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十七章 農業研究

如何提高農業產量?放在二十一世紀是一個非常難的學術性問題,因爲在二十一世紀這個階段,能做的實驗都已經做過,雜交也好,培育新物種也好,尋找作物的最適生長環境,生長溫度也好,都試驗的差不多了,要想提高產量可能只能從基因方面入手。而且吃了轉基因的食物還不知道會有什麼後果,一切都很難預料。

但是現在這個年代呢?憑藉陳飛腦海裡僅有的一點知識絕對可以大幅提高現有的產量。

新的物種如地瓜之類的就不多說了,單說水稻小麥吧,如果能利用人工授粉去培育雜交水稻什麼的,畝產量分分鐘翻一翻啊!

大唐這個年代一畝地能產出多少水稻?一畝地能產出二百斤的糧食算是光景好的年月,遇到什麼天災人禍,一畝地可能一百斤糧食都產不出來。

但後世的雜交水稻畝產有多少?一千五百公斤!換算成公斤足足有三千斤,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所創下的記錄,是一個令全人類仰慕的數字。

相比這個年代,一畝地的產出足足翻了十五倍!這個年代看來簡直就是不可思議的奇蹟!

要是陳飛說出這個數字恐怕會被別人認爲瘋了,水稻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有這麼高的產量。

當然,陳飛也不會要求自己能培育出這麼高產的水稻,只要比現有的產出量翻一翻,翻兩翻他就覺得很滿足了。

因此他花費了四千抽獎點在系統裡兌換了【互聯網搜索券】和【記憶藥水】,詳細記下了培育雜交水稻的步驟。

從技術上來看,現在要培育出雜交水稻還是很有難度的一件事,最最重要的是,參與這個計劃的人.......大多都是一羣不識大字的農民。

倒不是陳飛歧視農民,而是有些技術上的話要和他們解釋起來真的很累。

於是他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詳細的向這些農民講解了很多雜交水稻用到的原理。

其實原理很簡單,無非就是挑選優良的水稻品種培育下一代,按照遺傳學的定律,優勝劣汰,不斷培育,到最後剩下的就是最優品等的水稻。

但就是這麼簡單,後世幾乎上過高中的人都懂的道理,在這個年代確實“了不起”的高深學問。

一羣農民大伯張大了嘴巴聽陳飛講了半天,感覺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原來...還能這麼玩啊!長見識了!

看着他們呆滯的表情,陳飛微微嘆了一口氣,他也沒指望這些人能一下全部弄懂,既然弄不懂那就實際操作嘛,做着做着心裡總會有點數的不是?

給農民大伯培訓了三天理論知識以後,陳飛向李世民請求給他劃分出了二十畝良田,專門做實驗稻田,用來種植各種試驗品用。

並且他依靠朝廷的力量,從南北兩方調來了水稻的秧苗,甚至還搞到了東南亞一些小國的秧苗。

當陳飛拿到這些秧苗的時候興奮不已,因爲東南亞的稻米在後世可是很有名的,要是能大批量的引進國內,簡直就是造福人類啊!

於是陳飛正式上疏李世民,請他從東南亞那些小國引入水稻和懂得種植的農民,並且推薦將這種水稻在大唐的南方大力推廣。

李世民對農業相當重視,當他看到陳飛的奏摺以後,沒有任何猶豫,立馬向東南亞小國的使者提出了這個要求。

天可汗提出要求,這些小國自然是屁顛屁顛的應承下來,急忙派人回國拿取水稻幼苗,以及派遣經驗豐富的老農入唐。

陳飛計劃了很久的農業計劃也終於可以實施起來。

對比南北兩方的水稻可以發現,南方的水稻顆粒飽滿,成熟時間短,一年可以兩熟,甚至三熟,但是極度的不耐旱,一遇到乾旱的日子就容易枯萎,顆粒無收。

北方的水稻則是與南方的水稻相個反,顆粒瘦小,而且成熟時節比較長,一年一熟,但是極度耐旱。

陳飛想要的就是結合兩者的特點,培育出耐旱,顆粒飽滿的水稻,最好成熟的時間也能縮短。

而這樣的實驗單前期只能靠量來取勝。也就是說,要培育大批量的雜交後代,然後不斷挑選優良的品種培育才有可能成功,否則的話根本沒有意義,量少是絕對得不出個結果的。

而且要最繁瑣的就是,農業研究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大量的時間去栽培,去篩選。比如從第一代培育到第二代,中間可能就要經過一年的時間,想要培養出可以大面積推廣的物種,或許要經過好多年的時間。

其中的艱辛不言而喻。不過自從接下這個任務,陳飛就已經打定了注意,必須要把這件事做好,做漂亮!讓大唐的百姓能吃上高產糧食,讓中華民族千百年後的百姓能吃飽飯,不要再出現饑荒遍野,餓食人肉的悲慘場景了。

陳飛算不上一個多麼高尚的人,他也沒想過藉此流芳百世,他只是想盡自己的可能,爲這個年代,爲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多做一點什麼。

哪怕只是一點微小的改變都有可能影響到今後的歷史,更別說現在他所做的一系列事情。

或許千百年以後,清軍不會入關,八國列強被拒之門外,法西斯主義不敢冒犯我大中華。

歷經千年風霜的民族,是時候該有人出來改變他了。或許這就是老天選擇給他一次重生的機會,讓他穿越的意義所在吧?陳飛心裡默默的想到。

在正式開始試驗田之前,陳飛還是多以理論爲主,將後世一些比較先進的農業學知識傳授給這些農民,並且將地瓜的育種技術也傳給了他們。

在高產雜交水稻沒有實驗成功之前,地瓜還是一個很變態的糧食物種。當這些老農聽到地瓜的產量以及嘗過地瓜的味道以後都驚呆了。

他們不敢相信,這麼好吃的東西,居然這麼高產?這...尼瑪要逆天啊!

同時,陳飛也意識到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要是因爲地瓜高產,全國人民都該種地瓜不種水稻小麥等糧食了該怎麼辦?天天吃地瓜不會把腸胃吃壞嗎?

恩,這真的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爲了不讓自己以後生活在“惡氣熏天”中,他決定......順應自然規律?

第一百六十七章 青春期的煩惱第六百零六章 毒癮發作第四百八十八章 臨近年關第四百四十六章 抓到一個倒黴蛋第一百五十二章 聰明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卓來訪第八百十二章 邁出那一步第三百九十章 誰說是聘禮?第八十四章 出長安城第七百二十二章 兩條路第九百六十六章 太子叛亂(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宜家第十三章 楊清正第八百零九章 指點(下)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留點面子第九百六十一章 躲過一劫第八百五十一章 小作警告第九百八十一章 兩敗俱傷第四百零五章 見晉王第七百十八章 動搖第一千零六章 失利第一百十二章 蚊香賺的錢第一百四十六章 決議通過第二百零九章 聽骰失效第二百七十三章 夜襲(上)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武則天的逆襲(中上)第五百零八章 夜半訪客第七百九十四章 忽悠道士第九百二十七章 兩相對比第三百三十六章 訓斥第四百九十七章 回長安第七十六章 天子問策(上)第八百七十六章 房子到手第四百二十六章 特種兵挑選第八百九十一章 雞肋?第六百三十九章 霹靂火登場第二百四十八章 公主送禮第四百七十七章 拿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軍神行禮第六百六十三章 希望之兵第七百七十四章 公主重病(下)第四百六十章 開倉振糧第三百二十四章 考評制度(上)第九十八章 幸運過時第四百二十一章 七七散第五百十三章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上)第五百六十六章 謀取生計第九百十三章 投誠烏龍第九百六十七章 禁宮反擊(上)第九百六十二章 零容忍第一百三十八章 暗謀陳飛第九百六十三章 審問第六百二十七章 分別第八百二十九章 攻守戰(上)第三百三十二章 跑步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中科院第七百十七章 分析第四百零七章 沒開玩笑第四百二十八章 哭暈在茅房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忽略......第八百二十一章 婚前擔心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隊友”第四百七十八章 殺人滅口第七百四十六 小溫暖第九百四十五章 牆塌了第六百十一章 打包帶去長安第五百二十三章 仇恨的種子第三百十二章 揍人第七百五十章 惡作劇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武則天的逆襲(中上)第六百八十章第四百三十八章 包括...我自己!第六十四章 互不對眼第九百四十九章 跑了(下)第三百零五章 尹平(中)第七百二十六章 太子出面第六十二章 拒絕吐蕃第八百四十七章 厚臉皮是遺傳第六百十五章 送兵第八百五十六章 早朝過節第六百七十二章 兩面開戰第九百四十八章 跑了(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山窮水盡第六百一十章 審問第一百二十二章 軍神行禮第六十七章 初入國子監第一千零七章 文武雙映第三百十八章 印書第二百四十九章 使臣被扣第五百十五章第三百三十三章 兵痞子(上)第八百四十五章 鑽狗洞第三十五章 蚊香第五百十六章 慈善義拍(上)第八百九十一章 雞肋?第八百二十一章 婚前擔心第五百二十一章 招了個助手第九百四十四章 慘敗第六百十二章 懷疑第一百四十七章 冰淇淋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