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章 教育體制改革

“具體要如何搞?”李世民問道。

“小婿構想,將一個人受教育的階段,以年齡爲劃分,分成不同的學段。”夏鴻升對李世民說道:“第一個,是學前教育階段,實施教育的地方是幼兒園,所受教育者,乃四歲至六歲之間的孩童。這一階段的教育,是爲了讓孩童養成良好的習慣,刺激他們頭腦的發育。孩童時期,是人生智力發展的基礎階段,又是發展最快的時期,適當、正確的學前教育對幼兒智力及其日後的發展有很大的作用。”

李世民沉思一下,說道:“朕看你莊子上的幼兒,的確要更靈動一些,習性也不錯,莫非就是在幼兒園中所學?”

“正是。”夏鴻升說道:“從小養成好的習慣,終生受益。打下好的基礎,更是受用無窮。此階段學制三年。”

“繼續說。”李世民說道。

“六歲之後,孩童離開學前教育階段,進入初等教育階段。此刻負責實施教育的地方,小婿起名叫小學。從幼兒園升入小學,孩童開始接受真正的知識的學習。初等教育,即是基礎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識基礎,和作好初步生活準備的教育。此階段學制五年。完成五年學習者,已經初步具備生活的能力,會認字,會寫字,不再屬於文盲。”夏鴻升繼續說道:“但是也僅止於此了。”

“就似你莊子上的學堂。”李世民說道。

“是。不過,小婿莊子上的學堂並沒有分的太細,日後學堂將會再分出一個階段。”夏鴻升繼續說道:“這個階段在初等教育之上,名曰中等教育。中等教育分作兩種,是在初等教育基礎上繼續實施的中等普通教育和中等專業教育。實施中等教育的各類學校爲中等學校。其中,普通中學是其主要部分,擔負着爲更高一級學校輸送合格新生,以及爲國家建設培養勞動後備力量的雙重任務。而中等專業學校,則主要以技術爲教育內容,擔負着爲國民經濟各部門培養中等專業技術人員的任務。普通中中學的學子,學習的主要內容是各方面的更深一步的知識,爲日後接受更高一等的教育打下基礎,是於初等教育一脈相承的,依據知識的深淺,分作初級中學與高級中學。學制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而專業中學,則是學習某一種專門的具體的技術,畢業之後,就可以直接到相對應的崗位上進行工作。”

“就是如鐵匠、船匠……各種工匠之類的。”李世民問道:“這倒是極爲有用。”

“不錯,職業教育應當重視。”夏鴻升點頭說道:“經過中等教育的分化,一部分人通過職業教育進入了社會,從事了更方面的不同工作。另一部分人接受了普通中等教育,升入了更高一級的學府,開始接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繼中等教育之後進行的更高層次的教育。實施高等教育的機構爲,小婿將其統稱爲大學。高等學校具有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三大功能。比方說現在的涇陽書院上滿六年的人,就屬於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小婿準備改革的另一個重點,就是將涇陽書院劃分學段。將屬於中等教育的部分還給中等教育學校,而專門進行高等教育。這一部分,學制爲四年。四年之後,有更高層級的研究和學習,就相當於現下書院的五六年級生。”

李世民沉吟半晌,然後說道:“賢婿的規劃,即是說孩童年滿四歲者,便必須要進入幼兒園,在幼兒園學夠三年,滿七歲者,進入小學。小學學夠五年,滿十一者進入初級中學,學習三年之後,一部分人進入高級中學,一部分人進入職業中學。進入高級中學的繼續進學知識,進入職業中學的開始學習具體的某一樣技藝,成爲立身之本。二者……”

“二者都是三年,結束之後都可以進行考試,來考入更高一級的學府,進行高等教育。”夏鴻升說道:“自然,二者進入高等教育階段之後,所學的內容也不太一樣,仍舊是一樣偏重於知識研究,一種偏重於具體技能。”

李世民點了點頭:“不錯,朕聽明白了。”

“另外,針對有些耽擱了年紀,又或是進入社會之後,又想要接受高等教育,或是想要學習一種技能的人,也有一樣補充。那便是繼續教育。包括成人技術培訓、成人非學歷高等教育以及掃盲教育。可以利用人們的空餘時間進行教育,幫助他們進一步提升自己。”

夏鴻升說完了,靜靜的看着李世民,等他說話。

李世民思索一陣,說道:“賢婿這是要顛覆千百年來的習慣啊。”

夏鴻升點了點頭:“孔子說有教無類,教育本就不該將人分割開來。大唐有這麼多人,這些人裡面從來不缺天資聰穎的。接受教育的人越多,當中產生的能人就越多。孔子弟子三千,出來了七十二個賢人。要是弟子三萬,保不齊就是七百二十個了。若是三十萬,可能就是七千二百個賢人了!”

“你說的朕明白。”李世民說道:“只是這當中的阻力,恐怕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所以小婿才只打算在涇陽這麼做。”夏鴻升說道:“而並未請求岳父大人在大唐推開。小婿明白,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選擇在涇陽,是因爲小婿在涇陽已經打下了基礎。其實若要推開,有一急一徐兩個法子。”

“說來聽聽。”李世民道。

“徐者,暫且與士族妥協,各級學校所選用的教師,從士族當中選用。這樣一來,士族仍舊可以保持眼下控制教育的利益,且會更加方便,故而阻力會很小。日後瓜熟落地,再慢慢通過其他的選拔教師的形式,將這些士族的教師踢出去。”夏鴻升說道:“急者……強行推開,大不了打一仗。”

李世民沉吟片刻,搖了搖頭:“你且先在涇陽這麼做看看。另外,若真是開始了,這些時日就安生待在涇陽罷。”

第591章 封賞儀式第383章 反季節菜火了第792章 因糧於敵第720章 順藤摸瓜第723章 下套第223章 驚蛇方知藏身處第337章 汽油第802章 炮鋼第739章 琉球軍港第518章 農夫懷中之蛇,東郭囊中之狼第964章 迎檢第681章 輪番破壞第937章 靠利益來說話第724章 上鉤第1104章 李世民的西遷之計第十二章 初訪徐家第八十五章 初入弘文館第315章 請旨尋找第627章 喜上眉梢第626章 被教廷迫害的學者第721章 “好好教”你們第1228章 歸家前第962章 疑惑不解第154章 公主的目的第五十六章 殺盡突厥血,染作滿江紅第417章 定立軍歌第538章 突厥,來幫個忙!第1022章 吃飽不想家第1135章 病重難醫第132章 嶺南的消息第1089章 彌勒教?第246章 流水線生產法第324章 苦肉計第838章 用倭人來打倭人!第997章 夏字兒倒着寫!第458 又見李奉第六十四章 名聲重要麼第390章 軍號第534章 大唐“文藝復興”的標誌第424章 裴神符第821章 午時三刻第1111章 驚豔開場第522章 大唐不做免費苦力第375章 朕請你們吃火鍋第473章 三粒小石子兒第272章 大唐皇家軍官學校第1075章 要啥自行車第498章 “迎接”突厥使團第359章 給我一文錢第775章 把自己變成由頭第1015章 負隅頑抗的高句麗第332章 進擊的李老二第1014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136章 年終獎第734章 下江南第1195章 登陸三蘭國第513章 “老師”王子泰第1212章 拂曉已至第306章 幽影再現第831章 天照降旨第1007章 機遇第524章 晚上留個門兒第207章第1087章 晚會的準備工作第580章 蕭後第550章 要人第940章 咸陽縣丞第502章 拖字決第714章 普及教育的意義第1171章 火槍展示第756章 小小泉州也有三足鼎立第195章 接頭樑洛仁第706章 書院鎮宅之物,哈哈哈第1061章 殿下可敢一賭?第694章 空前崇拜第516章 如何處置薛延陀第826章第613章 李世民的決定第106章 喬遷新居第369章 憤怒讓人失去理智第597章 廣撒網,多斂魚第201章 被綁第978章 回光第385章 軍號第322章 街又有亂黨,當街殺人!第243章 眼熟的身影第685章 找墨家幫忙第175章 招攬書生第186章 樑師都受辱第845章 林邑只是跳板第452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306章 幽影再現第948章 軍抵鄯州第1065章 談判第1105章 目光長遠第二章 蔥油餅第186章 樑師都受辱第1177章 再起波瀾第1197章 一觸即發第291章 再遭雷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