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馬周的左右兩難

夏鴻升用了幾天的時間,來考慮用什麼作爲軍歌,可是卻仍舊沒有個頭緒。後世裡部隊的軍歌,被夏鴻升用作了軍校的校歌,因爲他覺得軍校的學員到底是學生,需要一種朝氣,需要一種希望,同解放軍軍歌正好契合。而大唐軍隊的軍歌,則需要一種血性,一種能讓人一邊高吼着,一邊將手中的障刀和長槊往敵人的身上奮力砍下,刺去的血性和豪壯。解放軍軍歌,更多的是強調一種責任感和一種民族希望,相比較之下,這種血性卻不如抗戰時候的抗戰歌曲多。只是那些抗戰歌曲,卻並不太適合大唐的軍隊。

夏鴻升晚上在家中回憶和改編金庸大師的小說,讓其附和大唐的時代背景。白天就在軍校,在課餘之外的時間讓軍校的學員集中學習一些新的歌曲,當然,其中最重要的一首就是《大唐皇家軍官學校》校歌了。

夏鴻升特意讓印刷廠的匠人拓印了一塊巨大的豎幅,然後用一大塊雙層玻璃框表了起來,豎在了軍校之中,等以後那邊的軍校廣場建成之後,就豎一石壁,再行鐫刻其上。

這首充滿了自信、朝氣與希望,充滿了責任感,熱情奔放的《大唐皇家軍官學校校歌》一經出世,就立刻受到了軍校學員和一衆教員的喜愛。原本,這種進行曲式的音樂形式就因其雄勁剛健的旋律和堅定有力的節奏,而感染力更加巨大。這種形式是學員們沒有見識過的,所以原本就新奇不已。更重要的是,此首樂曲專爲大唐皇家軍官學校,專爲軍校學員所做,是歌唱他們的心聲的歌曲,此曲形象鮮明,旋律流暢,音調堅實,節拍規整,集中展現了大唐皇家軍官學校學員們所具有的愛國使命感與民族責任感。充滿了自信與希望,深切的感染了這一羣年少熱血,同樣自信與充滿希望的學員們,與他們心中的理想契合。因而讓他們感同身受,產生了深切的精神共鳴。

這幾天走在軍校中,總是能夠聽見嘴裡哼唱着軍校校歌的學員,也讓夏鴻升心中倍感欣慰。

學員們喜歡校歌,這是學員們對軍校的熱愛和向心的一種體現。也證明了軍校的凝聚力。

“呵呵,夏兄之才,周實在是佩服的五體投地了。”走在夏鴻升身邊的馬周剛聽見了哼唱着校歌過去了的幾個學員,回過頭來向夏鴻升笑道:“這首校歌用詞直白通俗,卻鼓舞人心,旋律去繁就簡,卻震盪心緒。不僅朗朗上口,易於傳唱,更是令人振奮不已,猶如春之朝暉。夏之雷震,叫人滿懷希冀,精神抖擻。”

夏鴻升搖頭笑笑:“賓王兄過譽了。軍校從去年開始籌備,眨眼間這頭一個學期就已經要過去。這中間,多虧了賓王兄在此主持,若非賓王兄,這軍校恐怕不能如此快的的建立起來,走上正軌,須得多等幾年了。不知賓王兄對這軍校之中的日子,可有何感觸?”

馬周搖了搖頭。嘆道:“周在接觸這些人之前,一心爲求取機遇,施展抱負,以造福天下寒門爲己任。一心要幹出一番造福萬民的大功業來。當初常將軍將周推薦於太子,太子又將周帶至此處。實不相瞞,最開始,週報的卻是獲得太子殿下青睞的心思。而後接觸的多了,方纔認識到軍人之於國家,於百姓的作用。才知軍人爲國家,爲百姓之付出,比於文人毫不遜色,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及之後軍校成立,周承蒙夏兄看重,託付軍校之事,漸漸到了今日,如今反而喜歡上了軍校之中的日子。軍人赤誠,周在此也無需思量那朝堂上面官場之間的勾心鬥角。且,周做好軍校的事情,學員成了將才,也是周爲百姓、爲大唐做出的功業,軍隊強大,國家纔會安定,百姓纔能有人保護,得到安居,所貢獻者,卻並不比出仕小。如此,想想此前對出仕的執著,反而有些可笑。一葉障目啊,殊不知爲民謀福之道千千萬萬!”

夏鴻升笑了起來,說道:“我已與李將軍議定,由李將軍作爲軍校祭酒,下次向陛下彙報這一階段軍校之事的時候,會共同舉薦馬兄代替我作爲軍校院正,統管軍校日常事宜。”

“什麼?”馬周大吃一驚,頓時擺手:“夏兄不可!萬萬不可!此舉不妥,非是周推脫自矜,而是對軍校,對陛下都不利。軍校乃夏兄一手締建,軍校之中夏兄名望無人可及。若是此時換了院正,對下,學員們難以理解,必然生出芥蒂,軍校人心不穩。對上,夏兄對軍校之貢獻,朝中有目共睹,陛下若是真的換了院正,難免會令百官生出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感,對陛下心寒。所以此舉萬萬不可!”

夏鴻升有些吃驚的看看馬周,不愧是歷史上執宰的人物,眨眼間立刻就想到了這一點。這也是李靖告訴夏鴻升,皇帝一定不會換別人做院正,就算是將祭酒給換了人,也不會換院正的話之後,思緒了多時纔想明白的,馬周卻脫口而出了。

夏鴻升於是搖頭笑笑:“馬兄莫急,且聽我把話說完。正如馬兄所言,我與李將軍提出讓馬兄作爲院正,陛下是定然不會同意的。而賓王兄對軍校之貢獻也是有目共睹,軍校如今井然有序,離不開賓王兄。所以我與大將軍便可退一步,舉薦賓王兄入仕。賓王兄在管理軍校中所展現出來的能力,陛下也看在眼裡,十分賞識。以賓王兄的能力,入仕之後正如錦鯉入水,盡以馳騁。”

馬周愣了愣,笑了笑,拱拱手:“多謝夏兄了。”

夏鴻升有些意外,因爲馬周笑的看上去有些勉強。

難不成他剛纔說的都還是真的,真的在軍校待的時間長了,反而喜歡了軍校,對仕途無意了?

想了想,夏鴻升說道:“這幾日賓王兄且好生思量,若有所要求,且來告知於我便是。”

馬周點了點頭,之後也並未多言。只是神色卻已經有些恍惚了。(未完待續。)

第764章 殺機第872章 看好兒第778章 欺辱上門第721章 “好好教”你們第1021章 人選第224章 找到夏鴻升第750章 引蛇出洞第1167章 軍機坊的新式火器第183章 接頭第483章 尋糧隊出發第947章 白駒過隙啊第738章 琉球的情況第919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1054章 軌道與車輪第六十八章 佳人相邀第962章 疑惑不解第1142章 秦家定不相負第814章 飛來的怪物第523章 我跟你是一心的第407章 貝爺保佑第344章 雙贏第121章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第928章 時機到了第705章 李世民觀書院 二第665章 李孝恭的回信第570章 行軍第十章 親手做道叫化雞第196章 夜入將軍府第502章 拖字決第四十二章 見證奇蹟的時刻第857章 開口要錢第885章 學科設置第774章 海賊老巢第690章 試飛第三十五章 但願老死花酒間第156章 夏鴻升名士風流?李老二嚴重警告!第295章 高飛的風箏第395章 前往鸞州第798章 更貪心一些第472章 旗鼓相當第918章 想和親?沒門兒!第642章 你咋不上天呢第984章 新時代啊!第666章 華夏國土,縱是一寸,亦不可丟!第377章 酒後……第962章 疑惑不解第898章 一縣決斷之權第1059章 身體有恙否?第147章 李建成第706章 書院鎮宅之物,哈哈哈第1153章 行會相聚第1085章 給皇帝寫歌第921章 大唐水師歸來第919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561章 送行第525章 雁過拔毛第1022章 吃飽不想家第607章 上門找茬第393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445章 賣報前夕第846章第307章 皇帝給配的保鏢第993章 英魂顯靈第491章 佛道之爭第684章 棉紡織機第333章 李世民遇刺第335章 老窯頭的手第440章 李義府的心眼兒第512章 李泰的第一個作業第125章 三十壯士上征程第350 要想富,先修路第十七章 路在何途第449章 遇見熟人第664章 煙花第285章 王朝更替之因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第647章 琉球第561章 送行第1014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408章 繞不過的長生第755章第223章 驚蛇方知藏身處第962章 疑惑不解第七章 遭遇挑釁第1181章第672章 強制戒毒第317章 李世民親臨第363章 撰寫法案第608章 早到第711章 盡是可塑之才第1128章 教育體制改革第1083章 所謂民族第457章 大唐版“龍組”第586章 認命第863章 故意噁心人第397章 佈網第1174章 大有作爲第149章 人像素描第665章 李孝恭的回信第215章 蝗蟲噬心?並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