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 文成公主

功利心重的人,遇事首先想到的是利益和價值,自古皆然。

不僅是自己的利益和價值,同時也要證明自己對別人是否有利益和價值,這是個很重要的前提,它能決定自己事業的前程和地位。

武氏的功利心很重,所以便陷入了一種糾結和惶恐之中,她在惶恐中自省自查,努力找到自己的存在對李素是否有價值。

這個問題很嚴重,如果她在李素心中的價值已然降低,或者漸漸不像以前那麼重要,那麼武氏以後也許只能在李家安安分分當一輩子的丫鬟了。對一個有野心的人來說,時刻反省自己的價值是非常有必要的日常行爲。

武氏原本不必這麼擔心的,如果她跟的是一個智商普通,心思一眼能看透的權貴,她完全可以把他玩弄於手掌之中,她甚至有信心不出一年,自己便能把這個人的所有價值榨乾,並將他作爲跳板,攀上更高的枝頭。

但李素不同,他太聰明瞭,武氏根本猜不透他,有時候她甚至發覺李素反過來能一眼看穿她的所有心思,而且絕大多數時候李素遇到事根本沒必要跟她請教計策,獨自一人便能漂亮地解決,所以這就導致了武氏察覺自己在李素眼裡的存在感越來越低,無端莫名地感到危機越來越近。

“危機”永遠是人類上進的動力,像一條鞭子,不停地強迫着人死撐着往前跑,一刻不準停。

原本已有了危機感,而今日李素在武家兄弟面前短暫的猶豫,這個細節令武氏心中愈發不踏實了,她很確定自己需要怎樣的人幫她往上爬,不是武家兄弟,不是世家門閥,他們給自己的幫助並不大,只有李素,他纔是跟皇帝陛下最接近的人,也是一架能讓自己最快上天與太陽肩並肩的天梯,武氏必須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不斷向李素證明自己的價值,讓李素把自己當成一顆重要的無法捨棄的棋子,總而言之,一個對別人有利用價值的人,纔有充足的籌碼實現自己的野心。

***

武氏在侯府輾轉反側之時,李素此時卻正在東陽的道觀門口。

意料之中的是,長安城風平浪靜,李縣侯揍國公的消息並未傳出去,長安城根本無人知情,李素很清楚武家兄弟不會把捱揍的事到處亂說,一則這並不是什麼露臉的事,懷着賣妹求榮的打算去太平村,結果被爵位比他低的縣侯揍了,人都要臉面,權貴更是如此,這事說出去臉算是丟盡了,傳遍全城後不一定能給李素帶來什麼損害,但武家卻鐵定會成爲長安城權貴眼裡的笑話,給原本破落的武家雪上加霜。

二則李素雖然爵位低,但他的分量擺在這裡,事情傳出去李素或許會受責罰,但李素可是皇帝陛下眼裡的紅人,前程無比遠大,手握重權是遲早的事,但凡思維正常識得利害的人,除非殺父奪妻之仇,否則斷然不會幹出得罪李素這種人的蠢事,所以這口惡氣武家兄弟只能含着苦水自己默默吞下,對外還得三緘其口,不敢多一句嘴,因爲他們惹不起李素。

昨日被武家兄弟掃了興致,今日李素不屈不撓地再次來了道觀,算算日子,從李承乾謀反被平定後,李素好些天沒見過東陽了,心中着實想她。

走到道觀門口,遠遠便瞧見道觀內青煙嫋嫋,扶搖而上,淡淡的檀香伴隨着秋風撲鼻而來,令人精神倍爽,觀內傳來若隱若無的誦經聲,顯然衆道姑們正在做早課。

李素很識趣地在門口靜靜等候,沒有貿然進去打擾道姑們的清修,直到誦經聲漸漸消失,李素情知早課已畢,這才拂了拂衣襬,邁步往裡走去。

還沒跨進門檻,道觀裡面盈盈走來兩位麗人,東陽穿着樸素的道袍,與另一位衣着素麗的女子並肩正往外走,女子姿色中上,臉型微微有些福相,看起來頗爲順眼,只是此刻面容清減,愁眉不展,東陽牽着她的手,一邊走一邊低聲勸慰着什麼,而女子卻半垂着頭一聲不吭,偶爾微微搖頭,不知二女在說着什麼。

東陽也是滿臉無奈之色,擡眼正好見到李素在門外含笑看着她,東陽臉上頓時露出歡愉之色,隨即看了旁邊的女子一眼,歡愉之色馬上消逝,悄悄朝李素使了個眼色。

李素會意,很識趣地主動退出門外,靜靜避讓一旁。

二女走出道觀門外,陌生女子不經意扭頭一瞥,恰好看到靜立門外的李素,腳下蓮步不由一頓,轉頭好奇地打量了李素一番。

東陽笑道:“妹妹,這位是涇陽縣侯李素。”

轉頭看着李素,東陽介紹道:“李縣侯,這位是江夏王叔長女,新近被父皇冊封文成公主。”

李素恍然,若有深意地朝這位名垂千古的公主看了一眼,然後躬身行禮。

“臣,涇陽縣侯李素,拜見文成公主殿下。”

文成公主顯然有些侷促不安,急忙微微側身一讓,道:“久違李縣侯大名,今日相見,李屏幸甚。”

李素眨眨眼,原來文成公主名叫李屏。

拱了拱手,李素笑道:“臣的封地就在太平村,與東陽公主殿下毗鄰,是故常有來往,今日來得孟浪,擾了兩位公主殿下敘情,實在罪過。”

饒是文成公主滿腹愁緒,也被李素的話逗得展顏一笑,深深地看了東陽一眼,掩嘴笑道:“我早知你二位常有來往了,嗯,來往很勤密呢。”

東陽大羞,狠狠瞪了李素一眼,紅着臉嗔道:“妹妹說什麼胡話!再這麼嘴沒遮攔,以後我這道觀你可別來了。”

文成公主笑着搖了搖她的手,道:“行啦,你與李縣侯的事多年前便天下皆知,近年陛下已有玉成之心,對你和李縣侯來往常常睜隻眼閉隻眼,朝野亦早有傳聞,恭喜姐姐守得雲開見月明,再過些日子,姐姐不如索性還俗吧,堂堂金枝玉葉難道正想當一輩子道姑麼?”

東陽搖搖頭:“既已將此身託許道君,便不可再易,今生侍奉道君當始終如一,才能修得功成圓滿。”

文成公主一愣,接着幽幽嘆了口氣:“我們姐妹的命實在是……”

言未盡,文成公主轉頭看着李素,嘆道:“李縣侯,罷了,其實該叫你一聲姐夫,姐姐一生命苦,姐夫不可負了她,也莫讓她受了委屈,她……太不容易了。”

李素點點頭,沉聲道:“今生定不負她。”

文成公主朝他笑了笑,朝李素和東陽告辭,然後轉身上了一輛馬車,在禁衛的護侍下漸漸走遠。

李素看着馬車消失的方向,若有所思地喃喃道:“原來她就是文成公主……嘖!松贊干布還沒娶她呢,頭上已隱隱可見綠光閃現,實在是可喜可賀……”

胳膊一陣劇痛,李素齜牙扭頭,卻見東陽一臉薄怒瞪着他。

“人都走遠了,眼睛還拔不出來,多少天沒見了,好不容易來了卻盯着別人的馬車看個不停。”

李素揉着胳膊苦笑道:“你得注意形象,當初那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公主多好,怎麼現在變醋罈子了?”

東陽噗嗤一笑,上前溫柔地爲他揉胳膊,邊揉邊道:“房夫人吃醋的事都過了好些年了,你還拿這事編排房家,如今你可還在尚書省當差呢,小心傳出去讓房相臉上掛不住,沒你好果子吃。”

李素嘆道:“房相真是太低估這個故事了,豈止是我編排,這個事恐怕得編排一千多年呢,房相還得有一顆強大的不罵孃的心纔好。”

東陽嫣然一笑,小心地環視四周,見左右無人,於是紅着臉悄悄牽住他的手,將他領到道觀後院的水榭中。

宮女綠柳見李素來了,很識趣地端上茶水點心,然後摒退水榭四周的宮女,水榭池塘中心的涼亭內只剩了李素和東陽二人。

閒人都了以後,東陽如乳燕投林般飛進李素的懷裡,輕輕捶了他的胸膛幾下,嗔道:“多忙的官兒,整天不見人,同住一個莊子裡也不見你來看看我!”

李素笑道:“最近確實有點忙,你知道的,太子謀反被平以後,長安城諸多長輩我都得去拜望問安,再加上我爹和王樁,鄭小樓他們受了傷,我也得在府裡照顧。”

東陽露出關心之色:“李阿翁身子好些了麼?我……其實也想多去幾次,在他跟前侍奉湯藥,可……身份終究不合適,去得多了,難免墮了你家夫人的面子,所以這幾日只遣綠柳去你家送了幾回補藥,都是各地進貢宮裡的珍品。”

李素將她摟進懷裡,笑道:“你的心意我明白的,我爹也明白的,明珠是通情理之人,你常去我家裡她也不會介意,心思別那麼重,人生在世,行事當放開心懷。”

東陽嘆道:“說得容易,世事人情如何能真的隨心所欲,該顧忌的地方還是要顧忌的……”

擡頭看着李素,東陽道:“太子長兄謀反之後甚少見你,我也沒與你深聊,今日終於有了機會,我且問你,太子謀反一事,你在裡面參與多深?”

李素眨眨眼:“我只是個看熱鬧的。”

東陽氣道:“假話!當真以爲我不知麼?李阿翁和王樁他們怎麼受的傷?都是被叛軍追殺的,聽說那晚你在長安城裡沒回家,想必平定謀反一事你在其中參與了不少,我還聽說侯君集陣前反戈,恐怕也與你有關吧?僅只這一着便徹底斷了太子的生路,你卻還來瞞我。”

李素笑道:“我只是動了動嘴皮子,真的,總的來說,真的只是看熱鬧,那一晚我也嚇壞了呢,躲在王直的宅子裡不敢出來……”

東陽狠狠瞪了他一眼,道:“從你嘴裡掏不出一句實話,不管怎樣,此事已過去了,以後你萬萬不可再犯險,尤其是宮闈之事,水深且濁,捲進去一不小心便是萬劫不復,父皇如今雖說待你甚厚,可是有些事情他也是萬萬不能容得的,誰觸犯了都是砍頭的下場,你可記住了。”

李素點點頭:“放心,我是有家有室的,肩上扛着擔子呢,以後絕不會拿家小的性命玩笑。”

摸了摸東陽精緻的小臉,臉上的皮膚甚爲光滑白嫩,觸感特別好,李素摸着摸着,一隻手便不受控制似的漸漸往下,再往下,觸着一片柔軟,握在手心裡揉弄,把玩……

東陽俏臉紅得不行,欲迎還拒地推了幾次,卻並無效果,只好兩眼一閉,掩耳盜鈴般由着李素上下摸索胡來,呼吸卻有些急促了。

“你……別鬧了,大白天的,別太過分……”見李素的賊手竟不知羞恥地繼續往下三路探索,東陽終於急了,一把抓住了他的手。

李素嘆了口氣,突襲失敗,下次繼續。

收回了手,李素仍將她摟在懷裡,二人低聲說着話。

“今日文成公主來做什麼?”

東陽臉上的羞色褪去,嘆道:“她……也是苦命人,自從父皇將她冊封爲公主,並下旨賜婚吐蕃松贊干布後,她便愁眉不展,茶飯不思,這幾個月三省和戶部忙着調撥和打造入吐蕃的嫁妝,聽說工部的工匠日夜不休,光是佛像便打造了一千多座呢,前些天房相上奏,說是文成公主的嫁妝已準備妥當,送親入吐蕃即在眼前,今日她是來向我辭行的……”

李素疑惑地道:“文成公主真去吐蕃?上次聽你說,她在長安有個老相好……”

啪!

東陽重重捶了他一記,薄怒道:“什麼‘老相好’,真難聽!人家那是兩情相悅!”

“好吧,兩情相悅,如今眼看文成公主要嫁給別人了,那位兩情相悅的男主角……呃,依稀記得是個什麼王子吧?哪國的王子來着?”

“真臘國的王子,幼時便被國王送來長安,學我大唐的文字和禮儀。”

“哦,心愛的女人要嫁給別人了,那位王子殿下沒半點表示?”

東陽幽幽一嘆:“真臘畢竟是小國,位處極南荒蠻之地,國力戰力哪裡比得吐蕃?若因王子一人之情而強與吐蕃爭奪文成公主,恐怕將會遭受滅國之災,大義與私情如何取捨,倒也爲難了那位王子了。”(未完待續。)

第四百六十八章 丈量賜地第一百三十五章 官職加身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家興亡第八百二十一章 回心轉意第一百七十八章 馨香滿院第七百三十五章 必有所欲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將論戰第二百一十章 流水生產第七百一十七章 國法難容第三百二十二章 夜半敵襲 上第一百零九章 帥帳論戰第一百零六章 校場聚將第八百六十六章 擒拿審問 下第六百六十六章 流歸長安第一百五十章 泯嫌消仇第八百一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八百零三章 無藥可救第九十一章 英國公府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五百六十二章 晉陽公主第六百八十一章 宮闈密奏第四百八十七章 封官入省第九百五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四百四十六章 玄奘法師第三百九十一章 活擒敵將第四百四十四章 兵臨高昌第一百一十七章 驚天動靜第八百九十六章 再次攻城第九百四十五章 父子衷腸 上第六百一十七章 回程還鄉第二百三十五章 隱忍不發第八百三十七章 意外來客第七百三十八章 背水臨淵第五百四十章 庭院賞雪第五百零九章 無私奉獻第九百一十四章 突然攤牌第二百八十三章 相逢夜色第五十章 脫困求生 中第二百四十三章 佳人難得第五百二十八章 鏖戰對峙第四百九十三章 領罪圈禁第四百一十七章 是非黑白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進意圖第八百零八章 諫臣辭世第八十九章 魔王醉酒 上第二百七十四章 推背道長第七百一十八章 罷官除爵第六百八十五章 如此盛世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漠盜匪第四百三十二章 別後敘情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世鄉愁第八百八十六章 拂曉捷報第二百四十一章 蓄勢待發第二百七十三章 坦誠相對 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荒野截駕第四百四十章 王師甫至第六百八十六章 君臣釋怨第九百零一章 危機暗伏第九百一十九章 水落石出 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高下立判第七百八十九章 所謂取義第二百六十三章 聯姻作罷第五百九十八章 事出蹊蹺第六百四十五章 扳倒東宮第六百零五章 烽煙突起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心似箭第八百四十二章 重拿輕放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家報應第八百六十四章 刺王殺駕第一百七十一章 東陽探監第五百八十七章 立箸即倒第一百五十五章 程府訓斥 下第八百二十八章 夫妻夜話第七百六十四章 滿城風雨第五百三十三章 門閥出手第二百二十章 高陽鬧喪 下第八百章 公主夜宴 真.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忠君之事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司其職第七百九十章 漸生疏離第七百零五章 英雄羽翼第五百四十章 庭院賞雪第八百四十五章 責問訓斥第一百零四章 聖意徵召第一百四十七章 君臣城府第四百三十四章 細論時勢第二百一十七章 因果報應第三十九章 皇庭夜宴第六百四十八章 雷霆罰過第八百五十二章 老將相鬥第六十九章 奏對問策 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重賞之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無畏無愧第五百九十五章 晉陽宮前第五百三十四章 了無遺憾第五百三十七章 勇氣擔當第二百四十七章 驟然生變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將論戰第三百三十三章 戍邊苦楚第八百零三章 無藥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