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

撕開了掩耳盜鈴的僞裝,祿東贊與李素終於正面交鋒了。』』

李素大部分時候算是個很堂堂正正的人,剛纔借真臘王子之名與祿東贊過招,基於兩國邦交的面子,這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但是祿東讚了瘋,當殿把這層窗戶紙捅破了,李素樂得光明正大,早就想面對面教這位吐蕃大相如何做人了。

李素出的題目很直白,而且很易懂,嚴格說來,這不是考智商的題,也根本不需要任何複雜的運算和巧思或者腦筋急轉彎什麼的,他出的是一道邏輯題。

“邏輯”這個字眼解釋起來有點拗口,簡單的說,是基於人類應對客觀事物展的正常思維,比如一個正常的男人,費盡千辛萬苦追到了一個絕世美人,好不容易得到美人嬌羞的允許,答應去開房,進房間後男人或者製造一個浪漫的燭光晚餐,或者進門就直奔浴室洗白白,兩種舉動最後的目的和結果必然是在房間裡的那張大牀上提槍上馬,魚水盡歡。

這就是正常的思維邏輯,絕大部分正常人都會選擇的一種必然行爲,反過來說,如果一身陽剛氣的男人摟着美人進房間後,二話不說脫光了給美人跳了一曲嫵媚風.騷的豔舞,或者一臉道德學究狀語重心長教育美人爲何不知廉恥輕易答應跟男人開房等等,這些便屬於神經病式的反邏輯了。

李素出的題便是典型的邏輯題,一個故事說出了前因,自己去推測後果,前因有兩句話,一句真,一句假,後果有兩個選擇,一個生,一個死。

故事當然是虛構的,但選擇是真的,這個題很有意思,不僅僅是邏輯推理,而且裡面包含了真真假假的人性,短短几句話,放佛勾勒了一個人一生的際遇,每當遇到人生岔路時,那個岔路口總會遇到一個或真或假的人,給你一個或真或假的忠告,再由你去選擇信或不信,然後決定走哪一條路,每個不同的選擇都意味着接下來截然不同的遭遇和命運,有時候這種選擇甚至脫了成敗,上升到了生與死的高度。

英雄披荊斬棘,終成功業,說起來辛苦,其實比想象中的更辛苦,至少英雄要保證自己每次遇到岔路時都必須相信真的話,對的人,選擇一條正確的路,一次又一次的正確選擇,才成就了這番功業,這個過程中任何一句話信錯了,路選錯了,英雄便不是英雄,功業也是別人的功業,誰敢說這裡面沒有一絲一毫的運氣成分?

李素的題剛出完,殿內衆人頓時瞠目結舌。

有資格站在這個大殿裡的人,自然不是普通人,可以說,他們幾乎都是當今世上的成功者,已居廟堂之高,這還不算成功麼?李素的這個題剛說完,衆人便覺得有些似曾相識,仔細想想,這個題似乎擊中了每個人心中某個塵封多年的記憶,在那個記憶裡,大家似乎都曾經遇到過這樣的題目,在一個人生的岔路口,遇到一個不知好人還是壞人的人,說出一句不知真話還是假話的建議,再由自己選擇信或不信。

太難了,稍微一想便覺得太難了。

這個看似簡單且充滿趣味的題,仔細咀嚼回味過後,竟隱含人生的大智慧,大禪機。

祿東贊不甘心,李素的題他乍聽之下覺得很簡單,然而仔細咋摸尋思之後,臉色卻越來越難看。

兩個選擇,一個生,一個死,守門者二人,一個只說真話,一個只說假話,還偏偏只能問一句,便要決定打開哪扇門……

這個題不僅是對邏輯的考量,也是對人性的考量,既考量別人的人性,也考量自己的人性。

祿東贊沒想到李素會出這種題,在李素開口之前,他原本已做好了一切準備,被李素打擊得傷痕累累的僅存的高傲仍在苦苦死撐,他有信心以自己的智謀應對一切,無論多複雜的計算,多麼變態詭譎的陷阱,他都相信自己能解開。

可是,他沒想到李素會出這種題,嚴格的說,這與智謀無關了,問的是本心,問的是大成之道,只有看破世間真假虛實的大智慧之人才能解。

殿內很安靜,所有人都被李素的這個難題驚住了,接着每個人都在暗暗地沉思,包括李世民。他們都在設想,把自己代入那個題裡面,如果由自己來問兩位守門人,該問一句什麼話才能馬上知道哪個人說的是真話,哪個人說的是假話,哪扇門是生,哪扇門是死?

魏王李泰的臉色最難看,無可否認,他比大多數人更聰慧,李世民所有的皇子裡,他算是最聰明的一個了,不僅睿智,而且博學,這也是爲什麼他肥得跟豬一樣卻仍能得到李世民最深的寵愛,甚至幾乎已是衆所周知的下一位東宮儲君的唯一人選,睿智博學是他最亮眼的優點。

剛纔祿東贊出的九曲穿線,李泰已然深受了一次打擊,後來的自由落體,李泰再次受到了打擊,直到此刻,李素親自出了這個考量人性的題後,李泰一聲不吭沉思許久,然後肥肥的臉上露出了崩潰之色。

接連三次打擊,李泰已對自己的智商產生了深深的懷疑,上吊的心都有了。

他終於不得不承認,自己不如李素,差太遠了。

想到這裡,李泰的臉上更多了幾分抑鬱和挫敗,看起來愈黯淡無光了。

相比李泰的黯然,殿內最難受的自然是祿東贊,苦思許久而不得解,祿東贊不得不用了一個最笨的法子,當着殿內君臣的面,居然玩起來角色扮演,叫上吐蕃使團裡的兩個隨從,將李素出的題目模擬還原,一個扮說真話的守門人,另一個扮說謊話的守門人,祿東贊苦思之後,不時像守門人提問,每次精心思考的問題說出口,卻往往不堪一擊,答案不是經不起推敲,便是毫無用處,來來往往提了不下數十個問題,皆不得其解。

最後祿東贊終於絕望了,仰天長嘆了口氣,苦澀搖頭不語。

李素一直安靜地看着他,見祿東贊此刻蕭瑟的模樣,不由笑道:“大相莫急,此題我容你兩個時辰,現在還早得很,多想想。”

祿東贊黯然一嘆,嘴脣蠕動幾下,欲言又止,最後迎着滿殿君臣的目光,祿東贊終於不得不道:“李素,你贏了,老夫承認,此題無可解也。”

殿內一陣詭異的寂靜,隨即李世民的臉上漸漸綻開了笑容,笑容越來越深,臉上的神采也愈飛揚明媚起來。

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更是喜不自勝,只是君臣皆是識得禮數之人,內心不管如何興奮,當着失敗者的面終究不便表現得太明顯,失之厚道了,所以笑歸笑,卻無一人開懷笑出生,殿內一直保持着尷尬的喜悲摻半的氣氛。

承認失敗的一瞬間,祿東贊彷彿老了十歲,兩肩迅垮下,連背脊都佝僂了許多。

隨着那一句承認失敗的話出口,最後一絲尊嚴終於隨風逝去。

真臘王子石訥言卻顧不得許多,狠狠地揮了一下拳頭,眼中露出極度興奮的光芒,然後扭頭深深看着李素,這些日子從板上釘釘的賜婚和親,再到李素破壞和親,還有什麼邊境增兵,東郊演武,最後的金殿比試,石訥言有幸,親眼見證了李素這個神奇的年輕人是怎樣只靠着自己的力量,一步一步地將整件事完全扭轉過來。

這等本事,這等智謀,世上英傑豈有如斯者?

難怪大唐天可汗陛下對他如此寵信,難怪文臣武將們皆對他青眼相看,一個年紀輕輕的少年郎能得到朝堂君臣的一片讚譽,躋身於一羣老狐狸之中而如魚得水,一定有他非凡的本事,今日石訥言終於有幸見識到了他的本事。

果真名下無虛。

殿內君臣心中沸騰,而祿東贊卻顯然有着最後一絲不甘,瞪着李素道:“你剛纔說過,所出之題必然要出題人自己也能解開,否則便視爲出局,既然老夫認輸了,現在倒要問問,此題何解?”

殿內再次安靜,勝負已定之後,衆人放下了得失心,對李素最後提的問題的答案紛紛好奇起來,祿東贊剛纔在殿內玩角色扮演時,其實其餘的人自覺或不自覺的都在心裡默默地做着和祿東贊一樣的事,這當然是個最笨的法子,但也是目前看來最有效的法子,顯然每個人經歷了自己內心千萬次的問後,仍然沒人想出一個能順利辨別生門,避開死門的答案。

聽到祿東贊問,殿內衆人紛紛支起了耳朵,連李世民都情不自禁將身子往前傾了傾,露出極感興趣的神色,至於魏王李泰,眼神更是灼熱地盯着李素,一副按捺不住急需答案的模樣。

看着殿內衆人的表情,李素嘴角扯了扯,然後做了一個誰都想不到的舉動。

只見他腳步一邁,慢慢走到祿東贊身前,含笑道:“答案很簡單,那位睿智之士是這樣說的……”

說着,李素忽然將嘴湊近祿東讚的耳朵,在他耳邊輕聲嘀咕了幾句,奈何語聲太低,饒是殿內安靜得落針可聞,除了祿東贊,誰也沒聽清李素在他耳邊到底說了什麼。

隨着李素的娓娓低語,祿東贊臉色劇變,先是一臉迷茫,接着兩眼忽然圓睜,嘴裡喃喃自語幾句後,露出恍然大悟的樣子,最後表情比剛纔更加黯然沮喪,一臉英雄遲暮的仰天長嘆。

“沒錯,果然應該問這句話,也只有這一句,方能打開生門,從容離去……唐國人傑地靈,天賜厚福,僅觀李素你一人,老夫便知唐國國運氣數至少數百年而不衰,吐蕃不如也,老夫……心服了!”

祿東贊黯然嘆息,李素笑而不語,殿內衆人卻氣得咬牙切齒。

這混賬緊要關頭居然賣起了關子,答案到底是什麼,你倒是大聲說出來啊!留這種懸念你不知道很缺德嗎?

最失望的莫過於李泰了,這胖子是個學術狂人,原本便對知識有着極度的熱情,尤其是連他都解不開的難題,自己暗自認輸後更是急於知道答案,然而李素卻只對祿東贊一人耳語,不由急壞了,見李素並無將答案公諸於衆的意思,李泰不由大聲道:“子正賢弟,那人到底問了一句什麼話便能判斷出哪扇門是生門?還請賢弟賜告!愚兄不勝感激。”

李素翻了翻白眼:“不告訴你。”

作爲此刻殿內最聰明的人,李素覺得自己有資格傲嬌一下,擺擺天才少年的譜兒。

李泰被李素一句話堵得一滯,一張肥臉迅漲紅,說不清是羞惱還是焦急。

見李素這麼說了,殿內有心問個究竟的君臣只好閉口不言,免得衆目睽睽之下被拒絕,掃了自己的面子,畢竟面子比好奇心重要多了。

塵埃落定,李世民懶得計較真正的答案是什麼,他只知道大唐贏了,不由欣喜萬分。

這次大殿比試招親,看似只是玩鬧遊戲,可是大唐的君臣們很清楚這次比試的重要性,簡單的說,它關係到一場動用國庫錢糧的戰爭。

贏了的後果自然是皆大歡喜,吐蕃吃了悶虧有苦難言,舉兵犯境都沒有正當的藉口。

如果大唐和真臘國輸了,後果可就嚴重了。

國與國之間不會有真正的友誼,交情深淺全看利益是否相合,如果吐蕃贏了此次比試,李世民自然拉不下面子仍讓文成公主下嫁真臘,前面有過一次食言了,若在衆目睽睽之下再次將公主賜婚給輸家而非贏家,李世民臉皮再厚也幹不出這樣的事了。

將文成公主許給吐蕃後,真臘國自然不會太高興,與大唐斷絕邦交也不是不可能,李世民一心想要的真臘稻種更是想都別想,兩國斷絕邦交後,真臘國定然封鎖國境,從此不相往來,而李世民對真臘稻種志在必得,你不給我便搶,溫言細語時我是皇帝,求而不得後便化身土匪,如此一來,兩國之戰無可避免,且不論勝負幾何,至少大唐關中子弟的性命和國庫所餘極少的錢糧卻是一定會消耗無數的,更不提戰後大唐在諸多異國中的國際地位,以及無數“大唐威脅論”的輿論說法新鮮出爐等等後遺症了。

所以李素今日這一勝,對李世民來說意義非常重大,一場耗錢耗糧耗性命耗人品的戰爭,被李素一人之力阻止了。

此功,不啻開疆闢土,積下功德無量。

深深看了李素的一眼,李世民目光露出讚賞滿意之色,當然,當着衆人的面,李世民自然不會誇他,這小混賬沒誇他便已四處惹禍,令人頭疼了,若再當着衆臣的面誇他幾句,日後他還不得上天攬月下海捉鱉啊。

看着神色黯然沮喪的祿東贊,李世民扭頭望向李素,沉聲道:“李素,比試結果如何?”

李素笑道:“吐蕃貴使有謙讓之德,稍遜一籌,頗具大國風範。”

這話說得漂亮,李素好心地幫吐蕃撿起了幾分面子,只是事實在前,祿東贊聽在耳裡卻覺得分外刺耳,臉頰火辣辣的痛,卻不得不強撐着微笑道:“吐蕃技不如人,輸得心服口服,陛下,外臣確實輸了。”

李世民淡淡地道:“不過是興來玩笑遊戲而已,貴使不必往心裡去,比試結果不會影響貴我兩國邦交……”

頓了頓,李世民接着道:“既然已分勝負,那麼……朕便下旨,即日起,除文成公主封號,於宗室中再選藩王嫡女一,加封文成公主號,此女,仍許吐蕃贊普松贊干布。”

祿東贊一驚,赫然擡頭,臉上的沮喪之色漸漸消退,取而代之的,卻是一片驚喜欣悅。

李世民目注祿東贊,含笑道:“皇帝一言九鼎,怎可食言?吐蕃松贊干布既有求凰美意,朕自亦有玉成之心,貴我兩國之交,朕一直放在心上的。”

祿東贊喜不自勝,整了整衣冠,朝李世民恭恭敬敬地跪拜下來,伏地正色道:“外臣祿東贊,代吐蕃贊普叩謝天可汗陛下天恩,吐蕃與大唐從此結秦晉之好,永息刀兵。”

李世民大笑:“甚善。”

扭頭再望向真臘王子石訥言,李世民笑道:“朕再另封公主號,將江夏王道宗之長女李屏賜婚真臘王子,願你我兩國亦世代友善,各爲善鄰。”

石訥言亦大喜,跪地大聲道:“謝天可汗陛下天恩。”

大殿內原本劍拔弩張的氣氛,隨着李世民大方的多扔出一個公主後,終於化戾氣爲祥和,吐蕃真臘各自歡喜。

李素也笑了,只是笑容看起來並沒有那麼高興。

或許,他改變了歷史,或許,他扭轉了整件事的結局,可是終歸只是表象而已,在他心裡最不認同的和親制度,在朝堂的地位仍然堅不可撼,李素這些日子竭盡全力,左右周旋,苦思良計,結局雖然改變了,但這個他深以爲恥的和親制度卻沒有改變分毫,一個文成公主的命運改變了,另一個文成公主又墜入了苦海。

有生之年,這該死的恥辱的制度,究竟能不能等到廢除的那一天?(未完待續。)

第二百三十九章 毫州素布第五百三十六章 破冰之行第八百二十七章 李家大喜第六百一十五章 壯士斷腕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進意圖第六百五十一章 重翻舊案第一百四十五章 冷靜屠夫第五百一十四章 柳暗花明第二十二章 村學冷清第一百九十二章 傾軋猜疑第六十章 再談人生第四百一十章 去留之爭第五百三十章 掘地三尺八千字兇殘更新已畢,求月票支援!!第一百九十八章 千里孤墳第六百二十章 心計稚嫩第六百零二章 晉陽生變 上第八百一十五章 開誠佈公 上第八百零八章 諫臣辭世第四百九十四章 綢繆先機第三十一章 程府夜宴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將論戰第二百九十章 彎仔碼頭第八百二十二章 詭譎莫名第六百七十七章 有所必爲第二百零四章 寂寞高手第四百六十章 故地重逢第三百六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六百七十四章 東宮之變上架感言第二百九十三章 普天之下第七百九十七章 公主夜宴 下二第四百四十章 王師甫至第三百六十三章 錢多人傻第六百五十二章 一日定情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亂餘波第九十三章 官媒上門第五百零一章 意圖不明第八百八十一章 航海回訊第六百二十二章 遠避麻煩第二百九十一章 順勢逆勢第八百四十三章 武氏問情第五百八十六章 普度衆生第六百六十一章 酒後真言第九百四十九章 冊立太子第六百七十六章 先抑後揚第三百一十二章 遷調西州第三百六十五章 同路同行第三百五十八章 守牧一方第三百一十八章 胡人商隊第七百一十三章 恩澤蒼生第一百九十八章 千里孤墳第六百五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七百九十三章 公主夜宴 上第八百七十章 帥帳論策 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因果報應第四百八十章 中秋遊園 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提點兇險第八百五十章 迂腐傲氣第六百四十二章 真相大白第二百零九章 國士報之第六百三十四章 善惡之念第二百一十四章 官復原職第九百一十六章 主僕相疑第七章 天降橫禍第二百二十九章 朔望朝參 上第八百七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九百一十章 敵境孤軍第四百四十三章 債務歸屬第三百九十六章 求兵乞命第三百零七章 雷霆清洗第七百二十九章 東郊演武 上第五百一十章 進退得失第四百五十章 啓程歸去第二百一十四章 官復原職第四百四十三章 債務歸屬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六百零三章 晉陽生變 下第五百五十八章 獄中論勢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將論戰第四百五十八章 近鄉情怯第一百四十七章 君臣城府第六百二十三章 懲戒清洗第八百五十三章 揣度天意第一百九十二章 傾軋猜疑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月溝渠第四百零一章 烹茶論道第一百七十章 身陷監牢第四百四十六章 玄奘法師第五百九十七章 危言聳聽第六百七十五章 子夜奪門第三十五章 憨直權貴第五百七十三章 天災突至第四百七十一章 稱心歸屬第六百五十八章 雨夜刺殺 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荒涼破敗第二百零九章 國士報之第一百一十五章 鏖戰鬆州 下第七百三十六章 虛情意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