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御前軍議

宮裡來人?王業泰就是一愣,剛剛從宮裡出來不久,崇禎怎麼又要見自己?不過既然崇禎相召,王業泰也不敢怠慢,匆匆的出門去了。

房間裡,衆勳貴子面面相覷,皇帝急匆匆的派人來找王業泰,難道王業泰這廝真的受到了皇帝的器重?

“哼!”徐子玉冷笑一聲:“王業泰這廝靠捐銀諂媚陛下真不是個東西!諸位,王業泰捐銀向皇帝表露了忠心,卻是把咱們這些家架在了火上烤。新建伯府都捐錢了,咱們是不是也應該跟着捐?”

“這……”衆人面面相覷,這才反應了過來,可不是嘛,新建伯府向皇帝表了忠心,自己這些家要不捐些銀子用以犒軍的話,是不是對皇帝不忠?可誰家的銀子也不是大風颳來的,一捐就是十萬兩,也只有王業泰這樣的王八蛋才能作出這樣的敗家行爲!

“更可惡的是,王業泰第一個捐銀贏得了彩頭,咱們即使跟着捐銀的話也不會被陛下讚賞,王業泰這不是坑人是什麼?”徐子玉鼓動着脣舌,竭力抹黑着王業泰,他要讓所有勳貴都孤立新建伯王家!

“王業泰這廝真可惡!真是個小人!”吳惟華怒氣衝衝的道,其他勳貴子弟也紛紛符合。便是和王業泰交好的李國幀等人,此時也閉上了嘴巴。

王業泰當然不知道這些,他急衝衝的出了春風樓來到大街上,一個宮裡的小太監正不耐煩的等在那裡。

“新建伯世子,你可讓咱家好找,陛下召見,趕緊隨着咱家進宮去吧。”

不帶煙火氣息的的一枚銀錠遞在了小太監手中,重二十兩的銀元寶,小太監臉上露出了矜持的笑容。

“這位公公,不知陛下急着召見在下所爲何事?”進宮的路上,王業泰悄悄地問道。

小太監看了看左右,悄悄道:“城外傳來了消息,建奴昨日屠了固安城,陛下龍顏大怒,召見孫老督師和樑兵部討論戰事,想起了你早上獻的退敵之策來,這才招你前去問對。”

原來如此,王業泰鬆了一口氣,隨即又興奮了起來,折騰的時刻來了!

很快進入皇城到了乾清宮,向崇禎叩拜之後站起身來,便見到殿內還有兩個身穿大紅官袍的官員,一個六十多歲花白鬍須精神矍鑠正是薊遼督師孫承宗,另一個四十來歲國字臉膛乃是新任兵部尚書樑廷棟。

崇禎睜着一雙通紅的眼睛瞪着王業泰,怒斥道:“王業泰你來的爲何如此之晚,讓朕和兩位大人等了你半天。”

王業泰連忙告罪:“回陛下,微臣離開皇宮後腹中飢餓,便在街上找了一處酒樓吃了頓飯,陛下派出尋找的使者卻是徑直去了新建伯府,於是就耽擱了一些時間。”

崇禎擺了擺手,沒心糾纏這些破事,扭頭對孫承宗道:“王業泰被朕喊來了,愛卿有什麼疑問儘管問便是。”

孫承宗答應一聲,把身子轉向王業泰:“新建伯世子,陛下說你有讓建奴退兵之策,不妨說給老夫聽聽。”

“是,老大人。”王業泰恭敬的道。

孫承宗,在天啓朝便擔任兵部尚書薊遼督師,一手打造對建奴的關寧錦防線,爲朝廷拓展土地四百多裡,訓練關寧精兵十多萬。主持遼東軍務數年,孫承宗雖然沒有對建奴有太大的戰績,卻把建奴牢牢封鎖在關外,所謂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是也。

而孫承宗離職後,關外的戰事便急轉而下,特別是袁崇煥殺了邊帥毛文龍之後,局勢更加糟糕,以至於後金兵直接破邊牆而入打到了北京城下。

對孫承宗,王業泰有着發自內心的尊敬,當下便把自己的謀劃詳細解說着。

在王業泰講訴的時候,孫承宗沒有插言,只是眉頭微皺,讓王業泰心中有些忐忑。

“世子,你剛剛說攻打遵化封鎖邊牆斷建奴後路。可你想過沒有,便是打下遵化,便真的能斷建奴後路嗎?”孫承宗目光炯炯的看着王業泰道,“建奴採取的是因糧於敵的計策,靠的是搶劫我百姓獲得軍糧,後路本身對他們便沒有什麼意義。若是其對後路不聞不問,而是肆意在我京畿各處肆意搶劫又該怎麼辦?”

王業泰道:“老大人,那樣豈不是很好?咱們可以集中重兵於薊州,建奴搶劫飽了終歸要回到關外,他們只有山海關和薊州兩處可走。山海關天下第一雄關想打下實在太難,所以必然還會從薊州撤兵,咱們正可以以逸待勞,靠着邊牆和城防,利用地利和建奴展開大戰。

老大人,恕我直言,我軍連遭失敗,在野戰中根本不是建奴的對手,對他們的搶劫根本沒有任何辦法,能做的也只是固守各處城防,等待建奴搶劫完離開。與其各路援軍趕來北京被建奴各個擊破,不如集中兵力在薊州山區和建奴決戰。”

王業泰的話很難聽,可無論是孫承宗還是兵部尚書樑廷棟都無力反駁。在趙率教陣亡、滿桂兵敗,祖大壽帶着關寧騎兵私自撤離北京之後,明軍已經失去了和建奴野戰的能力。

“世子恐怕有所不知,”兵部尚書樑廷棟說話了,“你的建議看似不錯,其實實行起來幾乎不可能。按照我大明軍隊補給制度,各省勤王援兵都是客兵,他們一路上所需糧食都是由地方官府提供,自身卻是不帶糧草的,而薊州各地經歷過建奴過境,十多座城池被打破,無數的百姓慘遭建奴殺戮,根本無力提供各路援軍所需。

各省援軍齊聚薊州,恐怕不用建奴來打,光是缺糧用不了幾日大軍便會崩潰!”

樑廷棟的話直指問題核心,大軍未動糧草現行,沒有糧草補給,計策再好也不過空中樓閣紙上談兵。

孫承宗手捋着鬍鬚微微搖頭,這新建伯世子真是太嫩,連大明的國情都沒有搞清楚就胡亂出主意,平怕浪費大家時間。

王業泰也愣了一下,他確實沒有想到有關糧食的問題,對大明的軍隊補給也確實不瞭解。不過後世賣過保險搞過銷售的他反應極快,頃刻間便想出了對策。

“陛下,兩位大人,俗話說活人不能讓尿憋死,咱們想出解決援軍糧食補給的辦法不就行了。”

第129章 曠世之功第146章 方正化的見聞第124章 殘破的遼陽第139章 爽第153章 王業泰很有錢第84章 水泥(第一更)第169章 炮轟登州水城第49章 暗地裡的陰謀第70章 捷報傳京城第17章 激勵士氣第21章 大戰將起第124章 殘破的遼陽第181章 遼北情形第130章 孤注一擲的皇太極第158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79章 定東江第64章 一面倒的殺戮第64章 一面倒的殺戮第154章 募兵和封侯第41章 出發第72章 東江內亂第24章 出城援救滿桂第137章 絕望的鏖戰第143章 歷史的慣性第133章 抵達大淩河城外第44章 登州李彥直第113章 祖大壽的憂慮(第三更)第98章 廣鹿島第50章 陷井第132章 謹慎的戰鬥第28章 救出滿桂第47章 旅順第169章 炮轟登州水城第11章 一百家丁第98章 廣鹿島第125章 皇太極的反應第127章 代善的突擊第53章 招賢令(新書求收藏)第124章 殘破的遼陽第163章 大婚第53章 招賢令(新書求收藏)第84章 水泥(第一更)第40章 忠心追隨的屬下們第82章 凌遲處死第57章 以八旗兵爲磨刀石第35章 朝堂上第59章 鼓舞士氣(新書求收藏)第163章 大婚第146章 方正化的見聞第156章第156章第121章 交戰第129章 曠世之功第102章 背鍋俠毛承祿第145章 議封侯、李彥直的決定第89章 準備第68章 嫌隙第71章 鑄炮和陰謀第102章 背鍋俠毛承祿第142章 開心大笑的王業泰第83章 大連灣第55章 種田第68章 嫌隙第67章 巨大的收穫第176章,戰前(第二更)第18章 好的裝備纔有強大戰鬥力第124章 殘破的遼陽第37章 請鎮東江第18章 好的裝備纔有強大戰鬥力第60章 攻防(求收藏求推薦)第162章 最好的辦法是推倒重來第137章 絕望的鏖戰第65章 勝局第93章 建奴退了第119章 攻打鎮江堡第27章 狙擊奴酋第172章 議復遼陽第11章 一百家丁第18章 好的裝備纔有強大戰鬥力第4章 王業泰的退兵之策第69章 李彥直入幕第124章 殘破的遼陽第130章 孤注一擲的皇太極第27章 狙擊奴酋第5章 情債第56章 建奴攻來第68章 嫌隙第178章 王業泰很不爽(第二更)第139章 爽第32章 囂張跋扈第107章 遼民迴歸第164章 塞外諜報來第146章 方正化的見聞第64章 一面倒的殺戮第114章 朝廷議增援第132章 謹慎的戰鬥第168章 出兵登州第43章 手下被抓第182章 三年第54章 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