版防狼噴霧第862章 李淵召見第135章 不可不防第1063章 大唐永不和親第748章 救人第676章 鐵皮船第1088章 出兵第499章 趕路第145章 大唐刀鋒第215章 蝗蟲噬心?並沒有第999章 督軍定州第964章 迎檢第367章 最難測莫過於人心第247章 崗前培訓要常態!第513章 “老師”王子泰第351章 犒勞匠人第646章 海賊第七十章 尋芳閣第二十九章 逸香居中顯廚藝第1182章 罐頭第354章 唉,本來是商量事的……第813章 夜郎自大第272章 大唐皇家軍官學校第520章 儀仗隊第295章 高飛的風箏第1193章 定計第1214章 捷報傳長安第1164章 李老二送錢第855章 愜意啊第161章 漢語拼音第四十三章 來到大唐的第一節課第1194章 依策而行第102章 軍訓第一天第1027章 李世民的問題第828章 殘燭安敢與日爭輝第113章 拉人入夥第968章 準備試行第333章 李世民遇刺第530章 談判第324章 苦肉計第八十三章 初入朝堂第798章 更貪心一些第624章 盤算第480章 黑貓白貓第332章 進擊的李老二第308章 老太監是真·高手第713章 普及教育第660章 年前第五章 《三字經》第683章 棉花種子第636章 陳玄素第436章 提前拉攏第483章 尋糧隊出發第八十二章 萬年長安!第571章 李靖的安排第303章 書局的真正目的第1038章 大唐這麼大第1161章 禮物第九十六章 顏師古的用意第164章 哥佑大唐啊第1191章 巾幗英雄有很多第174章 應對第1137章 放手一搏第738章 琉球的情況第1116章 科技還是第一戰鬥力第822章 佔領大阪第643章 三方合作第436章 提前拉攏第331章 溫情一刻第778章 欺辱上門第698章 高句麗,修長城第1048章 願者上鉤第851章 交州軍至第906章 基層工作經歷第1041章 覲見皇帝第713章 普及教育第928章 時機到了第393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96章 夜入將軍府第205章 一曲臨江仙第323章 腦洞開的太是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