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湖州司馬

李霖點頭答應了下來,眼下李家確實需要一條船,和幾個熟悉操船的人來給他們幫忙,今後一段時間他們會頻繁的來往於南北兩地,沒有船肯定不方便,而且用自家的船,也更方便放心一些,這個沈萬一家都是老實人,操船的手藝也着實不錯,對於這水路也很熟悉,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沈萬當天就給了李霖回話,說問過三個兒子之後,兒子也都覺得這對他們來說是件好事,願意把船賣給李霖,以後給李家當幫工,甚至可以籤一個長契,只要李家還願意用他們,他們就願意一直給李家做事。

李霖一聽立即拍板,令李業來擬一個契書,把這條船買下來,並且僱下沈萬父子六人,甚至連他閨女小丫也一起僱了下來,以後可以留在李霖身邊伺候李霖,當然不是賣身奴,李霖不能隨便佔小丫的便宜,這是規矩。

於是當天李霖就和沈萬把這件事給辦了,並且註明以後如果李家在南方這邊擇地置業的話,給沈萬安一個家,雙方都按了手印,沈萬這一路上跟李霖一行人打交道,知道李霖這幾個富家子心底都不壞,不會騙他一家,也信得過李霖他們,就算是不識字,也很爽快的按了手印。

李霖當場就讓李業給了沈萬三十兩銀子,沈萬連連擺手說用不了這麼多,這船已經用了兩年了,雖然還算是結實,也不能按照新船作價,最多隻要二十五兩銀子就足夠了。

到底沈萬是老實人,這種便宜都不好意思佔,讓李霖他們頗有點慚愧,這時代的窮人,很多都十分誠實,寧可吃一點小虧,都不願意輕易占人家的便宜,多好的人呀!

李霖笑道:“給你你就拿着吧!五貫錢對你來說不少,但是對本少來說,卻算不得什麼!你我有緣,也不要在乎這些了!”

沈萬這才千恩萬謝的收下了這些銀子,老臉都笑開花了,趕緊招呼老婆和小丫去給李霖置辦一些酒菜,請李霖他們好好吃一頓。

至於以後的工錢,李霖和沈萬約定,他們一家六口,以後每年李家給他們開三貫錢,另外船上的吃喝用度,還有修船的錢,也算是李家的,不需要他們從工錢裡面扣除,這又把沈萬一家給感動的不輕。

他們一家人在水上漂一年下來,吃苦受累不說,一年到頭能賺個兩貫錢就已經謝天謝地了,還要刨去一些零花錢,算下來一輩子也賺不到一條船的錢,可是跟了李霖當僱工之後,一年就可以淨賺三貫錢,平時吃穿用度李霖還擔下來,這好事兒真是不容易遇上,用不了十年,他就可以又賺到買一條船的錢,這便宜在他看來,實在是賺大了。

於是沈家一家頓時都高興的無以言表,趕緊去張羅着捕一些鮮魚,來答謝李霖對他們的厚愛。

接下來的行程就簡單多了,一路無話一直順風順水的駛到了湖州。

湖州在吳地也是一個大城,乃是江南的一座古城,有四萬多戶,近三四十萬的人口,在這個時代的江南,絕對算是大城了。

而且這裡造船業比較發達,在湖州北部大湖沿岸有大大小小的船寮一二十個,很多大湖一帶的船隻,就是在這裡建造的,包括沈萬的這條船,也是出自這裡的一個船寮。

這時代南方因爲人口不多,自然環境保持的還是相當好的,森林密佈,水系發達,船寮可以很方便的就近獲得木材,然後通過水系運往船寮,陰乾之後解開造船。

故此湖州在江南的地位這個時代很是重要。

到了湖州,李霖便帶着李業等人下船進了湖州城之中,湖州城說起來是江南的大城,但是比起徐州城的規模還是小了很多,不過這裡卻比較繁華,從餘杭過來的行旅還有從北方前往餘杭的行旅都會在這裡停一下,於是這裡就成了一個商品集散地,經商的鋪面很多足足佔了三條街。

粗算一下在這裡經商的商賈起碼有一二百家之多,商品也林林總總比較齊全,上一次李春、李業南下,便把湖州當做了一個重要的落腳點,在這裡盤亙了一段時間。

李春、李業在這裡找到了一家在湖州當地很有名望的大戶人家,與其談妥了一些買賣,這一次李霖率隊南下,運送的貨物之中,便有一部分是這家的訂貨,這次過來就是來這裡交貨。

而李春李業選擇的這個合作者,便是當地很有勢力的世家大戶司馬家。

這個司馬家族在二百年前,就是江南湖州一帶的大戶,祖上在大陳朝烈祖立國的時候,投效了當朝皇族許氏,幫着許氏控制了湖州一帶,並且家族的族人組織了一支水師爲大陳朝控制江南吳地立下了大功,所以大陳立國之後,受封高官,家族也在湖州崛起。

這二百年來,司馬家始終人才輩出,每一代人都有在朝爲官之人,最差的也是六七品官,時不時還會出個五六品的官員,所以司馬家在湖州,基本上算是一個郡望之家,就算是趕不上郡望之家,起碼也相差不遠。

司馬家族人口有數千之多,不單單爲官,也經營了很多產業,觸角伸到了各行各業,在江南各地都有他們的生意往來,所以李春李業到了這裡之後,便聯絡上了司馬家,把神仙醉和青鹽的樣品給了他們。

司馬家在湖州鋪面的管事掌櫃品嚐過神仙醉,並且看過了青鹽樣品之後,第二日便找到客棧,同意了和李家合作,在湖州一帶代-銷神仙醉和李家的假冒但不僞劣的“青鹽”,司馬家還給李家出了一個很合適的價格,對李春李業二人很是客氣。

司馬家很有商業頭腦,一眼便看出了這兩樣東西的價值,神仙醉是他們目前見過的最好的美酒,南方沒有一種美酒可以與之相媲美,而且青鹽這種東西在江南極爲少見,價格高企不下,而且還沒有貨源。

別看江南並不缺鹽,可是多都是一些粗糙的海鹽,口感味道都遠沒法和青鹽相比,有錢人家就是拿着錢,也買不到青鹽,在徐州一斤青鹽可賣到一貫錢的價錢,可是在江南這邊,兩貫一斤都有價無市。

李家帶來的神仙醉五斤裝的酒罈,一罈要價一貫半,在這邊司馬家有信心輕鬆賣到兩貫以上,江南雖然人口不多,但是有錢人卻並不少,這裡土地便宜,而且物產豐富,湖州這邊司馬家已經很早之前就開始了養蠶業,每年產出大量蠶絲,質量比起北方的蠶絲質量還好,有湖絲之稱,所織就的絲綢錦緞也十分精美,絲毫不比北方的絲錦質量差。

現在南方養蠶業正在逐步發展起來,各家各戶都習慣性的開始養蠶,產量年年都在提升,所以南方現在的有錢人還真就不少。

李霖當然知道,在周元所生活過的另一個位面上,歷史走勢和這個位面上很是相似,原來桑蠶業並非是南方的特產,北方纔是原產地,但是因爲不斷的遭受北方遊牧民族的侵襲,經濟文化不斷南遷,才逐步導致桑蠶業重心南移,而且本身江南氣候就適合發展桑蠶業,於是後來北方中原的桑蠶業逐步衰退,桑蠶業也成了江南的特產。

這時代目前爲止,桑蠶業主要產地還是集中在江北,特別是中原一帶,甚至遠至魯地,徐州一帶桑蠶業也很發達,但是可以預見,當南方的桑蠶業發展起來之後,江南的蠶絲、絲綢質量和成本都會比北方佔有更大優勢,遲早北方的桑蠶業會被南方擠垮,只是這需要一個過程罷了。

其實用不了多久,當北方十王之亂開始之後,北方的桑蠶業和很多產業就開始衰落了下來,大批工匠南逃到了江南,江南各行各業都將會迎來一個巨大的發展,目前看來,南方的桑蠶業就已經開始蓄力了。

李霖覺得自己來的很是時候,剛還江南現在處於一種發展前的空窗期,早走半步有時候比早走一步更合適一些,李家現在來江南發展,可以說一點都不晚。

進了湖州城之後,在城門處李霖觀察了一下這裡籠罩着城池的氣運,湖州城的護城氣運整體上呈現出淡黃色,微微有一絲紅色,這樣的氣運和徐州城的純黃色略帶青色的氣運相差不少,但是也已經相當不錯了。

畢竟徐州的人口比之湖州要超出湖州很多倍,僅僅是徐州城內的常住人口,就基本上有十幾萬,而整個湖州全部人口,也只有三十多萬,城內常住人口也不過區區只有數萬人,其中還有不少是外地行旅,能有這樣的淡黃色氣運在江南來說,已經是相當好了,像他途徑的錫州城,現在還只是純紅色氣運,稍稍泛出一些黃色,比起湖州又相差了不少。

在北方許多大縣,護城氣運就已經是純紅色了,甚至泛黃的也有不少,可見人口確確實實決定了一個地方的氣運,江南目前來說整體上氣運還是有點差,這人氣就是關鍵。

第一百二十章 恩威並施第二十四章 逼供第八十章 兌現承諾第八十三章 梵門和尚第五十一章 一腳崩飛第七十一章 襄陽炮第八十六章 勁敵第二十八章 裝備優勢第五章 族堂第九十三章 鎮壓第二十四章 鬥法屠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自辯第七十六章 傲海求救第一百二十八章 自辯第一百二十八章 自辯第八十二章 再戰海州第三十八章 殺人滅口第二十章 水妖第五十五章 神罰天雷第一百三十六章 臨海州第一百一十五章 悲催的神祇第一百五十四章 堅持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陣第一百零三章 形勢逆轉第三十三章 招納山民第十五章 圈殺第二十二章 鬼類襲人(今日三更)第九十五章 佈置第九十三章 鎮壓第六十七章 決戰荊州第一百六十四章 軍令如山第一百三十九章 投奔第八十三章 梵門和尚第八十四章 禮佛寺第一百五十三章 慘烈第四十三章 凶地第一百零一章 鐵礦第九十章 深入敵巢第二十七章 退敵第二十九章 五爪金龍第二十一章 要價千貫第七十五章 斬將奪關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叔公的安排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一樣的鐵作第六十七章 決戰荊州第七十章 地縛靈第八章 湖州兵變第二十三章 血食飼養第三十四章 新政第三十六章 撿便宜沒門第二十六章 因果第十一章 坑殺第八十四章 禁鬼司曹第一百零六章 另闢大道第八十八章 絕望之城第二十六章 因果第一百零八章 道門震怒第二十一章 誅仙劍第六十七章 決戰荊州第一百零八章 兵發劉家莊第三十九章 生離死不別第一百四十三章 優柔寡斷第七十章 灘塗開田第一百三十九章 投奔第一百五十三章 慘烈第六十八章 天賜八品第八十五章 小施懲戒第五十一章 置地2第九十二章 小勝一局第九十章 金面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郡守召見第三十一章 立契第三章 醫癡第一百一十六章 司徒之怒第一百六十二章 背水一戰第七十一章 糗大了第三十三章 衝突第六十章 再見伊人第六十章 厄運之鬼第三十八章 贖買第一百零九章 墨鏡宗的疑慮第十三章 斬其匪首第七章 黑胡奴軍第十六章 極度憋屈第四十三章 抱大腿第八十八章 軍氣第二十五章 範家聯姻第七十八章 稱王第三十三章 招納山民第一百零四章 殺官第六章 虎將第三章 李霖的憤怒第十五章 歸屬與惡報(求紅票)第九十章 深入敵巢第十八章 夜襲偷營第一百一十六章 司徒之怒第十九章 人氣第一百零六章 殺人滅口第九十七章 縣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