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所謂聖心

帝王終究是帝王,他站得太高,下面的人全都仰視着他,一張張臉孔充滿了討好,而他呢?他在俯視下面的人的時候,心裡是怎麼想的?

或許在他的心裡,每一張討好的臉孔後面,都有一顆陰暗的妄圖取他而代之的心,所以他雖然以帝王之態俯視衆生,但對下面的每一張臉孔都是充滿戒意和防備的,他怕留下禍患,他怕別人造反,他怕稍有不察便被人推下去。︾︾,

所以,帝王沒有朋友,沒有值得他挖心掏肺的人,因爲在人世間,唯獨他站得最高,爲了保持這個最高的位置,帝王不能有朋友。

從這個角度來說,李世民對李素的試探很正常,一個合格的,英明的帝王,大抵都會冒出這個想法,既然幹了帝王這個特殊的獨一無二的職業,就必須要非常在意有沒有人怨恨他,心存怨念便是禍患,無數造反都是從怨念開始的。李世民當着李素的面問出這句話,已然算得上胸懷寬廣無比了,怕就怕那種什麼都不說不問,暗裡卻用眼睛陰沉地盯着他的那種帝王。

李素很理解李世民,換了他是皇帝,也會在意有沒有人怨恨他。而李素之所以能無畏無懼地直視李世民探究的目光,是因爲他確實沒有野心。

李世民喜歡李素這種沒有野心的人,可以說,從當初決意將李素從民間強行拎上來,不吝給他封官賜爵,放心交託大事,其根源並非李素那一身稀奇古怪的本事,而是李素那雙看不出有絲毫野心的眼睛,也是因爲這個原因,李世民今日纔會當面問李素有沒有怨意。

君臣二人都不是君子。跟旁人說起瞎話來眼都不眨,可偏偏李世民這麼問了,李素這麼答了,然後,李世民就信了,而李素也當什麼事都沒發生。

很奇怪的相處模式。連李素自己都覺得彆扭,可偏偏是事實。

問過之後,一切又是和風細雨,殿內充滿了濃濃的長輩對晚輩的關愛之情。

“西州之戰,你勞苦功高,這一戰事關重大,你以數千守軍之力,鼎定了大唐西面百年戰局,可朕亦知道守城之戰何等艱辛。子正啊,苦了你了啊……”李世民嘆道。

李素垂首道:“臣不苦,苦的是那些爲大唐戰死的將士,臣的個人榮辱不足計,只請陛下厚恤戰死將士家眷,以告袍澤們在天之靈。”

李世民點點頭:“善哉斯言,朕已下旨,西州之戰所有戰死或傷殘將士。三省將格外優恤,子正可放心。都是血性的關中子弟,都是朕的英勇忠烈之士,朕怎會虧待?”

李素拜伏行禮道:“陛下仁義聖明,萬民幸甚。”

李世民瞥了他一眼,哼了哼,道:“西州這三年。還真是磨了你不少性子,以前你可不會與朕說這些話的。”

李素也笑道:“臣歷經了生死,也算死人堆裡打過滾,一些棱角也該磨平了,陛下若不喜歡臣現在的性子。臣這便在長安城裡做幾件混帳事給陛下開開眼?”

李世民愣了一下,接着仰天哈哈大笑,笑得直不起腰,抖抖索索指着他道:“剛誇了你一句,馬上便說起了混帳話,子正啊子正,你性子磨得再平,終究也是個混帳貨,……不過,這幾年長安城少了你這號混帳人物,風平浪靜得很,久了便覺索然無味,說來朕倒頗爲想念當年三不五時闖禍的你呢。”

李素嘿嘿陪笑幾聲,也不敢再繼續開玩笑了,眼前這位可是名垂青史的唐太宗,跟這種人開玩笑,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玩死了。

李世民舉杯與李素又喝了幾口,擱下酒盞沉吟一陣,道:“朕聽聞西州之戰甚爲慘烈,當時朕正平定北方,騰不出手來馳援,只聽說你這幾年在西州做出了一番功業,你且與朕細細道來。”

李素應是,組織了一下措辭後,便從剛上任西州別駕開始,一直說到如何招商,如何募鄉勇,如何守城等等,諸多往事如走馬觀燈,一一向李世民娓娓道出。

當然,有些地方李素有意跳過去了,比如曹餘這些年搜刮民脂,私養異族軍隊等等,當初既然與曹餘釋消了恩怨,此時便沒有必要再把曹餘推向死路了。

當聽到李素領殘餘守軍,與敵軍在城頭殊死廝殺時,李世民目中含淚,仰天喟嘆不已,直到李素神情平靜地說完這三年來的一切,李世民哽咽道:“子正,真是苦了你了,朕這三年來時常後悔,不該把你調任西州,一個不到二十的少年郎,哪裡吃得了這般苦楚,後來朕在北方聽聞軍報後,曾與輔機言曰,就算西州守不住,朕也不怪你,朕只願你能平安活着,西州之得失,只不過大唐一隅之得失,疥癬之患而已,而你若有個好歹,卻是大唐之巨痛矣!”

“朕沒想到,你竟然真的守住了西州,爲大唐保住了絲綢之路和整個西域,使得大唐從此後能夠放心經略西域,在百年棋局上落下至關重要的一子……”

時隔久矣,李素的表情和語氣已沒有半點波瀾,回首往事,腦海裡只有一片屍山血海,和一陣陣慘叫哭嚎,還有那座彷彿用屍骨和鮮血堆砌起來的石碑。

李世民沉默片刻,終於平復了情緒,然後緩緩道:“那個突厥部落的首領,名叫……巴特爾?”

“是。”

李世民目光又變得鋒利起來:“那支突厥私軍,是你找上他們的?”

“是。”

李世民語氣漸漸冷了起來:“你不怕犯了忌諱嗎?”

李素面無懼色地直視他:“那時西州城已危在旦夕,臣既爲大唐之臣,當務之首要者,先保住西州爲上,爲了保住它,臣不惜一切手段,只要臣問心無愧,任何法子臣都願意一試,若陛下覺得臣犯了忌諱,臣請治罪。”

李世民緊緊盯着他,許久,終於展顏一笑:“不錯,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若凡事被框條所禁錮,終究只是個庸碌無爲的蠢貨,那支突厥騎兵用得好,這件事你沒做錯。”

李素笑了笑,坦陳此事以前,他便猜到李世民不會加罪,否則他便不會開口了,只是說這件事也要看人,若換了曹餘來說,此時恐怕已被打進了大理寺,事情雖是同樣的事情,說的人不同,結果也大相徑庭,簡單的說,李素和曹餘二人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沒有可比性,曹餘屬於後孃養的那種。

李素想了想,道:“多謝陛下寬宏,西州守住了,但臣許諾巴特爾的一些事情,還請陛下開恩照準。”

李世民沉吟片刻,點頭道:“朕不會讓你失信於人,侯君集眼下已快掃平西域,諸國皆惶恐不已,待西域被侯君集平定後,朕將在西州旁邊建安西都護府,所以朕明日便會下旨,可將巴特爾所部盡數遷往庭州以北的草原,朕允其建牙帳,放牧,繁衍族羣,並封安遠將軍,賜金銀糧食生鐵和牛羊若干,由安西都護府都督節制,明年上元節,賜其進長安朝賀。”

李素拜道:“臣代巴特爾謝陛下隆恩。”

李世民笑道:“你也不必代他謝朕,北方薛延陀和西域平定後,大唐之威名遠邁萬里之外,對鄰國和異族,亦不可一貫施以威嚇,日後也需懷柔溫撫,將來無論大唐還是域外,但凡尊我大唐爲宗主者,皆視之爲朕的子民,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歷代帝王做不到的事情,朕,可以做到!”

*****

走出宮門時,已近日落時分。

李素眯着眼看了看血紅的夕陽,輕嘆一口氣。

或許因爲數年未見,也或許自己的心性比以前改變了許多,今日面對李世民時,李素越來越感到來自他身上那股帝王氣勢,這種氣勢令李素很有壓力,有種透不過氣來的感覺,每說一句話之前都要思前想後,三思而後言,一番君臣對話下來,彷彿跋涉千山般疲憊。

值得玩味的是,李世民今日賜玉冠玉帶,賜金魚袋,賜賞歌舞,甚至將他晉爵爲縣侯,可是,種種賞賜晉封后,卻並未給李素授予任何實職,連火器局監正的位置也沒說還給他,這就有點意思了,今日這番衆目睽睽下接二連三的封賞,雖不乏“千金買馬骨”的用意,讓大唐臣民都知道皇帝如何厚待功臣,從而收盡世間人心,但李素本身的功勞和本事也值得被重用,誰知李素被召進宮後,李世民對他以後的安排半字不提,聊過以後便放他出了宮,實在令人難以揣摩用意。

李素搖頭苦笑。

所謂“聖心”,就像大姨媽期間的女人一樣,千萬別去揣摩它,怎麼揣摩都是錯的,都會被甩一臉血。

****

ps:今晚就一更了,又開始跟自己的作息規律較勁。。。(未完待續。)u

第二百一十三章 巡邊演武第二百六十七章 出家避世第二百七十六章 蹊蹺祠堂第六百一十三章 圖窮匕見 上第九百六十一章 柩前即位第九百六十三章 加恩晉爵第五百零二章 掖庭秘辛第七十一章 檐下聽風第五百五十八章 獄中論勢第七章 天降橫禍第三百六十八章 經略絲路第四百二十五章 烈火焚城第四百七十六章 遊園所圖第八百一十二章 途窮問計 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鏖戰鬆州 中第四百三十九章 立碑傳世第四百零九章 大敵將至第一百四十六章 宣召進宮第六百六十五章 所思所謀第一百一十三章 鏖戰鬆州 上第八百三十三章 再生波瀾第四百三十一章 潰敵克復第一百六十七章 監正出馬第七百七十五章 姓李名素第一百八十七章 以牙還牙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四十五章 行刺有因第六百七十五章 子夜奪門第三百四十七章 所謂民心第九百一十八章 水落石出 上第五百七十一章 辯證藥理第二百一十二章 工部尚書第七百九十四章 公主夜宴 中第四百一十二章 捨生取義第一百六十三章 莫名邀宴第五百五十六章 年關故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西行艱辛第六百章 長安多事第二十一章 上學讀書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間煙火第九百五十二章 初入東宮第二百九十章 彎仔碼頭第二百五十二章 魏王問因第六百一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一百六十四章 提點兇險第五百一十五章 雞血魔王第九百四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九十三章 疑竇難解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將論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八百二十五章 置之死地第四百五十一章 歸鄉路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夜半敵襲 下第七百七十五章 姓李名素第二百四十八章 事實俱在第八百五十五章 不平之論第四百九十五章 侯爺出獄第八十八章 當街活擒第六百零六章 幷州兵至第四百七十五章 割捨接受第五百九十八章 事出蹊蹺第七百七十二章 突陷危局第四百零八章 善始善終第九百零五章 大敗之後第七百七十七章 積年恩怨第八百六十三章 艱苦行軍第十三章 藥王問道第三百三十四章 死氣沉沉第一百五十一章 挑撥是非第七百五十四章 程府論勢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獄問罪第六百七十五章 子夜奪門第三百零九章 光耀門楣第三百七十三章 草原戰事第六十八章 微服訪賢 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風雅妙物第二百一十七章 因果報應第二百二十九章 朔望朝參 上第四百零八章 善始善終第八百五十三章 揣度天意第五百四十五章 各自亮劍第四百九十二章 你很重要第六百五十五章 獻計除敵 上第五百四十四章 項莊舞劍第二百六十三章 聯姻作罷第三百六十七章 招商引資第八十一章 水落石出第五百八十六章 普度衆生第四百七十章 刁蠻跋扈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世鄉愁第五百零一章 意圖不明第六百二十五章 疑竇叢生第八百八十七章 拔營南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因果報應第一百六十四章 提點兇險第九百一十三章 過客歸宿第六百三十章 吐蕃大相第八百七十二章 兵發柳城第五百九十八章 事出蹊蹺第九百零二章 大營遇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