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過後,釋法濟想:去年以來,塵染太多,幾次與土匪交鋒,最後剿滅了土匪, 雖然爲民除害,可是也造了殺業,還犧牲兩位僧人和一位鄉親。
與鄉親們接觸多啦,接觸時間長啦,也難免染上塵俗,別說僧衆們,就是本身也在所難免,畢竟還是凡夫僧啊。他決定閉關靜修四十九日,彌補修行功課。
他叫來法空、法明兩位師弟,說:“這兩年來,塵染太多,怕是退轉了,修道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你們安排八人於我護法,我要閉關四十九日。寺裡大小佛事,你們倆商量着辦理。”法空、法明都表示“好”。
佛嶺地形真的像佛像,頂峰爲佛頭,從遠處看,佛頭上有眼睛、鼻子、嘴巴。眼睛、鼻子爲岩石構成,嘴巴則是一個小山洞。東西兩邊的岩石,構成耳朵。
佛寺建在佛的胸下肚上位置,往南延伸左右各一條小山脈,就像佛腳。佛嶺村就像蓮花座。整座佛嶺和佛嶺村,構成了佛祖站在蓮花座上的形體,栩栩如生,巧奪天工。
九月初一日,釋法濟做畢早課,就進入“佛嘴”山洞,進入山洞後,吩咐僧人們把洞口用石頭填滿封閉。
坐定後,他先念:“十方三世諸佛,請容懺悔。貧僧釋法濟,懺悔歷劫歷世所犯之罪,懺悔今生所犯之罪。
從此斷惡修善,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精進永不退轉,直至修成正等、正覺。
從佛旨意,或去西方極樂世界,或倒駕慈航,利益衆生。”
接着又觀想:“我從哪裡來,又從哪裡去?今生我之前,我是誰?誰是我?再之前,哪個是我?
今之我乃地、水、火風“四大”假合,“四大”若散,若壞,我何處去,何處能容我?……”
釋法濟離開了佛嶺山洞,腳踩着一似像蓮花的雲朵,乘風穿雲,他也不知要去哪裡,隨意隨緣,雲朵慢慢下降,他隨雲朵進入一個宮殿。
一眼望去,一位老者坐大堂在龍椅上,頭戴金冠,身着龍袍。老者前面,擺着大案几,大堂兩邊排列着幾十位人,左邊文官裝束,右邊武官裝束。
他心想,難道是到了皇宮,上面坐着的是皇帝?
他細看老者,滿臉慈祥,笑容可掬。人間帝王不是很威嚴嗎?那是隻要開口一聲吼,地上就會抖三抖。可這老者卻這樣好面相。
未等他開口問訊,那老這已先開口講話。問:“來者可是佛峰寺釋法濟?”
釋法濟慌忙應答:“正是貧僧。”
老者又問:“你不在佛寺修證,來此何干”
釋法濟先是答不出,支支吾吾之後,說:“我也不知。出了門就飄落貴處。”
老者說:“你既然不知此是何處,能到此,也算是因緣。”
釋法濟說:“應是佛牽緣吧!請問聖賢高姓大名,法號尊稱?”
老者說:“你進來時,沒有看到堂前橫匾?此乃‘堅牢地神殿’是也。”
釋法濟趕快上前合十行禮,說:“原來是堅牢地神閣下,失敬,失敬!貧僧這廂有禮了!”
堅牢地神說:“尊者免禮!看坐,上茶!”
釋法濟坐下,然後站起說:“大神功德無量。貧僧不敢就坐。堅牢地神說:“尊者別客氣。”示意他坐下。
釋法濟說:“是該敬意。我佛贊您:汝大神力,諸神少及,閻浮土地,悉蒙汝護,乃至草木、沙石、稻麻、竹葦、穀米、寶貝,
從地而有,皆因汝力。又常稱揚地藏利益之事,您的功德和神通,百千倍於常分地神。
還囑託您護持禮敬供養地藏菩薩和讀誦《地藏菩薩本願經》,並依《地藏菩薩本願經》修行之善男女啊!”
堅牢地神欣慰地笑說:“過獎,過譽。我只是履行本職之責罷了。”
釋法濟說:“閣下,我既然有緣到此,當然不能白來。有事情教,萬望您慈悲宣說。”
堅牢地神說:“當爲你之所問,知無不言。”
釋法濟說:“方今天下之亂甚烈,黎民百姓甚慘。何時能得太平?”
堅牢地神說:“此去難有太平日了。還得戰亂百年以上。”
釋法濟問:“如此嚴重也?是此,黎民百姓將何奈也?”
堅牢地神說:“這是天數,非人力可解。過百年後,即,1227年,大宋氣數盡,元當代宋治理天下;
再過約百年,元氣數盡,明治理天下;再過276年,明氣數盡,清治理天下267年。此乃天數。
清末,又戰亂頻繁近百年,這期間,國號雖有興替,但最慘是倭人進犯十四年,那才叫慘不忍睹。
然後,真正長久太平。此太平期間,百廢具興,萬象更新,國強民富。
人類學識進步,學術猛進。中土大地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成爲現實。人人能開千里眼、順風耳。
尤其那神足通,是鐵船、鐵星。鐵船、鐵星能飛行宇宙,常與月亮、星星照面。那鐵船、鐵星還能載人到月宮遊玩。
學術的發展,還能預測天地變化,如大風暴雨何時來臨,何時晴天、下雨、陰天,天候熱度多少皆能事先知道。地動、海崩皆能預測。
只是人類,其中也包含中土人產生驕態,生活驕奢無度,普遍殺生,天上有的、地上有的,水裡有的,全被捕撈吃盡。沉湎於酒色歌舞者比比皆是。”
說到此,堅牢地神示意釋法濟飲茶,又說:“你若以爲我是危言聳聽,自己可用神通穿越去未來世界看看便知。”
釋法濟不好意思說:“大神所言甚是。我無疑也。只是身在大宋。堪慮大宋氣數命運吧!”
堅牢地神說:“你可再到別處看看就知道了。但,我今日所言,不可隨便吐露給世人。”
釋法濟告辭堅牢地神,自己也不知去哪裡,在蓮花雲上隨它飛行。過了幾座高山,又過了大江、大湖,蓮花雲降落。
路上人來車往,熙熙攘攘。他向來人行禮問:“施主,這時何地?”那幾個人笑道:“真是外來和尚。你連大宋京都也不認識?”
釋法濟說:“多謝施主指點。貧僧剛到此地,真是人生地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