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一章 登閣無緣

立功臣畫像對如今即將東征的大唐君臣來說是一件大事,而且李素並不反對這件事。

從隋煬帝時的民不聊生千里餓殍,到如今的國泰民安熙熙攘攘,不得不說,李世民和麾下的名臣武將們功不可沒,他們是奠定盛世的基石,儘管每個人的一生殺戮無數,但他們卻真真正正爲天下蒼生造了福。

殺千人而救萬人,數字的比較便是這般殘酷,卻不得不用這個標準來評判一個人一生的善惡黑白,不說私德,不說品行,只看他殺的人多還是救的人多,千年以後,世人細讀青史,留名之人是善是惡,多半便是這般蓋棺定論了。

贊同歸贊同,李素心中還是有幾分隱憂。

當年隨李淵李世民父子東征西討的功臣不下數百,立功臣畫像自然不可能全部列於其上,現在天子欲立凌煙閣功臣畫像傳開,雖說可以大大提升朝堂君臣的凝聚力,但畫像人選確定之前,恐怕朝臣之間難免會出現一些明爭暗鬥,畢竟這是一件名耀千古的事,不僅能讓自己青史留名,而且能讓子孫後代沾光不少。

所以選誰不選誰,誰排第一誰排第二,這都將成爲功臣們爭鬥的焦點。

心中暗暗擔憂,但在李世民面前,李素的表情卻沒有任何變化,仍淡淡地微笑着。

李世民倒是饒有興致地盯着他,笑道:“朕自晉陽起兵,攻伐前隋,說來也有近三十年了,這三十年裡,忠心耿耿跟隨朕南征北戰的功臣不知凡幾,有人顯赫,有人仙逝,皆是世間常態,不過朕現在爲難的是……究竟該不該將子正你列於功臣畫像上呢?”

李素心中一驚,急忙露出惶恐的樣子,連聲道:“臣絕無資格,陛下萬莫如此,陷臣於不義。”

李世民挑了挑眉,道:“哦?子正倒是謙虛了,昨夜朕寐寢之時,便掰着手指歷數子正這些年爲大唐所立的功勞,首先是治天花,然後獻推恩薛延陀之策,後來收復鬆州時你造出了震天雷,後來任火器局監正時更是勞苦功高,爲大唐攢下無數火藥利器,再往後,還有血戰西州,晉陽平亂,太子謀反時陣前勸說侯君集臨陣倒戈,鬥吐蕃國相,引進真臘稻種等等……”

李世民掰着手指一樁樁數,數到最後,李世民搖搖頭,深深嘆了口氣,笑道:“子正啊,不說不覺得,歷數下來,朕沒想到你爲大唐竟立過如此多的功勞,實在令朕吃驚,從當年那個什麼事都不懂的小娃子,到如今的國之柱石,算算時日,也才過了九年吧?”

李素也有些吃驚,他也沒想到自己居然如此牛逼,九年的時間裡竟然幹過這麼多的大事,如果自己稍微有點野心的話,不造個反簡直都對不起老天給自己的一肚子本事。

“臣竟如此厲害?”李素訥訥地道。

歷史民航含笑:“沒錯,你確是如此厲害。”

“臣真的這麼厲害?”李素的表情有些飄了。

李世民皺了皺眉,仍笑道:“真的很厲害。”

“臣爲何如此厲害?”李素陷入膨脹之中不可自拔。

“李子正,你適可而止!”李世民不爽了。

李素回過神,急忙賠罪。

李世民臉色漸緩,瞪了他一眼,道:“厲害歸厲害,你這沒皮沒臉的毛病能不能改改?縱然你立下潑天的功勞,也被你這沒皮沒臉的毛病消磨得乾乾淨淨了。”

“臣……羞不敢當。”

李素垂頭賠罪,暗裡卻撇了撇嘴。

真是不會聊天啊,明明是“當仁不讓”,卻偏被他說成沒皮沒臉,這人要不是皇帝的話,可能全世界都沒人願意搭理他。

李世民輕輕敲了敲桌子,悠然感慨道:“細數起來,子正竟爲大唐立過如此多的功勞,而且樁樁件件皆是大功,朕思來想去,子正之功比諸那些開疆闢土的開國老將們亦不遑多讓,朕若欲立凌煙閣功臣畫像,以子正立下的功勞,恐怕也有資格立於其上,供後世萬代瞻仰尊崇了吧。”

李素一驚,急忙道:“臣萬不敢當,求陛下收回成命。”

李世民挑眉笑道:“哦?子正何故謙虛?”

“臣非謙虛,實是名不副實,不敢以微末之功與諸位名臣老將平起平坐,況且臣向來頑劣,極善闖禍,這些年能蒙陛下不棄,每次闖禍皆被寬宏以待,臣已萬分感激,縱有天大的功勞,也被臣少不更事闖出的禍抵消得乾乾淨淨了,若陛下將臣的畫像立於凌煙閣內,將來臣若不小心……呃,又闖了一次大禍,陛下又會爲難要不要將臣的畫像撤去,臣的畫像……就沒必要如此折騰了吧?”

李素額頭滲出了汗。

功臣畫像對別人來說或許是天大的榮耀,可對他來說,卻是要命的毒藥。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李世民愣了一陣,接着哈哈大笑:“自從朕有意立功臣畫像後,朝臣皆爲此欣然羣起而求之,唯恐自己的畫像進不了凌煙閣,爲何子正偏要反其道而行,堅辭不受呢?”

笑聲漸斂,李世民眼中閃過一道銳光,頗富深意地看着他,悠悠道:“子正,與朕說實話,你到底在怕什麼?”

李素垂頭沉默,許久之後方苦笑道:“臣……害怕成爲衆矢之的,陛下,且不論臣立過多少功勞,單隻論臣的年紀,臣才二十多歲,德不高望不重,立身於朝,朋而不黨,若驟然入功臣畫像,朝中諸公如何能容我?陛下,臣還年輕,此生尚有許多時光爲大唐立更多的功勞,也能得到更多的榮耀,至於凌煙閣的功臣畫像,臣真的不急於此一時,請陛下收回成命。”

李世民嘆了口氣,搖頭不語。

話說得很透了,簡單的說,槍打出頭鳥,無論李素的畫像入凌煙閣是不是他本人的意願,只要真的入了,李素便會成爲朝堂裡大多數大臣的敵人。

沒有是非道理可爭辯,毫無理由沒有罪名,李素的畫像進了凌煙閣就一定滿朝樹敵,這是不容置疑的事實。

李素懂,李世民也懂,這件事就算李素背後有皇帝的支持也沒用,聖旨能殺人,但治不了人心。

“論資排輩”四個字,跟能力本事可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天大的本事也得先往後排一排,讓前面的老傢伙們先佔着坑,等把他們熬死了才能輪到後面的人。

遊戲就是這麼玩的,不遵守規則的人要麼有強大的實力重新制定規則,要麼去死。 шωш▲тt kΛn▲¢ ○

李世民沉默良久,自嘲般一笑,道:“大唐立國不到三十年,竟已積弊甚深矣,子正的榮耀只能等下一代帝王來封賜了。”

李素笑道:“臣還年輕,陛下也正是春秋鼎盛之年,待臣爲陛下再多立一些功勞,那時臣再入凌煙閣可就問心無愧了。”

李世民點點頭,嘆道:“也只好如此了。”

殿外的夕陽愈發西沉,天色漸晚,已到了掌燈時分,李素的心情不由焦急起來,再晚城門坊門就要關閉了,雖說是被皇帝留下奏對,出去時可向李世民討一紙令,終究太過麻煩,能早走最好還是早走。

當然,主要的原因是,李素有把柄拿捏在李世民手裡,萬一殿外極富詩意的夕陽令他性情生變,突然把這層窗戶紙捅穿了,李素的處境會變得非常兇險。

不停扭頭望天色的同時,李素撓頭摸耳的小動作也愈發多了起來,去意越來越明顯。

李世民卻渾然不覺,皇帝嘛,萬乘之尊,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哪裡理會別人的心情?

不知過了多久,李世民忽然又道:“子正啊,朕另有一個疑難,不知子正能否爲朕分憂?”

李素拱手道:“陛下請說。”

“凌煙閣功臣畫像是子正提出的,朕現在爲難的是,侯君集該不該列入功臣畫像中?”

李素當即愣住。

李世民緩緩解釋道:“功臣畫像不宜多,多則恩薄,可是哪怕人數再少,侯君集此人若論功績的話,列功臣畫像都是當仁不讓的,朕還是秦王時,侯君集便一直跟隨輔佐朕,爲朕南征北戰,包括當年的玄武門……嗯,不說這個,還有徵東.突厥,滅高昌國,平西域等等,都爲朕立過汗馬功勞,在軍中的威望亦素深,可他……終究也犯過一些大錯,甚至參與過謀反,功過之間,難定善惡,朕實不知該不該將他列入功臣畫像內,子正,你覺得呢?”

李素毫不猶豫地推鍋:“列或不列,皆在陛下聖心決斷之間,臣不敢妄言。”

李世民深深看了他一眼,笑道:“你與侯君集私下裡交情不淺,今日爲何不爲他說幾句好話?”

李素不假思索道:“此爲陛下宮闈之事,外臣不得干預,故,臣無話可說。”

李世民愣了:“功臣畫像分明是國事,與宮闈有甚關係?”

李素不慌不忙地笑道:“凌煙閣……恰好在太極宮內,是爲宮闈之事。”

李世民呆怔半晌,忽然哈哈大笑:“好個宮闈之事,子正年歲漸長,耍滑頭的本事倒也愈發精進了,嗯,不錯,現在越來越會做官了。”

李素不知李世民所言是誇他還是暗損,只好嘿嘿陪笑,不再吱聲。

李世民嘆了口氣,道:“侯君集,實爲朕之良將也,當年朕還是秦王時,侯君集爲朕鞍前馬後奔忙征戰,那時的他和朕,皆視對方爲手足兄弟,從無嫌隙猜疑,可惜世事無常,多年以後的今天,朕連他要不要進凌煙閣功臣畫像都要猶豫了……”

第五百零七章 魔王訓子第七百九十一章 邀宴鋪路第九百二十七章 君臣決戰 上第四百一十章 去留之爭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望寒心第二百五十六章 父女隔閡第六百四十四章 暗中查證第七百二十章 故人恩怨第三百四十六章 稱量英雄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期而遇第四百四十章 王師甫至今天請假第一百四十三章 錯綜關係第五十章 脫困求生 中第二百四十一章 蓄勢待發第四百零八章 善始善終第三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四百二十四章 艱難惡戰第四百九十四章 綢繆先機第七百一十一章 突生事端第五百九十一章 安排善後第四百六十二章 登門拜訪第二百五十二章 魏王問因第六百三十七章 深宮奏對第七百八十九章 所謂取義第七百二十九章 東郊演武 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轅門對峙第三百六十六章 美人恩重第四百五十二章 破財救命第五百九十五章 晉陽宮前第二百一十九章 高陽鬧喪 上第六百零七章 自亂陣腳上架感言感謝及...求保底月票 羞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家破財第三百七十章 順手而爲第九百四十四章 設宴遊園第二百九十三章 普天之下第八百零五章 風雲漸起第八百六十一章 臨別餞宴第二百六十五章 解除婚約第七十九章 無私奉獻第三百九十七章 慷慨赴義第九百一十章 敵境孤軍第一百一十四章 鏖戰鬆州 中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望寒心第五百三十七章 勇氣擔當第八百零八章 諫臣辭世第三百三十九章 夜半劫持第六十章 再談人生第一百二十七章 君臣相見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落石出夕陽下奔跑!!第一百九十九章 田陌相見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州奏疏第八百六十九章 帥帳論策 上第八百九十四章 分兵駐隘第二百七十四章 推背道長第四百零九章 大敵將至第二百八十六章 動搖國本第四百六十一章 長安秘辛第六百零六章 幷州兵至第三百八十六章 君子之戰第五百九十五章 晉陽宮前第五百八十一章 前路多舛第九百一十四章 突然攤牌第二百七十二章 坦誠相對 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誅恕之爭第三百九十九章 迷霧挾制第三百三十章 民心不穩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逢相認第一百二十八章 蹊蹺親事第一百零二章 再獻妙策第二百一十一章 高下立判第四百八十六章 賞功罰過第四百七十四章 執念心魔第二百四十八章 事實俱在第二十七章 初入長安第三百五十九章 忠君之事第二百三十五章 隱忍不發第一百七十五章 打造孟嘗第八百七十一章 良諫難納第九百五十九章 紫微星落 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管鮑之交第六百一十六章 賜婚聯姻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拿輕放第二百一十八章 鐵案如山第三百二十七章 終至西州第六百四十六章 謀而後發第七百五十八章 釋疑進財第四百三十三章 兄弟重逢第四章 暫過難關第九百零六章 退兵部署 上第七百六十章 爵封縣公第四百四十六章 玄奘法師第四百零四章 恩怨釋懷第三百二十一章 西行艱辛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辜牽扯第二百六十章 子夜大亂 中第九百零二章 大營遇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