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 仗劍天涯(九)曲水流觴

昨夜發生的事情震動了整個襄郡,有人說那羣水匪半夜無德點爆竹,也有人說襄郡的武侯官兵無能,怎麼抓了一夜還是讓人給跑了。

當然,他們並不知道,武侯和官差們遇到的是宗師級別的人物,加上花楚兒的算計,怎麼可能抓住他們。

第二天,別人或許睡眼朦朧,眼睛浮腫,但是武月綾和花楚兒那晚回去後睡得可香了,她們吃過早飯,準備出城去踏春。

這才走出午來客的酒樓,便聽到路邊幾個書生聚在一起,快步往前走去,聽力較好的武月綾自然是聽到了他們所言。

“臨時建春樓是什麼意思?還開挖水渠?”武月綾不解的問向花楚兒。

花楚兒搖搖腦袋,表示我也不清楚,“小娘子,咱們一起跟着去瞧瞧?”

武月綾抱着小猞猁走在前面,花楚兒拿着寶劍跟在旁側,二人便出了城。

兩人跟在這羣書生身後許久才探聽到,原來是襄郡的富商大賈之首秦公在流水坡春建小樓,邀請襄郡的才子佳人前往春遊赴會。

而且不僅僅是秦家,還有襄郡其它幾家的公子也會前往,這次秦家做東,凡是去了,能吟出一首詩,皆可落座享受美酒美食。

待到正午,作出的詩歌再讓襄郡的名家大儒孔阜和無相寺的釋懷方丈進行評議,選出三首最佳的詩作,將那作出詩歌的才子佳人奉爲座上賓,引入秦公雅席。

武月綾覺得還是挺有意思的,古人真會玩,便興起了看戲的興趣。

離開襄郡,沿着蜿蜒的小石子路往流水坡行去,武月綾摘起路邊的一朵野黃花,嗅了嗅,最後別在了花楚兒的髮髻上。花楚兒見小娘子心情不錯,便打打鬧鬧,手裡捂着一撮花瓣朝着武月綾的頭上拋灑去。

小猞猁才從主人的懷裡伸出一個小腦袋,就被野花的花瓣灑了一臉,不明所以然地甩甩腦袋,打個小噴嚏,鼻子上的花瓣便飛了出去。

再往山上走了一會,便來到了山腰處的平坡處,這裡早已經聚集滿了衆多人,有用擔子挑着酒缸往裡面行去的僕從,有不少僕人和婢女正在佈置食案,還有的正在佈置筆墨紙硯。

而那些先到的書生們來到擺放筆墨紙硯的書案旁,留下自己寫的詩,便通過了守衛在旁邊的秦家護衛,早早地到蓄滿水的溝渠旁,圍着擺好的食案三五成羣地坐下。他們或開懷大笑,等待着主人上酒食,或望向樓上簾影,露出仰慕之情。

而這個流水坡正恰到好處,小小的山崖落下一條微白的溪布,溪水匯聚在山崖下的池潭中。池潭邊的平緩綠坡上建着一座小樓,小樓分兩層,樓下樓上皆有圍欄,只有樓上有竹簾輕遮攔。

從池潭裡蜿蜒而出的細水渠繞着食案延伸一圈,把整座春樓包裹在其中,水渠中的清水緩緩流動着,偶爾有青紅的魚兒遊過。同時,水渠也穿過樓中間,而樓中間的水渠上擺着一張大桌案,案上佈置着一座精美的棋盤。左坐一位絕色佳人,右坐一位圓臉老和尚,二人靜坐久思,不爲外圍竊語所擾,棋盤上黑白棋子殺得難解難分,處於焦灼之勢。

而在他們旁邊,一香爐正冒着清神的青煙,而旁邊擺着一個小小的炭火爐子,名儒孔阜正燒着茶水,給兩位棋手備製茶水。

樓上坐着這次聚會的主辦人,秦公。此時秦公對面坐着一名姿色尚好的青樓女子,正在爲秦公緩彈琵琶慢唱曲,這位女子正是憐香曲的都知李婉兒。

天上春光無限好,地上綠意盎然,樓中琴音嫋嫋,山野之中平添了七八分人氣。時有鳥兒飛來,在樓頂歇腳,伴着琴音附和着鳴啼,這般景象猶如仙界。

武月綾聽着樓上的琵琶音,不覺耳目一新,或許是許久未聽到音樂,這般在山林野外欣賞着宛如天籟的聲音,心中的煩躁與憂惱皆散去了。

“小娘子,我們也找個地方坐吧。”花楚兒激動了起來,她作爲飛花大盜,專注於偷東西,根本不會在乎什麼文人聚會,見到這般盛況,不得不稱讚一聲,還是蠻雅緻的,就是不知道能不能順點什麼。

武月綾點點頭,“咱們也去體驗一下文人墨客的感覺。”

二人朝着食案方向行去,卻被護衛擋住了。

“兩位,先請到這邊留下詩作再去落座。”

花楚兒看看這個護衛,又看看護衛示意的地方,再看看自家小娘子,然後捲了卷垂落在自己肩下的長髮,小聲道,“能不能通融一下,我不會寫啊。”

這護衛一聽就皺起了眉頭,中氣十足,“秦公定下的規矩不能壞,若是兩位不會作詩那就請速速離開,這裡不是下里巴人該來的地方。”

在座的那些書生文人們一聽,皆是哈哈大笑嘲諷起來。樓上秦公微微留意下面的情況,也是搖頭失笑,這倆女子姿色除了正在下棋女兒的秦慕羽無人出其右,但拿不出詩詞如何準你入席,微微一瞥,眯起眼睛看到站在遠處觀望的乞兒樵夫,皺起了眉毛,喚來守在樓道的護衛,讓他帶人去把周圍那些蒼蠅趕走。

花楚兒氣得面紅耳赤,對,在這一塊她狗屁不通,作詞不會怎麼了,難不成會作詞的就那麼了不起嗎?她好歹也是名震江湖的飛花大盜,正準備開口懟人,卻被武月綾及時攔住了。

“那請問,代寫也可帶人入座嗎?”武月綾倒是不卑不亢,落落大方道。

護衛沉思了起來,說讓武月綾在此等候,他去詢問一下秦公意思。不過半盞茶的功夫,那護衛回來了,帶着輕蔑的笑容道,“可以了,秦公說你們二位中若有人會作詩,便可以替另一位代替,但是不能請其他人幫忙。”

武月綾昂起頭,也不看這護衛,徑直朝着擺着筆墨紙硯的書案行去。

等到武月綾行到書案邊,正要拿起擺在硯盤上的毛筆。這時一個青衫公子走了過來,手裡搖着一把青色的紙扇,奪過硯上筆,先傲然得意的在白色的宣紙上寫下自己的詩句,而後挑眉看向武月綾,“喲,這位小娘子適才遭受鬨笑,不如錢某替這位小娘子提筆一首如何?”

這人說完也不顧武月綾的想法,先行到樓下,對着樓上的竹簾子拱手,“秦公,不才錢不苟斗膽請秦公開個特例,讓不才爲這小娘子提一首詩如何?”

秦賀鬆透過竹簾的縫隙看着下面的錢家二公子,對着望向自己的錢不苟點點頭,錢家的面子還是要給的。

錢不苟見秦公點頭同意了,十分的欣喜,表示謝意,這才轉過頭,正準備討好一下武月綾這樣貌美的女子時。武月綾早就坐到了一處空食案邊,正逗着小猞猁,而花楚兒一個勁地對着錢不苟吐舌頭扮鬼臉。錢不苟瞬間氣得臉都青了,再一看桌子上的紙,竟然寫成了,怒氣上頭,也沒有興致看這詩詞如何,帶着錢家僕人走到一個食案處落座,心裡暗暗記恨這小娘子讓他丟了顏面。

武月綾朝着旁邊看去,只見旁側林間坐着一位白髮老者,這老者身旁站着兩位衣着清新的童子。而老者面前擺着一塊長木板,不知是何作用。

這樓走出幾個護衛,前去問候那個白髮老者,似乎是在詢問什麼,只不過皆被老者身邊的僕人擋了回去。

秦公看到這個自然有些惱意,他建樓於此,本就是想讓襄郡的名人大仕亦或者才子佳人前來赴會助興,如今卻有這樣一個衣着整齊的白髮老者側坐於旁觀看,並不與會,着實不解,人家也不通身份,卻也不好貿然將人趕走,只得微微掃興地飲酒。

等到春陽徹底將山腰籠罩,武月綾飲了一口碗中的茶水,便聽到身後有嘈雜聲響起。

“看啊,那是秦公子,揹負三尺寶劍,騎着駿馬而來,真不愧是秦家的大公子啊。”

“你看,他身旁的那個不正是方家的三公子嗎?年紀輕輕,就考中了進士,如今守選期將過,他也該走馬上任了。”

“咦,那個穿着芒鞋,身披布衣的傢伙是誰,你看,還被護衛攔住了。”

“那是...好像是城外漁村的一個窮書生,似乎是叫李孟然,這人,好像有點才華,我看他怕是來蹭吃蹭喝的。”

武月綾聞聲望去,只見三人神采不一,氣度各不相同,那騎着駿馬穿着白衣的青年頗爲放蕩不羈,只是簡簡單單的將頭髮束在後背,胸前的衣衫卻整整齊齊,只一眼,武月綾就覺得這種狂羈倒是像學出來的,有點東施效顰的味道。

而這人的身旁並行的那位,躊躇滿志,顯得成熟了許多,不似旁邊那個放蕩不羈。讓武月綾微微在意的是那個被護衛擋住的布衣青年,這人眉宇間有股英氣,只是這股英氣被捲入了一種愁淡之中,似乎是有些不得志。

不多時,這三人皆已入座,秦公子和方三公子坐到了錢二公子的旁邊,三人抱拳言笑,似乎是舊相識。

那李孟然在水渠邊上走來走去,找不到空位。就算食案有空位,佔着食案的書生見到李孟然過來,看不起他的寒酸,便挪移身位阻攔他,不準李孟然落座,甚至故意把李孟然擠倒引發鬨然大笑。

武月綾見狀,便朝着剛從地上爬起來的李孟然招手,示意他過來落座,同時看到他的芒鞋破爛的前跟露出大拇指,這人倒真的窮酸得滑稽,不過看樣子身窮志不短,是個不錯的人。

李孟然略顯尬然地坐下,對着武月綾和花楚兒抱拳,“李某謝過兩位娘子允坐。”

“謝我幹啥,要謝就謝我家小娘子,”花楚兒撐着下巴,雙眸打量着李孟然,這窮酸樣身上沒東西可以順啊,於是繼續百無聊奈地用手舀着渠中水打發時間。

“李某謝過小娘子,不知如何稱呼?”李孟然聽完花楚兒的話,再誠懇地對着武月綾抱拳。

武月綾倒是說不用客氣,只是一個座位而已,隨後互通了姓名。

山林旁的那位白髮老者順了順不長不短的白鬚,正好看到了武月綾這個細微的舉動,似乎找到了什麼,終於提起了畫筆。

午時已到,暖陽正照,樓下棋盤勝負已分,依舊是那秦家小姐秦慕羽險勝釋懷老方丈,坐在旁邊的觀戰的孔阜拍了拍手掌,稱讚秦慕羽好棋藝。

秦慕羽雖勝卻不驕,與釋懷老方丈謙讓過後,坐到擺着一架古琴的桌案邊,向着名儒孔阜和釋懷老方丈示意後開始彈奏一曲古韻之調,高山流水。

那些保管着詩詞的僕人聽到彈奏高山流水的琴音響起,連忙收拾書案上的宣紙,一張一張地傳遞進入樓中,供兩位鑑詩官察看閱覽。

過了半個時辰,野外弄廚的方位傳來濃濃的菜餚香味,引得衆才子書生肚中飢餓,不少人發出了怨聲。

而樓下的琴音戛然止住,衆人不明所以然,皆安靜了下來。

武月綾也心生疑惑,朝着樓下看去,到底發生了什麼,只聽到傳來了一個老者不滿的聲音,“這寫春曉的武月綾是何人啊?”孔阜板起了臉,舉着一張宣紙,來到了樓外,眼中微微含起怒火。

諸列坐見大儒孔阜臉色不好看,都有些不解,四下張望着到底是哪個倒黴蛋抄了孟山人的春曉。

武月綾聞聲叫自己,趕忙舉起了小爪子,“我默寫的,怎麼了?這位老閣下覺得有何不妥?”

“你且道來,這首詩是何人所作?”

“孟浩然啊,怎麼了,我不會寫詩就默了一首。”武月綾站起來回答道。

“好好好,小娘子如此誠實那老夫就不責難你了。”孔阜走回去,臉色轉而欣喜,又拿出一張宣紙,清了清嗓子,“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哈哈哈哈,好詩,好詩,只不過這好像只是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可否請武月綾小娘子作出來?”

抱着琵琶坐在樓梯間的李婉兒心中突然一喜,竟然有人誇讚她的琵琶音,不過很快又有些失望。

“下半部分想不起來了。”武月綾無奈地聳聳肩,心中卻道,這可是自己高中時背的詩歌啊,只是聽到琵琶聲纔想起來的,你要我背出來,不太能了。

“嘖,惜哉惜哉啊!”孔阜失望地搖搖頭,隨後走進了樓裡。

周圍響起了一片議論之聲,似乎對於武月綾有些爭議的聲音響起,支持武月綾的人則說這個女子有才學,而其他不支持的則是諷刺這是從別人哪裡抄來的。

武月綾坐下去,聳聳肩,本來就是抄的,都說了是默寫的,參加個詩會也這麼麻煩,哎,真是的...

“小娘子果然才華橫溢,李某佩服啊。”李孟然對着微笑着向武月綾拱手。武月綾只得回禮。

不多時,那老和尚走了出來,目光看向李孟然,圓臉上畫出一個彌勒佛般的笑臉,“春陽懶高照,南風俏拂面。魚走曲水裡,樓坐高山中。恭喜李孟然一首‘偷春贈秦公’奪得這次詩文聚會的冠首,緊接着是秦公子和方三公子的詩詞,至於錢二公子暫時落榜,諸位也要努力,來年再賦新詞。至於那位武月綾小娘子,若是可以賦出下篇,亦可作爲特例,入座高樓席。”

武月綾擺擺手,表示自己記不得了,引得周圍的質疑聲更大了。

那釋懷老方丈只得嘆息一聲,帶着李孟然等人上二樓,入秦公雅席。

很快,噴香的菜餚上了,曲水中飄蕩起盛滿淡綠色清酒的青銅酒盞,宴席開始。

花楚兒毫無大家閨秀的樣子,抓起曲水中的酒杯,直接開飲,武月綾看着花楚兒的吃相,看一眼笑一次,一邊自己吃一邊夾肉給小猞猁吃。

這時,樓上琵琶響起,樓下琴音嫋嫋,孔阜聽着琴音,不覺大讚,於是起身開始了詩會的第二個環節,舉起酒杯,來到樓外,“凡是能到樓下寫出好詩好句的,皆賞一杯琥珀酒。自然要有老夫來鑑定!”

這般說來,瞬間點起了在座文人的熱情,而樓上的李婉兒也應邀下來評詩。兩位美女在列,美酒誘惑,時不時有人進去賦詩,只求一睹美人風采,試一杯琥珀佳釀,有人既看到了美人也嚐到了琥珀美酒,自然有人失望地走出來,無他,因爲美酒嘗不到。

而錢不苟拿着手裡的酒盞,整個人都不舒服,心情極差,憑什麼李孟然那東西可以上秦公雅席,而且那個名爲武月綾的女子似乎並沒有什麼才華,憑着自己有幾分姿色就混進來騙吃騙喝?

錢不苟越想越氣,同時悶酒喝得太多,也有點醉了。

錢公子起身,搖搖晃晃地來到武月綾的食案前,抓着青銅酒盞砸在食案上,一股酒氣味瞬間鋪開,“哼,嗝!小、小娘子怎麼不去裡面賦一首新詩,取一杯...一杯琥珀佳釀啊?”

“那你怎麼不去,來這裡嘮嗑幹甚?”花楚兒怒道,同時偷偷伸手把錢不苟身上的玉佩摘了下來,再神不知鬼不覺地將玉佩偷偷扔進曲水中。

“哼,琥珀酒而已,我家藏有數千壇,取之不盡,飲之不竭,有何羨之?”錢二公子冷笑一聲,傲然道。

“就是就是,錢二公子說得有道理。”這時旁邊一個書生站了起來,附和着錢二公子的話,冷眼瞧着武月綾。

花楚兒生氣了,鼓起嘴巴,這羣傢伙沒完沒了了,就是知道找麻煩。

武月綾看向錢不苟身後的書生,再看看周圍將視線和目光投過來的賓客,心中頗爲無奈,只得站起來,“也罷,那就去嚐嚐那琥珀酒的味道,楚兒,跟我來!”

“哎,好咧!”花楚兒開心地站起來,跟在小娘子身後。

自然,下面的熱鬧上面看得清清楚楚,秦公笑然,就看看這個女子到底是個什麼來路。而陪坐秦公的李孟然見到武月綾被那些自以爲是的書生指指點點,心中懷有感激之情,想着若是有機會便去幫襯一把,省的她落個笑話。

“若是不會賦詩,彈唱首曲子,跳個舞給我們助助興也行!”錢二公子從曲水中捨起一杯酒,往嘴巴里灌去。

其餘坐着看熱鬧的衆位書生鬨然而笑,覺得這個提議不錯,既然不會作詩,跳舞總會吧,更有人戲說不會就讓都知李婉兒現教現跳。這聲音傳到李婉兒的耳中,讓李婉兒有些無地自容,畢竟作爲歌伎身份卑微,又怎麼會有人顧及她的感受呢?

武月綾灑然地揮揮手,“不好意思,我除了作詩,什麼都不會!”

這自大的話語讓周圍的書生不屑一顧。

站在臺階上,運氣而道,壓下熱鬧的詩會,“嗯咳!肅靜,肅靜!”

不一會兒,皆朝着武月綾矚目而去,除了欣賞她的容貌外,都豎起耳朵聽她出醜。

“接下來,本娘子要開背了,這一首,名爲春日!春天的好日子!”

武月綾清了清嗓子,再度開口,“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本在喝酒錢不苟手上的青銅酒盞一滑,重重地落在了地上,綠蟻酒漫了一地。而細聲議論的詩會場內亦是瞬時鴉雀無聲,除了水渠中涓涓細流發出的歡快之聲,連秦慕羽的琴聲都停了。

大儒孔阜一聽,泗水濱,這是借代聖人之道吧,看不出來,這個小娘子竟然要追尋儒道至理啊,這話出自一女子之口實在羞愧了他的一張老臉。

而先前那些叫道着與武月綾作對的書生皆感嘆,‘萬紫千紅總是春’這一句的氣象是多麼的絢麗多彩,這一句簡直可謂是將一副色彩絢麗的春日美景刻入腦海,正對應前面所說的無邊光景,實在清新自然!

武月綾懶得管衆人表情與周圍氣氛,抱着小猞猁,領着花楚兒大大方方地走進了樓裡,拿起浮在樓中間水渠道理斟滿琥珀色酒液的青銅酒盞,一飲而盡,這酒入口甘甜,並沒有什麼辣喉刺鼻之感,反倒是像天然形成的瓊漿玉露,飲一口便想飲第二口,讓人回味無窮。

不待那深思中的孔阜反應回來,武月綾敲了敲腦袋,想起了一首詞,不管三七二十一,從溪水上拿起一杯琥珀酒,先乾爲敬,喝完暢快地直接甩杯於地,而小猞猁則是跳到地上去舔青銅酒盞裡琥珀酒的香醇殘液。

此時一陣春風細細吹來,拂動樓上竹簾,竹簾發出撞擊的聲響,把品味詩歌意味的衆人拉回了現實,而武月綾也倚靠着欄杆開始繼續念起,“這一首詞!蝶戀花!”

言罷又是拿起水中酒,往口中飲,而接下來,那些書生只能眼饞地看着武月綾一句詞一杯酒,最終水渠中的琥珀酒飲盡,詞也背盡,武月綾靠着欄杆一滑,醉倒在了花楚兒的懷裡。小猞猁也搖搖擺擺,在這寂靜中醉躺到花楚兒的腳下。

“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李婉兒怔怔出神,眼角竟然閃爍起了淚花,率先悲極而泣,撥動了琵琶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隨後婉轉的琵琶聲響起,微帶悲愴的曲調也是緩緩升起。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一時間,這些書生皆感受着股纏綿情思,沉溺在李婉兒高超的琵琶技藝中久久無法自拔。錢不苟癱坐在地,這一身酒意已經驚醒,秦公愕然驚歎,李孟然重新刷新了一遍對武月綾的認識。

詩詞皆是千篇難求,此真乃千古才女啊!衆人皆竊竊私語,悄聲讚道。

等到武月綾被送去無相寺醒酒後,傷悽的琵琶之聲消失,一時間,皆感嘆這女子的才華,特別是孔阜解釋一遍孔子在泗水之濱講學論道的典故後,衆書生才自愧不如,人家不僅僅寫春,而且更是要在這春天探求聖人之道,和他們這種前來混一口酒吃的態度截然不同。

秦公本以爲這次詩會就此結束了,雖說沒有提前發現武月綾這位才女有些可惜,可是他並不知詩會的高潮這纔剛剛開始。

一聲長長的朗笑從山林傳來,不僅僅是讓秦公一驚,更是讓滿座賓客驚疑。那老者似乎得到了想要的東西,帶着兩個童子還有僕人直接離開了。秦公讓人去看看,本意想要追問,卻發現了那塊木板上的畫紙。秦公與雅席三位青年才俊一起看完這九十八幅畫後,心中大驚,這些畫除了寥寥幾張是畫了秦公高坐樓上之景和樓下棋盤對弈之景,其他的竟然全是畫那位武月綾小娘子的一顰一笑,不過這都像是殘卷,而缺少的兩幅纔是完美無瑕的畫卷!不覺扼腕嘆息,不能一睹神韻之作。

秦公看完上面的落款後,心中又悔又惱,氣得直飲了十杯琥珀酒,醉倒不醒人事了。

而後畫作在賓客間傳看,滿座皆知,這是當今畫聖的手筆啊,能親眼看看畫聖的殘稿也算是三生有幸,同時嫉妒之情冉冉升起,這武月綾不僅僅有才華,而且還能被畫聖吳道子選中描繪真容在紙上,着實讓人羨慕!

因此,襄郡一段美談在百姓口中傳出,街頭巷尾的童子們都在傳唱着兒歌,“才女武月綾,醉酒暢飲詩。畫聖吳道子,臨摹三百卷。”

第287回 結局第305回 偵探張恆第四回 送別第112回 孤燈第268回 殿下第七十一回 紅鼻子老丈第183回 沙暴第三十回 仗劍天涯(七)第八十八回 平凡不平常的一天(一)第281回 迫近的爭端第269回 天山第三十一回 仗劍天涯(八)第210回 戰後第235回 碰撞第四十四回 白蔗糖第四十七回 整人第170回 大明宮中的賽事(二)第六十六回 初雪(五)停水,停電,靠...手機碼字第321回 火燒糧倉第240回 謀劃者的日常第265回 人和第225回 游擊戰第187回 遠景第三十四回 漢江大浪(上)求收藏求票票第241回 出征第141回 暗夜襲殺(一)第五十二回 火藥的想法第一百零九回 賀公亭論詩第四十四回 白蔗糖第320回 玉門關(下)第二十四回 仗劍天涯(一)第166回 杜子美的夙願第149回 離去第280回 靈武變動第292回 涼州的情況第133回 紅雪(2019加油哇!)第119回 新醉八仙(七)第267回 信念之刃第112回 孤燈第199回 最糟糕的情況第322回 一路向西第172回 籌策第230回 守城戰(上)第220回 終南山之夜(上)第185回 網線第240回 謀劃者的日常第124回 大雁第112回 孤燈第305回 偵探張恆第八十二回 飢餓策略第198回 大盜偷營第141回 暗夜襲殺(一)第306回 暗流涌動(一)第198回 大盜偷營第三十二回 仗劍天涯(九)曲水流觴第七十二回 鬥地主第138回 陰謀第十七回 血紅(下)第九十七回 國子學分院第253回 難民的接收第十回 陰冬第275回 洛陽一日遊第十四回 大雪封山(下)第九回 風熄第165回 攪局第三十八回 龍困淺灘 (一)第257回 洛陽(四)第八十三回 聽故事入迷的小和尚第七十二回 大雪(一)第155回 復仇(四)第269回 天山第244回 首戰潼關(三)第204回 各自的想法(豬年吉祥如意!)第153回 復仇(三)第七十七回 江雪(下)第219回 戰事第322回 一路向西第111回 岑參來投第213回 還剩兩天第九十回 平凡不平常的一天(三)第309回 暗流涌動(四)第185回 網線第一百零五回 春分第十二回 大雪封山(上)第一回 荊州野人家第162回 混跡者第209回 血戰第九十三回 年後(二)第249回 一戰成名(四)第二十九回 仗劍天涯(六)第214回 支援第127回 激鬥和偶遇第308回 暗流涌動(三)第九回 風熄第202回 安內(下)福到旺到!第七十回 訓練第203回 戰略的部署(恭喜發財)第306回 暗流涌動(一)第239回 應當被銘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