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功大過

“自家人”三個字代表的意義不一樣,或者說,李素對它的理解不一樣。請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自家人的意思是不見外,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牛家的就是李家的,程家的還是李家的。

這麼理解沒錯吧?

人一變窮,節操餘額也立馬不夠了,程家的酒宴仍在繼續,李素的眼睛卻不由自主地四下亂瞟,程家前堂裡的各種擺設一一落在李素眼中,然後李素情不自禁開始給前堂的各種擺設估價……

相比牛家,程家富裕多了,真正的大富之家,各種銅器擺在堂上,擦得光可鑑人,各朝名人的字畫也高掛牆上,老流氓雖說是武夫,不過娶的夫人卻是清河崔氏,起碼的文化氛圍還是必須有的,前堂裡的裝飾處處富貴逼人,以李素的心算能力,最後竟也算不過來,簡單的說,如果這時候一羣土匪衝進程家打劫一番,僅只將程家前堂的物件搶走幾件,估摸能瀟灑過上半年好日子。

而李素現在的目光,就像是土匪派進程家臥底踩點的小探子,眼珠子轉得飛快。

“小娃子沒個禮數,老夫問你話呢,賊眼珠子朝俺老程的擺設上亂瞟是怎麼個意思?剛洗劫完牛家,又惦記上俺老程家了?你今日是想辦個驚天連環大劫案咋地?”程咬金眯着眼粗聲道。

李素回神,神情頓時尷尬起來,被拆穿了,今日怕是動不了手……

“程伯伯恕罪,恕罪,小子剛纔心念西域局勢,故而分神了……”李素臉不紅氣不喘地編着瞎話。

程咬金捋須點頭,讚許道:“不錯的娃子,回了長安心還念着西域,賊眼珠子盯着老夫的銅器放光,還一臉憂國憂民的嘴臉,勉強也算是本事了。”

李素愈發尷尬了,乾咳了兩聲。正色道:“如今侯大將軍奉陛下旨令,正率大軍橫掃西域,西域三十六小國若單論,任何一國都不是我大唐的對手,怕就怕侯大將軍滅了高昌之後,西域諸國兔死狐悲。聯合起來對抗我大唐王師,更何況西域的西面還有大食。波斯,南面有吐蕃,這些皆是強國,若王師掃蕩過甚,引得這幾個強國不滿,繼而襄助西域諸國出兵,西域終會成爲一團亂局,不好收拾了。”

程咬金冷笑:“屁大個娃子,守了一回城真當自己是絕世宿將了?這種事輪得着你操心。你以爲陛下和滿朝文武都是吃乾飯的?這都估摸不到,咱大唐早該改朝換代了。”

李素眼角抽了抽。

話呢,是好話,用客氣的語言翻譯過來無非是“賢侄勿憂,陛下和朝中王公必有決斷”等等,這話到了程咬金嘴裡說出來,令李素分分鐘想掀桌子再公然洗劫程家後拂袖而去……

“侯君集奉旨蕩靖西域。一來是因西域諸國犯我西州,二來爲了掌控絲綢之路,正是師出有名,至於侯君集滅哪國,打到何等地步,打到什麼地方爲止。出征之前陛下和朝臣們早已商議裁定,西域三十六國不可能全部滅掉,縱能爲,亦不可爲,對大唐之外的胡人,陛下早有定策,貞觀八年。陛下曾作了一首詩,裡面有一句曰‘胡塵清玉塞,羌笛韻金鉦’,這一句,算是陛下對鄰國和胡人的態度吧……打,終究不如和。”

李素細細品位這句詩,頓有所悟。

這便是李世民的民族政策,便是天可汗的胸襟。

打還是要打的,爲了立威,爲了教訓,也爲了掌控絲綢之路,但是打只能輕打,不可能真的將整個西域蕩平,那時固然擴增了版圖,但西域之外,還有更強大的敵人,沒了西域諸國這片緩衝,大唐將來面對大食,波斯,天竺這些大國時,或許會更吃力,以貞觀年的國力來說,大唐支撐不起一場大戰。

程咬金端起酒杯,一口飲盡,拍了幾下鬍鬚上殘留的酒漬,笑道:“你回長安之前,不知有多少撥西域小國的使節跪在太極宮門前求見聖顏,陛下皆一一召見,嚴厲訓斥之後又溫言安撫,恩威並濟之下,西域諸國使節已代國主向陛下朝覲,正式拜大唐爲宗主,西域這盤棋下到今日,算是塵埃落定了,侯君集的大軍只消再滅掉龜茲,便已是立了威,建好安西都護府後,不日便要班師還朝,小娃子,你以爲陛下爲何對你封賞如此之重?莫看你只是守了一座小小的城,守住這座城的意義卻委實不小……”

眯着眼瞟了一下李素,程咬金緩緩道:“說起侯君集,老夫倒想問問,聽說當初侯君集邀你一同出兵高昌,與你共享滅國之功,順帶你也能親手復仇,小娃子,你爲何拒絕了?”

李素茫然道:“爲何拒絕?這……小子的職責是守西州,陛下沒說讓小子與侯大將軍共滅高昌啊,難道小子做錯了?”

程咬金仔細打量李素的神情,然後點點頭,嘆道:“你小子,也算是有傻福的人,錯有錯着啊,幸好你當初沒跟侯君集湊這熱鬧,不然你回長安可不會那麼風光的又是晉爵又是賜金了……”

“啊?”李素大吃一驚:“程伯伯何處此言?”

程咬金眯着眼嘿嘿的笑,表情說不出是輕蔑還是幸災樂禍。

“侯君集啊,呵呵,惹了大禍了……”

李素神情愈發震驚。

滅敵國是曠世大功,怎會惹大禍?侯君集明明是奉旨滅國啊。

程咬金喝了一口酒,笑道:“滅高昌國,確是大功,老實說,陛下欽點侯君集爲行軍大總管時,老夫還有些嫉妒,朝堂上着實打了幾次滾,撒了一回潑,鬧到陛下大怒,下令將老夫趕出太極宮,老夫這才罷休……”

李素:“…………”

這等臭不要臉的話說起來臉不紅氣不喘是腫麼個境界?

“只不過,侯君集馭下不嚴,或者說,這傢伙被功利迷了心,見高昌國已滅,王室宗親皆被活擒,後面的事,侯君集便沒了顧忌。四萬大軍殺入高昌都城,接連十日在城中殺人,放火,擄掠,甚至糟蹋婦孺,侯君集不但視而不見,還派親衛將高昌王宮的財物洗掠一空。納入他自己的腰包……”

程咬金看着李素,悠悠道:“娃子。知道何謂‘破城’麼?‘破’這個字,是有講究的,按理說,大軍攻城,敵人拒不投降,雙方攻守廝殺,我方傷亡了士卒,如此,攻入城池後。大將軍一般會默許麾下將士屠城作爲報復,屠幾日,搶幾日,放火燒幾日,都有講究的,但是有個前提,那就是敵人拒不投降。不投降便殺,這是大唐出征的規矩,然而高昌國,在侯君集兵臨城下的第二天便開了城門投降的,卻沒想到侯君集仍默許了破城搶掠燒殺,這就壞了規矩了。殺降,自古以來被喻爲不吉,而且失了仁義之道,壞了名聲……”

“大軍燒殺十日,兵荒馬亂中,高昌國都城跑了一個王室宗親,是已故國主麴文泰的弟弟。這位崇信佛法的宗親趁亂逃出高昌,一路歷經艱險,上月趕到長安城,跪在太極宮前號啕大哭,留下一道控罪血書後,一頭撞向石柱,死在太極宮門外,陛下聞奏大驚,仔細看了血書後勃然大怒,長安城偵騎四出,打探高昌滅國始末,那位宗親死在長安城,城中那麼多鄰國使節的眼睛都在盯着陛下,想看看陛下到底如何處置此事,侯君集這次縱然立了大功,回到長安後怕是討不了好,這個禍,闖大了。”

李素震驚片刻後,嘴角漸漸露出苦笑。

果然,歷史的車輪就像那啥啥,將一切碾得粉碎,車輪下該倒黴的終究會倒黴。

“侯大將軍回到長安後,陛下會如何處置他?”

程咬金冷笑道:“功勞封賞別想了,入獄怕是免不了的,屠城就是屠城了,說破大天去,終歸是沒道理的,陛下這些年苦心經營,對鄰國又是打又是拉,恩威並濟這些年,終於博了個‘天可汗’的尊號,如今侯君集一人胡作非爲,將陛下多年的名聲毀於一旦,你說陛下想不想一刀剁了侯君集這個老殺才?”

李素點頭,不由有些慶幸,慶幸自己當初沒答應侯君集一同滅高昌,因爲……自己太懶了,懶得動彈,免了一樁麻煩。

懶人有懶福,做人懶一點,偶爾還是能收穫到一些意料不到的好處。

程咬金嘆道:“幸好當初你沒跟侯君集一同出征高昌,否則你在西州拿命拼出的功勞怕是要打個折扣了,你縱然不是大將,總歸參與了此事,難說陛下會不會把你牽累進去,你立的那些功勞,總歸要被扣個七七八八了,娃子你命好,避開了這場禍事。”

前堂內,二人沉默了一陣,程咬金展顏一笑,道:“說這些瑣事做甚?來,娃子,與老夫滿飲此杯,算是爲你接風了!”

“啊?又滿飲?”李素苦着臉,被賜了自盡般壯烈地……小啜了一口,辣得齜牙咧嘴,趕緊擱下酒盞正襟危坐。

“好,說說看,剛纔進屋你賊眼珠子瞟了半天,看上俺家哪個物件了?”

李素呆了一下,接着大喜,這是要發啊!於是急忙擡手在前堂裡指來指去:“這個,這個,這個,還有那個,那個……”

程咬金捋着亂糟糟的鬍鬚點頭,神情不變:“賊眼珠子倒真是毒辣,俺家值錢的幾樣物事都被你挑揀乾淨了……”

“程伯伯把這些送小子?”李素抑着驚喜小心翼翼地問道。

“誰說送你了?老夫只是考究一下你的眼光而已,俺老程家的規矩向來只進不出,你莫非不知?”

***

ps:過完年了,度了幾天假,渾身舒坦,今天先熱個身。。。(未完待續。)

p

</br>

第一百四十四章 忍無可忍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四百七十五章 割捨接受第五百零五章 斯文打劫第三十五章 憨直權貴第三百五十九章 忠君之事第五百八十五章 平息民怨第七百六十二章 萬家生佛第八百六十六章 擒拿審問 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胡人商隊第四十章 詩驚四座第五十三章 最後一搏 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打造孟嘗第六百三十八章 和親利弊第二百七十四章 推背道長第八十三章 避而遠之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守鏖戰 下第三十二章 龍城飛將第一百零九章 帥帳論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家秘聞第六百九十一章 父子相殘 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獻計破城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守鏖戰 下第八百四十二章 重拿輕放第七百三十七章 豁然開朗第四百四十三章 債務歸屬第九百一十四章 突然攤牌第一百二十章 捷報入京第九百五十五章 帝王心術第四百三十九章 立碑傳世第十七章 流言蜚語第八百四十三章 武氏問情第七百四十二章 智商碾壓第四百七十二章 才人武氏第三百五十六章 管鮑之交第三百七十一章 沙漠明珠第六百四十一章 魏王邀宴第三百七十八章 潤物無聲第三百一十二章 遷調西州第八百六十五章 擒拿審問 上第八十三章 避而遠之第六十四章 橫截聖意第七百零五章 英雄羽翼第三百六十四章 迫在眉睫第三百一十三章 離人愁緒第四百八十五章 內外親疏第五百一十章 進退得失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所必爲第七百一十一章 突生事端第七百一十七章 國法難容第六百一十一章 門閥恩怨第三百五十三章 西州立威 下第五百六十章 新年臨朝第一百二十七章 君臣相見第一百三十五章 官職加身第五百九十九章 迷局如霧第二百八十四章 塵緣難斷求本月保底月票第五百四十三章 丈人登門第五百七十二章 徙配瓊南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五百九十一章 安排善後第七百六十八章 東征之念第一百四十二章 誤闖禁地第八百五十一章 登閣無緣第六十三章 無意獻策第五百五十六章 年關故人第十六章 李素辭官第七百六十八章 東征之念第三百九十六章 求兵乞命第九百一十一章 軍心可用第八百九十五章 漸生悔意第六百二十章 心計稚嫩第六十七章 微服訪賢 中第四十章 詩驚四座第一百七十五章 打造孟嘗第六十九章 奏對問策 上第七百四十八章 送親啓程第四百八十四章 和風細雨第九百二十二章 破城闖宮第九百五十六章 倭僧求種第二百六十七章 出家避世第四百六十二章 登門拜訪第九百四十三章 官升右丞第七百五十三章 年節送禮第六十五章 少年英傑第七百八十一章 斷腕籌謀第四百一十二章 捨生取義第一百九十九章 田陌相見第六百零二章 晉陽生變 上第五百二十二章 暗藏禍胎第二百六十一章 子夜大亂 下請個假第一百八十七章 以牙還牙第九百五十二章 初入東宮第三百五十一章 霸臨西州 下第七十七章 雞飛狗跳第六百七十九章 奇襲血戰第三十一章 程府夜宴第二十章 地主新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