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廣鹿島

正如宋知學所說,王業泰現在確實正在爲人手不足而發愁。

金州關城築好後,整個遼南近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徹底納入平遼軍懷抱中。然而這麼遼闊的土地,連軍隊帶百姓全加起來也就兩三萬人,人口數量實在太少太少!

自己好歹也是平遼將軍東江總兵,堂堂的一鎮軍閥手中只有這點人手,讓王業泰如何能夠滿足?

全部的軍隊加起來也就一萬多人,這些人哪怕全部練成精銳,又如何能與建奴正面抗衡?

建奴光是旗丁便有六七萬人,若是再加上附屬蒙古人漢軍旗包衣奴隸,全部動員起來總兵力能達到十萬人,而且這十萬人大半都是能征善戰的精銳。

手中至少有四五萬人馬,王業泰纔有底氣與建奴正面作戰。然而現在全部軍隊加起來也就一萬多人,這點兵力實在不夠看。

但是整個遼南東江都是地廣人稀,原本的遼民都逃往一空,想擴充軍隊並非容易。

經過考慮之後,能增加實力的辦法有兩個,一個便是宋知學所說,向朝廷請旨,把逃到山東的遼民遷回遼南。若是所有逃到山東的遼民悉數遷回的話,王業泰手中便會多上十多萬百姓,所有青壯都徵召入伍的話,軍隊也會多一兩萬人。

不過這件事情需要和登萊巡撫孫元化商議之後才能向朝廷請旨,王業泰已經給寫信送往登州和孫元化商議此事。

還有一個增加實力的辦法,便是把駐紮在廣鹿島、長山島等島嶼的東江軍全部收編,這樣的話能直接多出七八千人馬。

不過廣鹿等島嶼駐紮的東江軍由毛承祿等人統領,這幫人是已經死去的毛文龍真正嫡系,毛承祿是毛文龍的養子,官職爲東江副總兵,向來以毛文龍繼承人自居,對初來乍到的王業泰並不服氣。廣鹿島等島嶼相當於毛承祿的私人地盤,廣鹿島的軍隊便是毛承祿的私軍,連王業泰這個正牌總兵都無法調動。

特別是王業泰佔據皮島之後,毛承祿等人對王業泰的警惕性更重,很害怕王業泰再順勢吞併了他們的軍隊,對旅順方面一直防範甚嚴。

而這半年來,王業泰急於鞏固遼南地盤、建立穩固防線、開發收入來源,害怕毛承祿等人被逼迫過甚會投降建奴,並沒有急着對毛承祿等人動手,而是按照朝廷制度,糧餉分毫不缺的供應着。

現在,金州關城築好,整個遼南都納入懷抱,再挾兩次擊敗建奴之威,對廣鹿島動手的時機終於到了。

當然,這裡說的動手並非直接派兵攻打,畢竟毛承祿還是朝廷的將領,其屬下是朝廷的官兵,無緣無故便是王業泰也沒法出兵征伐。

所以,王業泰決定採用軟硬兼施的手段,慢慢的對付毛承祿。

硬的手段便是以平遼將軍東江總兵的身份給毛承祿下令,調其部下五千人協防金州。毛承祿手下軍隊也就七八千,若是其聽令派出五千軍隊來金州的話,其實力損失大半再也不足爲懼,而王業泰也會毫不客氣的把這五千軍隊分割改編直到完全吞併。

當然,毛承祿不傻,不會甘心把手中的軍隊拱手送給王業泰,對王業泰的調兵命令肯定會陰奉陽違找藉口推辭。

事實也是如此,十月初,王業泰的調兵令到了廣鹿島,被毛承祿以需要防範後金的名義拒絕調兵,並且毛承祿對旅順擺出了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

王業泰便順勢下令,以毛承祿不服從調遣的名義,扣下了給廣鹿島運送冬季糧餉的三艘海船。王業泰倒要看看,沒有了糧餉,毛承祿還會如何囂張?會不會屈服?

糧船被扣的消息很快傳到廣鹿島,頓時惹得廣鹿島上萬軍民大譁,這三艘海船載的是上萬軍民過冬的糧食,沒有了這批糧食,恐怕大半人都會餓死。

“大人,咱們不能受這窩囊氣啊,要是聽從王業泰的話,咱們手中的這點兵力一個也保不住。沒看到沈世奎、張濤等人投靠了王業泰後什麼待遇?一個個都被剝奪了兵權,只能領個閒職。王業泰分明是想用糧餉逼咱們就範!”毛承祿的心腹屬下,遊擊將軍陳光福叫道。

“可是沒有這批糧餉,咱們廣鹿、長山諸島七千多兄弟及家眷該怎麼渡過這個冬天啊?”毛承祿另一個叫蘇有功的部下道。

“活人不能被尿憋死,王業泰不仁休怪咱們不義。有七千軍隊在手,找些吃的還不容易!不行便去偷,去搶,甚至乾脆投降大金國。”陳光福惡狠狠道。

“投降大金,咱們東江鎮可是和建奴仇深似海啊。”蘇有功喃喃的道。

東江鎮軍隊都是遼民組成,十多年來和建奴反覆廝殺,幾乎家家都有人死在建奴手中,每個人都和建奴有着家國之仇。若非走投無路,沒人願意投靠建奴。

“投降建奴的事情不要說了,暫時還沒有走到那一步!”毛承祿終於說話了,“王業泰雖然是平遼總兵,可這東江鎮並非他一手遮天,他的上面還有登萊巡撫,還有薊遼督師,還有朝廷!

咱們這就派人前往登州向登萊巡撫孫元化告狀,告訴孫元化若是過冬糧餉無法解決,恐怕廣鹿島長山島等島嶼將不復爲大明所有。我就不信孫元化還有朝廷會聽憑王業泰胡作非爲!”

“可是聽聞王業泰和孫元化走的很近,孫元化還指着王業泰繼續爲他立功呢,要是不幫咱們不給咱們主持公道怎麼辦?”陳光福問道。

“不主持公道?”毛承祿冷笑了起來,“咱們這七千兄弟手中的傢伙也不是擺設!到時咱們就乘船前往山東沿海,去奪去搶便是!反正廣鹿島和山東也就數日的海程。孫元化要是不害怕的話,儘管和王業泰站在一邊!”

“好主意!”蘇有功眼前一亮,“朝廷的這些官員最怕治下出事,咱們只要稍微鬧出一點的動靜,那孫元化便不得不聽咱們的。”

ps:好久沒求推薦票了,請大家投一下吧。

第154章 募兵和封侯第176章,戰前(第二更)第54章 建制第96章 生意談成第160章 封你爲冠軍侯如何第2章 破家爲國王業泰第160章 封你爲冠軍侯如何第130章 孤注一擲的皇太極第42章 行軍即是訓練第123章 急行軍,進入遼陽腹地第129章 曠世之功第113章 祖大壽的憂慮(第三更)第125章 皇太極的反應第131章 王業泰決定增援大淩河第80章 東江商隊第177章 皇太極的決定第157章 入京第150章 建奴愛咋滴咋滴第84章 水泥(第一更)第59章 鼓舞士氣(新書求收藏)第177章 皇太極的決定第154章 募兵和封侯第102章 背鍋俠毛承祿第53章 招賢令(新書求收藏)第130章 孤注一擲的皇太極第103章 一統東江第51章 平定叛亂第68章 嫌隙第25章 漢陽造步槍初展威第134章 血戰大淩河(六千多字更新)第27章 狙擊奴酋第171章 彈劾王業泰第19章 各路勤王軍第149章 莽古爾泰的決定第153章 王業泰很有錢第71章 鑄炮和陰謀第119章 攻打鎮江堡第60章 攻防(求收藏求推薦)第93章 建奴退了第57章 以八旗兵爲磨刀石第106章 火炮(第二更)第62章 各懷心思第181章 遼北情形第18章 好的裝備纔有強大戰鬥力第92章 圍殺第73章 劉興治佔據皮島第125章 皇太極的反應第15章 李邦華的肯定第181章 遼北情形第64章 一面倒的殺戮第177章 皇太極的決定第33章 張之極的訓斥第52章 宋家父子(新書求收藏!)第10章 賺大了第125章 皇太極的反應第12章 見上司第58章 兵臨城下第80章 東江商隊第79章 定東江第42章 行軍即是訓練第148章 苦心孤詣皇太極第103章 一統東江第88章 建奴的反應第112章 細作(上架第二更)第151章 日子過得難啊第10章 賺大了第18章 好的裝備纔有強大戰鬥力第48章 糧餉的問題第171章 彈劾王業泰第62章 各懷心思第52章 宋家父子(新書求收藏!)第125章 皇太極的反應第29章 皇太極的決斷第135章 滿桂輸了纔好第67章 巨大的收穫第56章 建奴攻來第24章 出城援救滿桂第122章 虛實第82章 凌遲處死第103章 一統東江第112章 細作(上架第二更)第15章 李邦華的肯定第75章 使其內亂(第一更)第6章 一幫寄生蟲第165章 李邦華的要求第84章 水泥(第一更)第148章 苦心孤詣皇太極第122章 虛實第70章 捷報傳京城第95章 大明第一戰將第27章 狙擊奴酋第170章 平定登萊第146章 方正化的見聞第55章 種田第172章 議復遼陽第156章第129章 曠世之功第86章 無私的孫元化(第三更)第38章 王先通回家第86章 無私的孫元化(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