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 970【躺平的蘇丹】

第974章 970【躺平的蘇丹】

(又確認了一下地圖,有點尷尬,坦焦爾城和馬杜賴城都不靠海,只是分別位於兩條河的下游,距離入海口還有一段路程。老王用的資料地圖出錯了,忘記對照現代地圖,將就着看吧。)

世界上,有一種叫“印度時間”的東西。它神乎其神,玄之又玄,變化莫測,難以捉摸。

在荷蘭人的串聯下,各方勢力約好,雨季過後立即出兵。

可雨季過了,馬杜賴國王纔開始聚兵。命令傳到城市和鄉村,軍事貴族慢悠悠辦事,軍官和士兵慢悠悠集合。拖着拖着就快收割夏季稻了,到時候肯定先收糧食再說。

照這個速度,怕是得等到深秋才能完成集結。

動作最快的,反而是坎梅城王公。這些傢伙名義上臣服於趙匡栐,利益攸關,所以積極性很高,忙着要跟聯軍一起殺滅中國人。

不管是孫可望這積年老賊,還是翁應期那大同軍將領,他們打了半輩子仗,現在來到印度全部失算!

想象中的局面,完全沒有到來。

如此情況,反而是按照文官們的意思,先去收拾坎梅城王公最合理。

誰特麼料得到?

常言道,兵貴神速。

趙匡栐麾下的步兵、騎兵、海軍統率,爲了爭取更多時間,一個個在雨季當中就籌備。村社裡的農民,被鞭打着冒雨朝太武城匯聚,甚至因此感冒發燒病死了二十多人。

當翁應期帶着步兵和民夫,坐海船登陸,又轉乘內河船隻,來到馬杜賴城外時,這裡的蘇丹嚇得魂飛魄散。

“放晴不到半個月,中國人怎麼就殺來了?”蘇丹烏達吉完全不知所措。

這貨年輕氣盛,好歹還有些擔當,親率侍衛守禦城池,還發動市民一起來堅守。

而孫可望呢,麾下騎兵全員輕甲,只帶着乾糧殺向邊境。見到村社就殺人搶糧,一連劫掠好幾個村社,卻根本見不着敵方大軍的影子。

事前,翁應期、孫可望、林承宗三位將領,反覆討論制定了詳細計劃。

可他們的軍事計劃,到了印度戰場,完全就像是笑話,所有預判……全部失效!

孫可望也不管那麼多,反正一路劫掠村社,見到穿好衣服、住好房子的就殺。他殺的婆羅門、剎帝利越多,馬杜賴國的基層統治就越混亂,今後幾年都別想出兵來打晉國。

一路殺人劫掠,孫可望帶着騎兵,都跑去跟翁應期的步兵匯合了,馬杜賴國的勤王大軍依舊還未出現。

“入他娘,這打的什麼鬼仗?”孫可望忍不住罵娘。

翁應期也有些無語,指着城池說:“預定好的,敵人如果沒出兵,我們就圍城打援。可敵人援軍遲遲不到,我們就在這裡乾耗着?時間拖得太久,太武城那邊殿下被圍怎辦?”

“我怎麼曉得?”孫可望一臉鬱悶。

就在這時,一個軍官跑來稟報:“兩位將軍,敵人要出城作戰!”

翁應期和孫可望面面相覷,先是懵逼,隨即大喜。

數道城門大開,一隊又一隊敵軍出城。

甚至還有十幾頭戰象,這玩意兒居然養在城裡。

蘇丹烏達吉也御駕親征了,這位國王躊躇滿志,覺得自己此戰必勝。

他有火槍手六百餘人,使用冷兵器的步兵精銳近千,另外還有上百個騎兵、十多頭戰象。城內的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也臨時徵召了一些,編練爲上萬人的大軍。另外,湖裡還有水軍,出動內河船隻上百艘。

而中國人這邊呢,只有600步兵出城。其餘400步兵,留300人守城,散出100人管理村社。

另有300騎兵部隊,100海軍戰士。

真正的戰兵,就這一千人!

其餘全是首陀羅民夫,徵召了2000多人,任務是運輸輜重、協助建造營寨、幫戰兵洗衣服等等。

“真敢出來啊。”孫可望臉上笑開了花。

翁應期說:“孫將軍,我率步兵堅守營寨,你尋機出去製造混亂。”

“我懂的。”孫可望笑道。

晉國軍隊的營寨,西邊是一個面積不大的湖泊,南邊是瓦伊蓋河的支流。

馬杜賴大軍,要麼殺過河來,要麼在湖邊登陸,或者沿着湖岸繞一圈。

孫可望直接率領騎兵離開營寨,跑去下游渡河,想迂迴到敵軍的後方突襲。

留在營寨裡的,只剩600陸軍步卒、100海軍士兵,以及那2000多完全沒有戰鬥力的首陀羅民夫。

馬杜賴水軍率先發動攻勢,大小上百艘船從湖面殺來。

船上只有拋石機和弓箭,翁應期手下有六門火炮,還沒等敵船進入拋石機射程,隆隆火炮聲就響起來。

敵軍戰船聽到炮聲,嚇得連忙散開陣型,小心翼翼的朝營寨靠攏。

烏達吉從荷蘭人手裡買了千里鏡,他仔細觀察營寨情況,覺得自己應該不會輸,自己上萬大軍過河去,堆也把中國人給堆死。這位國王不等水師建功,就下令道:“除了蘇丹衛隊,其餘部隊,分批渡河!”

馬杜賴士兵扛着無數小舢板,亂七八糟的划船過來。

晉國軍隊的火炮,正在全力朝着敵軍湖面艦船發射,騰不出精力去炮擊渡河部隊。

很快就有兩批敵軍成功渡河,全是臨時徵召的城市部隊。軍官來自剎帝利種姓,士兵是城裡的吠舍和首陀羅,軍官還算全副武裝,士兵的武器卻五花八門。

這種臨時部隊,一場仗都沒有打過,他們只訓練了十天,就被蘇丹帶着出城作戰。

若城裡真有上萬駐軍,趙匡栐腦子進水了,纔會派幾百人來圍城。

成功過河的敵人很快近千,翁應期卻沒放在眼裡,甚至任由敵軍來多點再打。在他眼裡,面前的根本不算軍隊,缺兵少甲不說,上岸之後一片混亂,剎帝利軍官甚至無法快速整隊。

當然無法整隊,船隻過河時,飄得亂七八糟,上岸之後編制全亂了。

他們是根據街區來編制部隊的,一個吠舍低級軍官,管理一堆認識的首陀羅。這些吠舍低級軍官,再被中高級的剎帝利軍官管理。整隊時基本不看旗幟,先嚷嚷着找熟人。

最先過河的一千多敵軍,等第二批士兵都登岸了,他們卻還沒完全整隊完畢。

足足過河三千多人,馬杜賴軍隊終於行動,千餘人的隊伍繞向營寨東側,似乎是打算進行兩面夾擊。

這個時候,如果孫可望的騎兵不去下游渡河,而是直接殺回來衝鋒,恐怕一個照面就能把敵人給沖垮。

翁應期說:“一哨、二哨,從營寨東門出擊!”

將近兩百個火槍手,接到命令立即出發。

他們已經裝填好彈藥,出了營寨,迅速列陣完畢,聽着哨聲徐徐前進。

敵人有一千多,正在繞過來,行軍時陣型散亂。見到漢人軍隊殺來,忙不迭的停下列陣,手持各種冷兵器等待接戰。

“砰砰砰!”

雙方拉近距離,第一排50支燧發槍射擊,還沒等第二排發射子彈,那一千多馬杜賴軍隊就潰了。

剎帝利軍官帶頭逃跑,不說那些臨時編練的民兵,就連剎帝利軍官都沒上過戰場。這裡,已經三十多年沒打仗了,連個像樣的將領都找不出來!

“上刺刀!”

高昂刺耳的衝鋒號響起,不到兩百的漢人軍隊,攆着一千多潰兵衝向河邊。

“三哨、四哨,從營寨南門殺出!”

到了這個時候,翁應期都還留着預備隊。

被一哨、二哨追殺的潰兵,還沒接近河岸,就已經引起連鎖反應。此時又有一千多敵軍整隊完畢,另有數百人剛剛上岸,眼見友軍潰逃而來,剛上岸的士兵立即坐船開溜。

三哨、四哨見此情形,立即抓住時機,也懶得列陣,就近結成五人小組,便端着燧發槍衝過去。

雙方的軍事組織度,差距實在太大。

漢人軍隊,只需幾聲號令,就可迅速結成五人小組。而馬杜賴的臨時軍隊,整個隊都要搞好半天,一旦亂起來就無法指揮。

“砰砰砰砰!”

三十多個五人小組,接近之後便自由射擊,隨即插上刺刀往前衝。

已經過河的四千敵軍,幾分鐘之內全部潰散。他們不敢跟漢人作戰,跟自己搶船倒是搶得兇,大量小船被擠翻,河邊還踩踏死不少。

蘇丹烏達吉見此情形,肺都快氣炸了。

他親自騎馬衝到河邊,大呼小叫道:“全部回來,重新組織渡河!不要只從這裡過去,先去下游渡河,列好陣型再去攻打敵軍營寨!”

蘇丹親衛連忙跟來,十多頭象兵原地待命。

河面早就亂成一鍋粥,上千艘小船無所適從,最後亂七八糟的往自家陣地劃去。

“噠噠噠噠!”

就在這一片混亂當中,孫可望帶着三百騎兵殺來。他們的甲冑全部脫掉,只穿一身單衣攜馬過河,然後不顧生死的向上遊衝鋒。

河邊,近萬敵軍亂哄哄的,甚至還有士兵沒從船上回來。

這些傢伙早就是驚弓之鳥,聽到馬蹄聲響起,下意識就轉身逃跑,孫可望的騎兵離他們還有足足兩裡地呢。

“列陣,列陣!”

馬杜賴大軍統帥,是個打過納亞克內戰的老將。

他見臨時徵召的大軍無法指揮,立即衝到烏達吉面前:“陛下,讓蘇丹衛隊和民兵拉開距離,不要被潰兵給裹挾沖垮了。”

烏達吉慌張道:“你來全權指揮!”

這位老將還是會打仗的,率領騎兵沿途砍殺潰兵,護送國王和蘇丹衛隊脫離戰場。

孫可望見蘇丹衛隊還沒亂,乾脆不予理會,一直朝着近萬潰兵殺去。三百漢人騎兵,將近萬潰兵殺穿,一些潰兵朝着城池方向跑,一些潰兵嚇得直接跳進河裡。

翁應期那邊,四百多步兵,乘坐小船已經在渡河。

“陛下,回城,不能再打了!”老將說道。

烏達吉卻不甘心:“我的蘇丹衛隊有一千多人,有好幾百火槍手,還有象兵沒出動。就算民兵潰散,我們也比敵人兵力佔優!”

老將說道:“陛下,您的蘇丹衛隊已經被嚇壞了!”

烏達吉轉身一看,果然見到自己的衛隊士兵,一個個都嚇得臉色發白。

這些蘇丹衛隊,清一色的剎帝利。

平時欺負老百姓還在行,卻基本不怎麼訓練,更沒有真正打過仗。眼見戰場遍地潰兵,他們即便兵力佔優,也根本不敢上去作戰。

“回城!”烏達吉咬牙說道。

國王帶着衛隊飛快奔跑,孫可望的騎兵被潰兵隔着,一時半會兒也沒法追殺。他乾脆追車潰兵回城,卻見這邊的城門緊閉,連潰兵都被擋在城外。

再繞去追殺蘇丹,蘇丹已經帶着衛隊回城,只留下十多頭戰象在戰場溜達。

主戰場全軍潰散,馬杜賴水軍也隨之撤退。

大概過了一個小時,蘇丹派來使者求和。

翁應期主持談判,簽訂城下之盟,雙方討價還價,馬杜賴國寧願多賠一些錢糧,也不願做晉國的附屬國。

條約內容如下:

第一,十年之內,兩國保持和平。

第二,蘇丹的妹妹,嫁給晉王趙匡栐爲妃。

第三,此次晉國出兵,馬杜賴國承擔所有軍費。

第四,馬杜賴國,賠償晉國黃金五千兩、白銀一萬兩。

蘇丹烏達吉全城搜刮金銀,好不容易把晉國軍隊送走,自己站在城牆上不知所措,他連自己如何戰敗的都沒搞清楚。

對了,蘇丹的妹妹,直接被漢人軍隊帶走了。

一直到好幾天之後,馬杜賴國的勤王大軍,才一撥一撥的姍姍來遲。地方貴族們,個個忠勇無比,鬧着要殺過去爲蘇丹復仇。

蘇丹看着這些傢伙,恨不得提刀全砍了。

想了想,又覺得索然無味。

這位年輕的蘇丹回到王宮,開始縱情享樂,看來下半輩子是準備躺平了。

(本章完)

第370章 368【戰起】第168章 166【天命】第157章 155【北擴?】(爲盟主“爲溪式谷”第1007章 1003【會說漢語的墨西哥總督】第436章 434【論死】第650章 647【山地騎兵,侵略如火】第602章 599【國丈】第229章 227【廬陵縣中學】第366章 364【滿清出兵】第622章 619【海西叛亂】第596章 593【三道聖旨】第798章 795【決勝衝鋒】第311章 309【勳貴】(爲企鵝大佬加更)第532章 529【天子親耕】第560章 557【送死你去,逃生我來】第1049章 1045【螳臂當車】第297章 295【君臣民】第410章 408【越打越離譜】第79章 077【槍出如龍】第1059章 1055【連鎖反應】第476章 473【諜中諜】第398章 396【廣西俍兵】第789章 786【喀爾喀與科爾沁大戰】第173章 171【全家反賊?】第804章 801【樊樓之辯】第169章 167【衆賊】(爲盟主“Genius945”第348章 346【追殺】(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77章 973【資深流寇的戰法】第472章 470【拜祭朱元璋】趙瀚百科資料第794章 791【穩如老狗】第1076章 【番外六】第17章 017【禮教森嚴】第718章 715【龐太師論政】第705章 702【離譜的柔佛士兵】第1001章 997【漠北都護府和北海都護府】第891章 887【趙瀚是女主角】第854章 850【香肉】第913章 909【東科會盟】第262章 260【宗族勢力】第338章 336【盧象升】第861章 857【烏娜吉】第259章 257【軍票?紙幣?】第495章 492【趁他病,要他命】第324章 322【添丁】(爲上仙齊天大佬加更)第963章 959【羨慕啊】第867章 863【運輸大隊長】第317章 315【江南農田竟然大面積拋荒】第559章 556【心理戰】第805章 802【物議洶洶】第366章 364【滿清出兵】第585章 582【又是大災】第589章 586【雲南事】第317章 315【江南農田竟然大面積拋荒】第172章 170【鈔能力發威】(爲盟主“一人獨第992章 988【一將功成萬骨枯】第850章 846【邊境驛站】第554章 551【漢化女真】第157章 155【北擴?】(爲盟主“爲溪式谷”第912章 908【巴圖爾的無奈】第320章 318【王號,國號】第1023章 1019【新廣城】第585章 582【又是大災】第9章 009【獻計】第650章 647【山地騎兵,侵略如火】第1071章 【後記一】第538章 535【農兵聽令】第1031章 1027【炒股的韓王】第1001章 997【漠北都護府和北海都護府】第996章 992【殺俘】第449章 447【烏龜仗】第163章 161【誰是反賊?】(爲盟主“這個是第467章 465【教育開支】(爲企鵝大佬加更)第390章 388【四川局勢】第912章 908【巴圖爾的無奈】第238章 236【故人故事】第954章 950【對馬島】第847章 843【不止航海家那麼簡單】第210章 208【徐霞客見聞錄】第288章 286【張獻忠】第686章 683【先登】第930章 926【兩個國公沒了】第185章 183【虎將】第204章 202【潰】(爲盟主“恆灃”加更)第76章 075【吃了上家吃下家】第1019章 1015【文青可汗】第871章 867【拿下全球最大翡翠產地】第269章 267【不平等條約?】(爲企鵝大佬加第577章 574【滿清遷都?】第300章 298【倫理劇與武俠片】第695章 692【野人女真奮起】第1028章 1024【罐頭 橡膠與發電機】第183章 181【熟人好多】(爲盟主“99玖玖久第1028章 1024【罐頭 橡膠與發電機】第368章 366【騎戰】第1017章 1013【沙俄軍戶】第756章 753【流亡的英國王室】第790章 787【各投各媽,各找各爸】第161章 159【廬陵趙天王】