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盛裝赴約

();

趨駕至南山,遠望見長安。

層嵐疊嶂的羣山遠處,長安城的輪廓在傍晚金黃色的夕照裡若隱若現,雄城萬丈,巋然屹立。

隊伍的歡呼聲此起彼伏,歸家的喜悅迅速在禁衛和李家部曲中擴散開來。

李素也露出了笑容,先是嘴角一勾,露出一抹淺笑,嘴角弧度越來越大,最後放聲開懷大笑起來。

李治策馬馳到李素身邊,大笑道:“子正兄,快趕一步,咱們可在城門關閉前進城入宮,覲見父皇,父皇大悅或可太極宮賜宴,咱們……喂,子正兄!子正兄何往?”

李素懶得理他,騎在馬背上先朝李績拱手行了一禮,李績含笑點點頭,李素大笑着揚聲喝道:“方五叔,王樁!”

“在!”二人凜然應道。

李素大手一揮:“李家部曲隨我回家!”

“是!”

轟然一陣馬兒長嘶,李家百餘部曲在李素的帶領下脫隊朝太平村方向疾馳而去,留下李治一臉懵然和被拋棄後的失落。

“李伯伯,他……”李治哭喪着臉道:“咱們應該先進長安城,覲見父皇之後纔回家呀,他怎麼把咱們丟下了?日後若有人知道此事,不輕不重怕是會參他一本呢。”

李績眼裡滿是笑意,道:“殿下覺得,李子正是個怎樣的人?”

李治想了想,道:“他是個聰明人,嗯,很聰明,言與行往往都出人意料,常有驚世之論,亦有鬼神莫測之行,這一路我他與朝夕相處,實獲益良多,只是……他似乎,呃,有點懶散,幹啥事都是漫不經心的樣子。”

李績笑道:“不是漫不經心,而是他其實對國事殊無興趣,‘家國’二字在他心裡,最看重的是‘家’,而不是‘國’,所以他寧願冒着被參的風險,也要先回家看一眼,家裡平安無恙,他心裡踏實了,其次纔會想到國事……”

李治愕然無語。

李績笑道:“等殿下再長大些,或許便明白這個道理了,男人在外面再風光,終究心裡是有牽絆的,有的因權錢所繫,有的因兒女情長所繫,還有的,嗯,心裡便只繫着一個‘家’字了,老夫這把年紀,爲國征戰無數,離家時常數載,重功名而輕離愁,此時自省,卻發覺還不如一個年輕娃子活得明白……”

****

李素就是李素,世上只有這一個李素。

李素活得明白,正因爲太明白,所以他有他磨不平的棱角,王權與禮律在他心裡,哪裡比得上家中窗格內透出的一抹等他的孤燈?

躍馬還家那隔歲,預應乾鵲報高堂。

騎在馬上風聲呼嘯過耳,眼前的鄉道越來越熟悉,連馬兒彷彿都感應到主人的急切和喜悅,不須催馬,蹄聲漸驟,百餘人轟隆隆朝太平村飛馳,身後揚起一片黃色的塵土。

早已有人先行一步向侯府報信,當李素等人趕到太平村口那棵熟悉的大銀杏樹下時,村裡的鄉親們已站在鄉道兩旁,一臉喜色地朝李素等人行禮招呼,李素按捺住急迫的心情,放緩了馬速,強笑朝鄉親們還禮問候。

行到李家門口時,李道正,薛管家等人早已在門前的空地上翹首以盼,鄭小樓則仍是一副冷冰冰的模樣站在李道正身後,見李素領着衆部曲風塵僕僕回來,李道正黝黑的面龐一陣抽搐,忍住了迎上前的衝動,只咧開嘴笑了起來,目光晶瑩,神情激動。

薛管家可沒那麼矜持,李素的馬兒還未停步,薛管家微胖的身子便搶先一步竄了出來,伸手拉住了繮繩,將李素攙下馬來,一邊笑着流淚,一邊羅嗦嘮叨個不停。

“侯爺回來了,總算回來了!這些日子老爺和少夫人日盼夜盼,家裡連個喜慶氣都聞不到,下人們一個個死氣沉沉的,以後可不敢跑遠了,可不敢了……”

李素扔了繮繩,朝薛管家笑了笑,轉頭看着老爹,快走兩步到李道正面前,雙膝跪拜,垂頭道:“爹,孩兒回來了。”

李道正急忙扶起他,朝他上下打量,笑着不停地點頭:“好,全須全尾的,沒缺啥,平安就好,平安就好!哈哈,老薛,快,今晚府里加菜,多加肉,可是遭罪了,我娃餓瘦咧,多吃肉補回來!”

薛管家笑着應下,轉身匆匆進門安排去了。

父子二人站在門口寒暄,李道正不停唸叨着“我娃瘦咧”,一雙有力的胳膊緊緊抓着李素的手腕,彷彿怕他消失似的,門口不知寒暄了多久,李道正這才放開了他。

李素轉眼望去,卻見大門的門檻內,許明珠眼圈發紅,淚水一串串地滑落腮邊,與李素的目光相遇,許明珠再也忍不住,邁過門檻朝他飛奔而去,跑了幾步又覺失了儀態,急忙改成碎步,在李素面前襝衽爲禮。

“妾身賀夫君功成歸家,妾身……哎呀!”

李素哈哈大笑着抱起了許明珠,原地轉了幾個圈,周圍的部曲一陣鬨然大笑,連鄭小樓那張冰冷的棺材臉都忍不住勾起了一抹笑意。

“自己家裡,行個屁的禮!以後不許了!”李素放下許明珠笑道。

許明珠羞得不行,腦袋早已埋進李素的懷裡,久久不敢擡頭。

李素一手摟着許明珠,另一手朝部曲們使勁一揮:“走,進府!今日開宴,吃喝管夠!”

部曲們轟應,喜滋滋地笑鬧起來。

…………

內院廂房裡,許明珠的頭仍埋在李素胸前,聲音哽咽,肩膀一聳一聳的。

“夫君真狠心,一走便是三四個月,連家書也不捎一封,害妾身整日爲你提心吊膽……”

李素苦笑:“當時晉陽已亂,危機四伏,我與晉王殿下忙得昏頭昏腦,心裡只牽掛着平亂懲兇,哪裡能顧得上寫家書,原以爲一兩月能平定的事情,一拖便是三四個月,老實說,我在晉陽也煩呀。”

“夫君走後,妾身常託程家幫忙打探晉陽情勢,聽說晉陽兇險得緊,好像還牽扯了大門閥,而且馬上要造反攻城了,妾身聽了六神無主,嚇得不行,當時顧不得失儀,便去長安城求見程伯伯,程伯伯要妾身放寬心,他說……說夫君是個有本事的,晉陽小小亂象,比起西州的兇險差遠了,若夫君連這點小事都處置不了,程伯伯說……不如早點死了算了,省得活在世上丟人現眼浪費糧食……”

許明珠說着小嘴一癟,神情敢怒不敢言,委委屈屈地道:“程伯伯……怎能說這話?”

李素愣了片刻,失笑道:“程伯伯對我還真是……呃,有信心啊,夫人莫怪,以後見到他躲遠點,咱以後不跟爲老不尊的傢伙來往。”

輕輕撫着她背後的秀髮,李素柔聲道:“夫人這段日子可好?家中一切可好?……咱家的錢庫不會又空了吧?”

滿腹小別勝新婚喜悅的許明珠頓時破功,噗嗤笑了一聲,然後狠狠捶了他一記,嗔道:“當妾身是敗家婆娘麼?沒病沒災的,錢庫怎會空了?不僅沒空,比夫君離開長安時還多了不少呢,上月與長孫家和程家的生意又結了一回帳,家裡庫房的銀餅都堆起來了,妾身最近忙着跟我父親調兌,聽說銅錢比銀餅保值,相同兌比的話,每兩銀餅能多兌三文錢呢……”

“……長孫家很乾脆,香水的買賣說結便結了,人家的帳房還問妾身要不要換成銅錢用大車載回去,妾身尋思畢竟是兩家長久的買賣,若跟長孫家兌了銅錢,雖然人家不會說什麼,但咱們侯府總有佔了人家便宜之嫌,怕長孫家心裡有疙瘩,再說傳出去對夫君的名聲也不好,所以結帳時妾身只要了銀餅,只不過程家……”

喜滋滋地彙報家裡的收入,說到程家,許明珠小嘴一癟,又委屈起來:“程家倒是結了帳,只不過程伯伯說夫君您在晉陽平亂,怕是端午都回不來了,節禮更是指望不上,所以程伯伯他自己扣下了咱家的二十貫帳款當節禮……”

李素呆了一陣,咬牙道:“這個……不要臉的老流氓!”

“還有……程伯伯說當初夫君從牛伯伯家偷了一個大銅香爐給他,後來牛伯伯打上門去,把銅香爐搶走了,程伯伯還受了傷,又扣了咱家一百貫當是補償銅爐和湯藥錢……”

許明珠美眸瞥着他,小心翼翼地道:“夫君,爲何長安城裡這些叔叔伯伯們,都是……都是這般樣子?”

李素這下連氣都懶得生了,索然長嘆道:“夫君我以後也要努力變成這般樣子,不然太吃虧了。回來的路上我就在擔心,沒想到果然不幸猜中,算了……”

甩掉煩心事,李素一雙手不太善良地伸進了許明珠的衣襟內,嘿嘿笑道:“夫人,都說小別勝新婚,咱們是不是也新婚幾次?”

許明珠大羞,急忙站起身,擺脫了他的魔掌,拔腿慌慌張張往外跑去:“妾身……妾身去安排酒宴!”

…………

…………

當晚,侯府大宴部曲,從薛管家到府裡的下人,還有鄭小樓和方老五等百名部曲,皆被李家的家主宴請。

大門外的空地上,擺了十幾張李家獨制的大圓桌,每十人圍坐一桌,大碗肉,大壇酒,李家的下人和部曲們喝得面紅耳赤,就連內院都專門爲服侍主人的丫鬟們開了兩桌,全是自家人,李家的老爺和侯爺本就是怪胎,並不太講究上下尊卑,家主放了話說敞開吃喝,下人和部曲們自然不必客氣,喝得昏天黑地,不知南北。

敬了方老五和隨行部曲們幾杯酒,又匆忙吃了幾口菜,草草墊了一下肚子,李素在許明珠意味深長的目光注視下悄無聲息地出了門,直奔河灘而去。李素知道,此時此刻東陽一定早已知曉自己回家的消息,他也知道,東陽一定在那個刻骨銘心的老地方焦急地等着他。

**

東陽的道觀已忙成一團,亂糟糟不成樣子。

綠柳像只穿梭不停的蝴蝶,在幾名年輕道姑的協助下,手忙腳亂地爲東陽着裝打扮。

每次離別,每次重逢,東陽總會爲他脫下道袍,再着麗裝,女爲悅己者容,最美的芳華里,她只爲他而用盡全力綻放光彩。

“頭飾呢?頭飾呢?上月殿中省送來的新頭飾呢?你們擱哪裡了?”綠柳咋咋呼呼地喊道,額角因爲忙亂而微微滲汗,一雙秀氣的柳眉不知不覺上挑,無形中露出幾分稚嫩的煞氣,瞪着那幾個侍侯的道姑,加重了語氣道:“不是我說你們,你們也侍侯過公主殿下好幾年了,雖然殿下平日不穿宮裝,可作爲下人的,殿下一朝要穿,就必須馬上找得到,馬上穿上身,哪有你們這樣懈怠……”

“行了行了,綠柳你少說幾句,我是修道出家之人,穿這些……原本是不合適的……”東陽輕輕地道,語氣一如往常般溫柔。

綠柳小嘴一癟,道:“殿下,您穿宮裝才最合適,您若穿上了宮裝必然豔光四射,天底下的婦人都教您比下去啦,就您這國色姿容,這窈窕身段兒,李侯爺見了您怕是兩眼冒綠光呢,哼!可不知比他家那位大夫人強了多少……”

“綠柳!越說越沒規矩了!”東陽聲調高了些,綠柳見東陽似有怒意,急忙吐了吐舌頭,不敢再說了。

“哎,頭飾呢?怎麼還不送來?你們這些人簡直瓜死了!殿下,奴婢去前院再叫幾個人來幫忙,李侯爺怕是已在家裡喝過接風宴,這會子應該等在河灘邊了,殿下您可得快點,莫讓李侯爺等急了,但也不能太快,一定要打扮成最美的樣子再去見他……”

綠柳一邊嘮叨,一邊匆匆出了寢殿,朝前院跑去。

沒過多久,武氏和杏兒被綠柳風風火火地拉進了寢殿,東陽面朝大銅鏡,見銅鏡裡映出的武氏模樣,不由一愣,卻聽綠柳在一旁道:“殿下,這位武氏您還記得嗎?她可在宮裡當過才人呢,說起着裝打扮,咱們這府裡怕是沒人比她懂了,讓她來給您打扮如何?”

噗嗤一笑,綠柳道:“可得趕緊着呢,李侯爺等不及了!”

東陽俏臉一紅,面朝銅鏡深深看了一眼鏡子裡的武氏,然後點點頭,算是默認了武氏爲她打扮。

武氏自打進了道觀內院寢殿後便一直如履薄冰,生怕行差踏錯,連頭都是深垂着的,有人問話她纔敢稍稍擡頭,恭敬地回一句。

畢竟是太極宮裡出來的人,論禮儀,道觀自然是萬萬比不得宮裡的,武氏表現出來的良好儀態很快令周圍數人對她刮目相看,唯有東陽,仍盯着鏡子裡武氏那張小心翼翼的臉,不知是何含義。

聽到綠柳提起“李侯爺”三字,武氏忽然擡起了頭,眼中露出似喜悅又似詫異之色,隨即馬上恢復如常,上前將東陽的長髮輕盤起來,一邊盤卷一邊用小簪固定,在她的巧手侍弄下,東陽的頭髮很快被盤成了當下大唐婦人甚爲流行的高雲髻。

綠柳不時跑出去看看天色,着急地直跺腳催促:“快點快點,月上柳梢,正是良辰美景,莫誤了殿下的好時光……”

東陽羞怒道:“綠柳你口沒遮攔的,討打嗎?”

綠柳嘻嘻一笑,也不當真,只是不停催促。

武氏在催促聲中卻一直不慌不忙,但巧手確實了得,很快東陽便被她打扮成了一副絕美脫俗的樣子,武氏一邊爲東陽整理腰間的配飾,一邊不經意似的一眼掃過妝臺,卻發現妝臺的漆木首飾盒裡,一支有些陳舊班駁的金簪靜靜地躺在盒中,彷彿一顆蒙塵的明珠,與周圍那幾支玉簪金簪格格不入。

武氏眼睛連眨幾下,接着素手拂過首飾盒,取過一枚美玉佩帶在東陽的腰間,接着又取了一支金簪準備插在東陽的高雲髻上,卻被眼尖的東陽叫停了。

“慢着,幾年前他……他送我的那支簪子呢?我要戴那支簪子。”

武氏輕聲道:“不知殿下所指的是哪一支?”

東陽的目光這時纔回到首飾盒上,接着有些疑惑地道:“咦?我記得它一直在盒子裡的呀,怎會不見了……”

武氏嘴角一勾,道:“可能殿下記錯了地方呢,要不要……”

綠柳這時忽然從殿外衝進來,見東陽打扮大致不差了,於是拽起東陽的手便往外跑。

“哎呀,別打扮了,再打扮就真晚了,殿下速去,奴婢給您帶路,叫府裡禁衛支起火把清道,快快!”

不等東陽反應,綠柳拖着東陽便消失在殿內了。

******

ps:這兩天跟自己較勁,打算把亂了的生物鐘調整過來,所以每天蔫蔫軟軟的沒精神,碼不了字。。。後來。。。我失敗了。。。(未完待續。)

();

read3();

←→

read4();

第三百四十六章 稱量英雄第七百三十章 東郊演武 下第六百七十九章 奇襲血戰第八百九十九章 親自上陣第三百七十章 順手而爲第二百四十五章 李二拒婚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親香澤第七百零九章 王爺所請 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官職加身第一百八十章 文武有別第七百六十三章 漸生波瀾第六百一十一章 門閥恩怨第四百九十五章 侯爺出獄第八百八十九章 佈局設套第八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四百九十二章 你很重要第七百六十四章 滿城風雨第十六章 李素辭官第六百七十四章 東宮之變第八百五十七章 凌煙閣前第五百四十八章 欲靜不止第一百三十三章 坦率小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監正出馬第三百零二章 諫書犯顏 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所謂聖心第五百八十七章 立箸即倒第六百八十七章 援至解危第八百五十二章 老將相鬥第九百六十二章 未了憾事第五百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一百二十一章 封爵召回第八百三十九章 借得東風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半提審第一百四十章 再生波瀾第二百九十一章 順勢逆勢第四百零一章 烹茶論道第八百四十五章 責問訓斥第七十二章 東陽傷情第三百五十七章 敵友難辨第一百三十八章 懶散監正第三百七十一章 沙漠明珠第八百一十一章 局中局外第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第八百三十五章 黨羽聚頭第五百四十八章 欲靜不止第八百三十八章 曉以情理第三百五十九章 忠君之事第五百九十二章 活命之恩第六百八十八章 哭訴衷腸第六百八十三章 叛軍入城第二百四十九章 雷霆震怒第九百二十二章 破城闖宮第八百六十六章 擒拿審問 下第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七百三十三章 威逼妥協八千字兇殘更新已畢,求月票支援!!第一百八十九章 何妨輕狂第二百二十三章 吹皺秋水第五百五十六章 年關故人第五百九十二章 活命之恩第四百九十三章 領罪圈禁第六百五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三十五章 官職加身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司其職第八百五十九章 隨軍出征第三百五十六章 管鮑之交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秋遊園 中第七百九十九章 公主夜宴 下四第五百零六章 暫退一步第九百零七章 退兵部署 下第六百四十四章 暗中查證第六百一十九章 製造時機第一百四十二章 誤闖禁地第三百三十一章 初見刺史第六百零五章 烽煙突起第八百二十章 假戲真做章節發重了,大家只要訂一章第六百三十一章 小小衝突第六百六十五章 所思所謀第四百六十九章 公主道姑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拿輕放第七百八十六章 君臣論將第二百二十六章 魏徵上疏第四百二十章 攻守鏖戰 中第二百六十九章 逛遊教坊第九百四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六十八章 經略絲路第一百零四章 聖意徵召第四百一十三章 共此一死第三十四章 難得糊塗第三百五十四章 進退維谷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拿輕放第七百七十九章 漸生去意第七百二十五章 舅甥相見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識利害第三百四十八章 水落石出第十八章 胡家鉅變第六百二十一章 入宮述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