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始善終

賞罰分明也是大唐初期的特色之一,大唐軍隊能成就無敵於天下的赫赫威名,與軍中的賞罰制度有着直接關係。

程咬金作爲領軍多年的大將軍,自然對軍中制度很熟悉,李世民今日沒有當場封賞李素,他覺得很不正常。

“深意?陛下有何深意?”李素撓頭,有些忐忑地猜測,難道李世民對自己有意見?啥意見呢?自省過後,李素覺得自己除了睡過他女兒外,大抵應該沒別的地方得罪過他,而睡他女兒這件事呢,純粹是發乎情,卻忘了止乎禮……

程咬金也陷入了沉思,他在思考李世民的深意。

老流氓以蠻不講理的姿態叱吒朝堂多年,卻一直混得風生水起,若別人以爲他是靠拳頭混出來的地位,那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程咬金也經常思考,經常揣度聖意,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蠻不講理只是僞裝起來的表象,聰明纔是他的本質,一個蠢笨的人在老狐狸扎堆的朝堂上,是不可能混得風生水起的,蠢人基本已被淘汰乾淨了,有的連墳頭的草都長得老高了。

“你進宮面君,在宮裡待了多久?”程咬金忽然問道。

李素想了想,道:“半個時辰左右吧,似乎很快……”

程咬金盯着他的臉:“東征以前你進宮覲見陛下,通常待多久?”

李素回憶了一下,道:“最少一個時辰,聊得盡興的話,清晨進宮,傍晚纔出來。”

“陛下今日與你說話時,氣色如何?”程咬金緊接着問道。

李素嘆了口氣,扭頭看了李治一眼,道:“陛下精神不大好,今日之所以出來得快,是因爲陛下與我聊着聊着,忽然睡着了……”

程咬金臉上露出悲涼之色,沉默許久,嘆道:“陛下他……不再是當年那位意氣風發的英武的秦王了。英雄遲暮,美人白頭,痛之甚也……”

李治也露出黯然傷懷之色,眼眶漸漸發紅。

李素皺着眉道:“程伯伯爲何問起這些?”

程咬金獨自傷感了許久,才道:“老夫應該明白陛下爲何不封賞你了。”

儘管不在乎官爵,但李素還是很在乎這件事的答案,急忙道:“爲何?”

程咬金悠悠道:“陛下自東征以後,抱病越來越重,恐有不測之厄,不出意料的話,一月之內,陛下必將宣佈東宮太子人選,而這位未來的太子,十有八九便是晉王殿下了。”

說着程咬金朝李治拱了拱手,接着道:“太子既定,國有儲君,陛下已無後顧之憂,然而卻有壯志未酬之憾,意氣消沉之下,陛下必須要提前爲下一任的帝王鋪路了,老夫揣測,恐怕這段時期咱們大唐的許多策令會有變化,尤其是三省六部的朝臣,也會有變動,當初前太子承乾謀反事敗,魏王泰趁機安插無數黨羽入朝,這股勢力陛下必然要拔掉的,還有就是年輕能幹的臣子,將來能夠忠心輔佐新君的臣子,陛下也要爲下一任帝王留下,妥善做好安排,而子正你,正是陛下屬意的輔佐新君的肱股重臣……”

李素漸漸明白了:“所以,陛下不封賞我的原因,是想留給下一任帝王來封賞?如此一來,我這個臣子必然會對新君感恩,從此愈發忠心事君,不生二志……”

程咬金讚許地點頭:“確實是個聰慧的娃子,一點即透,沒錯,以老夫的揣測,陛下應該是這個意思,破敵都城這樣的大功可不是隨便能得到手的,尤其還是大唐立國以來的勁敵,死敵,破他們的都城更是揚眉吐氣,更何況你還一手炮製了敵國的內亂,按說如此大的功勞,陛下至少也該將你的爵位晉升一級,如今你也有二十多歲,朝中已積累了一定的人脈和善緣,封你爲郡公也不爲過,可陛下對你卻沒有任何封賞,這說明他要將封賞你的這份皇恩留給下一任帝王……”

臉上再次露出悲愴之色,程咬金嘆了口氣,道:“陛下……這是在安排後事了。”

李治和李素同時一驚,李治頓時流下淚來,哽咽道:“程叔叔,父皇他難道真的……治見父皇除了精神不大好之外,似乎並無大礙呀,爲何……”

程咬金憐愛地看了他一眼,道:“東征之戰晉王殿下你並未參與,老夫和子正可是親身經歷的,當初靺鞨六部騎兵偷襲我後軍,燒了我軍糧草,東征不得不馬上停止,全軍必須撤回境內才能自保,陛下一生之宏願付諸東流,當場便吐了血,以老夫來看,陛下因這一戰而折了陽壽啊……”

李治聞言大哭起來,悲傷的哭聲在殿內迴盪。

程咬金和李素相顧無言,沉默地搖頭不語,殿內陷入一片寂靜的悲傷氣氛中。

不知過了多久,李治才稍微恢復了冷靜,垂着頭默然飲泣不已。

程咬金這才接着道:“陛下對子正不加封賞,但爲了下一任帝王的平穩過渡,陛下一定會對朝堂官吏重新做一番調整,子正的爵位暫時不會晉升,但官職卻必然在近期內會有變化……”

李素愕然道:“陛下會封我什麼官職?”

程咬金道:“老夫不知陛下具體會封你什麼官職,畢竟聖心不可測,但可以肯定,子正是陛下心中輔佐新君的核心臣子,而且子正的本事大,這些年陸陸續續立過太多功勞,陛下交給你的差事從來都是辦得漂漂亮亮的,陛下對你寄予厚望,尤其是你這人有本事,卻沒有野心,古往今來的帝王最喜歡最放心的,便是你這樣的臣子,所以陛下一定會將你安排在很重要的位置上,這個位置或許離‘位極人臣’這四個字很近,如今的大唐朝堂裡,左右僕射,侍中和中書令等等,都是位極人臣,俗稱‘宰相’,子正你的官職恐怕離它們不太遠,未來的帝王若信任你,一紙聖旨之下,只消升調一級,你便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

程咬金嘆道:“老夫跟隨陛下多年,揣度陛下亦多年,若不出老夫意料之外的話,陛下的旨意應與老夫所料相差不大,子正這幾日在家安心等候宮裡的聖旨吧。”

酒宴到最後,氣氛已有些沉重了,李世民的病情令三人都無心飲樂。

與心不在焉的李治聊了一陣後,李素和程咬金告辭出府。

李治將二人送到門口,待二人走後,李治吩咐備馬車,匆匆入太極宮。

李素和程咬金走在朱雀大街上,走得很慢,二人都有許多心事,卻不知從何說起。

走了許久,李素忽然道:“程伯伯既然知道晉王殿下十有八九會成爲太子,爲何昨日還訛他那麼多東西?程伯伯不怕得罪他麼?”

程咬金笑道:“你只見老夫訛他東西,卻沒見老夫給他的好處,老夫可是頭一個正式拜訪他的軍中武將,可擔着不少干係呢,有了老夫帶頭,軍中其他那些老匹夫們自然也就明白意思了,未來這些日子裡,他們會一個個上門拜訪,時至今日,魏王已不足爲慮,東宮太子的人選快塵埃落定了,今時不同往日,以往東宮儲君人選存疑,咱們這些武將不敢妄動,怕一不小心便是滅頂之災,如今卻不一樣,晉王作爲未來的太子,咱們武將按禮數拜訪他,也算是提前站個隊。”

“陛下既然開始安排後事,最近這些日必然會馬上正式冊封太子了,晉王這大半年奉旨監國,聽說乾得很不錯,陛下在遼東時便接到長安城的奏疏,留守朝臣皆對晉王讚譽有加,陛下也不止一次誇讚過他,相反,比起晉王的表現,魏王這大半年隨軍出征卻沒有任何亮眼之處,反而做了一些挑撥離間的小人之舉,陛下已對他愈發失望,不出意外的話,太子人選必然是晉王了。”

程咬金朝他咧嘴一笑:“你與晉王向來交好,他這個太子的位置更是你一手將他扶上去的,將來若論潛邸從龍之功,你當爲首功,李家往後更是飛黃騰達,不得了了。”

李素並無高興之色,只是淡淡地道:“站得越高越危險,將來晉王若掌權,必賜我高官顯爵,然而臣權若過大,一方面固然是帝王的信任,另一方面,卻也成了衆矢之的,晉王再年長几年,見識了朝堂人心和世情炎涼,待我之聖眷是否如故,誰都不知道,所以越到高處,越要有一顆清醒的腦袋,知道自己該幹什麼,知道別人在想什麼,知道何時該進,何時該退……”

苦笑着攤開手,李素道:“身在朝堂,操心的事太多了,這也是當初我一直躲開朝堂的根本原因,我不願一生都活在算計與被算計裡,我的理想不過活得富足而自在,不被世情俗雜所擾,不與旁人結怨,可是不知爲何,我卻糊里糊塗走到了今天這一步,越走越遠,當初的理想已成了一輩子都實現不了的空中樓閣,鐘鼎山林,各有天性,我走的這條路,與我的初衷已完全背道而馳了,將來我飛黃騰達,應該快樂嗎?”

程咬金對李素的這番話有點意外,沉默片刻,輕聲道:“你對晉王不信任?”

李素笑了:“當然信任,他是我一手扶到太子位置上去的,怎麼可能不信他?只是人這輩子要扮演的角色很多,身份不同了,心思自然也不同了,晉王是我的朋友,無論我或他有了任何麻煩困境,我們都願爲對方拼盡全力解決,太子也是我的朋友,如果他有了困難危機,我同樣願意爲他出力,而他也願意爲我解決各種危機,可是,將來有一天,他當上了皇帝呢?他眼裡裝着的,是整個天下,是朝堂上幾百上千的臣子,而我,只是他的臣子之一,那時的他,在我遇到困難危機的時候,是否願意一紙令下,解決我的危機?我這輩子立過這麼多功勞,待他長大了,成熟了,是否會對我有所猜忌?”

程咬金睜大了眼,訥訥無言。

李素嘆道:“成長總要付出代價的,尤其是皇帝,我不希望看他成長起來以後,首先拿當初的朋友開刀,這是人世間最痛苦的事了,被殺的人痛苦,拿刀的人也痛苦,所以我現在要做的,不是將來當多大的官,封多高的爵,而是避免將來發生這種情況……”

程咬金好奇道:“你有辦法避免?”

李素笑道:“暫時想不出辦法,不過一定有辦法的,很多人都說維持一輩子的夫妻恩愛不容易,其實在我看來,維持一輩子的朋友情義更不容易,夫妻之間生嫌隙不過是生活裡的雞毛蒜皮,吵得激烈,和好也容易,但朋友之間若生了嫌隙,必然是因爲利益,要調和這種矛盾可就難多了,晉王還小,或許沒意識到將來必須要面對的這些問題,那麼便交給我吧,我盡最大的努力,維持我與他的這段朋友情義,善始善終,一生不變。”

程咬金沉默許久,嘆道:“你是個好娃子,老夫今日算是見到了你有情有義的一面,晉王當初能認識你,得你輔佐,與你結交,是他此生最大的幸事。”

李素搖搖頭:“我只是凡人,照樣有貪嗔喜怒,其實該慶幸的是我,感謝上天,讓我來到這個年代,讓我親眼經歷了大唐蕩氣迴腸的盛世,並且親身參與其中,來到這盛世,我不負此生。”

****

與程咬金道別後,李素接着拜望了幾位長輩。

意料之中的,每位長輩都對他在高句麗的表現稱讚不已,而李素則費盡了口舌,指天發誓所有的行動全是當今陛下的安排,這鍋我不背……

長輩們都是老狐狸,瞬間秒懂,當李素被灌了一肚子踉蹌離開時,長安城裡的輿論差不多便造起來了。

一切都是當今陛下的功勞,李績和李素不過是奉旨而爲。

東征失敗後,李世民掉到地上的臉面被李素拾了起來,撣了撣灰塵,畢恭畢敬奉還給了李世民。

想要避禍,想不被帝王猜忌,李素只能選擇這麼做。

回到家裡已是傍晚時分,一天時間就這麼忙過去了,躺在院子中間打瞌睡曬太陽蹉跎歲月的美好願望只能從明日開始。

飯後,李素與許明珠依偎在後院的臥房中,二人滿臉幸福地看着襁褓裡的女兒,她的每個小表情小動作,都引得夫妻二人開懷直笑。

“夫君給女兒取了大名,‘蓁’這個字取得真好,女兒也喜歡呢,每次喚她名字她總會咯咯的笑。”

說着許明珠忽然喚了女兒一聲。

女兒果然咯咯笑了起來,笑聲不大,笑容很甜,李素的心都快被融化了。

“夫人,女兒笑起來特別像你,眼睛彎成了月牙兒,很甜。”李素摟着許明珠的肩笑道。

扭頭注視着許明珠,李素道:“昨日聽爹說,你生孩子時遭了大罪,差點連命都沒保住,怎麼回事?”

許明珠搖搖頭:“沒事,阿翁有些誇大了,沒那麼嚴重的。”

朝李素展顏一笑,許明珠道:“婦人生孩子不都是這樣麼?生一回孩子就像闖一回鬼門關,跟地位官爵無關,無論卑賤還是尊貴,一生都要過幾次鬼門關的,妾身還算幸運,看來也是個有福的人,老天不忍心讓妾身結束這享福的日子呢,出了月子妾身便抱着孩子去東陽公主的道觀給老君還了願,公主殿下還爲妾身和孩子唸了七七四十九日的祈福經文,她真是有心了……”

李素嘆道:“生孩子如此兇險,夫人,不如咱們以後不生了吧?就一個女兒挺好的……”

話沒說完,許明珠立馬變色:“夫君又說什麼胡話呢?當然要生,沒個兒子繼承夫君的爵位和家業,妾身便是李家的千古罪人,夫君不可陷妾身於不孝不義。”

李素嘆了口氣,跟這個年代的女人簡直沒法溝通,大家的代溝隔了一千多年。

“生吧生吧,大不了你下次生的時候我把孫老神仙請來坐鎮。”李素沒好氣道。

許明珠笑了:“若孫老神仙給妾身接生,咱們的孩子可算有福呢,出生便沾了仙氣兒,以後定是安邦定國的大人物,或許只比夫君差一點點……”

李素嗤笑:“沾仙氣兒?呵呵,那位老神仙如今不知躲在什麼山洞裡煉丹嗑藥呢,將來咱們的兒子若也學他煉丹求長生,我便索性抽死他,仙丹都不用吃,直接位列仙班。”

許明珠捶了他一記:“虎毒尚不食子,夫君說這些狠話做甚?”

李素垂頭看着呵欠陣陣的女兒,眼中頓時滿是柔情:“還是女兒好,女兒懂事,乖巧,長得也迎人……”

頓了頓,李素道:“過幾日我與晉王殿下說一聲,借他的曲江池芙蓉園一用,咱家爲女兒辦一場熱熱鬧鬧的遊園宴會,遍請長安城所有的長輩和親朋好友,認識的全都請。”

許明珠遲疑道:“夫君這樣安排恐怕不妥吧?妾身只聽說大戶人家生了兒子纔會設宴慶賀,未曾聽過生女兒的也設宴,夫君……妾身覺得,還是算了吧?”

李素硬邦邦地道:“什麼算了?偏要辦,我生女兒我高興,我就喜歡撒錢辦宴席,請大家遊園,讓天下人都知道,我李素生了個可愛乖巧又美麗的女兒!”

重重點了點頭,李素道:“嗯,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設宴,遊園!讓薛管家派人去長安城,跟晉王殿下說一聲,借他家芙蓉園一用,家裡開始準備請柬,認識的人全都請。”

第四十四章 行宮遇刺第六百九十五章 公主盡孝第八百九十七章 勁敵難敵第五百七十章 昇天無路第五百二十七章 禍起事變感謝及...求保底月票 羞第七百九十一章 邀宴鋪路第三百七十二章 逆流而上第二百零六章 內亂爆發第一百三十六章 腹黑上司第四百一十章 去留之爭第二百八十九章 錙銖必較第五十九章 父女面談第三百二十九章 隱見妖風第九百三十八章 芥蒂漸深第五百六十四章 兕子頑疾第七百九十一章 邀宴鋪路第四十一章 東陽買詩第二百九十二章 聖駕微服第六百八十二章 誰試鋒芒第五百一十一章第十八章 胡家鉅變第七十四章 擄掠進府第五百七十六章 出京北行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始善終請個假第八百零四章 姐弟親情第三百三十二章 羣狼環伺第五百九十四章 駕至晉陽第六百三十八章 和親利弊第三百二十章 出塞玉門第五十六章 細述經過第六百七十六章 先抑後揚第七百六十五章 衆將登門 上第七百六十三章 漸生波瀾第一百零五章 馬載離愁第八百四十五章 責問訓斥第八百七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六百九十章 父子相殘 上第七百一十四章 重籌在手第二百七十六章 蹊蹺祠堂第四百七十二章 才人武氏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守鏖戰 下第三百零七章 雷霆清洗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涉朝議第三百二十三章 夜半敵襲 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朔望朝參 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死氣沉沉課業繁重,不堪重負,今天請假第八百四十七章 子夜良緣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七百六十三章 漸生波瀾第四百四十章 王師甫至第七十一章 檐下聽風第一百七十八章 馨香滿院第五百四十二章 丈人境況第二百三十一章 朔望朝參 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託付家小第一百五十章 泯嫌消仇第七十四章 擄掠進府第二百六十章 子夜大亂 中第四百一十六章 震懾威嚇第二百零三章 東市大哥第一百五十三章 羣魔亂舞第二百五十六章 父女隔閡第一百零三章 再次封官第八百七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八百五十二章 老將相鬥第三百章 後顧有憂第五百八十章 凍土難播第六百三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章 長安多事第七百七十六章 義伸援手第七百二十九章 東郊演武 上第四百一十七章 是非黑白第三百七十五章 貶謫原由 上第八百三十八章 曉以情理求保底月票!!第六百四十五章 扳倒東宮第六百四十九章 仁心善念第四百四十七章 法師俗事第六百章 長安多事第七百六十三章 漸生波瀾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下共之第八百四十二章 重拿輕放第五百九十五章 晉陽宮前第六百一十五章 壯士斷腕第一百三十二章 峰迴路轉請個假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信不敬第五百五十六章 年關故人第五百九十四章 駕至晉陽第八百八十二章 慈不掌兵第五百一十一章第九百二十七章 君臣決戰 上第五百零一章 意圖不明第七百二十二章 君臣議農第三百零八章 釋歸回家第七百零八章 王爺所請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