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狩獵女神

亞莉珊德拉·科·卡尼奧拉公主臉色陰沉的看着站在面前的一個信使,這個人是剛剛從她的封地過來的,除了帶來了她丈夫的消息之外還帶來了北波斯尼亞的魯瓦?侯爵派人送來的消息。

自從卡爾大公當着馬爾奇多維公主的面揭穿了她的陰謀後,卡尼奧拉公主就乾脆搬到了另外一棟房子去住。

卡爾大公並沒有阻止她,甚至沒有派什麼人監視她,因爲大公知道卡尼奧拉公主如今能選擇的路並不多。

與馬爾奇多維的決裂讓卡尼奧拉公主受到了不小的打擊,之前因爲兩個領地之間結盟而與卡爾對抗的局面一旦打破,卡爾做爲她們的君主的優勢就完全體現了出來。

與魯瓦?侯爵之間的勾結只有在暗中進行時才更有效,現在完全被暴露在外,卡尼奧拉公主反而要擔心大公利用這個要挾她。

卡尼奧拉對亞歷山大的軍隊印象很深,她也知道在奧斯曼人的威脅下他們的領地連一支像樣點人數的武裝都不被允許有,現在她很擔心一旦亞歷山大知道了她在背後搞的那些名堂,會把怒火發泄在她和她丈夫的身上。

把有一支外國軍隊進入北波斯尼亞的消息透露給奧斯曼人這是稍顯冒險可好處卻更多的決定,如果可以即便不能得到得到蘇丹的信任也可以因爲這件事成爲與蘇丹講條件的籌碼,而且卡尼奧拉公主也不認爲卡爾大公就會那麼好心的爲亞歷山大保守秘密,相反在必要時候她這個侄子只會比任何人都更熱衷於向蘇丹告密,自己只是比他搶先一步而已。

只是沒想到事情敗露,這麼一來反而讓卡爾抓住了把柄。

但是即便到了這個時候公主擔心的也依舊只是卡爾會用這個要挾而已,可即便這樣事情似乎比她想的還要糟糕,魯瓦?派人送來消息讓公主既意外又不安,她怎麼也想不到那蒙蒂納伯爵居然會幹出那麼一件讓所以人都大吃一驚的事。

當知道薩格勒布的赫爾瓦子爵在亞歷山大幫助下順利奪取了薩格勒布之後,卡尼奧拉公主在震驚之餘,不由爲自己之前的決定感到後悔了。

與卡尼奧拉公主只有滿心懊惱不同,得到這個消息的卡爾大公的心情要更加複雜得多。

他看着剛剛送來消息反覆掂量,在經過好一陣琢磨後輕輕嘆口氣。

對於那位外國來的伯爵他其實並沒有抱太大希望,從一開始他只希望那個人的軍隊就是個讓原本就已經很混亂的局面變得更加複雜的棋子,可忽然的他發現原本心目中的棋子卻不知不覺的變成了棋手,甚至還攪出了這麼大個讓他意想不到的風浪,這讓卡爾大公不得不開始琢磨之前的那些打算是不是太過簡單了。

薩格勒布公爵可是有權角逐波斯尼亞國王寶座的,這個想法讓卡爾的心微微震顫。

他急匆匆的給遠在北波斯尼亞的遠房親戚伊沃·德拉納寫了封信,在詢問他關於薩格勒布發生的詳細情況的同時,也要他儘快與那位即將加冕的赫爾瓦子爵取得聯繫,在授予了德拉納自己的全權使者的權力後,大公要德拉納向赫爾瓦表示了可以暗中支持他抵抗奧斯曼人的心意。

“沒有想到比想象的還要讓人滿意,”大公有些興奮的在厚實的地板上走來走去,根本不在乎剛剛出門時候因爲在外面踩了一腳的爛泥在地板上留下的痕跡“這位伯爵簡直就是上帝派來拯救我們卡尼奧拉的天使,要知道也許蘇丹根本就來不及得到達卡尼奧拉就不得不改變他對我們的政策。”

卡爾知道他不可能公開支持赫爾瓦,但是這並不妨礙他藉着那位未來薩格勒布公爵給奧斯曼人找些麻煩,相信如果那個人真的肯和奧斯曼人爲敵,不論成敗對卡尼奧拉公國來說都是隻有好處沒有壞處的。

如果成功,那麼或許不等奧斯曼軍隊兵臨卡尼奧拉,蘇丹就得要面臨一場可能會令他的軍隊陷入困境的長久戰爭,那時候卡爾完全可以看形勢選擇是否應該站出來公開表示對薩格勒布公爵,或者說可能就是未來的波斯尼亞國王的支持。

卡爾覺得這個投資是完全值得和有着豐厚回報的。

相反即便赫爾瓦失敗,卡爾也不覺得自己會損失什麼。

薩格勒布的抵抗會讓蘇丹明白當地貴族們的重要,而且也能迫使他重新考慮該採取什麼樣的政策安撫那些貴族。

“這一切都取決於布加勒斯特,”卡爾對身邊的人這麼說,看到身邊的人疑惑不解,難得心情很好的大公耐心的解釋着“布加勒斯特對巴耶塞特究竟有多重要,我們就對他有多重要,他如果一定要拿下布加勒斯特,那麼他就必須改變對我們的政策,如果在蘇丹的心目中那些正在布加勒斯特召開會議的人真的是他的心腹大患,那麼爲了剷除那些人,他就不能不改變對我們的態度。”

大公的分析讓他身邊的人不禁立刻對大公的聰敏睿智一片盛讚,同時也在心裡暗暗祈禱但願那個蘇丹的確如大公猜測的那樣,對布加勒斯特的那些人看得那麼重。

似乎是爲了證明卡爾大公的猜測,很快就有人從北波斯尼亞帶來了新的消息。

而這一次的消息,是關於奧斯曼人的。

奧斯曼帝國蘇丹巴耶塞特二世帶領着他的軍隊,與3月3日這一天進抵納烏薩瓦河,而就在這一天之前,薩格勒布的右岸城堡剛剛向赫爾瓦投降。

進抵納烏薩瓦河的奧斯曼軍隊大約有72000人,除了一直5000人的前鋒已經提前渡河之外,這支7萬多人的軍隊裡包括由15000名近衛軍組成的奧斯曼精銳核心部隊,大約40000人的奧斯曼國內的部落軍,還有不到20000人的徵募軍。

和西方國家略微不同,奧斯曼軍隊有着自己獨特的結構和建制。

大約在2個多世紀前,奧斯曼人雖然已經建立了國家,可他們的軍隊卻依舊保持着很多部落國家的痕跡。

蘇丹作爲國家內部最大的部落首領,所能指揮的軍隊其實並不是很多,有時候很多軍隊只是臨時從一些帝國貴族那裡徵集而來的,這就不能完全保證能夠順利指揮,甚至有時候不能保證基本的忠誠。

直到後來隨着奧斯曼新軍的建立,蘇丹纔有了一支完全屬於自己的軍隊。

被蘇丹們給予希望的新軍很快就成爲了一支真正的精銳,這支軍隊不但完全聽從蘇丹的指揮,而且還被破天荒的賦予了衆多的最新技術。

不論是武器裝備還是戰爭戰術,奧斯曼新軍都開創出了一個又一個的世界第一。

世界上第一支成建制的火器部隊。

世界上第一支成建制的火器騎兵部隊。

世界上第一支擁有專門的獨立火炮團的部隊。

奧斯曼新軍強大的火力不但震懾了敵人也震懾奧斯曼人自己。

這支軍隊在征服東羅馬的時候展現出了不可多得的威力,更重要的是他們那堅定的戰鬥意志讓很多原本對他們不以爲然的奧斯曼貴族們也不得不心服口服。

往往在關鍵時刻和關鍵位置被投入關鍵戰鬥的奧斯曼新軍成爲了蘇丹奪取勝利的一隻鐵拳,而與此同時蘇丹也並沒有忽視那些依照古老傳統延續下來的部落貴族們。

建國之初,奧斯曼的君主們敏銳的預計到了未來可能發生的一些變故,那些睿智的蘇丹先輩們對未來可能會漸漸出現的軍事貴族們和最終會導致尾大不掉貴族集團有着本能的防範,所以在奧斯曼帝國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軍事貴族。

那些憑藉軍功獲得地位和土地的新貴族可以獲得財富卻無法保持他們的地位,當他們死後除了可以留給子孫後代的財產之前,只有一小部分土地能夠允許繼承,而大部分之前封賞的土地會被收回。

這麼做的目的一來爲了防止出現以土地爲基礎漸漸形成的大貴族集團,二來也是爲了激發族人的驍勇之心,想要獲得榮譽財富與土地,靠的不是運氣好會投胎,而是在戰場上馳騁殺敵建功立業。

任何國家建國初期都會有幾位英明君主和涌現出一大批輔佐民主的賢臣猛將,而似乎上天的確很眷顧有奧斯曼人,儘管多少有着吹噓之嫌,但是“開國十賢君”的相繼出現,卻的確令奧斯曼帝國成爲了這個時代最強大的國家。

巴耶塞特二世,就是這些賢君中很重要的一個。

做爲征服者默罕默德二世的兒子和繼承人,巴耶塞特二世的繼承之路並不是很順暢,這位出生在希臘的王子雖然從很小的時候就得到了父親的寵愛和眷顧,但是他依舊還是通過一場內戰擊敗了他的兄弟之後才登上了蘇丹寶座。

而爲了保證不讓逃到歐洲的兄弟給他找麻煩,他不惜向歐洲人每年支付大筆金錢做爲囚禁他兄弟的“辛苦費”,這筆錢一花就是十幾年,直到幾年前聽說他的兄弟傑姆死在了那不勒斯的監獄裡纔算完事。

對於兄弟的殘酷讓巴耶塞特在歐洲被人描述成了一個冷酷無情和嗜血成性的惡魔,儘管在這方面歐洲人其實更加不堪,但是這絲毫並不影響人們對這位異教徒君主的種種醜化。

不過這些醜化最終的原因還是恐懼。

與他那位被稱爲征服者的父親相比,巴耶塞特二世其實要顯得溫和不少。

至少在登基之後的最初幾年,他跟多的是關心自己的國家的內政而不是急於開疆拓土,這和他那位恨不得把整個世界都攬入懷裡的父親比起來算是很溫和的了。

而且這位蘇丹表現出的對人才的渴望和愛惜也是歐洲人難以想象的。

當卡斯蒂利亞女王伊莎貝拉揮舞着收復失地的勝利旗幟趕走了佔領伊比利亞半島長達幾個世紀的摩爾人之後,接踵而來上就是對異教徒的殘酷迫害。

先是摩爾人,然後就是猶太人,最後甚至是同一信仰的同胞,伊莎貝拉毫不留情的剷除在自己統治的土地上所遇到的任何一個不同信仰者,當她坐在獲得教皇特許的宗教審判所高高的旁聽席上,看着審判所對那些被她視爲魔鬼和異端的人們相繼被送上斬首臺和火刑架時,很多原本有着非凡知識的人才不得不被迫從她殘酷統治的土地上逃離。

那些人遠渡重洋越過地中海逃到了奧斯曼,等待這些忐忑不安的逃亡者的是蘇丹熱情的接待和招撫。

“歐洲人真是慷慨,她們驅逐了工匠,驅逐了醫師還有聰明和會計,甚至把能夠製造強大武器的人也趕出家門,既然這樣我爲什麼要拒絕這天賜的珍寶呢,你們視如棄履的那些人就由我來接受吧,我會視他們如珍如寶,而你們會最終爲自己所做的後悔莫及。”

蘇丹曾經在給梵蒂岡的信裡用這麼調侃的方式講述自己對獲得那些人才的喜悅,而他對這些人才所給予的厚望在隨後的十幾年當中也證明完全沒有落空。

一直到那個時候,奧斯曼蘇丹巴耶塞特二世的名聲雖然聽上去可靠,可他都還沒有表現出太多的野心。

雖然在巴爾幹的蠶食從未停止,而且與他的父親不同的是這位蘇丹對已經征服的土地採取了更加嚴厲卻又不失靈活的統治手段,甚至之前只在少數一些統治穩固的地方纔徵繳的血稅也是在他登基後才廣爲推行,可這一切的手段始終都只是在他奧斯曼人已經征服的領土之內展開。

所以雖然歐洲人對這位蘇丹始終感到畏懼,但是直到1498年下半年之前,對歐洲人來說,巴耶塞特二世也只是個傳說中的異教暴君。

可是突然的,蘇丹先是向梵蒂岡派出了一位使者,然後就在種種關於奧斯曼人可能會進攻歐洲腹地的傳言猜測中,蘇丹真的集結大軍兵出巴爾幹。

而這一切的起因,只是因爲一個已經流傳了許久的關於希臘公主的傳言。

對這個理由,除了那些普通民衆和底層小貴族們,稍微有點頭腦的都不會相信。

至少瓦拉幾亞大公採佩斯不相信。

看着幾個身穿獵裙的侍女從身前縱馬經過,採佩斯向後面看了看,果然沒有一會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了。

索菲婭騎在一匹不算高大的馬上,她身上穿着一件如今在布拉格宮廷很流行的女式獵裙。

這種獵裙是上下兩截的,上身的一件無袖厚馬甲包裹着索菲婭那與年齡有些不符的過於豐滿的身軀,一排從領口一直到下襬的木頭釦子把馬甲扣得緊緊的,用軟木做撐襯在肩頭外面罩着一層華麗羊毛襯裡的披肩看上去讓她的腰身顯得比平時細了不少,不過明顯緊繃鼓起的胸部卻有讓人有點擔心她可能會因爲“失去平衡”而向前栽倒。

獵裙的下身是一條很寬大的中間開叉的套裙,不過這種裙子更多的作用只是爲了掩飾裡面厚實的內裙,因爲中間開叉,所以就可以很方便的騎在馬上,而當縱馬馳騁的時候,披散在腿部兩邊下垂的華麗裙襬就會如翼而起,迎風習習,鬢絲輕飛,獵裙飄揚,那種情景往往會讓一個騎士立刻就當場跪倒下去,向自己心儀的小姐一訴衷腸。

不過雖然穿着這樣讓人心曠神怡的漂亮獵裙,卻沒有人向索菲婭一訴衷腸的,因爲人人都知道這會引來什麼樣的麻煩。

一想到麻煩,採佩斯就不禁微微皺起眉來。

不遠處的索菲婭舉起了一支做工精細的火槍,那支火槍上的火繩正閃着絲絲的光亮,如果是其他小姐夫人們,這時候要麼看到那不停燃燒的火繩早已經嚇得高聲尖叫,要麼即便是以勇敢著稱的也是緊閉眼睛,雙手顫抖,但是索菲婭卻穩穩的拿着那柄短火槍。

她的眼睛盯着前面樹叢裡一隻還不知道即將大難臨頭麋鹿,只有當火繩終於燃燒殆盡的一剎那,她那雙大眼睛才本能的微微一眯。

“砰”的一聲悶響傳來,刺鼻硝煙隨即揚起。

然後在人們的驚呼聲中,那隻麋鹿撒腿就跑。

這一槍,打空了。

四周的人們不由發出一陣惋惜的嘆息,可不等他嘆息聲落地,索菲婭突然雙腿用力夾緊馬腹,向着那頭逃跑的麋鹿追去。

嘆息聲立刻變成了驚呼,一些侍從們趕緊隨後跟上,而看到好幾個年輕貴族雖然躍躍欲試卻又似乎有所顧忌的樣子,採佩斯不禁暗暗發出個哼聲,隨即催馬向前跟在已經快要看不到影子的索菲婭身後追了下去。

索菲婭的馬遠遠跟在那頭逃跑的麋鹿後面,她的眼睛習慣的微微眯起,同時她從馬鞍邊的袋子裡拿出了一直帶在身邊的短弩。

索菲婭不喜歡火槍,因爲那會讓她想起某個令她討厭的人,她更喜歡使用早已經習慣的短弩。

逃跑的麋鹿漸漸放慢了速度,索菲婭手裡的短弩舉了起來。

一聲不易察覺的弓弦聲響,隨着疾風掠過,弩箭準確的擊中了麋鹿。

採佩斯似乎聽到了前面索菲婭發出的一聲含糊的聲響,可當他來到她身邊時,卻看到索菲婭正盯着手裡的短弩微微出神。

亞歷山大,索菲婭心裡念着,

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戰前夜第四十三章 誘敵之戰第六十章 暗室密語第八十五章 籌碼第一百九十章 深秋第十八章 都到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公主情深第二百六十五章 北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唐·巴維的逆襲第九十一章 貨幣戰爭!第一百六十一章 交換條件第八十五章 女王時代第九十一章 法奧大戰第三百零二章 今日之友,明日之敵?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合圍戰(二十九)第九十一章 阿爾凡略特的詛咒第二百二十七章 爲了和平第二十三章 “死門”(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誰主倫巴第第五章 奧拉爾鎮(上)第二十六章 搏取命運第二十九章 科森察一家(上)第一五一章 凱旋門之爭第七十八章 另一番偶遇第二百零四章 不可迴避的戰爭第八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六章 那不勒斯王國萬歲第六十五章 真與假,虛與實第一百零六章 1501:歐陸風雲第一百六十八章 雙王戰(二)第三十一章 行刑!第三十四章 卡斯雷拉鎮第八章 麻煩事,麻煩人第九十四章 西西里人第一百章 御前官第一百二十四章 亞歷山大六世的伊比利亞第一三五章 來使第九十四章 新時代第一百零九章 西西里的敵人第二十四章 聊聊藝術,說說陰謀第八十章 自由貿易區第十章 喬安娜的騎士第四十八章 長廊密語第一七二章 分道揚鑣第一百五十四章 主宰比薩第三百三十三章 女王之臨第一百零六章 1501:歐陸風雲第一百一十九章 “那不勒斯陷落”第三十章 果然還是生意第五十六章 “刺客信條”第一百七十一章 損友第一百三十二章 風雲羅馬涅第一百四十一章 波吉亞與美蒂奇第八十二章 黃金時代第一八九章 比薩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第五章 “強盜”第一四四章 危機第七十三章 歷史的倒車第七十五章 重逢第一百八十五章 血統第二百三十六章 威尼斯人第九十章 那座城市第三十八章 關於薩格勒布的預言第七十二章 富格爾家族第三十二章 “身世之謎”原來如此第四十八章 喬瓦尼之死(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廝殺第八十七章 箬莎的登場第五十一章 燈塔守護者的職責第一百四十五章 資本世界第一百五十九章 蘇丹暮日第一百一十章 大合圍戰(二十三)第二十八章 勝利的意義第八十七章 箬莎的登場第二十五章 礦車隊第十三章 “死神來了”第十四章 飛刀,又見飛刀第一百七十章 參戰,參戰,參戰第二百七十章 至暗時刻第五十三章 虔誠,偉大,還是生意?第三十二章 “身世之謎”原來如此第二十三章 卡尼奧拉一家人第二十六章 搏取命運第二十四章 瞞天過海!第五十二章 路易十二第四十三章 “薩格勒布之主”(下)第二十一章 匕首與弗洛林第五十章 蘇丹第一百七十一章 損友第一百二十五章 財富,慾望,劍第三十七章 聖羅莎莉亞紀念日的好戲(傍晚)第九十三章 走廊上第三十八章 那不勒斯,一個王室的終結第五十四章 預言家亞歷山大第九十八章 “不屈的凱撒”第三十七章 愛情的代價第一百八十六章 諾梅洛旅行記第二百二十五章 女王的畫卷第三百零三章 我來過第一八五章 比薩攻防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